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异世龙蛇 >

第130部分

异世龙蛇-第130部分

小说: 异世龙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以一地之力与整个申南和国君作对的人物。

    渚邑大夫智慧未必称得上顶级,见识相对有限,但却有一项特质。

    那就是当事情发生后,可以很坦然的面对和接受现实,一个可以坦然接受现实的人,往往在面对种种事情时,不会有那么多无聊的、不能改变任何现状的情绪,可以以更冷静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渚邑大夫看着对面的淮上阵营,刚才他调整时就已经想明白了。

    此刻他唯一的生路,就是击败这拦路的淮上兵车,淮上入申兵车不过四百乘,尹地后路必定是要留守重点看护的,起码要留下一半,那么入渚地的能有多少呢?如今多半都在吧,只要能够击破,他就还有机会夺回渚邑,还可借助渚邑固守,虽然往后可能会比之前设想的要艰难些……(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章 升腾() 
生路是有了,可是该如何去争取呢?

    渚邑大夫看向左右麾下武士、武卒,他们明显被淮上军刚才那番阵战表演吓到了,士气啊信心啊什么的,在一瞬间几乎从满值掉落到了谷底,靠着这样的武士、武卒能够打败对面强大的淮上军吗?

    这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开战之前,必须将士气提上来,于是他拔出了掌中的剑。

    本世界很多贵族也有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说法,但这些人多半没有太强的武力,没有太强的武力当然不能上战场纵横驰骋,只能玩玩指挥,叫部下武士们上。

    有强大武力的大夫、小君子之类,则是完全不同,他们更愿意身先士卒,以自身强大的力量去为后方的武士、武卒撕裂敌方战阵,这也是最能激发麾下武士、武卒战意士气的方法。

    试想看,连大夫这等金贵的人物都不畏矢石的带头冲锋了,后方武士、武卒还有什么理由不冲呢?而你们上和跟我上的差别也因此显现出来。

    渚邑大夫拔剑,无疑是准备亲自冲锋了。

    这里可是渚地,他供奉的祖灵还可以给他保佑,其灵加持之下,完全可以将他实力推向超阶。

    而这时候,淮上军阵列整齐后,其后军的战鼓再次响了起来,和先前聚兵列阵的鼓音不同,这次的鼓声节奏稍稍急促,中间间或停顿,又猛的骤然响起,随着鼓声淮上军阵开始变化。

    在冷兵器时代作战,鼓声以及各类声音信号无比重要。

    因为但凡规模稍大些的大战,为将者想要将自己的指挥准确传达到下辖诸军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大战已经开始无比混乱的情况下,这时候靠什么来指挥呢,就只能靠这类不同的声音信号了。

    在古代一只军队士兵有一项最重要的训练就是闻金鼓,就是叫将官、士兵们听得懂声音信号中隐含的含义。

    不过王越此鼓声和那等金鼓信号还是有区别的。

    托了淮伯祭司的福,他借助淮伯祭司和参谋的指挥体系,可以轻易将自己的指挥落实到每个千人队,必要时更可以以军主的统帅领域,消耗神力对军队在潜意识层面进行小范围的引导性干涉指挥,所以过多复杂的声音信号他都是未作取用,这些他都可以直接以命令形式传达。

    淮上军的鼓声只分为两类,一类是聚兵列阵,然后就出击鼓乐,几种不同的聚兵列阵鼓乐,要求麾下武士、武卒排成不同的阵列,不同的出击鼓乐,则代表几种不同的攻击或防守反攻方式。

    就像现在,随着这声声鼓乐,淮上军五道阵列的前两道开始左右展开,横队化为纵队,一如当日暨南城下那一幕,开始绕行敌军侧翼,后三道却是齐齐朝前开进迎上。

    淮上军明明人数少,竟是摆开了三面包夹、围三缺一的攻势。

    这一点渚邑大夫在一开始还没看出来,等到淮上军前两道左右展开拉出一个直角转弯已经开始往他三军左右饶时才隐隐有些明白,但明白归明白,他根本无力阻止,更无力指挥自己的兵车改变阵型来应对。

    仅仅是整队都花了那么长时间,调整阵型这比整队更加复杂。

    尤其是今日他麾下的人马比当日暨南大夫麾下兵车要多的多,人多往往意味着更难指挥,战场更大则意味着消息更难传递,除此之外地形也比平地要复杂,这又加大了变阵的难度。

    最后,他只能效仿淮上军转向,将两翼阵列左右最外围的武士武卒安排转向面对淮上军的左右包夹。

    但这却是有个问题,他的阵列排布,乃是为向前出击,前方攻击力最强,可从没想过敌方自侧面来,仓促的应对,最终能有几分效果就不知道了,这也是他此时唯一能做的。

    等到命令传达落实,淮上军阵型竟已经到位,渚邑大夫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先前他还准备主动出击击破淮上军阵,等到淮上军阵变化,他于不知不觉间就已经为淮上军影响带动,进入到被动应对状态。

    “这样下去可不行。”渚邑大夫很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行军作战就如剑士比剑,当一方为另一方所影响,完全落入对方的剑术打法节奏中,其结果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自淮上军上收回目光,他看向周围武士、武卒,只见他们脸上更是莫名惊惧,还有着不知所措。

    这没办法,淮上军阵是他们从未知道、从未见过的事物,而未知总是神秘而令人畏惧的。

    哪怕是老虎,只因为从未见过驴子,都会被驴子硕大的体型、大叫、踢击吓的抱头鼠窜,直到熟悉了驴子并不能拿他怎样,他方敢一口将驴子咬死吃掉。

    老虎都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加上淮上军本就比他们强,他们心里处于弱势,这股畏惧就更加来的深刻。

    渚氏武士、武卒们士气与信心再创新低,隐隐有些人觉得不妙,都有准备跑路或投诚的想法了,有这样想法的人当然不是渚氏核心本部,而是收编来的百乘胁从军。

    正如王越想的那样,在顺风时,他们没什么,一旦陷入逆风,那就大不一样。

    这一点,渚邑大夫也是深明的,更明白在战阵中,当这些人带头逃跑、甚至投诚、乃至反戈一击意味着什么,当下就知,此时之局势,他已经片刻都不能再拖下去了。

    身先士卒的展现出自己强大实力,拉升下士气,还可勉强搏一搏,而越往后局势只会更恶劣。

    他决定不顾一切发起攻势了,自己亲自到上了最前列的战车,心中念了声祖宗保佑,引动的祖灵的意志协助自身运转力量,身上蒸腾起了高达三丈的火焰之力,彻底进入到超阶武士的状态。

    不得不说他此时状态吸引人眼球、且拉风至极,竟将整个战场的目光吸引过来,原本士气已经低落的武士、武卒见着他拥有此等强大的力量,也随之被拉升了一截。

    见得士气已经可用,渚邑大夫道:“传本大人令,击鼓进军,与本大夫击垮前方淮军阵列。”

    渚氏军中战鼓响起,其中军最先展开进攻,随之渚氏军与淮上军的差距又无比清楚的显露了出来。

    淮上军的进军前压,是不疾不徐无比齐整,每一列大概还是皆成线,唯地势原因造成不齐,渚氏军却还未行得十步,整个就呈现出各种波浪,如同被几百条狗啃过一样。

    这种事渚邑大夫在过去还不觉有什么,哪怕申国国师也是这样一幅鸟样,可现在他只能一边摇头,一边命令御手驾驭战车徐徐向前准备展开冲锋。

    于是两军战阵,就是这般徐徐接近着。

    双方都是经过不同训练的正规步军,所以再未接近至一定距离时,没有任何人展开傻逼式的冲锋。

    冷兵器时代靠肉搏的战争,武卒们身上甲衣,手上武器、大盾,像电视里那样双方一声冲啊,狂奔个一两百米去杀人那是找死,没穿装备狂奔个百米都气喘了,何况是那般负重,所以除开骑兵外,步军阵战都是如此进行。

    直到两军接近一百五十步时,双方前压速度才开始加快,渚邑大夫的战车也徐徐开始加速,只待再接近一段距离,他就会彻底冲起来,以自身绝强实力为后方战车和武士、武卒开路。

    他向前看了看前方淮上军三道十六列的阵容,此阵这么薄,似乎只要往前一捅就能破的样子,原本还有些忐忑已彻底消失,心情也随着他身体上方蒸腾的火焰一样升腾。(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 杀手() 
两军军阵接近一百步,渚氏军阵中射出了一阵稀稀拉拉的箭雨,之所以稀稀拉拉,是因为渚氏军中射手实在不多。

    这固然有弓难制、射手难培养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射箭实在是太耗钱,每一根箭支箭杆、飞羽就算了,箭头可都是价值昂贵的金属制品,一般的大夫领根本烧不起。

    像诸氏军中能有两千射手,每位射手身上都配了二十只箭,这已经是奢侈,换成平时战事,哪怕箭矢可以收回部分,渚邑大夫都是舍不得用,但今天却是顾不得了。

    他只求率先发起的远程攻势,能在双方阵列接触前,能够将对方阵列射溃,实在不行哪怕打乱阵型都可。

    但他的想法很快就作落空。

    淮上军精锐联军手上都持着足以遮挡大半个身体的大盾。

    这种的大盾并不仅仅是在古代罗马出现,也在战国时代弓弩盛行的年头被各国广为采用。

    所谓樯橹灰飞烟灭,樯指的是更大更厚须两个人抬的巨盾,橹就是这种单手可持的大盾,都是被用来应对对方大规模射手、弩手,淮上军人人持大盾,岂会惧怕这种稀稀拉拉的箭雨。

    “举盾避箭。”

    箭雨当前,淮上军百人长齐喝,各部武卒行进时,身体微蹲,齐齐提起大盾,向上稍稍斜举,将上半身尽护持在内,空气中接连就是一阵当当当当如雨打之急音。‘

    声音过后,除却少数淮上武卒运气不好,被箭伤及大盾未能阻挡的区域受了轻伤,大部分箭矢都只钉在大盾上,没对盾后武卒造成任何杀伤。

    见此攻击无效,渚邑大夫面上笼上了一层阴影,但身上火焰蒸腾的却越是厉害,远远看过去他就好像火焰神临凡,麾下武士、武卒可能靠不住,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随着战阵临近,他默默计算着距离、时机,只待一接阵,他就要将聚集起来的火焰热力一剑劈出。

    这样的力量,许久前他就尝试过,蓄力之后,全力出手,这一剑足以挥出一道长达十丈的火龙,火龙过处不管武士、武卒,不论他们身上装备如何,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瞬间被烧成灰烬,此剑,催破淮上军阵绰绰有余。

    双方接近四十步,淮上军中武士们一声声接连的呼喝,如山压进的军阵说停就停,各百人长在停下来的同时朝前二十步处投射出了一根短矛,大力插在地上。

    受此一击威吓,渚氏军前军冲势顿时一止,却又被后方不知道情况向前冲的人推着继续向前,接连就是种种混乱,直到看到只是一根短矛射在身前十几步处,并未造成任何杀伤,前军武士、武卒才敢继续前进,军流稍稍畅通,混乱稍稍平息。

    但他们显然不明白,淮上军百人长的这一击名为射阵,其目的既是为一阻敌阵冲势,同样也是给各自百人队中武卒们标定攻击距离,只等敌阵一越过短矛,淮上军的标枪攻势就会开始。

    这时,车道第一列战车,渚邑大夫已经高举起了剑,火焰在他上方渐凝成了形状。

    高度凝练的火焰是一只九头怪蛇的模样,这是渚氏超阶武士秘剑中的“相柳之剑”。

    按照原本他是想斩出一条十丈的火龙,但淮上军阵列只有那么薄,这样剑法威能会有所浪费,便改成了“相柳剑”,却是要以自己为中心,朝前方一剑九出,将五丈扇面之敌尽焚。

    三十步、二十五步,驾驭着相柳,渚邑大夫计算着距离,战车的速度也在御手下越来越快。

    二十步,正面迎战渚氏兵车的淮上军猛的齐喝三声“万胜。”

    随着第一声万胜声起,齐齐五百支标枪朝前二十步破空袭杀,第二声万胜,又是五百支,第三声淮上军第一列左右疏散,第二列的五百支标枪又起。

    淮上军中武士、武卒惨嚎与第二声万胜同时响起,但淮上军声音过于齐整,以至于竟被彻底压下。

    渚邑大夫心中一寒,再顾不得剑法威能是否可完全发挥,掌中剑力一运相柳之剑就要朝前方大力劈出,但就在这一瞬间,远处王越抬手朝他一指。

    “轰”的一声,他只觉脑袋好像都要被炸开,祖灵加持而来的意志竟在瞬间被王越引过来的淮上军心战意击溃,而没了祖灵意志加持协助,渚邑大夫根本运转驾驭不了超阶武士的力量。

    “不好。”渚邑大夫感受到剑法汇集的力量,在失去了祖灵加持协助运转后已经失控,如此庞大的火焰力量失控会怎样?他想都没想,抛了手中剑,脚下炸开一团火光,身体弃了战车向侧面横冲了十丈。

    空气爆出一声巨大的雷鸣,声音压过了淮上军的第三声万胜余音和渚氏军的惨叫。

    渚邑大夫先前所在战车刹那间已经被火焰和冲击波吞没。

    “杀!”这是淮上军阵列之间,一位上位武士低沉的声音,随即二十位武士随他自其中涌了出来,这是王越军中专门为应对上位武士及超阶武士而组建的武士杀手队。

    当今天下各国军队,哪怕是陈国,武士都是破阵的主力,唯王越之军不靠武士破阵,有武卒就够了,军中所有武士除却百人长外,其余人等皆被他以每两个千人队一组,编制成了这样一只只武士队伍。

    于战时,此杀手队隐藏在军阵第一道阵列线第四列之后。

    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横向调动到任何一个阵列后,自阵列与阵列之间的空隙冲出来,对敌军上位武士和超阶武士进行围攻狙杀,又或在阵战的关键时刻用来改变战局。

    现在渚邑大夫面临的就是一只这样的杀手队,因为他之前装逼过头,火焰神形象实在太过拉风,王越直接给他送来了最强一只队伍,队首为上位武士,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