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新情感笔记 >

第1部分

新情感笔记-第1部分

小说: 新情感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关契约,无关爱(1)
实际上,婚姻和财富都能依靠契约担保,只是感情却无法靠契约维系。可这并不意味着感情与契约水火不容,很多时候,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新款VOLVO S40的大牌广告牌骄傲地挺立在北京的三环路上。广告词只有三个字:爱我吗?
  香车与美女从来相依相伴。所以,尽管S40并不是一款适合女性的车——当然,它的主要消费对象也并非女人,但这样一句广告词却无处不闪烁着女人的影子,叫人不浮想联翩都难。
  爱我吗?这是天下女人,无论老幼美丑穷富,都会问的一句话:要么直截了当,要么存疑于心。其潜台词虽然变幻莫测、丰富万千,却也可归为简单的一句:爱我,就给我——情感、财富、地位,一切的一切。
  感情这东西往往太过抽象,于是,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它变得具体而且便于衡量。相比于一枝玫瑰,VOLVO S40所表达出的爱的力量,显然更为强大。当然,后者需要实力和财富支撑。
  百度掌门人李彦宏最近走进公众、尤其是美眉们的视野。相比于年轻、帅气、才干,几亿美元的身价无疑魅力难挡。这位无可挑剔的才智代表,不定搅起了多少人的灰姑娘梦呢。直至搜出他所有的资料,直至知道这颗鲜有的大克拉“钻石”已有娇妻相伴,不再是“王老五”时,惋惜之余多少有些不甘心:凭什么我就没有如此好命?
  命苦的何止未穿上水晶鞋的灰姑娘,还有那些个拥有极品“钻石”却依然形单影只的“王老五”们。
  最近的一篇商业评论说,张朝阳、丁磊等人至今单身,是因为害怕离婚。作者并没有直言怕离婚的理由,只说:婚姻也是一个理财方程式,一边是X(男)一边是Y(女),中间却是不可预知的某种变量,他们的组合有可能是几何级数的增长,也有可能是零。毕竟,理财型的“掘金娘子”还是存在的,而且绝对不是少数。
  富至张朝阳之流,怕并不需要一个“掘金娘子”,但离婚之时,分走一半财产的“铁娘子”却也不得不防。这恐怕是太多人的经验之谈。只不过有些人心甘情愿,有些人被逼无奈。
  不过,倒是有一个办法能防止财产的意外流失:契约。比如,婚前的财产公证之类。通常,这是男人喜爱的方式。就概率而言,富豪娶美女的概率要高于富女嫁穷男。而离婚时的赡养约定,多半赢得女人们的首肯。即便那些曾经的王妃们,也未能脱俗。丹麦王室支付给他们的前王妃,那位有着四分之一中国血统的优雅女人的赡养费是:每年30万美元,继续使用的“殿下”尊称。
  据说,专门从事财富与婚姻研究的英国经济学家安德鲁有这样一句至理明言:婚姻能带来财富,但财富对加深感情却毫无益处。实际上,婚姻和财富都能依靠契约担保,只是感情却无法靠契约维系。可这并不意味着感情与契约水火不融,很多时候,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美国电视剧《欲望都市》就给出了这样一个蓝本。
  历经艰辛,夏绿蒂终于找到了完美无缺的如意郎君。尽管身陷爱河,恨不能立刻成为新娘,但夏绿蒂并没被爱冲昏头脑,还是在结婚之前,与新郎家族的代表——未来的婆婆大人——进行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谈判,签下一份婚前协议,赢得自己想要的津贴。
  爱归爱,契约归契约;情感的归情感,物质的归物质。不能因为契约的存在而否定爱,同时,也别以为契约能保护感情。
  爱情可以从契约开始,但契约并不随爱情结束而消失。看看明星们为结束爱情支付怎样的代价,你会更进一步了解契约的重要。
  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与艾米·欧文破了当时好莱坞离婚支付生活费的最高纪录。4年婚姻生活,换得高达1亿美元的赡养费。
  和大帅哥汤姆·克鲁斯分手后,美女妮可·基德曼除了可以又穿高跟鞋外,还如约收到8500万美元的生活费。
  银幕上一贯是胜利者的哈里森·福特,在离婚诉讼中并未大获全胜。在与前妻达成的协议中,他除了两年间付清1400万美元的现金、相当一部分的不动产,还有两人婚姻期间他所有影片的版税,共计9000万美元。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有关契约,无关爱(2)
如果这些还不够,看看身边的例子。
  我的一位心有九窍的朋友,夫妻感情笃定,但女友依然千娇百媚地“逼”着对方白纸黑字写下契约:一旦有所变故,家中一切财产(包括我名下的存款以及未来的孩子),均归我太太所有。
  女友的理由是,将来万一有什么变故,谁来保障我的财产所有权?
  不是所有婚姻都以分割财产的方式了结,那些依然持续的美好爱情,同样需要契约呵护。不幸的是,契约能保护财产,却不保护爱情。不然的话,张朝阳们也不会对婚姻心生恐惧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机会成本:给一个嫁你的理由(1)
爱情的取舍上,你嫁给一个人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所放弃的现有的生活以及嫁给另外一个人的种种可能。
  女友年过30尚待字闺中,失嫁的理由:聪慧能干。
  这是现代都市女白领们的共同遭遇。因为聪慧,所以心里明镜儿似的一本账,得失利弊明察秋毫;因为能干,所以无所畏惧心高气傲,一般人难入法眼。
  20岁的时候,可以爱上一个一无所有的男人,因为他有梦想,有未来;30岁的时候,目光所及之处,早已没了无产者的位置。这倒不是说心里没有情感只有物质,只是在现实的婚姻中,拥有的越多,就要求对方能够给予的越多,所谓匹配。
  嫁女强于吾家,娶媳弱于吾家。传统如此,千古不变。结果,这世上就剩下了最次等的男人和最优秀的女子。嘴上不说,女孩子在寻找如意郎君之时,有几个希望对方不如自己?
  女友没买车的时候,开车来赴约会的男子多少能让她刮目相看;女友有了一辆捷达,夏利、奥拓车主们自然低了一等;等女友打开天窗,驾驭帕萨特出行时,我大叫:千万别开着它约会,吓人。倒不是低估男人的自信,但无论如何,开好车的年轻女子,多少给人压力。没有哪个男人,喜欢一见面就给自己带来压力的女人。
  判断一个陌生人,凭什么?当然是第一印象所见到的那些东西。这时候,你就不能强求别人不以貌取人。外表、举止、谈吐、气度,即便是一见钟情,判断的标准也逃不过这些。而看人的眼光,绝对和经验有关系。
  这和“鉴宝”没太多区别。鉴赏家之所以能一眼看出真品赝品,无他,看多了。只有什么都没见过的人,才会将什么破盆烂罐儿都当宝。阅人无数,自然也就丧失了一见钟情的能力。
  而女友有的,恰恰是经验。
  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出游活动,驾驶“佳美”的帅气男子很是抢眼。女友洞若观火,听其言察其行,然后下结论:不过一司机。理由充分:从车牌看,车是公车而非私家车。开此等公车者,职位不会太低。职业角色决定了扮演者应有的谈吐举止,绝不会胸前挂着手机满世界晃悠。所以,要么车是借的,要么开车人是司机。
  跟如此精明的女子谈婚论嫁,谈何容易?
  爱情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又有谁希望只管付出不要回报?只有付出和只要回报,都只是小概率事件,你我一般都不在幸运者之列。所以,付出越多,就希望回报越高。换句话说,女友之类的聪慧女子,在选择自己的婚姻之时,必然考虑自己的付出——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走进婚姻,是希望两个人生活得更好,至少比原先独自一个人时的处境有所改善。婚姻要能够增进两个的福利,否则,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这场婚姻就不合算。经典的郎才女貌组合,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打个更通俗的比方,男方有房,女方有车,经过婚姻的整合,双方既享受了房子的温暖,又获得了车子的便利,强强结合之下的双赢。
  如果将婚姻也当作一个市场来看的话,每个人其实都在用自己手里的筹码,换得自己所需。筹码可以是美貌、财富、智慧,需求可以是地位、身份、情感,通过婚姻市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婚姻市场和婚姻经济学都会遵循一些基本规律:比如在权衡取舍时,充分考虑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比尔·盖茨为什么选择经商而不是读大学?因为读大学的机会成本太高。那不仅仅是学费的开支和时间,还有读书的几年里他通过玩电脑所能获得的其他收入。
  机会成本过高,往往意味着放弃某个选择。
  在爱情的取舍上,你嫁给一个人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所放弃的现有的生活以及嫁给另外一个人的种种可能。面对两个势均力敌的追求者,之所以难以选择,原因就在机会成本的比较中,两者旗鼓相当。
   。 想看书来

机会成本:给一个嫁你的理由(2)
回到女友的婚姻难题来。
  既然婚姻意味着对两个人都有好处,那么,婚姻带给女友的,应该是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情感满足。前者意味着对方要有更好的房子、车子、地位、薪水,后者意味着对方要有足够智慧、阅历、激情乃至体力、精力。除此而外,还得看嫁人的机会成本,有没有人比准新郎更好?
  一切兼而有之的,显然是青年才俊、白马王子。只是凭什么,你有足够好的运气人财双收?既然讲选择讲权衡,对方也会仔细掂量。
  娶了你,我放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在这样一个美女辈出的年代,我的损失是不是太大了?
  

还有什么比结婚更经济
婚姻的最大好处:经济。如果恋爱是漂亮豪华的包装,婚姻就是拆了包装后的耐用品,物美价廉,可靠实际。这无妨你对奢华的怀念。
  他和她住在城市的两端。一东一西,工作的地点恰好在中间。两个人都工作了几年,有些积蓄,但还买不起房。高消费的大都市,首付加装修,不是小数目。于是都租房子住。单独的一居室,电器、家具、锅碗瓢盆,毫不将就。
  他和她各有特长。他喜欢做饭,会修理电器,还喜欢自己动手改造家具;她喜欢收拾房间,制作手工艺品,将各处淘来的衣物配搭得有型有款。
  他的房间时常很乱,迫不得已之时,就请小时工;她常在外面吃饭,要不就叫外卖。在厕所马桶漏水时,她手忙脚乱、束手无策。
  两个人开始恋爱。
  她花更多的钱买衣服、化妆品,以便让自己看起来更迷人;他也为做称职的护花使者在所不惜。从约会开始,两个人原定的每月储蓄额都在下降。可这,相比于甜蜜时光,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顿烛光晚餐、一束情人节的玫瑰、电影院的情侣座,还有为了多呆几分钟,误了最后一班地铁而多支付的出租车钱,都是些华而不实没必要的开支,但他们乐此不疲。
  当然,他会在心里抱怨,厨师做的菜难吃而价钱高;她看到他深色西装里面并不好看的名牌衬衫,也会想,要是她选,一定物美价廉、无可挑剔。
  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种节约体力、精力、金钱,而且使彼此更亲密的约会方式。约会地点于是就移到了各自住处。下了班,一起回来,手牵手去超市,然后在洁净齐整的厨房里,烹炒煎炸。她品尝着他的手艺,醉心于红烧肉的美味实惠;他心安理得地看着她打扫房间、熨烫衣服。原先那些高成本的约会项目,不知不觉隐退于卿卿我我的两人世界。
  两人后来就住到了一起。没有必要租两套房、在两个住处之间往返奔波。而且,有人做饭,有人打扫房间,有人修马桶,有人装饰屋子……彼此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心里有了依靠。
  退租了一套房子之后,两个人开始商量,买房。两个人的积蓄加起来,已经够了首付和装修款。月供虽说高于房租,但两个人供,平均起来,负担并不重。
  房屋的产权成了一个比较棘手的事情。两个没有任何法律关系的人,共同拥有一套房子,如何办产权证是个问题。况且,首付是共同支付的,装修、买家具,各有付出。谁都没有明说,可都在心里盘算过:与其日后有纠纷,不如现在明算账。私下里,各自备一份账单。
  还好,有爱。他决定求婚。尽管婚姻和房屋产权没有必然联系,但婚姻里的共同财产,却受法律保护。
  很快,她就发现了婚姻的最大好处:经济。相比以前租房过日子,省了房租,省了水电钱,省了不必要的开销,甚至省了一半的出租车费。
  两个人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各尽所长。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当然,他们还可以像以前一样,花钱雇人打扫卫生,修理水管,检修电器。但是,交易成本太高。得花时间找一个满意的人选,然后谈价钱,再盯着他(她)工作,负责验收。在这些事情上投入的成本,足以抵消他们从专业技术工人那里获得的比较优势。更关键的是,在诸如修理电器这种事上,专业人员可能做得更好,也可能心不在焉——毕竟,这不是给自家人干活儿。就工作的积极性而言,任何人都比不上他们自己。没谁监督,也会卖力工作,心甘情愿。
  家,变得实实在在,日子如此踏实。偶尔,她会觉得失落。想起当年的烛光晚餐、酒吧聚会、包厢电影,想起那些华丽包裹下的浪漫情怀。
  如果恋爱是漂亮豪华的包装,婚姻就是拆了包装后的耐用品,物美价廉,可靠实际。
  这无妨你对奢华的怀念。
  

于情事中沉没(1)
恋爱过程中的那些情感付出、金钱开支、时间消耗以及绵绵无休止的情话,都会随着爱成往事而覆水难收,变成沉没成本。
  15年前,校园门口小餐馆的瓦罐鸡汤便宜得像是不要钱。她记得,自己把一张卷成小卷儿的10元钱,偷偷塞给师兄。那张纸币是她出门时匆忙握在手里的,已经被手里的汗濡湿。
  那是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