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的阴影-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知道是为了什么吗?”
邦德茫然直视着局长,没有回答。
“那是因为,”局长说,“那是因为我有个想法,一种预感,并且我希望这一想法将由一个,”他犹豫了一下,“由一个可靠的人来完成。我似乎觉得,在这一事件中,唯一有可能出差错的是美国远程警戒的雷达测定。我认为飞机很可能飞离了横越大西洋的东西航线,转头向南边的百慕大和巴哈马群岛飞去。我确定了这一点后,立即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地图。同时尽量从魔鬼党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我是魔鬼党,我会面临一个抉择:如果英国不答应给黄金,那我应该在什么地方爆炸两颗原子弹?最后我决定在美国爆炸,我这样做当然有充分的理由。第一,美国人对于原子弹的恐惧远比我们欧洲人大,如果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美国一定很容易就成为一种有效的说服力量,迫使英国交付黄金。第二点,就爆炸目标来说,在欧洲,具有价值一亿英镑的目标绝不比美国多,所以在美国选择目标比较容易。第三点,由他们这次所写的恐吓信来看,那信封、信纸以及书写的格式,都有很浓厚的欧洲色彩,我甚至可以断定它带有荷兰人的气息。因此,我猜那魔鬼党——至少它的首领——是欧洲人。原子弹的爆炸结果是非常悲惨的,作为欧洲人的魔鬼党首领,可能不忍看见那惨状在欧洲发生。因此,他很自然地选中美国做爆炸地区。至于飞机的降落地点,绝不会在美国国土上,或是距离美国海岸不远的地方。这不仅是因为太靠近目标区很容易引起美国人的怀疑,而且也因为美国海岸雷达太灵敏,他们不敢冒这个风险。所以,一个离美国不太近也不太远的地方,是很理想的飞机降落地点。”说到这里,局长回头看了邦德一下,又转向窗外,继续他的那一番推论“我选中的地点,是与中美州西印度群岛邻近的巴哈马群岛。那里很多荒岛没有人住,周围环绕着浅滩,地点偏僻,只能设一个简易雷达站,这种站只能同国内航空交通有联系,并且由当地人操纵。位于巴哈马群岛以北的百慕达群岛,还有位于巴哈马群岛以南的安地列斯群岛,都没有巴哈马群岛理想。而且在那一带有巴哈马与美国海岸线最接近,只有二百公里,驾一艘摩托快艇只花六小时或七小时就可以到达。”
邦德插嘴:“如果你的分析都正确的话,先生,为什么魔鬼党不把信直接写给美国总统,却署给英国首相呢?”
“我想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以便引诱我们在全世界乱找,而不去把精力放在真正的出事地点。而且,魔鬼党也可能希望能一下子吓倒英国,尽快把黄金搞到手。况且,第一颗原子弹一爆炸,也就表明魔鬼党的人员就在附近,这对他们来讲是很危险的。他们的主要意图显然在于窄取黄金,而不是引爆原子弹。内阁决定先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免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希望在这六天半的时间里,魔鬼党不小心地露出什么马脚让我们查到。自然,内阁的这种决定,很难希望有什么结果,除非有奇迹发生。所以我不能不依靠自身的力量,还有你的力量,007 !”局长突然转过身来,在办公桌前坐正:“我要派你去证实我的推测,并破了这件案子。好了,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如果没有,我希望你马上就出发!我已经吩咐为你订好了午夜以前飞往纽约的各次航班的飞机票。”局长严肃地看了邦德一眼,又说:“事情如此的紧急,我完全可以派一架皇家空军专机送你去,但我怕这样做太显眼反而使你工作不便。你这次的身份是有钱的富家子,准备在巴哈马群岛一带置些物业。
这样,你就有可以在那儿随便转悠,按你的意图开展工作,好吗?”“明白了,先生!”邦德站起身。“我在拿骚同谁联系?”“总督已经知道你要去。
他们有一个训练有素的警察机关,可以听你的安排。美国中央情报局也打算派一个得力人物跟你合作。他们有一个性能优良的电台,也有全套双X 密码,我希望能与你直接通话,随时听到你发现的任何一条线索,懂吗?”
“明白了,先生!”邦德没再什么,走出了房间。他已经很久没有执行这样重大的任务了。他原以为未对局长的猜测作出任何评议,会被搁置一边。
[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没想到反而被重用了。这下总算有机会出来驰骋纵横一番了。不一会儿,邦德走出了情报处大厦,手里拿着一只专供○○编号情报员使用的小皮箱,肩上挂着一只很高级的小型电影摄影机。就在邦德刚刚坐进自己的汽车的时候,躲在另一辆灰色汽车里的一个人,马上停止了抚弄腋下的那一支长柄的○·四五短枪,挂上档,开始启动汽车。他的车子离邦德大约二十来码。康利普并不知道邦德走出来的这一幢大厦究竟什么地方,他只是要跟住邦德,报复他在布莱顿疗养院所受的一身烫伤。这部灰色车子是在伦敦市租来的,租车当然是用假名字而没有用他的真名——康利普。他是从布莱顿疗养院的收费收据存根上,查到了邦德在伦敦的住址。所以,他一到伦敦就来找邦德,一路跟到这儿来。他想在干掉邦德之后,直接去伦敦机场,搭乘第一班飞机离开伦敦。他认为魔鬼党不会指责他把邦德干掉是太多事,因为他偷听到邦德在疗养院里打电话查询红光帮的来历。红光帮虽然跟魔鬼党毫无来往,但一旦被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就有可能影响整个组织的安全,想必魔鬼党能理解他的行为。
邦德进了自己的车,砰地关上车门,用钥匙发动车子。康利普看见邦德车子已经启动了,也就踏下油门让车子跟上。
路的另一边,离康利普的车一百码处,魔鬼党第六号,也戴上风镜,踩动那辆500CC 凯旋牌摩托车,加大速度向这边斜刺进车间的空档里,跟在康利普车子后面,相距十码,尽量不被康利普从照后镜里瞧见。第六号始终不明白康利普为什么穷追前面的车子,也不知道前面的车子里究竟坐的是谁,与康利普有什么关系。第六号的任务只是干掉康利普。他一只手驾着车,另一只手伸进挂在身上的小皮包,从小皮包里取出了一颗手榴弹。这种手榴弹比平常军用的要大上一倍。同时他还要注意观察前面的交通情况,寻找适当的机会行动。
康利普也在寻找机会干掉邦德。他注意到人行道上电杆处那块空地。万一被阻拦,他可以从那里跑掉。现在,前面行车速度加大,车与车之间的距离已逐渐拉开,于是康利普腾出右手,抽出那柄短枪,把车子开得快一些,超速前进,驶到跟邦德的车子并行。他快速地瞟了一眼,迅速端起了枪。
康利普的车子引擎是气冷式,发出一种咯咯的金属噪声。邦德不由自主地回过头来,想看个究竟。他刚刚掉过头,就看见了那指着他的枪。由于他所受的职业训练,他急忙向车座下面伏下身去,同时他本能地紧急刹车。康利普第一枪没打中,立即发出的第二枪也没打中。就在邦德听到第三声枪响的同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传来,他车上的挡风玻璃立刻象骤雨一样四散飞开。接着,街上一片混乱,惊叫声,呼喊声,刹车声和喇叭的尖叫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
邦德小心地从车窗边探出头来。康利普那辆车子已经面向外侧翻倒在地,一个轮子仍在转动。车顶已经炸得不成形。车内的情形非常可怕,那一只血肉模糊的人体一半爬在座位上,一半摊在地上。火焰正吞噬着起泡的油漆。人们围拢来,邦德挣扎着由座位下爬出,迅速地从车里跳出来,大声喝道:“往后站!油箱要爆炸!”他的话刚刚说完,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一股黑色的浓烟席地而起,火焰遇着了汽油,又喷开一大片火海来。邦德用力挤着,穿过人群,快步朝总部走去,他的思绪在翻腾。由于警方要对此事进行调查,邦德延误了两班飞往纽约的飞机。警察在现场扑灭了大火。死者残骸、汽车碎片和手榴弹碎壳等也转运到存尸所,以便调查。警方发现这案件子很难办,因为留下来佐证的东西太少了。他们只能从一双鞋子、衣服碎片与纤维,枪支号码上去寻找线索。出租车子的车行,也没有提供什么有价值的资料,他们只记得租车人戴着一付黑眼镜,驾驶执照上的名字是庄士顿,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大把五英镑面额的钞票。这辆小车已租出三天了。事故现场的一些目击者说,看见了一部摩托车,但好象车后没有挂牌照,车上的人中等身材,戴了一付防风镜,就象只蝙蝠,很快地连人和车,左躲右闪弯进了倍克街就不见了。除此这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线索。
邦德对此事也无能为力,帮不了忙,因为他根本没有看清开车人的模样,只看见一只手和一支发亮的枪。
情报局总部要求警方送份这次事件的调查报告,局长命令把这报告并送“雷弹行动”指挥部参考。他看了邦德一眼,很不耐烦,似乎这一切都是邦德的过错,也许是他过去树敌太多,现在受到了报复。反正,肯定事出有因。
不过,他告诉邦德不必再把这件事搁在心上,因为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雷弹行动”行动计划,希望他即刻准备动身。于是邦德匆匆赶回家,收拾个人用品,特别带上了在水底工作的全套设备。临行之前,他还饱餐了一顿:四个炒鸡蛋,四个美国式熏核桃肉火腿,四个热烤奶油面包,一大杯浓浓的咖啡。几个月来,他第一次吃得如此开心。
第九章 报应
正如布洛菲尔德所料,“阿米加”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第一至第三阶段的工作已全部按原计划成功地完成。
在这一阶段里,彼达佩,这个被魔鬼党看中的意大利空军飞行员,与魔鬼党配合得很好。彼达佩才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意大利很出色的飞行员。
他被挑选出来担任德国制的“佛克华”200 式飞机的副驾驶,随机出发在亚德利亚海一带作反潜艇的空中侦察。能驾驶这种德国制的“佛克华”式飞机的意大利飞行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彼达佩就是其中之一。这批巡逻机,都携带有当时德国新发明的,装有六硝基炸药的压力水雷。二战后期,正是形势紧迫之际,盟军已打到意大利中部。聪明的彼达佩立即意识到应该趁早为自己谋一条生路。于是,在一次随机出发做例行的巡逻侦察时,他只用两颗○·三八口径的子弹,就干掉了驾驶员。然后他驾着飞机滑过雷达波,避开了反航空火力,朝巴里港飞去。他把白衬衫挂在驾驶舱外面当作降旗,等待驻扎此地的英国皇家空军的游艇来接应。英美两国为他的弃暗投明颁发了勋章,而他所带的水雷,为他赢得了一万英镑的奖金。战争结束后,他以一个英勇的反法西斯战士的身份回到意大利,被任命为意大利空军部队的领航员和上尉,后来又被提升为上校。不久被派到北约组织工作。但这时他已经三十四岁了。他突然意识到,他的飞行生命即将结束,而他自己也厌倦了飞行。他根本不认为他身份有多么重要,也不那么看重自己的身份和荣誉。现在,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尽早搞一些钱,好让后半世过得稍为舒服些。
他半生戎马蹉跎,至今犹是光棍一条。成家立业已成为一个愈来愈急切的问题。此外,他这人始终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喜欢刺激和高消费。他想得到的大都实现了。现在,他想要一辆米兰摩托车商店里那种特别的新型小车。
并且,想离开空军部队,离开北约组织那条乏味的淡绿色走廊,他要改名换姓到一个新的世界里去。但要实现这一切需要一个组织、一个新的护照以及大笔的钱。
这个组织出现了,正是彼达佩梦寐以求的。有个名叫方达的意大利人,也就是魔鬼党的第四号,奉魔鬼党之命到处物色北大西洋公约国里担任这种空军职务的人物。第四号在巴黎以及凡尔赛的菜馆或夜总会里游荡的时候,遇上了彼达佩。第四号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准备,然后慢慢地靠近彼达佩,非常小心谨慎地引导着彼达佩上了钩。魔鬼党要他借驾驶复仇号飞机训练之机,劫持飞机。他们告诉他,有一个古巴的革命组织想要劫去这架飞机,这组织的目的是想借此行动让世界知道该组织的存在。彼达佩根本不想听这些细枝末节,根本不在乎谁拿去这架飞机,关健在于他能拿到钱。魔鬼党方面给他的报酬是一百万元美金,一张任他选择国籍与新姓名的护照,以此交换他的飞机以及飞机里的其他东西。劫持飞机时间是六月二日八点。这天晚上复仇号以惊人的速度离开跑道,飞过控制塔。对此行动,彼达佩非常紧张,但却充满信心。
训练机驾驶室后面空旷的机舱里,象一般民航机那样,设了几排座位,以供预备员或观察员休息之用。升空之后的头一小时,彼达佩一直安静地坐在头一排座位上,注意观察前面驾驶室里忙碌地工作着的五个人。那是正副驾驶员、领航员、无线电话务员、以及随机机务员。他认为自己干掉这五个人不会有什么问题。随后自己一个人也能很安全地飞行。不过他必须不打瞌睡,保持清醒,让飞机维持在三万二千公尺高度,飞行越洋航线时不要碰着别人飞机。当然,要把飞机航向由东西转成南北,悄悄地飞向巴哈马群岛,那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好在这些行动,他都已经详详细细地记在身上笔记本里。降落时他必须思想高度集中,为了那一百万元美金,他必须这样做。
彼达佩再一次看看手表,知道该行动了。他再检查一下放在座位旁边的氧气面罩,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小圆环,这是排气阀开关,他又记了一遍需要扭多少圈才能打开活阀。然后把小圆筒放回衣袋里去,从容地走进驾驶室。
“嗨,老毕!飞行愉快吗?”驾驶员和他打着招呼。他们二人相处得还不错。
“当然愉快!”彼达佩随便问了一下目前飞行情况,确定了自动驾驶仪的方位,检查了时速与高度。
驾驶舱里一切都很安定,保持这种飞行尚有五小时,五个人开始放松一些,有的几乎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