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重生-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哥免礼!”公孙续笑呵呵的说道:“三哥现在来找我,是不是,我让你办的事情,都办好了?”
“主公英明!”甄尧也是接着说道:“主公,您让我准备的工匠已经准备好了,工匠都在将军府外。”
“好!”公孙续抬头说道:‘恶来,你带人把工匠都带进来,就让他们去我为他们准备好的庭院!’
公孙续现在需要发展,所以,就需要钱财,他自然就想到了酿酒,而酒在东汉这个时期,只是一种米酒又称之为浊酒。
而公孙续所要酿造的自然是后世的白酒,而要酿造白酒工艺自然比较复杂,但是有些事情都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所以,公孙续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蒸馏和提纯,所以,公孙续就让甄尧去寻找工匠,而地点自然也都准备好了。
公孙续的将军府,加工坊!
几百名工匠都被安排在了这里,这些人都是甄尧找来的,而酿酒这个行业,甄家自然也有涉猎。
像东汉几大商贾,都会涉及粮食买卖,而参与粮食买卖的大商贾,也都会有酿酒这个行业。
当然,这些工匠也不全是甄家的,还有很多都是甄尧用各种方法弄来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工匠在这个时代,就是社会最底层,毫不客气的说。
工匠就比流民强不多少,要是他们跟了一个,强大又对他们好的主人家,就算他们有一个好命,要是命运不好的话,他们的人生也同样是朝不保夕。
这个时候,甄尧先是走了出来,大声的说道:“这位,就是大汉的车骑将军,今天把你们找来,是将军有事情要吩咐你们去做!”
说完,甄尧就扭头冲公孙续行了一礼之后,就站在了一边,接着就见公孙续向前两步之后。
接着说道:“大家都是酿酒师傅,今天本将军找你们过来,就是为了让你们为我酿酒。而工钱是一个月五百钱,干的好,本将军还会更有赏赐,但是你们必须把家人带来,从此就在我的将军府上生活,你们的家人全部的生活都有将军府负责。不过没有我的命令,你们都不能离开将军府,当然了等以后你们还是可以自由出入的。现在你们都考虑考虑吧!”
虽然公孙续的话语非常简单,但是他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公孙续需要他们给自己办事,而酬劳非常的高,但是这些事情很隐秘,所以,需要他们付出一定的人身自由。
但是,现在可是乱世啊,而公孙续找他们虽然不知道是干什么,但是也大概知道是关于酿酒,更何况公孙续给出的酬劳太诱人了,五百钱一个月,一些贫民一年都赚不上一百钱。所以,这些人几乎都没有怎么考虑就答应了公孙续。
很快,这些人都被公孙续府上的总管,给安排好了,而这个工匠坊将军府之中的一个庭院,而庭院之外还有兵马看守,而将军府例外还有兵马看守,足见防卫的严密性。
但是公孙续却并没有从酿酒的第一步做起,而是把他心中所想跟这些人之中的两个老人说了,他们一个是老李一个是老王。
这两个人都是这些工匠小头目一样的存在,就像工头一样的性质。
等公孙续跟老李老王讲了,白酒的蒸馏和提存之后,但是很明显,公孙续的理念太超前了,所以,他们并没有理解公孙续的意思。
这个时候,公孙续才发现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事情再难办,他也怕有心之人,所以,经过公孙续的努力,像一些蒸馏设备,还有提纯所需要的东西。
公孙续发现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事情再怎么难办,也怕有心之人,所以,经过公孙续的努力,像一些蒸馏设备,还有提纯所需要的东西也都渐渐成型。
但是,事情根本就没有那么简单,可以说这一段时间,公孙续,他几乎天天都跟这些工匠混在一起,有公孙续现代的理念,和这些有经验的工匠,公孙续他所需要的东西,也是一步一步的成型了。
这一天,公孙续正在书房之中,看着兵书!
挞挞挞挞!
就在这个时候,就见典韦从外面兴致勃勃的走了进来,还没等公孙续张嘴去问。
一见公孙续,典韦就立即行礼道:“主公,铁匠已经把蒸馏器打造出来了!”
“哦!”公孙续也是有些高兴的说道,毕竟这些可是超前的知识产物啊。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吸附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公孙续虽然没有那么深的专业知识,但是他好歹也是两千年后的人,就算是耳濡目染,更知道很多知识。
所以,这种蒸馏设备,尽管是花费了公孙续大量的金钱和经历的,最后也终于是实验出来了。
只不过,这种蒸馏设备是最原始的木质结构,而不是金属结构,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公孙续知道,提纯和储存酒类,用木质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木质的东西,放置葡头酒是最好的。
很快,公孙续就在自己的工匠坊之中,见到了自己设计和参与产物的,提存设备,而这种设备就是类似蒸锅一样的东西。
至于,他是不是百分之百全密封的,这个也不用公孙续太过担心,公孙续知道提纯设备,可是有进出口的,加上最后的出酒是有三个口的。
“老李!”公孙续回头跟这些工匠的头领说道,现在老李也是被公孙续,正式的任命为酿酒坊的坊士。
至于这种称呼也是类似小头目,小队长的存在一样,只见老李听见主公在叫自己,他也是立即向前两步。
至于,主公这个称呼,也是公孙续给了他一个身份罢了,鉴于工匠的身份和地位来说,公孙续要收服此人简直不要太简单。
第三百四十三章 蒙恬和兔毛笔()
主公这个称呼,也是公孙续给了他一个身份罢了,鉴于工匠的身份和地位来说,公孙续要收服此人简直不要太简单。
老李来到了公孙续的近前行礼道:“主公,我们按着您的指导和图纸,又找来很多木匠和篾匠,终于完成了两件设备,请主公检查!”
公孙续点了点头,并且顺着老李手指的方向,向前看去,只见在一间专门的房间之中,摆放着两个硕大的设备,他们的外边就跟蒸包子馒头的笼屉差不多少。
而为此,老李还按着公孙续的意思,在这个房间之中搭建了两个炤台。
而这些笼屉一样的蒸馏分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放入米酒蒸馏,还有一个出酒的设备。
公孙续左右的看了看,接着就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去,拿些酒水来,我们实验一下。”
“诺!”公孙续的话音一落,自然有工匠,里里外外的搬来了很多酒水,他们在公孙续的指挥下,都把酒水倒进了蒸馏设备之中。
“好!”公孙续又看了看蒸馏设备之后,就接着说道:“封口,点火吧!”
就这样,在公孙续的一声令下,众工匠也都开始忙碌起来,很快炤台也是点起火来,蒸馏不是着急的事情,更何况公孙续也是刚刚开始试验。
公孙续深知,他这可是身在现实世界,也是真正的试验,公孙续可没有之中,主角光环的。
所以,第一次试验,没有意外就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就是密封不好,但是这也让公孙续他自己看到了希望,尤其没有人比公孙续他更加的清楚了。
因为,公孙续他非常清楚,是自己弄得这些东西,还不完善,否则蒸馏是可以成功的。
所以,经过公孙续的亲自参与,和众工匠的努力,他们用了一天时间就解决了密封问题。
还是那句话,密封完全不用达到百分之百的,只要合格就可以了,但是第二次试验又失败了,是因为公孙续没有在出口之上,留下进出水口。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蒸馏试验终于成功了,当公孙续他亲自看见,正在蒸馏设备的出口之中,流出了清澈的酒水之后,这种成功的感觉有多么的棒。
当成功的提纯之后,众人都闻到了,醉人的酒香,尤其是大酒鬼典韦,已经开始流出了口水。
但是,典韦他再嗜酒如命,但是他也知道深浅,更懂得规矩,所以,在没有主公的命令之前,典韦可不敢造次。
公孙续看着,流出来的一捅底的酒水,他也是用酒器称出了一些,就小口的品尝了一下。
入口,有些辛辣,虽然没有后世白酒那么美味,但是也绝对不是这个时代,米酒能够比拟的。
据公孙续自己来判断,这种白酒也就是二十度左右,但是,他的清澈程度和度数,可不是东汉的米酒能够比较的。
当公孙续正在回味的时候,他就看见包括典韦在内,所有的人都在直勾勾的看着公孙续,准确的说,他们都在看着公孙续手中的酒杯。
看众人的眼光,就好像,恶汉看见了美人一样,公孙续看了看典韦,就笑了笑,道:“恶来,你也尝一尝吧!”
典韦早就留出口水了,现在他得到了主公的命令,哪里还管那么多,只见典韦过去,就拿起酒杯仰脖子一口灌下。
只见,典韦那黝黑黝黑的脸堂,也变的红红的,不过,典韦这样,从酒水的度数,其实公孙续知道,这只是二十来度的白酒,不然的话,就算是典韦,也一样会醉倒的。
“啊!”只见典韦先是有些惊讶,不用问公孙续也知道,他惊讶白酒的度数和美味,其实东汉这个时期,人们喝酒还是追求度数,还没有那么多的享受。
就听典韦立即说道:“主公啊,这是好酒啊,好酒啊!我老典从来没有尝过这等的美酒。”
公孙续也不去管他,接着在公孙续的示意下,这些能够跟公孙续说上话的工匠,也都在公孙续的点头下,尝了尝他们公孙续努力酿造的美酒。
其实,公孙续的这种做法,只能算是加工,要说酿造还算不上,而公孙续为了提高生产速度,也只能是简化酿酒程序,采买酒水之后,再进行提纯。
等众人都是赞不绝口之后,公孙续这才问道:“甄尧,我们这种加工前的米酒,进价几何?”
而这些关于买卖上的问题,公孙续自然是在问甄尧,这些日子,公孙续虽然很忙,但是甄尧他也没有闲着,而现在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孙续自然不能称呼他为三哥。
很明显,甄尧也是知道轻重的人,往往知道进退知道轻重的人,他们的结果都差不了,所以,甄尧立即行礼道:“启禀主公,我们加工用的酒水,只不过是最普通的米酒,他们的售价是五十钱三斤。如果大批量进货的话,还会更便宜。”
公孙续听完之后,并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下达任何命令,接着工匠们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公孙续的命令,是让他们加班加点进行提纯,等酒水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再禀报于他。
众人,自然是听命行事,而这段时间,公孙续除了处理正事之外,和陪在家人身边,就是练武读书。
但是,公孙续每天都会抽出一些事情,在自己的书房之中,写写画画,至于公孙续都干了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不过,如果有后世之人看到的话,他们一定会惊讶的发现,公孙续所画的东西就是毛笔和牙刷。
毛笔,是一种源于华夏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毛笔是古代华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华夏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华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华夏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是华夏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
毛笔,是古代华夏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和谐后世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所以一直都被后世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侯店和浙江湖州善琏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
自元代以来,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生产的具有“尖、齐、圆、健“特点的“湖笔“成为全国最着名的毛笔品种。毛笔在历代都有不同的称呼。
春秋战国,诸侯称雄。此时,各国对毛笔的称呼都不同。吴国(后世的江苏)叫“不律“,楚国(后世的湖北)叫“插(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律称为“毛笔“。而白居易称笔为“毫锥“,寄微之诗云:“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
第三百四十四章 牙刷()
此时,各国对毛笔的称呼都不同。吴国(后世的江苏)叫“不律“,楚国(后世的湖北)叫“插(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律称为“毛笔“。而白居易称笔为“毫锥“,寄微之诗云:“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
如今用的毛笔,相传是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军蒙恬首创。当下还有知名的“蒙笔“,又称“蒙恬精笔“、侯店毛笔。但是毛笔的发明权不能全归功于蒙恬一人。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的,书写速度很慢。那种笔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就得停下来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会把非常贵重的绢给弄脏了。蒙恬以前就萌生过改造笔的念头,这次要写大量的战况报告,这个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了。
战争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有一天,他打了几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