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层窗户纸-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统一,就要打仗;要打仗,就离不开武将,更离不开“窝囊素”这种文韬武略、文武双全的帅才。
“窝囊素”联合他人上书隋文帝,阐述灭陈之策,终于打动隋文帝,东山再起;在平定江南、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功绩显赫。
老高,任何人,都抹煞不了他的功绩。同样,也没有人能抹煞他藏在心灵深处对隋文帝、大隋江山的那一丝仇恨。
功绩越显赫,仇恨就越强烈:我老杨这样千古一遇的人才,你当年怎么能凭一句话,就把我打入冷宫?
合理吗?合情吗?合法吗?
其实合情合理。你越优秀、越有才华、越锋芒毕露,主子越害怕,怕你功高盖主、怕你忘乎所以、怕你狼子野心。所以,时不时的,主子会利用各种机会,敲打你一下,提醒你一下,震慑你一下;他要告诉你:要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要记住——我比你能。
平庸的奴才,主子敲打几下之后,也就规矩了。“窝囊素”这种才华横溢的奴才,恰恰相反,他会更仇视主子,更想让主子知道自己“不可或缺”;同时也更阴险、更狡诈,更深藏不露,等待时机,后发制人。
大老婆独孤皇后一死,隋文帝压抑了几十年的色心,火山般爆发,身体迅速垮掉。那个时候,“窝囊素”就有种感觉:机会来了。
在此之前,“窝囊素”家族权倾朝野,政敌不少;现任太子杨勇对其恨之入骨。杨广(即“犟驴杨”,后来的隋炀帝)对太子之位垂涎已久,两股势力,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窝囊素”投靠杨广,还有一层心机:如果没有“太子争夺战”,天下太平,自己就没有机会,政权必须乱,越乱越好。
乱了,才有机会。
敌军如果秩序井然、从容不迫,想攻破它,极其困难。只有让对方乱了阵脚,我军才能势如破竹、直捣黄龙。
久经沙场的“窝囊素”,深谙此道。
而当时的“犟驴杨”杨广,也迫切需要“窝囊素”这样的大臣作为羽翼,充实力量,与杨勇对抗。两人联手,顺理成章。
两个人的“蜜月期”,从联手陷害杨勇开始,直到做掉隋文帝、“犟驴杨”登基止。
隋文帝被美女淘空身体之后,就在“窝囊素”负责督建的避暑山庄——仁寿宫内,一病不起。
时间是公元604年春天。
皇帝病重,已成太子的“犟驴杨”,以及“窝囊素”等朝廷大臣,前往仁寿宫,侍奉皇上。
同样面对垂危的皇上,两人的心情,却十分不同。
“窝囊素”当时60岁,看到比自己大三岁的隋文帝一病不起,当年那点仇恨,已无从恨起;更多的,是兔死狐悲,感慨人生无常。他的心情,相当复杂。
“犟驴杨”的心情,恰恰相反,相当简单——高兴!
老爹将死,自己登基,美女想泡就泡,想甩就甩,肆无忌惮,岂不快哉!
高兴之余,他悄然嘱咐“窝囊素”:“老头子没几天活头了,你回去准备一下,老家伙两腿一蹬,咱立马登基。”
这话当然只能私下里说,兴奋的心情,不能摆在桌面上。
有时候使劲压抑快乐,比痛苦还让人难受。庄重肃穆的场合,你看到一条爆笑短信,想笑又不敢,呲着牙咬着嘴,是什么感觉?
憋笑,比憋屁更难。
“犟驴杨”就处于这种“比憋屁更难”的状态。这种状态有两种副作用:第一,容易语无伦次;第二,容易出错。
两个副作用,都让“犟驴杨”赶上了。
偷偷摸摸避开耳目,跟“窝囊素”商量登基之事,“犟驴杨”有点语无伦次、表达不清。但这事儿又不能说太久,低语完毕,“窝囊素”匆匆离去。所谓“密谋”,第一位的原则就是不能暴露。
“犟驴杨”侍奉老爹之余,想了想,有点意犹未尽。登基前后,必须安排周密,军队要一级戒备、严格控制,确保万无一失。再去找“窝囊素”商量?不行,皇上病重,自己随随便便离开,容易引发怀疑,落人口实;同时,这个敏感时期去见权臣,风险太大,容易引发敌对集团警觉,坏了大事。
前太子杨勇虽然被废,并没有死。没死,就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这是“犟驴杨”最担心的。
所以,他既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登基,又不能打草惊蛇,授人以柄。
思来想去,他写了封信,让心腹密送“窝囊素”。
于是,大隋历史上一个极其生动的细节,戏剧性地出现了。
仁寿宫中,风烛残年。
63岁的隋文帝,目光呆滞,仰望龙帐,满腹悲怆。自己这一辈子,是该知足呢,还是该惋惜、该后悔呢?
恰在此时,宫人轻声禀报:杨素给陛下送来书信一封。
隋文帝有些奇怪。明知自己病重、时日无多,何故还送书信?这厮难道不知道看信比听汇报更耗费精力?何况,朝廷大事,都已委托太子处置,还能有什么天大的事,要让垂死挣扎的皇帝处理?
虽然疑团多多,隋文帝还是命人取过书信,费劲接过,勉强看了起来。
大略看了几眼,老皇帝双手已是颤抖不已,血气上冲,捶胸顿足,肝胆欲裂!
在旁服侍的陈美人、蔡美人见状,连忙上前,连揉带搓,侍弄了半天,皇上才略略平息下来,依然说不出话,哀叹数声,沉沉睡去。
“窝囊素”回复给太子“犟驴杨”的书信,阴差阳错,居然被宫人送给了隋文帝。
隋文帝焉能不气?
——老子还没死,你们就张罗起后事来了!杨广啊杨广,你巴不得老子早死,你好早点登基!
半夜,隋文帝沉沉醒来。这一觉,与其叫作“觉”,不如叫作“半昏迷”。他睡得着吗?或许,他只是在做梦,梦到从前,梦到独孤氏,梦到自己从大臣到皇帝,从杨勇到杨广,从南征北战,到经世济民、壮志未酬……
醒来,他已经没了愤怒。人一旦“出离愤怒”,剩下的就只有忧伤。
陈、蔡两位美人,还在床前候着。他很感动。关键时刻,儿子不如女人靠得住。
他把两人叫到近前,少不了一番怜爱,几番酸楚。两美人泪眼婆娑:一旦皇上亡故,自己将往何处?
第二天,隋文帝为两位美女尽了最后的努力:封陈美人为宣华夫人,蔡美人为容华夫人。
接受了封号,按规矩,两位夫人要答谢皇上。答谢完毕,蔡夫人回去更衣;陈夫人受隋文帝宠爱更早,感情更深,文帝将她留下,嘱托了几句。
陈夫人才28岁,今后的路还很长。想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不知两夫人命运如何,隋文帝心生悲戚。
嘱托完,隋文帝轻轻挥手,让陈夫人退下更衣。夫人拜谢而去。
没多久,陈夫人慌慌张张跑回龙榻,衣衫不整,满面泪痕。隋文帝大惊,急问何事。陈夫人呜呜咽咽,哭个不休;文帝再三追问,陈夫人终于道出几个字:“太子无礼!”
竟敢非礼母辈!简直畜牲!前番杨素误送书信,今番又骚扰皇帝的小老婆,隋文帝血气上冲,居然奋力坐起,以手捶床:“畜牲!畜牲!江山怎能托付给你!独孤误我!”
当年,独孤皇后被杨广的精彩表演蒙蔽,在太子废立中起了关键作用,所以遭隋文帝忌恨。
隋文帝如火山爆发,命令宫人:“速叫柳述、元岩来!”陈夫人阻挡不住,形势急转直下。
柳述、元岩二大臣听命,疾奔而来。隋文帝气喘吁吁,命道:“快……快召我儿!”
两大臣忙道:“太子就在外边,陛下莫急,臣这就去喊!”
隋文帝以手捶床,眼白上翻,急促中,吐出两个字:“勇!勇!”
勇?废太子杨勇?
两大臣面面相觑,低头退下。
召见废太子杨勇?这可是个难题。皇上说召就召,做大臣的,就不能想得那么简单了。当年,皇上亲自把他废掉,在今天这样一个节骨眼上又要召见,明摆着是要重新启用废太子。
启用废太子,就意味着废掉杨广。
天下不可能有两个太子。
要慎重。要给召见废太子,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外人无懈可击。字斟句酌,拈断胡须若干,两大臣终于起草好诏书,就要命宫人送出。
恰在此时,门外突然蹿入许多卫士,将两人团团围住。控制两大臣的,不是别人,正是“犟驴杨”手下。
“犟驴杨”卫队首领宇文述,向两大臣宣读“隋文帝圣旨”,称两大臣趁皇上生病,企图谋害东宫(太子宫,此处指太子杨广),立即革职查办!
宇文述,宇文化及的爹。604年,他作为东宫卫士指挥官,武装控制皇帝寝宫,在“犟驴杨”登基中起了关键作用。有趣的是,14年后,他儿子、时任“犟驴杨”禁军指挥官的宇文化及,用和老爹几乎相同的方式,“处理”掉了“犟驴杨”隋炀帝。
两大臣梦游一般:刚才亲耳听到皇上说召见杨勇,怎么起草诏书的工夫,皇帝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说自己谋害杨广,革职查办?
不是皇上变得快,而是形势变化快。
原来,“窝囊素”手下把信误送隋文帝,皇上万念俱灰,没有马上发作,“犟驴杨”并不知情。第二天,皇上的两位美人封为一品夫人,“犟驴杨”顿时花心颤动。
陈夫人拜谢完皇上出来,恰巧碰见“犟驴杨”。身着一品夫人装,更加娇艳动人、妩媚如玉,“犟驴杨”垂涎欲滴。反正老爹时日无多,俩美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先受用一番。于是上前动手动脚。
陈夫人不从,“犟驴杨”施暴未果,眼睁睁看着美人跑回皇帝寝宫。“大事不好!老爹若是盘问,陈夫人终究扛不住,万一说出真相,皇帝宝座,恐怕要泡汤!”
手足无措,急召“窝囊素”,寻求对策。
“窝囊素”暗自冷笑,故意拿捏了许久,待“犟驴杨”急不可耐,方道:“为今之计,只有一不做、二不休,果断下手!你不下手,上有欺母之罪,下有杨勇废而未死,死路一条!”随即,耳语一番。
“犟驴杨”听罢,转忧为喜,迅速抓捕为隋文帝起草诏书的二大臣,同时组织手下,驱走陈夫人、蔡夫人,控制龙榻。
未几,传来消息:皇上驾崩!
隋文帝是不是“犟驴杨”所杀?史料上有分歧。有些事情,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犟驴杨”做掉老爹,根本不需自己动手,只消一个眼神,手下就心领神会。
一边是苟延残喘老皇帝,一边是年轻力壮新太子,投靠谁?这种弱智问题,还用老高教吗?
如狼似虎的“犟驴杨”手下,即便认为杀皇帝会遭报应,也有很多折中的处理方式。事实上,他们也是这么做的:龙榻被“屏蔽”,除了“犟驴杨”的心腹,别人不可能靠近。
有人说“犟驴杨”给老爹下了毒。老高以为,就算不下毒,几个打手往龙榻前恶狠狠一站,就能把隋文帝吓个半死;即便吓不死,再骂上几句,也能让垂死的隋文帝吹灯拔蜡。
打手动动嘴皮子,都能灭了老皇帝,何况“犟驴杨”?
中国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400多人中,若评选“最佳演员”,老高肯定投“犟驴杨”一票。
“犟驴杨”的表演,说不上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但绝对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老爹被做掉的消息传来,“犟驴杨”满意地点点头,决定亲自查验一番——万一是假死呢?到了门口,“犟驴杨”觉得应该哭两嗓子,顿时满面悲戚、涕泗横流;陪同的“窝囊素”连忙制止:
“打住!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你一哭,皇上驾崩的消息外泄,万一政敌采取行动,很危险。”
哭的时候,没经过酝酿,眼泪召之即来;“窝囊素”一句“打住”,哭声戛然而止,眼泪挥之而去,“犟驴杨”满面笑容:“说的是,我们要封锁消息,加紧准备。”
精干力量,把寝宫团团困住,即便隋文帝身边宠妃,也严禁入内。
登基前,“犟驴杨”事必躬亲,忙作一团,依然忙里偷闲,欲了却一桩心愿。黄昏时分,他取过一个小金盒,命人封好,亲笔写下“封”字,派人给陈夫人送去。
夕阳下的仁寿宫,被一种怪诞的氛围笼罩。皇上已然驾崩,但外围宫人并不知情,只感觉氛围不对。个别知情者,或忐忑不安、心怀恐惧,或夜不能眠、美梦连连。
陈夫人属于前者。
太监送来的小金盒,太子亲笔的“封”,把陈夫人差点吓疯。
毒药?一定是毒药!就在今天早上,自己惨遭非礼,奋力反抗,得罪太子(唉,那时如果知道老皇帝死这么快,就不那么“奋力”了);黄昏时分,太子便赠金盒、赐毒药,报应也太快了吧?
陈夫人低估了“犟驴杨”的“爱情逆商”。
“逆商”,全称据说叫“逆境商数”,别名“挫折商”,即一个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面对逆境,愈挫愈勇、屡败屡战,谓之“逆商高”。
别的不论,“犟驴杨”在玩弄女人方面的逆商,的确很高。早上非礼遭拒,老爹暴怒,险些坏了大事;这要是一般人,早恼羞成怒,再美的美女,也要剁了。
为一女子,冒了这么大风险,“犟驴杨”毫不在意。太监连声催促,陈夫人战战兢兢打开金盒——晕倒!不是毒药,是同心结。
登基关键时刻,老爹尸骨未寒,政敌虎视眈眈,“犟驴杨”居然给女人送同心结。大牙被酸掉三颗之后,老高由衷赞叹:伟哥杨,不愧是伟哥杨!
当晚,“犟驴杨”惬意而来,满意而去,陈夫人无奈之余,半推半就,鱼水成欢。
登基后,“犟驴杨”公然将老爹的小老婆纳为妃嫔;40多年后,“犟驴杨”的超级粉丝唐高宗,也把老爹的小老婆纳为妃嫔;而这个掌权半世纪的女人武则天,居然是隋文帝杨坚的远房侄孙女。
隋唐二朝,可谓血肉相连、纠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