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新情感笔记 >

第23部分

新情感笔记-第23部分

小说: 新情感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夏洛蒂,正在给埃热先生写信,字里行间激情荡漾。他是她的法语老师,一个有家室的男人,两个人在布鲁塞尔相识。
  从照片上看,埃热先生算不上英俊,当然,夏洛蒂也不漂亮。小说《简·爱》里有两个人的影子——罗切斯特的宽额头,高鼻子;简的矮小,其貌不扬。在埃热一家的画像里,埃热并不起眼地斜立于一角,画像的主角是埃热夫人,还有围绕在她四周的几个孩子。
  这很可能是一种单方面的恋情,夏洛蒂并不像简那样得到“罗切斯特”的青睐。并且,埃热夫人很快察觉了夏洛蒂的心思,她想方设法阻碍两个人接近。迫不得已离开的夏洛蒂肯定对埃热夫人颇多怨愤,不然的话,也不会在罗切斯特的前妻——那个可怕的疯女人身上——找到对埃热夫人的影射了。
  爱情没有回应。夏洛蒂在信中向热埃倾泄自己的痛苦和失落:
  “对我来说,生命攸关,你最后的信支持着我——6个月的营养。”
  “当我一天天等待着你的来信,一天天的失望将我抛到难忍的痛苦之中……我就焦急,不想吃喝,睡眠,日趋衰弱。”
  无法获得的沮丧和失望的煎熬折磨着夏洛蒂,倔强反抗的性格使她最终选择了放弃。
  “我坦白地告诉你,我现在尽力忘掉你,因为怀念一个你非常敬仰但又认为不复得见的人,是太令人伤神了。当一个受到这种焦虑的人煎熬达一两年之后,他会愿意做任何事情重获心灵的宁静。”
  此番恋情使得夏洛蒂迟迟不肯再陷爱河。以罗切斯特为恋爱标准的她,显然不认为助理牧师尼科尔斯先生是一个浪漫的伴侣,他肯定也替代不了埃热先生。有人说,夏洛蒂之所以接受尼科尔斯的殷勤关爱,是因为最后一个妹妹安妮的去逝,令她沉陷凄清与寂寞。
  亲人一个个离夏洛蒂而去。先是母亲,随后是两个姐姐,后来是弟弟布兰韦尔,还有妹妹艾米莉。现在,只剩下夏洛蒂一个人了。她一定还记得她们在家里接受教育、一起写诗写小说写剧本的那些个日子,记得唯一的弟弟小布兰韦尔。她曾经那么爱他,可最终却痛心失望。
  布兰韦尔同姐姐一样爱上了有家室的人,并且为失去爱情身心交瘁。他到处倾诉和宣泄悲伤,弄得世人皆知。这种公开的展示让夏洛蒂极为不满,她认为弟弟不仅浪费才华,而且缺少自控和忍耐。在他死前的几年里,她对他充满了轻视和冷漠。
  至少,夏洛蒂将那段充满激情与悲伤的爱情变成了《简·爱》,不管怎么说,她对得起自己的才华。此时,对于已经在文学界小有名气的女作家而言,尼科尔斯确实不是合适的丈夫人选。不过,他在夏洛蒂最需要关怀与抚慰之时,守在她的身边,给她以依靠。不顾父亲的反对,她决定嫁给他。
  婚后的生活远远好于夏洛蒂的预料,婚姻带给她安慰、情谊、温暖和满足。在给朋友的信里,夏洛蒂写道:
  “我发现我丈夫是女人所能拥有的最温柔的护士、最善良的支柱和世间最好的抚慰者。他从不失去耐心,他在伤心的日子和患病的夜晚的表现,证明过这一点。”
  幸福是如此短暂,结婚6个月后的一天,夏洛蒂和丈夫到离家数英里的荒原深处观看瀑布,归途中遇雨受寒,此后一病不起。几个月后,她离开了人世,带去了一个尚未出世的婴儿。
  

她们等待的爱情最终没来(2)
夏洛蒂还算幸运,至少,她死在爱人的怀里,而妹妹艾米莉和安妮甚至连爱情都没有真正经历过。虽然在作品里,她们都如此生动地刻画过爱情,可英国文学史上的这些才女们,实际对爱情并没多大把握。勃朗伦姐妹如此,她们的前辈简·奥斯汀——在小说中游刃有余地描写情感生活的高手——亦如此。
  “我们现在又有了一个女孩,对凯西这个当姐姐的来说,现在有了个玩具,将来有个伙伴。我们叫她简。”汉普郡斯蒂文顿的主管牧师乔治在写给家人的信里,宣布了简·奥斯汀,未来女作家的出生。
  我们对简知之不多。名声远扬之时,她已离世。依据那些留传下来有关她的散碎片断,还有寥寥几封家信以及女作家的几本小说,我们勉强拼凑出一幅并不丰满的影像。
  堂妹说,她的这位堂姐“一点儿也不漂亮,还非常古板,不像个12岁的女孩儿,脾气怪,爱装模作样”。某位很早就认识简的太太描述,简是她“印象中最最漂亮、最最傻里傻气、最爱拿腔作势、只顾忙着找对象的一个轻浮丫头”。还有人说:“这个怪物人人害怕……一位一声不响、专写别人的女才子,当然叫人害怕!”
  在家人眼里,简是另外一幅模样。哥哥们非常喜欢她,她的天才、美德、风度,他们每个人都设想自己的某个侄女或者女儿在哪一点上跟自己亲爱的妹妹简相像。
  那个怪模怪样、一点儿也不像12岁女孩子的小姑娘,很快就写出了一些让人吃惊的东西。它们显然是为了在书房里逗乐——有些故事是以庄严口气献给哥哥的,还有一些有姐姐画的水彩画插图,可作家的敏锐洞察力、轻松妙趣以及讽刺诙谐,跃然纸上。
  日子安安静静,了无新意,7个孩子在一起,倒是最好的伙伴。简有一支笔,能将乡村舞会、郊游野餐、社交聚宴等庸常生活的那些个瞬间,刻画得生趣盎然,无人能比。她带着一付旁观者的表情,悄悄站在绅士太太小姐们的背后,把他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个通透。然后,将他们的美好生动或者势利愚蠢,准确无误地勾画出来,连带着自己激赏的那些规范和情感。
  几乎每本小说,都在男欢女爱里进进出出,可简的爱情经历却乏善可陈。生平中仅有这样的记录:1796年1月,与爱尔兰英俊青年汤姆·勒弗罗伊交往;1802年11月,哈里斯·比格威特先生向简求婚。
  姐姐卡桑德拉预见到妹妹未来的盛名,她可不喜欢那些刨根问底、东猜西猜、对别人隐密生活说三道四充满好奇的人,她烧毁了大量信件。
  但还是有蛛丝马迹留了下来。
  “我都不敢告诉你我那个爱尔兰的朋友和我怎么了。想想看我们在跳舞的时候,坐在一起的时候是多么放肆,多么让人瞠目啊。我向你保证,他是一个绅士,长相好看,是个快乐的小伙子。但是我们遇到一起的时候,我总是不能说很多话,只是上两三次的舞会除外。”
  在给姐姐的同一封里,简还提及了另一个年轻男子的迷人双眼。这是我们多么熟悉的一些谈话啊,20岁出头的年纪,有几个女人没有和朋友或闺密谈论过偶然遇见的某个男子?简并不拒绝爱情的到来,甚至在某个时候,很希望它降临。
  短暂的相遇之后,汤姆离去,从此不再相见。据侄女儿回忆,简后来在旅途中邂逅过一个男子,那人倾心于简,并相约再会。可后来,等来的却是他的死讯。
  没有更多的细节。我们只知道,第二年10月,简接受了哈里斯·比格威特的求婚。
  哈里斯小简6岁,是好朋友的弟弟,迷人的曼尼唐庄园的继承人。简不爱他,可她喜欢他的家庭还有庄园。富裕体面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是个好归宿。简答应了哈里斯的求婚,第二天就反悔了,一大早跑去找求婚者收回自己的允诺。拒绝唯一的一次求婚,简心里肯定很难过,她知道自己伤害了年轻的哈里斯,也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伤心。
  虽然有短暂的动摇,简还是作出了她认为正确的选择。从此,她一心一意地在小说里编织情感故事。
  

她们等待的爱情最终没来(3)
终生未嫁。可在简的笔下,那些字里行间、那些人物对话里,却处处留有作家本人的爱情观点。不管是伊丽莎白、爱玛还是范妮,她们都依着简的心思,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接受她安排的命运。唯一不同的是,她们最后都有了美好的归宿,嫁给了有着良好出身、优秀品质、丰厚财产的优雅绅士。
  小说以大团圆结尾,女作家却孤独地向这个世界谢幕。
  

对于女人,他并不了解(1)
就一个写作高手而言,海明威对女性有着敏锐洞察力和透彻思考,可这个自以为“深知”女人的男人,却屡屡摧毁自己的婚姻。
  厄内斯特·海明威的第四任妻子——玛丽·韦尔什拿定主意,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赖着不走。与前三任妻子不同,玛丽出身卑微,她是明尼苏达州一个伐木工人的女儿,对嫁人没抱多大幻想。玛丽有过一次婚姻,与海明威的初次相遇并不让人愉快——嗜酒如命的大作家又喝醉了,在饭店里撒起酒疯,莫名其妙地掏出手枪冲着玛丽丈夫的照片开火,弄得盥洗室一片狼籍。
  惹事者已功成名就。硬朗、富于张力的文字背后,是高大、张扬、迷人、充满个性的公众形象。他带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饮料、枪枝、旅游服装和露营装备,周游各地,一群曲意逢迎者和吃白食的人追随其后,“简直像一个巡回马戏团”。
  身边绝对不缺女人。就一个写作高手而言,海明威对女性有着敏锐洞察力和透彻思考,可这个自以为“深知”女人的男人,却屡屡摧毁自己的婚姻。
  没什么可惜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女人以种种理由聚集在天才身边。他就像一块大磁铁,闪烁着耀眼的迷人光亮,将一个个纤弱细小或者坚强不凡的“阴极”牢牢吸住。至于这种引力能否在激情欲望冷却之后经得起现实生活的打磨,那可不是天才要操心的事。没错,他发出过警告:“你对一个男人越好,你越是向他表示你的爱,他会越快地摆脱你。”当然,他更会推卸责任,对自己的自私、坏脾气、不良嗜好、风流成性视而不见。
  玛丽显然要比自己的几位前任执著坚定,或者说,她更明白厄内斯特需要什么——一个仆从、杂役、保姆、清洁工,而不是一个竞争对手。她果断地放弃了自己的记者工作,担当起“女管家”的重任。
  不仅如此。海明威曾经写过一份关于玛丽的“情况报告书”,上面列举了她的种种优点:“出色的女钓鱼手,不错的飞靶射击手,游泳健将,真正高超的厨师,酒类鉴赏家,优秀的园艺家……还能用西班牙语管好一条船或一幢宅子。”
  如此卓越的女人照样没能赢得海明威的敬重。公开场合,他们大吵大闹;背着人,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但是玛丽却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厄内斯特。她对又一次喝多了酒的海明威大声叫喊:“尽管你竭力要把我从这儿赶走,让我离开你,可你是不会成功的……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做,除非你把我杀了,把一切弄得一团糟,否则我仍会待在这儿,替你管理房子和你的芬卡(海明威的狗)。直到有一天早晨,你到我这儿来,头脑清醒,你诚实、明白地告诉我,你想让我离开。”清醒时的海明威,从来没有郑重其事地提出过分手,虽然他依旧同无数女伴寻欢作乐,可以他的睿智,不会不了解自己的本性,不会不明白什么样的女人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这与自己是否胜任丈夫一职无关。简要回顾一下海明威的前几段婚姻经历,就能看出一个女人需要怎样的勇气和非凡才干,才能承担得起文学巨人妻子的重任。要记住,在这样一场家庭戏剧中,从来都没有对丈夫职责的恪尽职守。
  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查森大海明威8岁,家境富裕。一见面,哈德莉就喜欢上这个“身材细长的漂亮青年”。知道他刚被前女友抛弃,也对年龄的差距心存犹疑,而哈德莉还是勇敢地向“我最亲爱的厄内斯特”表白了爱情。婚后,她以自己的基金资助海明威创作,容忍在他们婚姻中进进出出的各色性感女郞,最后大度地在丈夫另有所爱时不提任何补偿条件,只带着儿子离去。
  接任者保利娜可没那么好说话。尽管海明威希望她能像她的前任那样大度宽容、情操高尚,但他的愿望最初落空。作为第三者,她先是和海明威一起说服哈德莉接受“三人家庭”,紧接着就大大方方地登堂入室,攫取了妻子的名份。靠着自己的财产和精明,他们在佛罗里达购置了房产,海明威也喜欢上了深海捕鱼,可相比之下,充满热带风情的哈瓦那更有吸引力。海明威离开妻女奔向自由的古巴,插足者接踵而至。这一次是一个年轻迷人的有夫之妇,小海明威14岁、能陪他喝酒飙车的“女英雄”。不过,海明威很快就对她失去了兴趣——她试图自杀,结果摔坏了背,将生活弄得一团糟。
   。 想看书来

对于女人,他并不了解(2)
为了夺回丈夫,保利娜孤注一掷。她写信告诉丈夫,父亲刚给了她一大笔钱——难道他就不想从中得到一些吗?“只是你要让我知道,你没有和别的女人搞在一起。”她还给他修建了一座游泳池,请“亲爱的孩子爸爸,尽快回家”。她甚至找整容医生,修整过大的鼻子、不整齐的嘴唇、过于伸出的耳朵和脸上的黑痣。结果适得其反,海明威用保利娜的名字为自己的船命名,却没有带着她乘船出游。他认为她罪有应得,是她导致自己上一次婚姻的失败。
  下一个女人叫玛莎·盖尔霍恩,一个聪慧、坚定、颇具个性的女子。同保利娜一样,她也被海明威认做“婚姻的破坏者”——保利娜不肯轻易离婚,海明威夹在两个女人之间心烦意乱,这使得他和新任妻子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怨怼。
  玛莎开始还心存幻想和激情,指望着大作家能提携自己走上文学之路,现实很快就让她清楚过来——酗酒、粗暴、邋遢、不负责任,光环笼罩下的这些个人弱点让她忍无可忍,愤然离去。按照古巴法律,因为是她“遗弃”了他,所以海明威获得了她的财产。
  最后一个接任者玛丽·韦尔什坚持到了最后。酗酒摧毁了身体,癌症不期而至,写作能力的丧失,还有抑郁症的折磨——身心备受煎熬的硬汉终于撑不住了。
  他写下遗嘱,替玛丽的未来作了安排。这恐怕是唯一一次海明威为自己身边的女人作打算。他决不愿意自己被打败,但是死亡阴影一点点逼近。
  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