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翁美玲1959-1985 >

第13部分

翁美玲1959-1985-第13部分

小说: 翁美玲1959-198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会托他带去,回来开工后,又不知要到几时才有安闲的日子了。今次有去看上次那个相士,他说我一定要到三十一岁才可结婚,那么我即是要捱多五年啊!唉,真苦,到时春霞都入学了,想唔认命都不成。今次Shela的新BB是男?是女?我们不如打赌一下呀!其实我们的家越多孩子越好,热闹些会好点的,相信今年年尾回来时已有机会和新的小宝宝见面,但春霞仍是我最疼的干仔,好了,我要入厂开工,在此祝你们和气快乐,妈咪要多多保重身体,我很好,勿念,请代问候老豆。
  囡上
  5月初似乎有个喜兆,无线计划拍摄《桥王之王》一剧,翁美玲与汤镇业第一次以情侣身份在该剧中合作。当时娱乐新闻中出现两人合影的照片,仿佛暗示他们之间感情关系在复苏。但当时翁美玲面色苍白,被记者问其原因,她敷衍说由于吃错了药的缘故,这个回答更令人疑窦丛生,猜测她又一次自杀未遂。
  媒体希望能拍到翁美玲与汤镇业亲密一点的照片,于是叫他们重新摆好造型,做恩爱之状。两人勉为其难,表情僵硬地完成了任务。之后,汤镇业不等翁美玲,独自先行离去,令翁美玲由幽怨以至于绝望,当晚与邹世龙玩至深夜。
  第二天,汤镇业收拾放在翁美玲家中的衣物,不留一丝痕迹地分手,表明要与翁美玲一刀两断。虽有旁人劝说,终究无济于事。
  当时在新加坡登台时,翁美玲抽到一支签,有“情海无舟,缘尽十八”等语,令翁美玲几夜失眠。事情的发展最终如此吻合,真是一语成谶。
  进入5月,翁美玲离死亡越来越近,5月3日,参加“名人慈善竞技大赛”演出,算是生前最后一次在电视中露面;5月5日,找了一名风水师回家看风水,她一直认为房子的风水是导致两人关系破裂的原因,内心深处依然幻想能与汤镇业重新开始;5月6日,一家杂志为翁美玲摄制了生前的最后一辑图片专辑;5月7日至9日,为公司拍摄自己的自传,地点在她曾经就读过的玫瑰岗中学;5月7日生日,翁美玲独自一人度过。
  到了5月10日晚上,正值周末,翁美玲又找到邹世龙一起跳舞,邹于是约她次日去澳门游玩。5月11日(周六),翁美玲与邹世龙结伴出现在澳门街头;而汤镇业、吴君如,苗侨伟、戚美珍也结伴出游,劳燕分飞的情侣,各自寻觅新的爱侣,这个消息成为第二天报纸的热门新闻。
  5月12日(周日),翁美玲与邹世龙由澳门返回香港。5月13日(星期一)上午11∶00时,记者曾到翁美玲家中采访,拿汤镇业与吴君如的照片问翁美玲有何感受,翁美玲故作大方,说这没什么。似乎没有放弃重归于好的可能。下午翁美玲到片场开工,在广播道嘉柏园门口与记者见过一面,并拍照、聊天。彼时翁美玲强作镇静,谈笑自若,无法让人预料她就要自杀。
  《桥王之王》还在拍摄中,依然是他们两人的主演,但再见时,彼此都十分尴尬。但有人说,当晚收工之后,听见两人在片场中大吵,翁美玲还哭诉:“既然这样,我们分手好了。”——实际上,他们早已分手。
  夜12点50分,翁美玲独自一人坐公司的车回家,打电话给汤镇业,但没有回复。翁美玲于是留言说,如果不复机,将永远听不到她的声音。次日(5月14日)凌晨,她再次打电话给邹世龙,倾诉自己过得十分辛苦,活着没意思。凌晨1时25分邹世龙驾车赶到翁美玲家楼下探望,但叫门不应,没能进入。
  其时翁美玲已经以白酒伴着煤气,将一肚子的恼怒、哀怨、紧张一饮而尽。饮鸩止渴,换来无尽的长眠。5月14日早上7点,邹世龙再次到翁美玲寓室,他依然叫不开门,遂由阳台攀爬进翁美玲家的厨房,撬开门后进入翁美玲家中。
  翁美玲身穿粉红色的睡衣,像一只衰竭的巨大蝴蝶,昏迷在客厅之中。在她的日历牌上,留着一句话:DARING  I  LOVE  YOU。邹世龙将翁美玲送到浸会医院时,只证实了她的死亡。估计翁美玲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就已经告别了人世。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花谢了(1)
翁美玲自杀的这一天,正是其舅父陈景的生日,而前一天,翁母还收到了翁美玲托朋友从香港送来的一对钻石耳环。
  15日晚上6时,翁母在其弟媳的陪伴下到达香港,早有近百名记者在机场严阵以待,但都扑了空。无线照顾翁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心情,已同机场协商,秘密离开,住进翁美玲的代母家中。16日清晨,翁的代母和干姐等五人持翁的护照到殓房认尸,为翁美玲的身后事筹备。
  翁美玲安眠的棺木价值两万元,为美国桃木所制,铜围边,内垫白色丝绸,上端为透明玻璃罩。翁美玲穿着的寿衣与她在《生锈桥王》里的造型相似。化妆师为了让翁美玲的脸部不充血,特意在为她的脸部打入药水,保持面庞的栩栩如生状。
  汤镇业为她先献上了十一朵玫瑰,把其中一朵别在她的头发上,表明翁美玲是他最亲爱的人。
  前来灵堂致祭的圈中艺人数不胜数:成龙、张明敏、刘嘉玲、吕芳、胡慧中、郑裕玲、戚美珍、赵雅芝……
  5月28日,翁美玲的骨灰被送往英国安葬,她的墓碑旁刻着一个哭泣的天使。
  翁美玲自杀身亡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来,10时,汤镇业与苗侨伟一同赶到翁美玲在伟锦园的住所,深悔自己没能阻止这场悲剧,他颓然倒地,满面泪水,反复念叨:“为什么这么傻,有什么事是不能解决的?”
  对于汤镇业来说,这是一个“生时令我痛苦,死后更加令我痛苦”的女人。14日一整天,汤镇业神情恍惚,亲人轮流守护在他的身旁,至夜,惟有强要他服下一粒安眠药后,汤镇业方才睡下。
  15日上午,汤镇业在苗侨伟的陪同下,来到香港红公众殓房,请求见翁美玲最后一面,不许。10时,再次折返殓房,找到熟人的关系,再通过苦苦的哀求,终于准入。
  装着翁美玲尸体的箱子已经打上了火漆,为的是防止有影迷偷窥她的遗容。法医解开箱子的火漆之后,汤镇业箭步上前拥抱住翁美玲的遗体,落泪如雨。而邹世龙却未能见到翁美玲最后的容颜。
  当翁美玲自杀的消息传到英国,翁母闻讯立即晕倒,且由于悲伤过度致心脏病复发,有赖注射镇静剂保持镇定。而翁美玲的舅父尚且镇静,透露了更多有关翁美玲与汤镇业、邹世龙最后的感情纠葛。“她在电话里透露,她最近认识了一个新男友,对她很好。我在电话中对她说,既然如此,就应该把握机会,她却说她跟他只是普通朋友,谈不上什么感情……我后来将这些话告诉家姐(翁母),她妈咪立即打电话到香港问她是否与汤镇业分手,但她在电话中否认,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前后矛盾。”
  更巧合的是,翁美玲自杀的这一天,正是其舅父陈景的生日。此前一天,翁母收到了翁美玲托朋友从香港送来的一对钻石耳环,“这天正是我的生辰,家姐(翁母)说:‘今天同你做生日,请你到伦敦唐人街去吃饭吧。’就是这天,也是囡囡(翁美玲)过身之时……她一向打电话祝我生辰的,但那天却没有接到她的电话,已让我觉得奇怪。”
  15日晚上6时,翁母在其弟媳的陪伴下到达香港,早有近百名记者在机场严整以待,但都扑了空。无线照顾翁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心情,已同机场协商,秘密离开,住进翁美玲的代母家中。16日清晨,翁的代母和干姐等五人持翁的护照到殓房认尸,为翁美玲的身后事筹备。下午2点领尸,旋由世界殡仪馆以客货两用车迅速载入特制的雪柜运走。
  翁美玲安眠在一副价值两万元的美国桃木棺材中,铜围边,内垫白色丝绸,上端为透明玻璃罩。翁美玲穿着的寿衣是她演戏时穿过的一件白底绣花的古装戏服。为翁美玲化妆的是与她同名的陈美玲,为香港同行业中学历最高的一位,为了让翁美玲的脸部不充血,特意在她的脸部打入药水,保持面庞的栩栩如生状。
  是日夜,汤镇业赶到翁美玲的代母家中,慰问翁母张明仪,并跪地道歉,但人死不能复生,这让翁母哭声更悲。
  17日晚,世界殡仪馆为翁美玲设置了灵堂。因为翁美玲信奉天主教,因此在她的灵位上有一个十字架,灵位之前则放置了两个花樽和两个烛位,每个烛位可放三根蜡烛。灵堂里摆放的遗照是阿翁参加港姐选美时的照片,照片由翁母挑选,是她眼中最美的女儿形象。灵位周围遍布鲜花,一对挽联上写着“莫愁归土无生日,还有升天复活时”,宗教气息浓厚。
  次日18日上午11时,是致送花圈的时候,翁母、翁的代母、干姐,以及还在英国的翁的舅父都送来花圈。悲痛中的汤镇业送了两个花圈,一中一西。中文的花圈写着:“亲爱的翁美玲,我永远深爱着你。汤镇业敬挽”;西式的花圈写着:“DEAREST BARBARA I LOVE YOU FOREVER LOVER KENT。”邹世龙的花圈上写着:“IN FOND MEMORY FROM STEPHEN CHAU。”
  下午1时,汤镇业来到灵堂,面对翁美玲的遗容,他面无表情,神情已经呆滞。2时许,翁母张明仪也来到灵堂送别,对着遗体嚎啕大哭,呼天抢地,要与女儿一同离开人世。
  汤镇业亲手献上十一枝玫瑰花,以这一数字表明,翁美玲是她最亲爱的人。
  前来灵堂致祭的圈中艺人数不胜数:成龙、张明敏、刘嘉玲、吕芳、胡慧中、郑裕玲、戚美珍、赵雅芝……
  

第十章 花谢了(2)
5月19日10时45分,遗体升棺。11时45分,开始以天主教仪式举行大殓,唱诗班的合唱让灵堂有了宁静肃穆的感觉。12时洒圣水,然后由亲友瞻仰遗容。因为化妆不错,翁美玲的脸庞依然红润。汤镇业还在她的右鬓上插了一朵玫瑰花,再把十一朵玫瑰花放在棺盖上,将一把梳子折成两半,甩掉梳尾,将梳头留在棺内,完全把翁美玲视为亡妻进行超度。之后,无线五虎之四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黄日华,以及无线的监制萧笙、李添胜、何家联等八人抬棺扶灵。
  来为翁美玲送行的人群已经挤得道路两边水泄不通,万人空巷争看明星出殡,造成了不小的交通压力,出动了近百名警察围起铁马以戒备,严阵以待,但仍有三名少女因为中暑而晕倒。
  遗体送到哥达臣角火化场火化,但最后一刻,亲友中无一人愿意按下火化的按钮,让翁美玲的遗体与名贵的棺材一同化为灰烬,最后只好由神甫代劳。
  5月28日,翁美玲的骨灰被送往英国安葬。由于墓碑尚未完工,直到6月3日,骨灰才埋进泥土,落葬仪式在剑桥新市场路的一座天主教坟场的礼堂中举行。
  翁美玲所在这块墓地,对面便是一个小型的天主教堂。挑选这样一个地方是翁美玲的舅父陈景的主意,他觉得翁美玲长眠在此地,面对着教堂上的十字架,心情能够安宁。
  这块墓地是翁美玲的家人为她购买下的永久性墓地,价格二百二十五英镑,环境幽美。而翁美玲的墓碑价格也不低,由白色云石凿造,刻成心形,墓碑的下边也刻满了翁美玲喜欢的玫瑰花,是陈景设计墓碑时绘制上去的。
  按通常的进度,碑石制造商原本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但因为被翁舅陈景当时的诚恳和悲痛打动,也知晓墓碑的主人是风靡东南亚的影视红星,遂答应破例赶货。
  翁美玲的墓碑上有一张1982年参加选美时的照片,并刻有“翁美玲之墓”和十字架。
  墓碑上的铭文由英文写成:
  In Loving Memory of Barbara Yung
  Born May 7。 1959
  Died May 14。 1985
  Aged 26
  Seek First The Kindom of God
  Lonely Is The Home Without you Life To Us Is Not The Same
  All The World Would Be Like Heaven If We Could Have you Back Again
  中文的意思是:
  在爱中回忆翁美玲
  生于1959年5月7日,逝于1985年5月14日,享年26岁。
  家里没有了你便成孤寂,我们的生活不再如往昔。如果你重返我们中间,整个世界将变成天堂!
  一个哭泣的天使守护着她的墓园。
  翁美玲去世时,翁母张明仪58岁,已近花甲之年。
  翁美玲去世时,《挑战》一剧正在播出之中。而她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楚河汉界》还没有播映。翁美玲去世后,只拍了一天的《桥王之王》由张曼玉替换阿翁演出。本来影迷会已安排好周日(19日)为阿翁补办生日会,但人已不在。
  

年谱(1)
翁美玲
  英文名  Barbara Weng
  乳名  囡囡
  1959年5月7日出生于香港;
  1985年5月14日凌晨在香港去世,年26岁。
  生肖  猪
  籍贯  安徽
  星座  金牛座
  身高  5尺2寸()
  体重  92磅(斤)
  三围  32、23、34
  宗教  天主教
  1959
  5月7日出生于香港。
  1966
  翁美玲七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
  1972
  母亲与继父廖锦棠移民英国,而翁美玲因为手续的问题,无法立刻随母亲走,与舅父陈景在香港滞留了两年。
  1974
  十五岁的翁美玲在香港玫瑰岗中学读完F4。中学四年级分科选读,她选读理科,决心要考进香港大学念医学院。但这时她离开香港,移民英国。在英国,她一住八年,其中七年在学校度过。在伦敦中央艺术和设计学院纺织专业读了四年,1981年拿到文学士学位。毕业后,翁美玲进了英国著名设计师夏尔的公司,当助理设计。工作半年后, 她返回香港。
  1982
  3月末,复活节期间翁美玲返港度假。
  住在九龙城天光道代母家中,并报名参加了港姐选美,最终获得第八名。
  7月,与无线台签约两年做《妇女新姿》的节目主持人。
  7月,拍摄了一辑花王洗发水的广告。
  8月,罗马电影公司邀翁美玲拍电影,被无线回绝。但无线随后调她到戏剧组,试镜拍电视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