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重生-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军诸将都说“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昌,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
此时的刘备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在荆州刘表的身边又积聚了相当的实力。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他有理由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发难。
这时,郭嘉又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明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此人就是刘表。”在众人一片哗然声中,郭嘉详细地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
“胡人自恃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忙,迟早是隐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不安稳了。但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防备。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了。”
郭嘉的观点一针见血,曹操听罢茅塞顿开,立刻进兵柳城。曹操军到易城,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又进言道:“兵贵神速。现在潜力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
后来,这一战成为了华夏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曹操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在向导田畴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乌桓的背后。
乌桓首领蹋顿和袁尚、袁熙率军仓促应战,这一役,蹋顿被斩,曹军俘虏了二十余万人,走投无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辽东的公孙康。
这次行军路况极端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当粮食吃光以后,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难抵达目的地。
同年秋天,辽东太守公孙康带着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据载,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在严于治军的曹营帐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曹操手下有一位纪检官员,叫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上不够检点奏了他一本。但是,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不仅如此,曹操还暗地里为郭嘉一仍其旧的生活作风喝彩。
在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从无失算。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郭嘉从小胸怀大志,在二十岁时就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隐居以待时日。
第六百二十五章 攻陷长安()
郭嘉从小胸怀大志,在二十岁时就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隐居以待时日。
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识之人保持交往。郭嘉最初出隐,是和田丰等北上依附当时势力最强大的袁绍。
袁绍对郭嘉等人极为敬重,更是厚礼待之。但是数十日一过,郭嘉便看出袁绍优柔寡断,用人不善,非成大事之人,遂只有一人的毅然而去。
恰逢曹操招贤纳士之时,荀彧,程昱共举郭嘉!曹操招见郭嘉,问计袁绍。郭嘉说出了着名的“十胜十败”之说,并献计乘袁绍攻击公孙瓒之时一举攻克吕布。
这能使曹军扩大实力,又可以避免以后袁曹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军。曹操听完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对曹操的才能抱负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他离开曹操营帐后,大喜过望的说;“真吾主也。”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郭嘉,是历史上,曹操手下的第一奇谋之士,之前,关于郭嘉的章节很少,而公孙续这一次,攻取长安,正好要面对郭嘉,所以,我们必须要介绍一下。
而这一次,贾诩并没有建议,公孙续直接带兵,包围长安,开始就猛攻猛打,反而贾诩建议,公孙续先要把长安的情况,都弄明白了之后,在根据情况临机决断。
很快,斥候就把一个重要的情报,传给了公孙续,关于长安里的情况,兵马有李典和乐进掌管一副分,韩瑶和韩琼掌管一部分,本来,郭嘉是总领全局的。
但是,这些天,郭嘉病重,说到郭嘉的病,相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郭嘉他身体本来就虚弱,而郭嘉此人,酒色财气是样样精通,又经常为了提神,吸食五石散。
五石散又称寒食散,其药方托始于汉人,由魏人何晏首先服用。关于寒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
尽管“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传说何晏耽声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
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流传。然而,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唐代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是古代神仙服食范畴中的一种。求仙药之事,起于秦始皇。汉武帝时,信奉方士李少君、栾大等,烧炼金石一类矿物,物为石药。
寒食散与成仙无关,服之者多称去病强身,实际上为济其色欲。西汉时名医淳于意诊籍(病历记录)中,曾提到医治因服五色散而发疽之事。
三国魏时清谈家、驸马何晏是寒食散的提倡者。当时,贵族中人相继服用,一时成为风气。
为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五种石药。服此药后,必须冷食、饮温酒、冷浴、散步、穿薄垢旧衣,如不散发,则须用药发之,因称寒食散。
服此药致瘫而死者,有裴秀、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等,学者皇甫谧则因服散而成残疾。其风自魏晋至唐,历五六百年而未中断。
曹歙、皇甫谧、靳邵、范曲、释道弘等,对寒食散深有研究,对药理学产生影响。唐初孙思邈千金方中录散方甚多,但深斥其祸。其后孟诜、薛曜又推挹乳石之功备至,故唐人用乳石、硫磺之类,也颇常见。
降及明代,则演变为红铅。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引晋皇甫谧曰:“近世尚书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必加开朗,体力转强,京师翕然,传以相授。。。。。。晏死之后,服者弥繁,于时不辍,余亦豫焉。“
所以,五石散就是东汉时代的毒品,这种东西他虽然能够入药,但是那也不是一般的郎中能够弄的药方,而五石散能够让人产生幻觉,并且有止痛致幻的效果。
但是,如果长期吸食五石散的结果,那就是能使人上瘾,身体中毒,时间一长,人自然就只有英年早逝了。
而郭嘉的身体,就是这么弄坏的,再加上他酒色过度,才有了今天病重的事情。
可是,公孙续虽然得到了长安城的情况,什么兵马三万,李典和乐进统领一只兵马,韩瑶和韩琼统领一只人马,也就是说三万人马,还分成了两派,另外,有郭嘉总领全局,长安也不会乱到哪里,可是现在郭嘉病了,那对于公孙续他来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但是,不管是公孙续也好,还是贾诩也罢,他们都觉得,郭嘉可不简单,这是不是郭嘉,弄出来的骄兵之计呢?
目的,就是以假病来麻痹公孙续,让公孙续轻易的攻打长安,最后,再给公孙续以致命的一击。
所以,公孙续在第一次得到了,郭嘉病重的消息,他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不过,公孙续又多派了一些斥候,进城打探情况。
而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最后,等斥候再一次探查回来,就知道了,郭嘉确实是病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公孙续他当机立断,最后,公孙续和贾诩一商议,这没有什么可说的,想好了就去做,如果时间长了,曹操知道了,长安遭受了公孙续的攻击。
那么曹操,弄不好就会回援的,那么长安是谁的就不一定了,很快,公孙续就下令六万大军,直接兵临长安城下。
长安城下,公孙续的大军赶到之后,他并没有着急攻城,而是立即下令大军,寻找有力的地形,安营扎寨!
六万大军,四万兵马通通动手,两万人马,左右巡逻,防止郭嘉派兵马出来偷袭公孙续。
半天之后,一座安全又宏伟的大寨,就这么拔地而起了,而公孙续的这座大营,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座大寨,而公孙续自然是在中军处。
而另外的,前后左右四座大寨,自然有公孙续手下的将校统领,当晚,公孙续只是让兵马,安好营寨。
另外,公孙续还派出了很多斥候和巡逻的人马,又让其余的人马,都吃饱休息,而公孙续兵马这一顿战饭,公孙续给弟兄们都加了餐,为的就是让兵马休息好,恢复体力,明天开始玩命。
当晚并没有出什么事情,郭嘉也没有派人出来偷袭公孙续的大营,月兔西坠,金乌东升,第二天,太阳刚刚出来,公孙续的大营,所有的人,就全部起身了,这里面也包括公孙续本身。
很快,公孙续一声令下,公孙续他的几万大军,除了必要守卫营寨的人马之外,公孙续就亲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直逼长安城下。
第六百二十六章 事出反常()
很快,公孙续一声令下,公孙续他的几万大军,除了必要守卫营寨的人马之外,公孙续就亲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直逼长安城下。
公孙续并没有废话,他和贾诩等将校,在远处,看了看长安城的情况,等公孙续做到了心中有数之后,他就一声令下,第一只人马,开始攻城。
而经过试探,曹操留在长安的人马,虽然都在玩命,但是他们毕竟不是曹操的嫡系,这些兵马,并不是精锐。
所以,经过试探,公孙续的心中,也就有了数了,接着,公孙续就下令,对长安城进行了总攻。
而今天防守长安北门的则是韩瑶和韩琼,公孙续对他们也是在熟悉不过了,而因为,韩家之人,几乎都是饭桶,这也给公孙续攻打长安,减轻了不少压力。
而就在这个时候,贾诩就来到了公孙续的身边,轻声的说道:“主公,事情有些不对劲啊,您要小心郭嘉,还有李典和乐进几个人。”
贾诩的事情,虽然做到位了,但是小心是小心,这个未知之数,有的时候,是最不好弄的,不然也就不会有防不胜防这句话了。
而让公孙续和贾诩担心的,那就是郭嘉,李典和乐进三个人,因为,公孙续他们攻城战,打到了这个时候,长安城的城门也算是岌岌可危了,但是尽管长安如此的危机,作为长安主事的郭嘉和主将李典,乐进却没有出面。
所以,公孙续和贾诩的心,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可是当公孙续的人马,攻上了长安城的城墙,当公孙续的人马,攻开了长安城的城门的时候,公孙续和贾诩担心的事情却没有出现。
长安是西汉的都城,也是东汉的陪都,更是董卓乱京师之后的,东汉临时都城,所以,长安城有皇宫,有大汉的皇陵,还有曹操的丞相府,当年董卓的相国府等等
而长安的县府和郡府自然也坐落在这里,只不过长安的太守不叫太守,而叫做尹,而长安归京兆管,所以,这里又叫做京兆尹。
公孙续攻破长安城之后,这些个府邸官府,自然都要控制起来,而郭嘉他所在的地方自然在曹操的丞相府,因为郭嘉他是曹操的军师祭酒,这个官职是曹操临时定的,他归丞相管辖,换句话说是丞相的下属。
而曹操的丞相府,那是公孙续必须要控制的地方,可是当公孙续带着人马,赶到曹操丞相府,并且控制了丞相府之后,却发生了一件,让公孙续很意外的事情。
这件事情,那就是郭嘉他用带病之身,率领着李典和乐进,一起投奔公孙续而来,要是别人,说不定就被郭嘉给骗了,但是公孙续可是两世为人,公孙续他非常清楚郭嘉对曹操的忠心。
如果,郭嘉用一些诡计,老算计公孙续,公孙续他自己一定会相信的,可是郭嘉只是,象征性的让韩瑶和韩琼带人,守卫了一下长安城,之后就这么完了,现在郭嘉居然还带人投降公孙续,这又怎么不叫公孙续怀疑的。
但是,公孙续他怀疑归怀疑,毕竟没有真凭实据,所以,公孙续他就不好说什么,更不能拒绝郭嘉的投效,如果,郭嘉是真投降的,而因为公孙续的不信任,那不是让人寒心吗,这样的事情,也会对公孙续自己的文武有些影响的。
所以,对于郭嘉,李典和乐进主动投降的情况,公孙续自然也是接受了他们的投诚,而根据公孙续的眼光来看,郭嘉也是命不久矣。
接下来,就是公孙续他收服长安,收编长安曹军和曹军将校的事情了,事情虽然有一些繁琐,让人有些费心,但是最后,长安还是归公孙续所有了。
而当晚,公孙续却接到了郭嘉,李典和乐进的请帖,他们请公孙续这位新主公,去曹操的丞相府赴宴。
而今天的事情,处处都透出了诡异,你说郭嘉投降自己吧,他却以东道主的身份宴请自己,并且郭嘉的理由是,最近他的身体不好,等身体稳定以后,一定听从公孙续的命令。
可是,你要说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