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买房啊-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声笑语叙友谊 新区球场涌动洋洋喜气
谈技论招打比赛 学校体育呈现勃勃生机
看到同学们都很高兴地赞扬学校体育,园哥的心中也感到很高兴。
他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所有的同学课上认真学,课下也抓时间练,期末考试时,园哥的学生的考试成绩都特别高,有的老师不相信,教研室对学生进行抽测,发现他的学生确实动作规范,投篮命中率高,又对他所教的所有的班级进行普测,仍然是动作规范,投篮命中率高,大家服气了,一致认为园哥的教学水平高。教学水平高是汗水换来的,学生课上得高兴,水平提高得快,教师可累了。
园哥不仅兢兢业业地上好每一节课,而且爱和咋唬三一起琢磨、研究,争取把课上得更好。
咋唬三爱开玩笑,爱发牢骚,但上课没得说,现在教的学生多了,多累他也不停地指导学生。“我告诉你们”,每学年开始他都要对学生们训话,“普通大学体育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是学会健身技能,你们中有的人可能会打篮球,有的人可能不会,但通过上我的课会的更精,不会的会了,将来到工作岗位都能和同事打篮球,甚至成为主力,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你们别怕累,刻苦的学,我也不怕累,努力的教,咱们教学相长。”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不怕苦不怕累。别的老师都觉得和他在一起上课,象他那样上太累,不象他那样上又有点“那个”,因此,不愿和他的场地相邻,找理由要求教研室主任把场地或时间与他调开,园哥和咋唬三是一个选项,惟独园哥不调。园哥不调,不仅因为他与咋唬三关系好,更主要的是园哥也希望与他在一起,促使自己班的学生也提高。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咋唬三也有高招,他善于利用学生年轻气盛不服输的特点。他找园哥商量,让两个班的学生打比赛,比输赢刺激他们,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学年一开学,园哥就告诉学生一定要好好学好好炼,下学期咱们和他们班打比赛。这样一来学生还真的当回事,练的非常认真,甚至有的学生还与老师课余时间练,一个学期下来,就是一点不会的学生上篮投篮抢断也象模象样了。今天的课按教学计划是搞教学比赛,刚做完准备活动,咋唬三突然领着学生杀将过来,一个学生大喊:“唐将听了,今我家汉寿亭侯云长二将军领兵到此,你等快快投降,如若不然,我们打进城去,杀你个片甲不留。”本来到教学比赛时,两个班要比赛是早就说定的事,但具体何时比,如何比,都没有和学生细说。咋唬三这一“突然袭击”也就拉开了比赛的序幕,园哥明白他是借用了关公战秦琼的笑料调节气氛,就叫一个学生去告诉“汉兵”稍等片刻,我们先商量一下,然后他和学生说:”关云长领兵犯我边界,我们要是不出城迎战,就会坏我秦琼一世英名,如出城迎战,又怕打他们不过,你们血流成河也跟着难看。”一开始“唐将”“汉兵”一堆名词,学生门也听不大明白,待到领悟之后,哄堂大笑,随着又群情激“愤”,大喊大叫道:“和他们拼了。”
两个班列队站好,定好规则,先在各个班内自己挑选人员组队打,然后由对方在班内乱点人员组队打,每个队打10分钟,再乱点组队,直到下课,胜得一分,负不得分,按总分定两个班的输赢,老师在场上领队可随时点评。开赛之后,场上打得难解难分,场下练得如火如荼,因为下一场谁都有可能被对方点上场,都会影响本班成绩,任何人都不敢懈怠。比赛结束,双方各有输赢,定好下次教学比赛继续打,还有的同学定好课下接着打,所有的同学课下也都定好抓时间练,一个平时喜欢舞文弄墨的学生说,我给咱们的比赛写个对联,
上联是:棋逢对手 “杀”得难解难分
下联是:将遇良才 “咋”判谁负谁胜
横批是:握手言和,
引起同学们的一片掌声和喝彩,都说这个同学太有才了,另一个同学说,我把横批改一下,叫:明日再战,又一个同学说,干脆就改为:今天握手言和,明日定时再战,同学们都说,这哪里是横批啊,比上下联还长。大家说笑一阵,仍然意犹未尽,与园哥定好找时间继续和对方班打比赛,才慢慢离开运动场。园哥下课已是汗流浃背,真的有些筋疲力尽了。但园哥接下来有训练任务。他又投入到训练中去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
市里很快就要开大学生运动会了,为备战市大运会,运动员正在进行赛前强化集训。
下课后,园哥虽然很累,但学生运动员来后,训练一开始,他就又来了精神儿,他们的强化集训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集训时,每天课余都训练,包括周六、周日也要加训。园哥每次训练都和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学生运动员都聪明,能力也强,担任的院、系工作多,总有因为各种事来晚的,他就从第一个开始,一直陪到最后一个练完,他提出“强度不够不算完,训练到位你再走”,他带着学生跑,带着学生跳,出的汗比学生还多。前几天,他的一个同学由广州到北京开会,特意在开会的间隙抓空坐车几百里来看他,下午到,晚上走,多年未见的同学,人家又是特意从北京来看他,上课无法陪同学,训练时,让学生自己去练,陪陪同学总可以吧,但他没有去陪同学,而是让远道来的同学和他一起一边和学生跑步一边聊天,他的同学还以为比赛有大奖让他如此卖力,一问根本没有大奖,就问他这样练为了什么,他淡淡地说:“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自己出不了成绩了,谁不愿意培养几个好徒弟。”当学生运动员知道他的同学特意从北京来看他,他仍然不停下来陪陪同学说说话,都纷纷“谴责”他“不近人情”,并且一致决议,如果他不停下来陪陪同学,他们就“罢练”,在大家的“威胁”下,他才“被迫”停下来陪了陪同学,即使如此,他仍然没忘“监视”学生,而且是一直陪到最后一个学生练完,才和同学一起离开运动场。
市里大运会贯彻“面向全体同学”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市大运会中增加了非特招生的比赛项目,一下子把各学校训练普通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大家纷纷从普通生中寻找、考察、选拔好苗子,特别是体育特招生少和没有体育特招生的学校,更是希望从普通生寻找突破,取得市大运会的好成绩。自从接到市里增加普通生比赛项目的通知后,园哥就寻找、考察、选拔苗子,下了很大功夫,选拔了一些学生,这些学生有运动员的潜质。他既抓特招生,又抓普通生,两者基础不一样,就得因人施教,弄几套方案,课本来就多,又找了这么多训练的事,真有点玩命了。
运动场中,塑胶跑道和足球场地红绿相间,高大的看台和高高的护网把运动场团团围住,自成系统,运动场内练跑的,练跳的,练投的,练长跑的,练短跑的,练跳高的,练跳远的,练投标枪的,练投铁饼的,练起跑的,练撞线的,练技术的,练素质的,练举重的,练体操的,练武术的,练健美的,练射门的,练投篮的,练踢腿的,练下腰的,练发球的,练拦网的,练袋鼠跳的,练绑腿跑的,年轻的大学生本就精力充沛,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再加上如今备战市大运会,更是使运动场充满朝气与活力,他们各据场地的一部分,互不干扰,人声鼎沸,热火朝天,一片忙碌。主席台正面墙上挂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大幅标语和市大运会倒计时牌,这块倒计时牌是园哥建议挂的,他说,咱既备战市大运会,就要有点氛围。体育训练重复、枯燥、辛苦,如不爱好,很难坚持训练,更不要说出成绩了,关键是爱好体育,爱好,就会觉得苦中有乐,苦中有甜。园哥抓住学生的心理,既不断调高标准,又注意不让他们心理受挫,让他们总有成就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可说费尽了心思
普通院校的体育搞好了可以锦上添花也不是坏事,搞不好不提这段也无碍大局,因此,体育就要自重,自重了,努力了,搞好了就有地位,不自重,不努力,搞不好就没有地位,对于体育有无地位,他人轻言微,自然不去操那份心,想操心也没有用,个人的地位如何,他从来就没考虑过,一个普通教师考虑什么地位,他从来就没想过要大红大紫,绝不是为了争个人地位,为了个人大红大紫才去玩命,他只是想去培养尖子。上研究生时,他和导师一起做过这样的科研课题,他想运用所学的理论培养尖子,虽然只是市内的尖子,但只要能提高他们的成绩,在市里突出出来也行。当然,他也有更大的想法,先市里,再省里,再打入全国。全国大运会拿到奖牌,有的省给高额奖金,本省没有,若有高额奖金,这也是一个脱贫致富、积累买房资金的路,但是没有,没有高额奖金为什么还如此卖力投入呢?到底图的是什么呢?真的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吗?这样的人不多了,不为物质利益仍全身心的奋斗,这样的人的确不多了,因此如果说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人们会不相信,但园哥确确实实就是要培养尖子,就是要实现个人价值。为了“帽子”念外语,为了房子多挣钱,为了清闲少卖力,为了健康多休息,这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为了看不见摸不到跟人家说人家也不信的个人价值去拼命训练,的确显得“不合时宜”。但他就是这样的人,认准了,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别人怎么说他,他不知道,他也没空去管别人怎么说他,他只是干自己的事,从来没想过要和别人去解释什么,要解释,他也不会说“实现个人价值“这样的时尚话。真的,他不会说时尚话,从没说过时尚话,或许他会说时尚话,但不去说,或许他根本就不会说时尚话,他只会去干,只会踏踏实实地去干,只会兢兢业业地去干,只会不声不响地去干,只会任劳任怨地去干。
结束训练之后,时间已经不早了,他还要赶到女儿的学校去接女儿,从他的学校到女儿的学校,中间要先乘公交车回到市里,再骑自行车,女儿下午两节课,园哥下午也是两节课,加上路程,尽管晚一些,但也可以在天黑以前接女儿,不过他要训练,就太晚了,天黑以前赶不到,女儿的学校为不能在下午接走的孩子办了一个补习班,实际就是帮家长看着孩子直到六点,当然是要收费的。
原来由妻子带孩子上学时,女儿放了学就去妻子的厂子,离得很近,本来是不用上这个补习班,交这份钱的。待到妻子的厂子搬迁,由园哥接送女儿以后,园哥的训练时间和女儿放学时间是一样的,园哥先是把运动员安排好,然后赶去女儿的学校接她,再回到学校来接着训练,往返一趟,等回来时也差不多到了结束训练的时间了,这样不仅自己的训练实际上无法搞了,而且也让女儿放学后在学校外面等自己很长时间。如此这般地折腾了几天后,无意中由女儿口中听说还有这样一个补习班,于是,园哥就提出让女儿参加下午放学后的这个补习班。由妻子带孩子上学时,没有这种需求,她也没关心和注意过这件事,但她知道这肯定是不会白上的,就说“那肯定是要交钱的?”
园哥已经让女儿打听了,收费根据每个月的天数不同,有些不同,但都是100多元,说:“就100多元。”
妻子反驳说:“你说得轻巧,就100多元,咱一个月能挣几个100多元,现在咱自己过,水、电、气、油、盐、菜都是自己买,姥姥的光也沾不上了,还得拿房租钱,我们厂子又半死不活,只发生活费,有的时候连生活费都不发……”
园哥赶忙拦着,说:“你先歇会儿,喘口气,你不想说,就往外蹦单词,想说了又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想花了上万元也花,不想花一百多块也不行。”
妻子知道他指的是上万元的择校费,说:“钱不论多少,该花的就要花,不该花就不能花。叫你自己说说,择校费该不该花,给闺女找一个好学校应不应该,再者说……”
园哥一看她又有滔滔不绝之势,就打断她说:“你说该花就是该花,你说不该花就是不该花,我训练到时间不能接孩子怎么办?”
妻子说:“你那个训练和上课不一样,不上课不给工资,训练又不多给钱,又没人逼你训练,原来不用你接孩子,你爱练就练,现在你爱练仍然可以练,但要是让我贴钱让你去练,那我可不是郭冬临。”
“怎么又扯上郭冬临了?”
“那可不,我宁可让我爸爸装民工帮人家搬白菜都行,让我贴钱可没有。”
园哥的工资卡在妻子手中,她要说不交,还真没办法交。妻子主持家务,花钱的事都由她作主,她总是抱怨100元破开很快就花光。园哥虽然曾给家中买过一段时间的菜,但每次买完,他都是将找回的零钱给岳母,然后岳母或是10元或是50元或是100元的整钱退回给他,园哥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有任何不良的花钱嗜好,每个月妻子给的零用钱几乎除了和岳母换一换号码以外就没有动过。刚结婚时,园哥总是把零用钱积攒之后给母亲,后来母亲说,小雯做得很好了,该给钱给钱,该买药买药,家中就只我和你爸爸两个人,日子虽清贫倒也过得去,你就不要给我们钱了,免得以后说漏了,显得都不好。这样一来园哥的零用钱日积月累也有了一些库存,只是由他接送女儿以来,所有的零用钱都便宜了女儿,不仅每月的零用钱都用了,而且还动用了库存,慢慢地,他对妻子抱怨的一百元破开很快就花光虽无切肤之痛,但也有些体会了。何况女儿的择校费、装修房间的钱、每月的房租费这些大宗花销他都清楚,妻子只发生活费,还时发时不发,他也知道,这样的日子妻子主持得也的确很难,现在再每月增加这100多元的开支,自已也觉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