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第3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能忍的住,何翠花就实在是忍不住了,这丫头的性格和胡小莲不一样,有事放不下:“官当大了,当然舒服了,还是警卫连的连长,经常跟首长在一起,多开心,搁我还不得高兴的找个没人地方使劲笑去,估计今天晚上开心的要睡不好觉了。”
何翠花平时和李佳的关系也很好,在一起行军打仗关系怎么会不好,但今天这丫头是真忍不住了,嗵嗵嗵就来了这一出,语气里谁都能听出来有一股子酸溜溜的味道。
屋子内的几个女人表情都不一样,胡小玲有心想为李佳打抱不平,又因为她来的晚资历浅而没敢说什么。
李佳白皙的脸蛋又一次红了起来,最后还是胡小莲把话头接了过去:“翠花,李佳当这个警卫连的连长是旅党委的安排,不是以她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大会上王政委的话你也听到了,正是因为你的工作能力强,所以才让你干辎重营的教导员,而不是别的职务,你的年纪在我们几个里最小,但职务比我们几个都高,二千多人的一个营,给一个团的编制都应该,够你忙的了,以后把精力多放在工作上,心眼大一些,我们几个还想多跟你学习学习咧。”
胡小莲的年纪没有李佳大,职务没有何翠花高,文化更是在几个女人里差不多是最抵的,但奇怪的是,她说的话在几个女人的小圈子里却是最管用的,何翠花这个直性子的姑娘也很吃这一套。
不说独立旅的几个女人如何处理关系了,因为野战军主力在彭老总的指挥下与敌人一接触就走,没有硬碰硬与国民党的军队死磕,致使胡马联军没有遇到大的阻力,推进速度很快,前锋部队连续攻克了几个以前由解放军占据的县城,这就让马步芳和马洪逵信心更加高涨了。
这一次对关中地区的进攻二马要比胡宗南积极,在胡宗南还没有出兵之前,马步芳和马洪逵就向陕甘边境调兵谴将,他们俩商定的计划是先收复咸阳然后再攻击西安,最后主力越过径河,与解放军在三原地区决战。
统帅二马军队作战的是西北马家军的后期之秀,李勇和独立旅的老对手,八十二军的军长马继援。
八十二军就是以前的整编八十二师,这个八十二军在宝鸡城外吃了大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恢复了元气,经过补充以后兵力再一次大幅增加,全军为四个师编制,总兵力超过了三万人,为二马军队中的第一主力。
马继援带着八十二军向前猛扑,这是他老子马步芳当上西北军政长官以后第一次出击作战,为了他老子的面子和名声也要打出点成果来。
二马的军队在解放区里耀武扬威,胡宗南的部队却在后面磨磨蹭蹭,胡宗南给他的这些军师长下的命令是,第一千万不要显得比马继援积极,第二,千万不要走在马继援的前面。
胡宗南还利用中央军独有的优势,用飞机进行侦察,侦察的对象到不是解放军,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侦察马继援有什么动向上,只要马家军停止前进,胡宗南的部队也马上停下来观望。
胡宗南这时候也学精明了,吗的,反正现在着急的是马步芳和马洪逵,想跟解放军拼命?对不起,你们去吧。
马继援猜不透胡宗南是怎么想的,就算是猜明白了也没用,胡大司令有点光脚不怕穿鞋的,反正把家业都败的差不多了,还能怎么样。
胡宗南可以不着急,但马继援不行啊,他老子马步方还在兰州等他的好消息,不卖命是不行的,马大公子带着二马的军队迅速向前推进,前锋已经离咸阳越来越近了。
随着胡马联军的不断向前推进,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一野总部的几个首长面前,问题是,西安怎么办?守还是不守?
如果按着解放军一贯以来的战法,没有绝对优势是不会和敌人硬拼的,部队可以先和敌人在西安以及咸阳地区打几天,等杀伤敌人一定的有生力量后再撤出去和敌人绕圈子,什么时候把追过来的国民党军队绕懵了再下手,看准机会一口一口吃下去。
这就是解放军对付强大敌人的传统战法,运动战、游击战,也被国民党军队的有些将领称之为蘑菇战术,经过多年的检验,也被各级指挥员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指挥起来也非常得心应手。
但现在情况显然是不同了,到了四九年的六月份,国民党的重兵军事集团只剩下广西的白崇喜和西北的胡马联军这两大块了,在这时节一野把刚刚倒手的西安丢了对政治上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想当年放弃延安是迫不得已,现在再放弃西安就有些说不过去了,经过几番讨论,一野的几位首长一致决定,西安必须守,还一定要守住。
为此,彭老总电令十八、十九两兵团以及第七军,局势严重,必须加快速度,火速入陕,十万火急。
十八和十九两兵团开进的方向不一样,速度也不一样,周士第司令员率领的第十八兵团因为有同蒲铁路的存在,速度要比十九兵团快一些,所以彭老总命令十八兵团一定要提前赶到。
但当时的同蒲铁路只从太原通到灵石,十八兵团在太原可以坐火车,但灵石以西以南的霍洲、临汾、运城、滑阴、渭南,在一直到西安就只有依靠步行了。
接到彭老总十万火急命令的十八兵团十万人马昼夜急行军,每天的行军距离都在六七十公里,战士们背着枪支弹药和干粮,连续不停的强行军已经快到了身体的极限了。
长距离的徒步急行军,每天前进的距离都在六七十公里,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也是一个让后人无法超越的数字,这些行军的战士不是什么挑出来的特种部队的兵,就是人民解放军普通部队里的普通战士。
人民解放军的战史里记载过一些很有名的穿插和行军战例,象红军时期的红一团强渡大渡河(指挥员扬得志),红四团的飞夺卢定桥(指挥员扬成武),华北野战军的解放石家庄,朝鲜战场的三所里穿插战,在历史上都很有名,但更多的还是这些没什么名气但是一样很艰苦很了不起的行军战例,不是解放军的部队不想宣扬,而是战士们认为这些没什么了不起的,很平常,是他们应该承受的。
谢谢大家,能经常给老巴来点推荐票票就满足了。。。。
更多到,地址
第427章 疲弱之师()
第427章疲弱之师
十八兵团的前锋是六十一军,而六十一军的前锋是一八一师,一八一师在师长王诚汉的带领下,把背包扔了,把多余的衣服扔了,把除了武器弹药和干粮以外的一切全都扔了,部队全部轻装,长距离急行军,向西安猛跑。
一八一师是华北野战军的部队,在太原战役结束后刚刚被划拨给一野不长时间,这是徐向前元帅一手打造起来的部队,可是在执行彭老总的命令的时候却一点折扣都没有,这也是解放军的部队跟国民党军队的不同之处,相反胡宗南和二马联军,在国民党的政府已经大厦将倾的时节还在互相猜忌,互相扯皮,这样的军队那有不败之理,怎么可能是解放军的对手。
经过连续十几天的艰苦行军,部队终于在六月六日前赶到了黄河北岸的风陵渡渡口。
到了风陵渡,战士们总算是可以喘口气了,接下来是马上过黄河,然后用汽车直接运往西安。
西安,一野总部,彭老总见到了风尘仆仆赶到的一八一师师长王诚汉,此时的王诚汗满身的泥土,满身的汗水,脚上的黄胶鞋上还漏出来一个窟窿,做为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特别是华北过来的部队,装备要比西北野战军好的多,但师长王诚汉的吉普车早就让给了走拐脚的伤病号了,他这个师长是和战士们一样用双脚跑过来的。
师一级的干部和战士们一样用双脚跑路,这样的事情看着很普通,可是这样普通的事情国民党的军队做的出来吗?答案也很简单,他们做不出来。
“走,跟我去看看战士们。”说完彭老总就带头走了出去。几位野战军的首长都跟在彭老总的后面往出走,一八一师的驻地离野战军总部不太远,一行人没多长时间就到了。
其实不用看大家也能想象出是什么样子来,连师长都满身是土,满身是泥,战士们还能好到那里去
一八一师一万多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是满脚的大泡,师长和政委也是如此,走路的时候就象踩在棉花堆里,软软的使不上劲,再使劲一跺,泡破了就是满脚满鞋的血水,然后就是刺骨钻心的疼。
一八一师的政工人员边行军边呼喊:“脚打泡算得了什么,疼算得了什么?解放军的战士连死都不怕还怕疼吗?”
一万多人,上到师长和政委,下到每一个战士,把除了枪支弹药和有限的干粮以外,能扔的全扔了。
彭老总挨着个去看战士们,看他们的手,看他们的脸,看他们满是血泡的脚,看他们炯炯有神的眼睛,看他们紧紧握住的枪,战士们则是挺着胸膛来接受首长的观察。
“同志们,感激的话我就不说了,辛苦的话我也不说了,说那些没用,大家抓紧休息,吃好饭睡好觉,局势很严重,你们随时都有可能上战场,要做好思想准备。”
王诚汉这个铁打一样的汉子上前一步:“首长,我们一八一师是来打仗的,是来保卫西安的,不是来休息的,请首长下命令吧。”
彭老总哈哈大笑:“有气势,都是好兵,但是,现在你们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执行吧。”
不过,真的能象彭老总说的那样让一八一师的官兵们好好休息几天吗?在一八一师到达西安的的第二天,也就是四九年的六月十三日,国民党的八十二军在马继援的带领下就到了咸阳附近,前卫部队一九零师立即发起了对咸阳的攻击。
为了对付国民党的多路袭击,一野老部队的几个军都撒了出去和敌人绕圈子,目前在彭老总和一野总部首长身边还能调动起来的部队只剩下了这个刚刚赶到的六十一军一八一师,一支疲惫之师。
这就是说,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一野总部的首长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下了狠心的彭老总又一次来到了一八一师宣布命令。
彭老总这样的举动说明他这个野战军的司令员实在是不想使用非常疲劳的一八一师,不然那有为了宣布一个命令还得让野战军的司令员亲自干的。
“同志们,十几天的长途行军,大家非常疲劳,本来应该让你们至少也要休息十几天的,可现在不行了,敌人的前锋部队已经到了咸阳附近,而我们在咸阳只有少量的治安部队,要想守西安就必须守咸阳,所以,我命令你们,全力以赴,死守咸阳,在增援部队没有到来之前一步也不许后退,能做到吗?”
咸阳,这座千年古城又一次笼罩在战火硝烟中,一八一师在师长王诚汉的带领下,经过简短的补充以后全师开拔,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咸阳城。
一八一师面临的情况是严重的,他们所要面对的对手是国民党青马军的八十二军,而这个八十二军是马步芳的王牌,是有四个师的加强部队,总兵力是他们的好几倍。
为了能最大限度发挥防守一方的火力配备,一八一师除了在咸阳的城墙上留有防守部队以外,还用最快的速度抢占了城外的几个阵地,依托渭河,背水背城,布成了一个马蹄行的防御阵地。
师长王诚汉的战斗动员很简单:“同志们,这是我们一八一师,我们六十一军,我们十八兵团的第一次入陕作战,兵团和野战军的首长都在看着我们,**也在看着我们,只许打好不许打坏,别说敌人有四个师,就算他们有四十个师,四百个师我们也要钉在这里,没有命令一步不许后退。”
其实不用动员大家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咸阳离西安的距离只有二十多公里,这么点距离简直就不是距离,只要咸阳丢了,有大量骑兵的马家军战马一撒欢就到了,而野战军的总部和**西北局的好多首长就在西安,所以咸阳就必须死守了,别无选择,一八一师已经没有退路。
一支小部队突然从热火朝天构筑工事的队伍中溜了出去,顺着沟沟坎坎的地形悄无声息的快速行进着,说他们溜出去是因为这支部队太小了,小到只有十二个人。
这么一支小部队出去干什么?当然不是出去胡乱溜达了,这是一八一师的一支精锐的侦察小分队,去执行的也是他们老本行的侦察任务。
侦察兵吗,都是脑袋瓜子好使和机灵的战士,也是首长们喜欢的战士,所以这装备都是比较牛的,每个战士都是背着美式的冲锋枪,子弹也是随便造,喜欢拿多少就拿多少,只要你认为自己能背的动就行。
带队的一个二十多岁,精神熠熠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名叫王青山,是一八一师师部的侦察参谋,别看年龄不大却久经考验,大大小小的仗没少打,是一个了不起的老侦察了,跟别的战士不一样的是,王青山除了冲锋枪以外还带了一支驳壳枪和一个挎包。
带着驳壳枪和挎包就说明这是个解放军部队里的官了,师部的侦察参谋别看不带长可也都是干部,王青山就是一八一师正连职的参谋,按道理说,去执行的是侦察任务,这些侦察兵又不是头一回去干,有班长带队也就够了,为啥还让师部的大参谋也出来,跟王青山在一起的兵们也很纳闷。
有的战士就问:“王参谋,有啥大事还非得劳你大驾,我们班干这种活计多了,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王青山不置可否的撇撇嘴:“你们几个小子根本就不明白咱们师任务的重要性,马家军不好对付,青马军更是难对付,咱们多摸一点情况,部队就能少受一点损失,我的军龄比你们长,经验也比你们多,有我带队首长也能多放心,这个道理跟你们说了多少遍,咋还弄不懂?”
侦察兵们哈哈大笑:“王参谋,就算你说的都对,可你也跟我们说说,你说是我们连长大呢还是你这个参谋大?人家可都说了,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可我们连长咋说也叫连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