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403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403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明显,这是当地的政府在组织群众搞支前,放在几十年以后有个很时髦的名字叫地方为部队送温暖。

    这支过路的军队非是旁人。正是西北野战军的主力,一野手中的王牌,奉有重要使命,屡建战功的人民解放军第二军**旅。

    一辆吉普车“吱嘎”一声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来一个年轻的解放军军官,这个干部模样的人看了看腕子上的手表,又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转过身对和他坐在一个车上的女军人说道:“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原地休息,咱们就在这里吃中午饭。”

    “嗷,八路的队伍里还有女兵!!看那,长的太漂亮了。比戏园子里的青衣花旦还漂亮。”

    乱哄哄的喊声让这个女军人皱了皱眉头,但也没说什么,说她漂亮是好事情,但是和什么戏园子里的花旦比较就让人不太舒服了,旁边的男军官显然是看到了她的表情。笑嘻嘻的解释:“嘿嘿,乡亲们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这么说就是最顶级的夸奖了。”

    一个头上缠着白毛巾,斜垮着一支驳壳枪的中年男人跑了过来。这个男人脸上冒着油亮亮的汗水,在几个警卫战士的带领下来到了跟前。战士们介绍:“这是我们旅长。”

    来到近前的中年男人有点疑惑,他知道在咱解放军部队里指挥员的年龄都不大。三四十岁当师旅长的不算什么,但象这么年轻就当旅长的可还真没见过,能是真的吗?可是听战士们明明白白的说这个小年轻是人家的旅长,旁人也没反驳,那就错不了,错不了就是真的了,逐大声喊道:“大军首长同志,我是二区的区长,奉上级命令,为部队提供支前工作,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请首长提出来,我们当地政府一定尽量满足。”

    “你好,区长同志,我是二军**旅的旅长李勇,地方上的同志们工作做的很好,大家都辛苦了,要求没有,只要把白开水给我们准备足就可以了,别的我们自己都有。”

    区长哈哈笑了笑:“首长同志,光是要白开水那可是太简单了,我们再帮你们准备点粮食吧。”

    “区长同志,光是给部队把开水准备足了,把水壶都灌满就够复杂了,咱们过来的可不是小部队,足足一万几千人,够你们二区忙活一阵子。”

    虽然部队上的首长说不需要什么,区长好象还是不太放心,追问了一句:“首长,你们的粮食真的能够?可别让部队饿着了。”

    也不怪地方上的同志们这么问,西北野战军缺粮是很有名的,在国民党地空火力的封锁下,战士们经常饿着肚子打仗,部队没粮食都已经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了。

    “区长同志,现在可不比以往了,现在不光是咱西北,连华北和华东都在为咱们提供支援,粮食已经不是问题了,谢谢地方上同志们的关心。”李勇也只好是多解释了几句。

    李勇身旁站着的侦察营长张劲松猛的拍了拍区长的肩膀:“哈,区长,以前的老黄历不能看了,粮食算什么,你看看咱部队上的这些大家伙。”

    张劲松用手指着的是**旅的坦克和火炮,一辆辆坦克和一门门火炮都在道路两侧整齐的排列着,看着就够威风,区长是一个老同志,对部队上的情况很熟悉,**旅的武器装确实让他很受震撼,只不过是三年左右的光景,没想到咱解放军能强大到这种程度。

    就在这个区长满眼睛四处乱看的时候,从公路两侧突然又冲上来一大堆的人群,这些人喊着叫着冲到了**旅的队伍中间,和战士们嘻嘻哈哈的在一起打闹着谈笑着。

    冲上来的人群有男有女,不过,大都是些精壮的小伙子,他们有的背着步枪和冲锋枪,还有的抗着捷克式,能看的出来,这些人肯定是当地政府二区的武装力量了,区长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皮跟李勇说道:

    “首长别见怪,这是我们区的民兵,都是些爱蹦爱跳的小伙子,可不好管理。”

    看着这些小伙子,李勇的眼睛里透着喜欢,西北地区的民兵都是好样的,出身好,有战斗经验,作战勇敢,这样的民兵只要到了部队里训练几个月,再打几次小仗就是骨干了,可惜的是**旅已经是满员满编,不再缺人手了。

    只见这些地方上的民兵们不停的用手摸大炮和坦克的炮筒子,嘴里还不时的发出各种各样的赞叹声,有的还羡慕的说:“还是主力部队能耐大,看这大炮的炮筒子,都快有我的腰粗了。”

    **旅的战士们则是一旁得意的介绍:“知道吗,这些大炮以前都是国民党的,后来被我们缴获过来的,现在他们都是咱们解放军的装备,前一阵子打兰州的时候,楞是让咱们一顿炮火把城墙炸开了。”

    也有的战士说:“你们游击队和民兵的功劳也不小,我们吃的喝的都是你们给送上来的,如果没有你们,别说吃喝了,连这大炮的炮弹也都要打光了。”

    气氛越来越热闹,人群里不时的有人喊:“游击队都是好样的,谢谢你们了。”这些游击队员则是乱哄哄的回应:“主力军万岁,我们配合起来打胜仗。”

    一顿午饭吃的热火朝天,李勇和**旅的战士们告别了二区的老百姓和民兵,在人们羡慕的眼神中开拔了,老百姓和民兵在一起唧唧喳喳的议论着:“好家伙,这是八路的哪一支部队,全部都是坐着汽车,用脚走路的一个没有,太牛了。”

    问过来问过去,后来问到了二区的区长头上,看着逐渐远去部队趟起的滚滚烟尘,区长回答道:“是咱解放军第二军的**旅,就是以前的老二纵队。”

    西北的老百姓都明白,老二纵队的司令员是威震大西北的王震将军,所以大家都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么牛,原来是王司令员的队伍,就是厉害。”

    告别了老区的百姓,告别了熟悉的土地,**旅一路向前,渐渐的部队越走越远,道路两旁的房屋和树木和行人也越来越少,到了后来,别说是树木和行人了,连草都是长的一垛一垛,极目远望,都是些荒凉的不毛之地,又走了有两天的路程,路况更加残破不堪,部队行军的速度越发慢了下来,李勇命令部队谨慎前进,在确保有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不能翻车翻炮。

    连续几天的颠簸让战士们在车上昏昏欲睡,李勇和王成德一直在想办法让大家精神起来,要说精神状态最好的还得说是李江国的一营,老李这家伙好象什么时候嘴里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营的战士被他忽悠的一惊一诈的,了解到情况的李勇赶忙让别的营和连都到一营去取经,看李江国这家伙有什么好办法。

    就这样,部队前进速度始终保持稳定,在这期间也多亏了三牛的修理连,为了应付行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三牛使出浑身的解数,把各种零部件准备的很充分,遇到事故马上拖到路旁紧急处理,这才让**旅的汽车和坦克没有发生大的减员。

    年终岁尾,老巴很忙,工作也不太顺心,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保持更新,过一段时间会好一点,谢谢大家,谢谢老伙计们。

第568章 哈密见闻() 
部队不断前行,这一天下午,车队越过一条河床很浅的大河,又翻过一个漫坡,在战士们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绿洲。

    有稻田、水渠和成片的果园,暗绿色的树木环抱四周,如果不是水塘里到映着远方的雪山,还真以为来到江南了,带队的向导告诉大家,这就是新疆的东部门户——哈密。

    到了哈密,就算是到了新疆管辖的势力范围了,从今天开始**旅正式进入了新疆的疆界,战士们的疲劳情绪一扫而空,在车上大呼小叫的喊了起来:“哎呀,这里是什么地方?怎么还有水稻田,太奇怪了。”

    大家为塞外有水田而奇怪,但这难不倒李勇啊,李大旅长只好又显摆了一把,李勇告诉身边的战士,哈密本来是没有稻田的,清朝的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时,看到哈密盆地水源丰富,气候温和,逐起了种植水稻的念头,就令当时军中的湖南兵搞屯田,开垦了几万亩的土地,又从江南运了稻种过来,还带了一些活的鳝鱼,结果是,水稻种植成功了,鳝鱼也养活了,湖南兵还将种植水稻的技术传授给当地的老百姓,从此,新疆也有了自己生产的大米和鳝鱼,而不光是大家都熟悉的哈密瓜。

    李勇的知识在后世不算什么,他所懂的一点道理也非常平常,可是在当时就显得很不一般,一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好象什么都明白一点,连在李勇身边的李佳也不时的被震一下,李佳可不是普通的战士,而是念过书上过学的学生兵,这也是胡小莲老是对她不放心的一个原因,老人们都说,念过书的人别看有时候不吱声,可花花肠子比谁都多。

    不过战士们都习惯了,还有咱旅长不知道的??旅长就比诸葛亮差一点。别看李佳是个大知识分子,也不是咱旅长的对手。

    稳定新疆,建设新疆,开荒屯田。左宗棠功不可末,但这些都不是李勇当前所要考虑的,古人管不了现在,李大旅长在为战士们介绍行军途中路经的哈密的时候,脑袋里也不停在转悠着。

    左宗棠确实有功,可他***自己这么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也要和老祖宗一样在新疆搞屯田?就这么过日子?那也太没意思了,虽然说搞屯田戍边是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情。但怎么也没有打仗来的过瘾带劲。

    想也没有用,李勇到现在为止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整个西北野战军的一兵团和由原来国民党陶峙岳的起义部队编成的二十二兵团一起被当作了戍边部队,在新疆屯垦开荒,自己的一个旅怎么能逃得过大趋势的安排,除非上级有特殊的任务。

    就在李勇满脑袋里胡思乱想的时候,一阵战士们的喊叫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连身边的李佳也高兴的摇着他的肩膀。嘴里还不停的嚷:“旅长,旅长,你看前边。好多好多的羊啊。”

    李佳是个很矜持的姑娘,以前从来没有做出过这样比较出格的动作,今天可能是有点高兴过头了,李勇仔细一看,可不是吗,一群一群的羊在跟着车队猛跑,好象是在跟行进中的汽车比速度。

    真是好奇怪呀,还有这样的羊群??娘的,李勇看出来了,这不是什么老乡放养的羊。而是成群的野黄羊,是无主之物。

    真是想来啥就有啥,正想改善伙食,就有人给送上门来,李大旅长操起身旁警卫员的冲锋枪,冲着跟在车队附近的羊群就来了一梭子。

    “突突突”旅长的吉普车上传来了冲锋枪的发射声。枪声一响战士们都楞住了,咋回事,旅长怎么还用枪打上羊了,难道咱们不用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了?

    步话机里传来了政委王成德的声音:“大勇,怎么回事?”

    李勇知道是战士们闹误会了,急忙跟大家解释:“是野生的黄羊,部队可以打一些来改善伙食,也算是行军中的一个小插曲吧。”

    其实李勇也吃不准跟着车队跑的是不是黄羊,哈密地区也没听说有野黄羊,但不是老乡家里养的羊是能肯定的,反正不算犯纪律,打一点也未尝不可。

    这一下整个部队都高兴了,包括李江国和马长胜等人,正闲的够戗,可找着点活计干了,还能改善伙食,何乐而不为,侦察营的营部一直都随旅部一起行动,营长张劲松一阵风似的跑了过来,这家伙离老远就喊:“旅长,给大家改善伙食是好事,你就不用管了,打黄羊的事情由我们来干。”

    有一段时间没打仗了,战士们都闲的闹心,这人一干上什么都是习惯,**旅也不例外,西北野战军以前几乎天天都要行军作战,能有个半天一天让战士们睡觉就算是享大福了,哪里有这么长时间不开枪的,李勇知道张劲松这小子手痒痒了,既然他想去凑热闹,就由他去吧。

    部队晚上就在哈密附近宿营了,通红的火苗添着锅底,行军锅沸腾着,里面煮的羊肉让人离老远就能流口水,一营长李江国又在胡说八道了:“这家伙真好啊,顶风也能香出十里地去。”

    李勇为了不扰民,和政委王成德商量以后,没有让**旅进城,而在城外不太远的地方搭建起大批的帐篷。

    哈密地方不大,又不是我军的老解放区,当地老百姓对解放军的了解不多,贸然进入有可能引起恐慌,李勇告诉战士们,咱们就当做是一次路过,以后有机会再来。

    **是没有进城,也没有通知当地的政府和驻军可是一万几千人的大部队摆在城外就象是一个钢铁怪兽一样,威慑力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

    不大的工夫,宿营的**旅羊肉还没有炖烂,两辆吉普车就从哈密城里的方向开了过来,几分钟过后,警卫班的战士们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领头的穿着国民党绿色的咔叽布上校军官制服,还有一个是穿的是对襟的中山装。

    新疆的国民党驻军都已经被编为解放军的第二十二兵团,道理上已经和**旅是一家人了,但是给国民党军队换装的解放军服装还没有到,所以这些军官和士兵还是和以前一样穿戴着国民党的军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西北野战军的后勤运输能力要比先其到达的**旅差远了。

    这个上校军官来到李勇和王成德面前,后脚跟一碰立正敬礼:“长官好,卑职是xxx师xxx团上校团长,欢迎大军来到哈密。”

    李勇和王成德一直都在仔细打量来的两个人,穿军装的没什么出奇,一个国民党的上校军官而已,可是这穿中山装的家伙却始终都没有说话,一双不大的小眼睛里透着一股子精明和狡诈。

    李勇没有搭理国民党的上校军官,而看着眼前穿中山装人的问道:“这位是???”

    这个穿中山装的马上上前一步:“嘿嘿,鄙人景福祥,是哈密地区的政府专员,欢迎贵军来到哈密,慌郊野外的,两位长官怎么能驻的习惯,还是请到城里来吧,我们备了一点水酒给长官接风。”

    景福祥???哈密地区专员???李勇的脑袋在高速运转着,这家伙长的是一副明显的少数民族相貌,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