少年之烽火岁月-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李勇愁眉不展的时候,侦察营长张劲松又烽烽火火的跑了进来,张劲松最近一段时间带着他们侦察营在日喀则的周边地区四下里活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人文和资源信息,也和当地老百姓渐渐的混熟了。
“旅长、旅长,我们在离日喀则六十多公里的一个聚居点抓到了一个大鼻子外国人,你说这家伙鬼不鬼,穿着一身当地老乡的衣服,土话说的比咱们还溜,要不是老乡们给提供消息还真就不好逮。”
张劲松带着大嗓门进门就嚷,旅部里的人差不多都听个清清楚楚,警卫连长李佳有点奇怪的问:“张营长,不会吧,这么偏僻的地方还能有外国人?是不是弄错了?”
也不怪李佳好奇,五零年的中国,外国人在大地方都是稀罕物,偶尔出现一个都能引起围观,谁能想到在这么极为封闭的地区还能看到。
对李佳的好奇张劲松有点不屑一故,这家伙拍着胸脯回答:“错不了,咱老张是干啥的!咱老张是侦察兵,被逮住的小子长着黄毛绿眼睛,肯定不是中国人。”
张劲松这么一解释大家都不吭声了,可不是吗,长着黄毛绿眼睛的还能是中国人吗?他要是中国人,母猪就快要会上树了。
李勇这时候也来了点兴趣,刚到拉萨的时候抓获了一批外国人,不过都被李勇给喀嚓了,这家伙难道是漏网之鱼吗:“劲松,人在什么地方?“
张劲松猛喝一大口水,然后抹着脑门子上的汗珠子回答:“嘿嘿,人就在外边,来人,把俘虏押过来。”
最后一句话是冲着外面喊的,几个侦察营的战士连拉带拖把一个家伙弄了进来,然后咕咚一下扔在了地上。
李勇仔细一打量,呵,还真他娘的是一个外国人。
这家伙三十左右岁的年纪,穿着一身藏民习惯穿着的皮袍子,脑袋上戴着一顶类似于狐狸皮的帽子,眼珠子骨碌骨碌转个不停,被战士们扔进来的时候皮帽子掉了下来,露出了一脑袋金黄色的头发。
好家伙,这么个打扮离远一点真就没有人怀疑他是个普通的当地百姓,可是狼总有露出尾巴来的时候,不可改变的黄头发和绿眼珠子把这小子的底细暴露出来。
对审问犯人李勇和侦察营的战士们还是有一套办法的,经过仔细询问,被逮住的还真是一条不大不小的鱼,据他自己交代,这家伙是英国人,隶属于英国远东情报局,来到西藏为的是执员都被解放军抓获而失败,他暂时没有办法逃跑,只好潜伏下来等待机会。
被抓获的俘虏提到了佰尔计划,李勇的心理猛的象划过了一道闪电,一下子透亮起来,对呀,老子咋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为了永远占领英王皇冠上的明珠,永远殖民印度,永远保障菜篮子的安全而制订力量,曾经支援给噶厦政府一个兵器制造厂,也就是咱们熟称的兵工厂,全套的机器设备,都是从英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运来的。
李勇和独立旅面临的困难好象有了转机,全套的机器设备呀,而且全部都是英国制造,都他娘的是好东西呀,可这好东西在什么地方?也没听说西藏还有什么兵工厂啊。
从进入藏区开始,独立旅就不停的与藏军代本团打交道,在玉树,在昌都,在类乌齐,以至于后来在拉萨在日喀则,所到之处看到的藏军武器装备都极为低劣,与独立旅交手的时候被全面压制,根本就没看到有什么现代化的装备,如果西藏真的有一个兵器制造厂,藏军的武器装备怎么会如此差劲,这不符合逻辑。
佰尔计划里曾经有过很详细的记载,大英帝国确实给西藏噶厦政府支援了一个兵器制造厂,是全套的英国机器设备,普通的武器弹药都可以生产,可藏军的武器低劣也是真的,这两下就有矛盾了,为什么有自己兵工厂的藏军武器还这么差劲?李勇想不通。
机器设备都是钢铁制作的,咬不碎嚼不烂,不可能凭空飞掉,西藏离英国远隔万水千山,又搬不回去,不可能没有啊。
想到佰尔计划里的兵器制造厂,李勇的心里一片火热,娘的,要是真能把这些机器设备捞到手里可真就发财了,也解决了眼下的大问题。
李勇的脑袋不停的转着,如果有了机器设备,再向上级打报告申请一部分原材料,坦克、大炮弄不出来,但是简单的枪械和弹药的生产则是大有希望啊。
可是光着急也不行,独立旅是最先到达拉萨和日喀则的部队,在拉网扫荡之下没听说也没见到这两个地方有什么成规模的兵工厂。
老子不信这些机器设备能飞上天,被佰尔计划刺激得要发烧的李勇命令侦察营长张劲松把下一步的工作精力全部放在寻找所谓的兵器制造厂上,为了给侦察营提供便利条件,还特意把通讯排的索郎平措借调过去配合他们工作。
按照审讯记录,李勇让侦察营把侦察的重心放在拉萨一带,要知道拉萨才是藏区的中心,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厂子,也很可能是建在拉萨一带。
第770章 被封存的机器厂()
一千多人的侦察营全都被放了出去,从日喀则回过头去,重新回到了拉萨附近,旅长李勇给他们的命令是,就算是上天入地,也要把这个厂子找出来,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现在的拉萨可是咱自己的地盘。
日喀则和拉萨两地相隔三百多公里,因为道路崎岖,部队行走困难,几乎全部都是用吉普车代步的侦察营也折腾了一天多快两天的工夫才又一次回到拉萨这个西藏的最大城市。
一千多人的侦察营不是一个小部队,冒然回拉萨很不让人理解,十八军的军部和军直属队就驻扎在拉萨,张劲松第一时间赶到了军部向几位首长汇报工作。
拉萨,十八军军部。
军长张国华和政委谭冠三带着军部直属队和一五四团驻拉萨(十八军到达拉萨的只有一个主力师五十二师,五十三和五十四师则是在修筑从昌都到拉萨的公路,解放军的进藏部队已经吃到了后勤补给跟不上的苦头)
虽然说先期到达的独立旅给打下了一点基础,可是后续的工作还是无穷无尽,两个十八军的主官忙的一塌糊涂,这一天警卫人员进来报告,独立旅的侦察营长就在外面,说是要见首长汇报重要情况。
张国华军长用询问的目光看了下政委谭冠三,多年在一起工作已经让两人很默契,达到有的时候不用说话就能交流的境地,谭政委摊了一下手说道:“你别看我,我也不知道这帮家伙回来干什么。”
“不在日喀则好好待着。跑回来干什么?”张国华军长边嘀咕边喊了一嗓子:“让他们进来。”
张劲松和教导员俩人紧走几步进来向军长和政委敬礼问好,十几天没见,军司令部比以前强多了,屋子里外都显得很整齐干净。几部电话摆在桌子上,大幅面的作战地图挂满了一墙。
张国华军长稍稍有点奇怪的问道:“你们这俩家伙不在日喀则帮你们旅长,跑我这里来干什么?别看我这里是军部,伙食也没有你们旅好。哼,想到我这里打秋风?没门。”
张劲松当然知道军长是在拿他开玩笑,可是也没敢吭声,不知道说啥好,因为一是职务差距太大,二是和张国华军长也不太熟悉,没法胡说。
张劲松是独立旅的老兵,也是老二纵队的老战士,和二纵一大堆的首长都很熟悉。性格开朗的张劲松和陈副军长(原四旅旅长。现任五军政委)以及王司令员在一起的时候都是毫无顾忌的胡说八道。可今天却没敢说话,只能直楞楞出象根电线秆子矗在那里。
谭冠三政委是啥人!!知道独立旅这两个营级别的指挥员在张国华军长面前有点尴尬和拘束,就笑着解释了一下:
“军长和你们开玩笑了。快到中午了,你们营就跟军部警卫连一起开饭。先声明一下,吃饱可以,但好东西没有。”
张劲松只好傻笑了几声回答:“首长,吃饱就可以了,我们是侦察兵,一天到晚四处乱跑,野物没少打,肚子里不缺油水。”
“哼,知道你们肚子里不缺油水,吃饭的事情摆在一边,先汇报工作,李勇这小子为什么把你们弄回来了?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张国华军长的心情很好,紧接着又调侃了他们几句,张劲松心说,啥不可告人的目的呀,咱是光明正大回来捞宝贝的。
回来找军长求援是李勇事先就交代好的,只要首长同意,由张国华军长或者谭冠三政委出面,再找当地噶厦政府了解一下,总比单纯的胡乱找要强的多。
这么办也是经过思考的,兵器制造厂是英国人援建的,如果真有这么个厂子,西藏噶厦政府肯定知道,也不会愿意放手,这时候由十八军的首长出面,不怕他们不服软,这就是李勇的打算。
“军长,我们在日喀则抓到了一个英国人派来的间谍,这家伙交代,他们在十几年前曾经支援过西藏一个兵器制造厂,是全套的英国机器设备,只是到现在为止咱们也不知道这个厂子在什么地方,所以我们旅长把我们营派了回来,想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拉萨城区附近,下决心把他们找出来。”
拉萨与日喀则的距离大致为三百公里,独立旅与军部的有线电话还没有铺通,通讯交流只能依靠电报,可是电报到底没有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清楚,所以李勇让张劲松直接向军长和政委汇报。
张劲松的汇报让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都很吃惊,这是一个惊人的消息,兵器制造厂不是个小事情,也正是现在部队急需的,可是没听说拉萨一带有什么能生产武器和弹药的兵工厂啊。
娘的,这事情还真就奇怪了,看藏军的破烂装备就能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正常的武器来源,哪里还能有什么兵器制造厂。
“你们是不是搞错了?老子怎么就不知道藏军还有什么兵工厂,兵工厂又不是什么小物件,放在嘴巴子下面还能让它跑了??”
张国华军长很怀疑独立旅情报来源的真实性。
不管是一野还是二野的部队,部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全部来自缴获(四野除外,四野不但有大量的苏式和日式装备还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张国华军长和十八军在打扫战场抢东西方面上的能耐并不比独立旅差,兵器制造厂这样的单位简直就是只能下金蛋的鸡,一但弄明白了肯定要连皮带骨头的吞下去,可他娘的确实是没有啊。
一旁的谭冠三政委拍了下张国华军长的肩膀说道:“别着急,是咱们的就肯定跑不了,我看这样吧,先找噶厦政府的人来核实一下,他们应该比咱们清楚本地情况。”
谭政委说到点子上了,西藏有没有这个什么所谓的兵器制造厂还是本地人最熟悉。
“对呀,怎么把地头蛇给忘了,来人,给我备车,老子要亲自去一趟。”
三十几岁的张国华军长雷厉风行,既然有了腹案就马上带人去找西藏噶厦政府了解情况。
军长亲自出面了,张劲松和侦察营的战士们在军部警卫连的帮助下临时宿营等待消息。
十八军的军部警卫连有一百五十多人,是一个不但满编还稍稍有点超出的连队,可是今天他们终于知道什么叫小巫见大巫了,按警卫连的想法,给独立旅的侦察营安排食宿虽然麻烦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三四百人吗,可是一接触上就全都傻眼了。
他娘的,独立旅来的这叫啥侦察营啊,这也叫一个营?警卫连的连长和指导员都有点糊涂,以前听说过独立旅的编制大,但没有想到能大到这种程度,一个营就弄出来一千多人,警卫连就算是把自己的房间全部腾出来也不顶用啊。
这样的事侦察营已经经受过不是一次了,每次与兄弟部队打交道基本上都是差不多,张劲松咧着大嘴说道:“不用那么麻烦了,我们待不长,再说了,我们有自己配发的帐篷,简单住几晚上还不成问题。”
不说警卫连怎么给侦察营安排食宿,张国华军长心急火燎的找到噶厦政府,向他们了解所谓的兵器制造厂的情况。
还是出面找上层人物省事,这么一了解还真就出情况了,据噶厦政府的工作人员介绍,拉萨还真就有过这么一个兵器制造厂,也确实是十几年前英国人援建的,不过,这个噶厦政府的官员颇为尴尬的说道,只是后来又下马了,兵器厂没有办成。
为什么?好好的一个兵器厂为什么要下马?这个官员继续解释:“我们藏区缺乏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当时虽然在英国人的帮助下把厂子建起来了,可是英国人一走,我们自己生产的时候效率非常低下,加上没有机器设备维修的技术,工厂经常停工,后来只好把兵器厂封了。”
张国华军长算是弄明白了,确实有一个英国人援建的兵器厂,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件事情也只能是偷偷摸摸的干,英国人并不敢光明正大的出手支持西藏搞什么独立,所以厂子一建完,技术人员就全撤走了。
英国人还是对西藏不了解,藏区太落后了,他们想不到走后的拉萨兵器厂连最简单的操作和维修都办不到,最后只好关门大吉。
直白了说,拉萨缺乏操作机器设备的技术工人,兵器厂运转不下去,以至于只好停工,这就是原因。
他娘的,原来这么一回事,感情老子找不到这个兵器厂,原来是关门了,张国华军长脑筋一转继续追问:“厂子停了以后怎么了?”
噶厦政府官员只好继续回答,他也不敢不回答大军首长的问话,要知道,在当时的西藏,张国华军长差不多就是一号首长了。
“回大军首长的话,兵器停工以后在原厂的地址上修建的了一个铸币厂来生产钱币,原来的机器设备全部封存了。”
(看看分类榜军文的点击率吧,太可怜了,老巴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第771章 都归我们了()
在张国华军长的追问下,拉萨噶厦政府的官员介绍说,确实曾经有过一个兵器厂,只是后来因为运转不下去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