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宗室-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已经回到宜兴老家赋闲的周延儒成了家乡各路巴结的对象。因为周延儒实在是被皇帝吓坏了,连身体本能都吓坏了。
以至于想沉湎酒色麻痹自己,都有些困难
会试选出的正榜、副榜两榜贡士依着会试排名,在山道台阶上向下延绵,人人身穿公服,头戴网巾,提笔答题。
殿试9考对策,为了省事情,在会试排名不变的情况下,人人只要不出错9能保证原有排名。除非你上面的人答题失误被刷下去,后面的人才能往上前进。
对策之后,9是朱弘昭面试,问话。
这1关,只要考生心理素质过硬,不要圣前失仪,那也9没多少问题。
礼部尚书周道登作为主考官,尾巴夹得紧紧,不敢坐在考官序列,在下面走动。毕竟方从哲、刘1燝这两位前首辅、士林泰斗9坐在两侧,他实在是不敢拿大。仿佛1个跑腿的,在下面走动,看着发卷进度。
殿试的考题摆在面前,陈子龙傻眼。
5方5帝5气5经5色5行5德5京5军,何解。
1连9个5摆在面前看的人眼花,仿佛不认识这个5字了。
9选3,答3个9行。
所有人都傻了,这题怎么答?
上1次殿试策对9简单了,题目9‘吏治人心’4个字。虽然皇帝行事有那么1点点不讲规矩,不选书经里的题目,或者空洞的时下热议形势问题,可上1科的题还能看明白。
这1科的题,谁能看懂!
9连考官团队接到题也是1愣,方从哲白眉皱了又舒,缓缓点头。他已经看出答题套路,选择自己熟悉的不同词组进行关联答题,基本上9能把侧重点显露出来。
另1个副主考官刘1燝摸着下巴,他思考自己破题的核心,想到的9是‘95’。
陈子龙皱眉,暗暗咬牙决定赌1把,选择5方作为破题,起讲第1竖行写下‘世界几何,5方总摄也’9字。
以‘世界之大即5方’起讲作为背景,核心思想则是‘世界大同’,主讲5京为根基布局掌控5方,以5德相生思想作为发展纲要,以达成‘世界大同’。
5德思想是侍从司内部讨论的东西,朱弘昭与天启谈过,并不想直接抛出来。他是皇帝,中兴皇帝,他9是改5德为7德,也有人会跳出来摇旗呐喊,帮他将这个东西圆上。
这东西太敏感,涉及到社会形态发展,还不到时候。
会元陈于泰是第1个拿到考卷的人,坐在第1排左首第1,眉头皱的紧紧。每人面前只有1张纸,没有给你打草稿的余地,只能心里推衍布局。
他想了又想,不敢赌,选了个中规中矩的词组组合,以上古5帝治世起讲,佐以5经之圣贤教化,核心思想是‘教化’,词组是5帝、5经、5德这1套。
陈子龙选的答题路子是以后发展,陈于泰讲的先贤过去,提倡古风,道德治世。
毫无疑问,陈子龙的路子更危险,在考官那里,会打上狂妄的标签。
各路贡士1些脑子实在转不过弯不知道怎么答题,只要脑子转过弯来,其实挺好答的,只要选出3个词组能扯到1起,9算完事了。
最简单的词组组合如偏向道家的5气5色5行,乃至是5德学说。
5经更好切入,5帝又是儒门推崇的上古先贤,5京涉及国朝政局是可以名正言顺夸皇帝手笔的词组,5军也是1个万能的,可以各种颂扬国朝制度的词组。
贡士里,只有陈子龙率先动笔,因为他1向胆子大,也是副榜贡士不怕刷下去。再说,他选择5德主讲9已经是作弊,写的好不好不重要,只要卷面干净没有别字,1切成绩全看皇帝的心思。
当然,殿试时9没必须糊名了,所有贡士都是1手墨迹饱满,字正方圆的馆阁体。馆阁体这是1种公文书写字形,也是1种诗词风气,即辞藻华丽夸功拍马屁的1种派系。
官员席位,武官集团除了秦良玉认真思考考题外,其他的该吃吃该喝喝,也9剩下1个虎贲司虎贲中郎,上军校葛麟这个举人功名的军官在思考。
文官团队集体静思,殿试考题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这是皇帝选士的关键,是皇帝心病所在。
上1科9是‘吏治人心’,满篇行文以酷法为核心的余煌成了状元,随后9是连续不断吏治整顿,数次发生半省官员上下集体下牢的大清洗。
袁可立看着5气5色这类道家色彩浓烈的词组,稍稍花白的眉毛轻皱,这绝对不是皇帝给纯阳党面子。
而5德1词,让袁可立有些难以接受。
很多人相信他的吕祖座下童子转世,他也这么相信。对于道家5德学说,他依旧是老1套,无法接受新的5德学说。
袁枢是清楚新5德学说的,与袁可立讨论过。
袁可立的观念还是老1套,1朝1德,大明9是火德,朱、南方、明,逆克蒙元的水德,这9是火德大明的煌煌历史。
而皇帝的新5德学说里,大明已经不是国初时的蓬勃火德,而是厚重、迟暮的土德。按着皇帝的学说,大明在气运上保证国祚延绵,只能土生金,进入金德时代。
到底什么是金德时代,火器、铁甲战甲、电、对外森寒兵锋,对内滚滚屠刀,都是酷寒金德之1角,袁可立已经看到了这冰山1角,可9是不愿相信。
而且他已经很累了,只想完成这5年任期,平平稳稳渡过。
他努力压制北方行社与南方复社之间的学说冲突,而新5德学说更能冲击士林。这是皇帝的学说,天家的学说。
只要这东西在人心立稳,那么,皇室天家将会拥有学统,在思想上影响士林。
皇帝不可告人的财富积累是在山东完成的,在他眼皮子底下完成的。抱着对未来最坏打算,袁可立坐视朱弘昭黑白通吃,暴富。
独立于国库外难以统计的庞大财力,恢复先秦制度正式从制度上拿走兵权,皇帝天然拥有的法统、道统正义性,若在加上影响士林发展、人心思想的学统。
那哪怕新5德学说是走不通的,如‘世界大同’好看却不顶事,只要握住了学统,依旧能达到延长国祚的初衷。
而倒霉的,不是中下层士绅,而是袁家这样1个地区的士林领袖,某1学说的掌舵家族。
这种学统的力量是很大的,如周道登9是因为祖上周敦颐是理学4大家,所以这1家子门生遍及天下,吃喝不愁。人人都要借理学的帽子,扶助周家9当是入会费。
再如余姚王阳明,在孟学、理学这条路上推出格物致知、知行合1的心学。灵牌列入圣庙不说,甚至屡屡有人提议让王阳明取代孔子,成为圣人。
王阳明被追封为新建伯、新建侯,现在更是追封为新建郡王,世袭新建公。王阳明的军功已经过去了百年,现在不断追封,9是王家握有此时最流行,受众最广泛的心学学统。起码名义上,王家只要没绝嗣,9握着名义上的心学学统。
那王家日子过的好不好?
非常的不好,内部为了争爵位,加上朝廷故意拖延和稀泥,整整闹了两代人,还没把爵位归属扯清楚。
现在不断追封、加封,王家有着新建公的爵位,却始终决定不出胜负,国朝始终也没有新建公其人,有的只是新建公爵位,以及享受超品待遇,不断争夺爵位的1对堂兄弟。
没法子,王家只是名义上握着心学学统,可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内部出现继承矛盾,便在内部矛盾,外部不怀好意的扯皮中,不断加剧王家内部矛盾,导致握有心学名义上学统的王家,始终只能生活在内斗中,根本无心去经营手里的学统名分,无法稳固学统带来的丰厚、看得见看不见、眼前以及未来的好处。
而朱弘昭登基后又是连续两次抬升王家爵位,结果9是更严重的加剧王家内部矛盾。
前前后后3多年下来,各处有心无心的配合下,使得本可以成为士林第1大家族、第1文阀的王家,始终处在1种内乱状态中。也因为这种内乱家仇,不断消耗心学正统这顶帽子的元气。
或许等到新的流行学说取代心学后,王家的内斗才会告1段落。
而皇帝已经这么厉害了,又握着那么多的资本,此时新5德学说在士林立稳后,扎根人心真是难以想象的恐怖。
第634章 排序()
晌午过后,7百贡士列席在台阶两侧,很有风度,慢悠悠吃着赐膳。
考官团队也将卷子审完,速度非常的快。
先检查卷面、再检查字迹,甚至还有没写完的,这批人1律在原有排名中降等、降序。
其后9是阅卷,多达48人的考官队伍5抽1选出自己看得上的卷子呈送上1级,上1级陈子壮、钱谦益这批人再3选1呈送给周道登、方从哲、刘1燝这3人。
如此1来,最前的5名9定下了,3名1甲,47名2甲进士名单里,3个老头子再选出十人卷子交给皇帝,由皇帝选出1甲,及2甲前7。
殿试策对不1定要按着8股文写,但对士子来说用8股文来写东西是最简单的格式。8股文9是1种文章格式,没有硬性要求要如词牌名那样确定字数、排比段落。但多少有1点吹毛求疵的嫌疑。
8股文最大的好处9是阅卷方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跟后世党8股,机关文章1样。4平8稳平淡无奇,可前后立意简白,省掉毫无意义充字数的段落,剩下的9与填空题1样,盯着这些紧要的立意段落,1份试卷扫1眼基本上9明白了。
所以,8股文短的23字,长的56百字,经验丰富的考官扫1眼9能明白考生写的是什么。故而,阅卷速度真的非常快。
同样,部堂公文也有固定格式如同填空题1样。但还是繁琐,已经简化到了1种极致。基本上1份合格的折子,内容非常简单,上奏某事9几句话完事,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个事,几句话9完事。
上奏公文不讲数据,官员要为自己的折子负责。小事情直接9讨论讨论给批了,复杂1点的需要研讨的,9会把当事人喊过去,才会研究数据。
十份考卷摆在面前,朱弘昭看了看排序名单姓名,让他熟悉的名字有第1陈于泰、第2诸葛义这位诸葛亮36世孙;第4周镳,周应秋的侄儿;第8陈于镜,徐光启的外甥;第9竟然是唯1的副榜贡士陈子龙;第十则是1个叫做胡琏的人。
诸葛义之所以出名,让朱弘昭有印象的原因也简单。他修撰诸葛孔明全集,这本书请余煌作序,原稿被收录在南京崇智殿,作为皇室存书。
陈于镜也简单,这个人之所以闻名不是因为他是徐光启的外甥。而是因为他父亲陈绍在广东当巡检,前年卸职回家路上被他惩戒过的贼人袭击遇害。陈于镜散尽家财招募退伍军士,跑到广东剿匪,都给杀干净了。
具体谁杀的不知道,9将陈绍曾经管辖范围内1切有嫌疑的好汉窝点都给端了。成为1起天下公案,为了保住外甥徐光启4处奔走,求到了皇帝这里。法司内部也为难,要拿国法办杀人的陈于镜,还是表彰他的孝行?
广东不同于其他地方,这地方宗族太过厉害,允许他们几万人械斗,9是不允许外人来自己地方杀人。毕竟陈于镜杀的,可都是宗族子弟。也只有这些人,敢杀1个卸任的巡检。说的直白了,外人9别想在闽粤之地站稳脚,尤其是江湖上。
宗族等于江湖势力,陈于镜带着百余骑在没有马的宗族势力内1顿杀,宗族势力拿他们没法子,只能通过地方官给朝廷表达他们的不满。
朝廷这边法司还在讨论时,朱弘昭往广东调了1个飞熊骑团过去,陈于镜9被释放了。
而胡琏,光这个名字9够了。
大明此前也有1个胡琏,弘治进士,嘉靖前中期东南重臣,佛郎机火炮9是这位缴获、并命名仿制的。他的外甥吴承恩,在胡家寿宴上赞扬胡家是长淮名门第1:长淮南北,试问取,谁是名家居1?我舅津翁,人都道,当代檐廊柱石。
至于史可镜,这位不是史可法的族人,是本科中唯1有参军屡历的人。当年4路征辽时,在京中征募士子担任军中佐吏、书吏,毕竟按照规矩军中最低的哨队,9必须有1名文书。当时宣大系扩充的厉害,缺少书吏。
同时巨大的后勤压力摆在那里,需要非常多的人参与进来计算。国子监近半人被拉了进去,史可镜也9跟着国子监里的朋友参军。战后9混在军里,上1科会试不理想,还在军里混,转任到地方警役部队做后勤工作。
至今这位身上,还挂着上军尉的军阶。所以,是将府虎贲司点名要的人。
“宣。”
朱弘昭扫了几眼试卷,内相、司礼监掌印赵仪手捧着名单高声唱念,1名名贡士上前跪拜行礼,口称学生。
陈子龙以为自己听错了,身旁考生推了1把,陈子龙才顺着绵长山道往上爬,无数人注视下,陈子龙压力极大。
他1步步迈过排序在他前面的贡士桌案,将这些人踩在脚下,甩到屁股后面。1名名贡士心绪复杂,自然有不爽的,陈子龙这个副榜贡士每前进1步,9等于将所有人拉后1步。
自然也有羡慕的,副榜贡士35名,人人仰望着陈子龙前进,心中狠狠出了1口气。如果有朝1日,副榜贡士将正榜贡士打的全军覆没,那才叫精彩。
提笔,朱弘昭手中朱笔在考卷上勾画1个‘阅’字,问:“陈于泰抬头说话,举贤不避亲,朝野非议汹汹,如何解?”
心跳加速,陈于泰抬起头:“回君父,学生以为当问心无愧,诽议自消。”
状元名分钦定后,所有质疑的人也9没了蹦跶的心气,在殿试前闹得欢,无非9是施加压力罢了。
陈于泰面目清严,两撇8字胡须将面容装饰的成熟、内敛稳重,又是大家出身9算是长得差1点,那气质、气度也是能压得住场子的。点出1个能镇得住场子的状元,是最基本的要求。
朱弘昭缓缓点头笑道:“给状元郎,赐座。”
“臣叩谢君父。”
陈于泰叩谢,先跟着曹化淳下去换衣服,状元公的行头要穿上。
余下9人静静期待,朱弘昭总感觉这些人想把自己给撕了:“周镳,抬头回话。朕且问你,情面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