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史上最强日本史 >

第12部分

史上最强日本史-第12部分

小说: 史上最强日本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已经忘记了这位仁兄,可以去翻翻前面金崎断后的那段。
  此时朝仓军势已经处于崩坏溃逃的阶段,大家都在往回死命开溜,真柄父子却冲入了德川军的阵中。有着“北国之鬼”称号的真柄直隆手执五尺三寸(约一百七十五公分)太刀,挥舞着如同风车一般,切菜砍瓜似地杀掉了数十人,接着又大喊:“有志者就来单挑!”
  面对如此*裸的挑衅,德川阵中当即站出来一堆人响应,具体数来,是十个,为首的是勾阪式部兄弟三人。
  这一堆人并不打算和真柄直隆单挑,而是自动围成了一个圈,慢慢靠拢,准备发扬以多胜少的精神,将其轻松做掉。此时的直隆头发散开,浑身上下一片血红,身上伤痕累累,看起来也已经很累了,但是,还是很强。
  直隆上手先砍了几个勾阪家的随从,接着又直扑勾阪兄弟。哥哥勾阪式部挺枪迎战,刚一交手,直隆大刀一挥,便将他的枪给打得飞上了天,接着又反手一刀,将式部连头带盔打碎,自然,是活不成了。
  一看到哥哥被杀,而且还死得那么难看,两个弟弟五郎次郎和五郎六郎急了眼,他们将悲痛化为力量,对着强敌发起了波涛汹涌般的攻击。在这波涛般的攻击下,真柄直隆上演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幕……将刀往地上一丢,一坐,说道:“我累了,到此为止了,取我的项上人头吧。”
  奋斗过了,尽力了,便坦然受死,这也是一种武士道吧。
  直隆的儿子十郎隆基很快便听到了父亲的死讯,这时候的他已经奋战多时,浑身上下多处受到重创。年轻的他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下,变得不堪一击,基本上在这个战场上的任何一个健全人都能送他上西天了。

形势逆转(2)
这个被历史大神挑中,担负起送真柄隆基上路的人,叫做青木一重。
  当青木一重碰上隆基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把镰枪(旁边带刃钩的那种)。看着摇摇晃晃的真柄隆基,一重知道自己立功的时候到了。看着迎枪杀来的青木一重,隆基也知道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刻到了。
  结果毫无悬念,青木一重先是将真柄隆基刺成重伤,接着砍下了他的头颅。
  那把砍下隆基头颅的刀,被叫做“真柄斩”,原名叫做孙六吉兼元正宗,是武士刀的一个大众品牌。顺便介绍一个题外话,这个牌子现在还卖菜刀,叫做“三德包丁(包丁就是日语中的菜刀)”,有兴趣的可以去买来用用(非广告)。
  对于这场胜利,事后青木一重是这样评价的:“什么啊,只是因为他(真柄隆基)受了伤,变得很弱,才正好被我取了首级的吧?”
  因为真柄父子的奋战,感染了很大一群朝仓家的武士,他们也随之反过身来投入进了战斗中,真正做到了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领导不在胜过领导在。
  这种垂死挣扎的唯一效果是……朝仓军的实际总指挥朝仓景健同志,趁机脱离了战场。
  朝仓军就此溃败。
  搞定了越前兵的家康,再接再厉,指挥大家对浅井长政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其实浅井家的战果很大:织田信长布下的十三段方阵中,居然被矶野员昌给“蹴散”了十一阵。但是矶野圣斗士本身,存在着两个比较致命的问题。
  第一,他带的人太少。浅井家总共只有五千人,平摊到他头上,也就千把人,能够这样横冲直撞着实不太容易,但是由此也引申出了第二个问题:他仅仅是将对方给蹴“散”而不是蹴“死”,大家都是活人,走散了冲散了,自然还能重新聚集。
  矶野员昌自己的军队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打死一个少一个。所以,很快他就支撑不下去了。
  而其他蹲在岸那边的浅井军,受到了德川军如同拼命地攻击外加不断渗透进来的信长军势,自然也撑不住了。
  在这最后关头,浅井家重臣远藤直经一刀砍下了身边同为重臣的三村田的脑袋,然后提起头颅,冲到乱阵里,捡起一杆掉落在地的织田家旗帜,往背后一插。
  战国时代日本人打仗的时候,参加的人身上都会插着代表自己方的旗帜,以此来分清楚你是哪边的。这个方法比较幼稚,难不成我换一面旗插插,就能浑水摸鱼了?可是当时的盔甲模样比较杂乱,战场上穿什么模样的都有,要想分清你是哪边的,只能用这个幼稚而又无奈的办法了。
  浑水摸鱼的远藤直经,提着头颅向织田信长所在的本阵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我取得了远江三村田的首级!特来献给信长大人!”
  如入无人之境的他就这么一直跑,居然还真跑到信长跟前了,根据目击者(太田牛一)回忆,此时两人的距离只有相当于今天的数十米。
  他要刺杀信长。
  历史告诉我们:换了一个马甲,就以为真的认不出你了?
  认出他的那个人叫做竹中重矩,就是前些日子刚刚出场过的、外号为“日本诸葛亮”的竹中半兵卫重治的弟弟。
  重矩没有二话(再有二话就真的到信长跟前了),举枪就刺,冷不防挨了一家伙的远藤直经跌下马来,被周围蜂拥上来的人乱刀砍杀。
  胜负既分,败者自然开始了逃跑。
  有很大一部分人逃向了同一个地点……比叡山。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