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借势-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子山打来电话,约吃饭。杨东轩在申项办办公室,听不出肖子山电话别后的用意,或许跟土地入股的事情有关,又或许是春节眼见到了,杨卓林也许到省里走一走,带杨东轩一起到省里去,会有不错的结果。城南区这边本身也会有安排,申项办成立时间太短,工作又重要,区里不给一些表示,也担心干部们积极性受挫,来年工作推动难度就大了。
见到肖子山,见他一脸轻松,笑意十足。杨东轩说,“肖哥有好事?”
“杨常委,恭喜你了啊。”肖子山压住声音说。
没想到会是这事,市里在春节前将自己入常的问题解决了?这也太快了点,不过,也说明一个倾向性问题。申项办的推动力度在春节后会更大。
“肖哥,你这是……”“书记在里面。”肖子山不多废话,具体的事情还是领导们自己沟通微妙,他提前透露一句就是一份意思。
“多谢了。”“客气,等会敬杨区长一杯。”
包间里就杨卓林一个,其他人或许还没到,或许通知的时间不一样。杨东轩心里有数,笑着说,“书记请吃饭,太好了。”
“当然好,是好事。”杨卓林说,“东轩,你入常委的批文已经从省里下来,不出意外,明天会到城南区来宣布。你说,该不该庆贺庆贺?”
“是书记对我的关照、对我的培养,我等会敬书记三杯。”杨东轩说,入常的事情是板上钉钉了,只是快慢而已。如今在春节前下文宣布,只是说明市里的姿态和对申项办工作的重视。对杨东轩而言,确实是大大地向前跨一大步,这一步又非常重要。
当然,杨东轩这一年来在城南区的工作成绩可用卓然来形容,对平秋市的影响也是深远,有这样的回馈大家即使惊叹也没觉得过分。嫉妒恨肯定有,主要是他资历太浅,升迁太快,好事都落在他头上,叫其他苦苦奋斗十几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无法晋升的人怎么想?
“我可不敢贪功,城南区不委屈你就好。”杨卓林笑呵呵地说,没有外人在,说话也不必遮掩什么。“你努力创出的局面,市里也看在眼中。东轩,申项办的局面目前还没明朗,春节后想必一切都会快速推动起来,我也好、城南区也好,都要仰仗你担这重担啊。”
“主要是书记决策正确,我不过是听命跑腿,哪有书记的功劳多。书记,想必过一两年,你也该往前动一动的。”“这哪说得好?”杨卓林也不隐瞒自己的意愿,“能够往前进步是每一个干部做工作的动力之一,是不是?”
“书记说得中肯。”杨东轩也笑着说。
“东轩,春节眼见到了,这段时间先将申项办的工作交办给下面的干部吧,我们到省里、市里走走,每一年都要做一做工作。今年对城南区而言又更加特殊一些,你有准备吧。”
“我听书记的。”“好,就这样定了。”这种事情杨东轩虽生疏却也知道,自己之前让林琳准备了一些腊狗肉,田志豪那里也有一些,花费也不会多大。
虽然没有提到征地土地入股的事,听杨卓林说话的口气,征地市里暂时还没有明确的回复,但不是大问题,等春节后只管将事情推动起来就成,有这样一个意思,杨东轩也放心,对文璐他们那边可更明确地放出风声。春节期间,外出打工的人员几乎都会回来过节,有这段时间酝酿宣传,春节后推出土地入股分红的工作会更顺利。
包间的门敲响,肖子山带着苏培秀、叶幸到来,随后,方儒海、李思贤、周春驰、徐正跃、田静等人都过来了,城南区的常委们就差熊锐聪。
见今天这阵仗,杨东轩也很感谢杨卓林对他的意思,今天先过来吃饭,将他入常的事说出去,在这种氛围下常委们的态度自然不同,很好进行沟通,明天市里组织部门的人到来,城南区这边的态度自然明确。
杨东轩拿出十二分精神,他与城南区各位常委关系都不差,到明天,就能够与他们在一起讨论城南区的大决策、主流动向,进而上到另一个圈子,身份、地位跟之前都不同了。吃饭前后,话题主要是围绕春节将到,另一个话题自然是申项办的工作推进。
喝酒也不猛,不过,杨东轩给人人敬酒,然后大家也回敬一杯,他喝得真的少。好在体质在那里,酒量也格外强,能够受得了。
散席之后,杨卓林没有刻意留下谁,自己先离开,免得其他常委心里有想法。
杨东轩不能开车,肖子山安排人将他送回家,亲切地嘱咐着,很细致。
吃火锅()
第二天,杨东轩入常由市里组织部副部长到城南区宣布,很顺利。这是早定下来的,落实快与慢虽有很大差别,对城南区的人说来,也不觉意外了。
送走副部长,杨卓林将常委们集中说几句,把杨东轩的工作分派定下来,其实没什么新内容,就是负责申项办这一块,城南区的工业、招商、经济建设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与熊锐聪分管工作有交叉部分,至于怎么划分杨卓林没定下来,有区政府这边划分开。
熊锐聪也知道自己如今跟杨东轩难以争锋,在经济工作方面他虽说是老资格,可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在城南区领导圈子里,因为之前跟秦廷峰走得近,引进项目失利,完全给孤立了。心里即使有诸多不满,都只能藏在心里,等更好的时机。
另一个对杨东轩入常极不满的就是宋迎辉,杨东轩入常之后,在城南区比他高一等此,即便他想借秦廷峰的威势也无法压制杨东轩了。
至于当年为难杨东轩的几个恶人,如今远远被甩落下,边都沾不上了。
这是定下来,文璐等人本来想要杨东轩请客的,只是,节前确实没时间安排。杨卓林将他拉去省里,走之前准备一天,杨东轩去省里也会回宋家探望,将宋玥秋和宋嘉伦送回省城。
虽说没叫其他人跟着,但肖子山肯定跟着,区委办还有一车拉着特产。杨东轩也带了人,姚京开车跟着,拉了腊狗、大米等。
去省城主要要找几个部门,都是与申项办工作有关的,开发区申请要报批,春节是最好联络感情的时候,城南区这边自当将工作做到位。东西不多,特产加红包,安排吃饭或喝茶,见个面,不提以后的工作只说以前对城南区的关心,表达感谢。
彼此之间,这些都是惯例性的事,明白是怎么回事,做起来也顺风顺水。杨东轩主要是约人,介绍,杨卓林作为城南区一把手,说些感谢和今后还清多照顾的客套话。两天下来,省城该走的部门和关系户都差不多了。之后,杨卓林在省里有自己的门路要强化,杨东轩也要到宋家、周家去探视一番。
去宋家没带姚京他们走,自己开车去,带了熏得金黄的腊狗,宋玥秋老妈、宋韵秋、宋嘉伦都在家,见带着东西来,都来帮忙。搬好东西,杨东轩说,“阿姨,春节这段时间那边不一定丢得下,春节后才能过来看你们,还请见谅。宋叔叔这些天肯定也忙,今天也不知能不能见到他,如果没碰上,要请阿姨带问候了。”
张蓝对体制里的人了解,说,“东轩有心了,这边你不用多挂念,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记得抽空回家看看老人家吧,给他们准备点过节东西。年后来省城,也请他们过来玩几天。”
“阿姨,我知道了。”
宋嘉伦到省里跟宋韵秋玩得疯,很开心,不过,知道杨东轩会回平秋市而他却要留在省城,便缠着杨东轩不放。杨东轩目前已经是自家准姐夫,宋韵秋也不在他面前捣蛋,扮演乖乖女。杨东轩问她的学习情况,宋韵秋说,“姐夫,你现在离开学校,观念反而没有之前开明了。难道学习成绩就是一个人学习好坏的标准?怎么到哪里都遇上唯分数论的人。”
“怎么说话的呢,学习不讲成绩,将谁会玩?”张蓝没好气地数落宋韵秋,“你可不小了,还不能安心学习,明年考大学怎么办?”
“考大学有什么难度,才不操心。”宋韵秋自然不肯服输,跟张蓝斗嘴也不是这一次。
杨东轩不想跟宋韵秋多说,想教育这个小魔女那是自找苦吃,不过宋韵秋如今比之前强多了,只是在张蓝眼里还远达不到要求。笑了笑,说,“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阿姨也是怕别人说你连大学都考不上,这个……这个……”杨东轩说着手指在头上轻轻点点,意思明白。
“你才是笨蛋,你才是脑子进水了。”宋韵秋笑骂起来,“姐,你不看好你家的羊啊。”
“姑姑不乖,羞羞羞。”宋嘉伦帮忙了,“你说爸爸坏话,嘉嘉不理你、不陪你玩。”
宋韵秋立即给孤立了,便过来要拉宋嘉伦走,此时,宋嘉伦哪肯离开杨东轩。两人闹起来,叫声、笑声、喊声,闹得不宁。张蓝要宋韵秋自己回房间去看书、做练习,宋韵秋哼哼哼地回房间。
吃过饭,杨东轩便出来。联络杨卓林,一起到周瑾瑜家去。杨卓林见过周瑾瑜几次,当初周瑾瑜到城南区巡查,杨卓林出面接待过,后来又见过,彼此算得是熟人。而杨卓林在工作上支持杨东轩,又间接有着关系。这次登门,杨东轩也先跟周瑾瑜招呼过。
带了特产,周阿姨尽管连声数说杨东轩不该,杨东轩笑着,只管将腊狗搬进家,姚京、肖子山也帮忙弄。几条腊狗让周瑾瑜尝鲜,也让他分一些给亲朋,一袋米、一壶油、一些晒干的菌子。进了屋,杨东轩说,“阿姨,我们就在这吃饭了呢,做一锅腊狗,佐料我们都带了。”让肖子山和姚京、还有开车司机一起忙,好在周瑾瑜家是有院落的独门独户,不是套房,人多也忙得开。
杨东轩、杨卓林陪着周瑾瑜去书房说话,主要聊这一年来城南区的建设情况。之前,城南区在教育口的基础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大,如今,纠正过来,城南区采取了哪些措施,是很有必要进行总结的,这些思路、做法、认识观也有推广的价值;之后,城南区引进扶贫小学、一中分拆、省教育规划建设试点等等一系列动作,都有很多可研究的东西。
杨卓林更多地想将话题引导申项办和开发区立项的事情上,周瑾瑜似乎不想多谈这方面的事。将话题引到全省的经济建设大趋势上,在这种大势里,平秋市处于最被动地位。平秋市该如何选择发展之路,既与省里决策有紧密关联,也与平秋市地方领导的建设思路有关联,相互之间是互动的。
杨卓林听到这里,也明白周瑾瑜的话题实际上跟申项办是关联的,省里是希望平秋市有更主动、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全省经济建设大势之中。如此,省里对平秋市的政策倾斜上,才会有更大的效益。
一大锅腊狗的香气弥散开,周瑾瑜等人也没有多少谈话的心思,出书房来看情况。之前,杨东轩在周家做过腊狗,鲜美的味道比餐馆做的要正宗、主要是量足,又用大锅来慢炖,味道渗透到位。这次过来的一个司机更是此中高手,对火候的把握远比杨东轩要强,腊狗还在炖,香气却遭将一干人勾得口水猛咽。
炖狗肉的时间长了些,不过,大家耐性都好。除了狗肉外,又配了些小炒、冷盘等,酒水肖子山等人也准备了。快开饭时,周瑾瑜接到一个电话,有其他客人要过来,听周瑾瑜说让过来吃饭,有新鲜美味。杨卓林和杨东轩相互看一眼,不说话。
不久,门外有声响,却是周斌禺到了。
杨卓林见到周斌禺,心里猛地吓一跳,没想到这这里会见到他。周斌禺之前到过平秋市城南区,是为省试点的项目,杨卓林当时也跟他握过手,听过指示。当然,在江南省新闻里,不时也会见到周斌禺的一些工作情况。
周斌禺以严格、不讲情面出名,杨卓林也有所知。这时候,突然见周斌禺过来,不面有些紧张,担心周斌禺见到他们在这里会有其他想法。
不过,担心再多也不能躲,忙走上前去招呼。杨东轩跟在身后,也与周斌禺招呼。周斌禺显得淡然,即使对杨东轩也没露出那种神态。
周瑾瑜和阿姨招待周斌禺进门,餐厅这边已经摆开了,只管上桌。周瑾瑜先坐了,周斌禺也不客气,坐下。周瑾瑜才让杨卓林和杨东轩都坐了,招呼肖子山等人过来坐,几个人却不肯上桌。周斌禺没来之前,大家可随和一些,省里大领导到了,这分寸却要有。
杨卓林解说一句,说厨房还要人照看,周瑾瑜也不勉强。知道周斌禺到了,这些人不肯过来是必然的。
吃饭过程话少,杨卓林、杨东轩先给周瑾瑜敬一杯酒,葡萄酒,周瑾瑜喝了。随后准备给周斌禺敬酒,却有些迟疑,怕周斌禺不肯接受而让这饭吃着尴尬。杨东轩对杨卓林表示了下,杨卓林便站起来给周斌禺杯子倒酒,然后自己杯子满上。敬酒,周斌禺虽没什么笑脸,喝了。
杨东轩便来倒酒,周斌禺看他一眼,说,“车轮战术?”“省长说笑了,我是敬佩领导在工业建设和经济建设上的业绩,用一杯酒聊表敬佩之意。”
“哥,你这个学生口才不差,一套一套的。”周斌禺说,脸上看不到多少倾向。
决策在即()
“哥,你这个学生口才不差,一套一套的。”
“做事也沉稳、有耐心。”周瑾瑜说。这句话当着杨卓林、周斌禺说出来,夸赞之意非常明显,杨卓林见周家兄弟说话的意思,一直在推测杨东轩跟周斌禺之间熟识程度而不可断定。不过,不管怎么样,杨东轩得这样一句夸赞,在周斌禺那总留下足够好的印象了。
这对城南区推动申项办工作、申报开发区项目都是非常有利的。杨卓林本想说说杨东轩在工作上的耀眼事迹,不过,自己说话份量太轻了,哪会被周斌禺这样的大佬放进心里?说多了可能会适得其反,当下便闭嘴不说。
之后说话都不涉及平秋市,也不跟城南区几个人相干,一大锅腊狗吃得差不多,周斌禺放下筷子,说,“这东西新鲜,很久没吃到这样到味的菜了。”
“腊狗是东轩他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