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夫之哈哈大笑,张景祁带着几分幽默。
郑文焯疑惑望着他们。
郑文焯:“两位仁兄何苦要火上浇油?”
张景祁:“片刻之间,便使郑兄知其谜底。”
115.长拱桥
迎亲队伍敲敲打打从桥上经过。
围观人群越聚越多,指指点点。
116.杨宅绣楼
吹打声越来越近,随风传入绣楼。
身着红袍,头戴凤冠的杨琼英浑身颤抖,步履艰难,从围廊退入内室。
满面绝望,珠泪纵横。
杨琼英跌倒在书案前,用手捧起一纸素笺,贴在胸前。
杨琼英:“郑相公,不想中秋一别,竟成永诀。如今各自东西,情分空存,奴家只有以身报君,方能使相公知奴家一片冰心。”
音乐声越来越近。
杨琼英缓缓起身,从床架上抽出一条白绫,走向卧室。
杨琼英:“一身洁净清白质,万段幽情尽向君。”
117.杨宅大门
鞭炮齐鸣,丝弦悠扬。
郑文焯骑在马上,望着红漆大门上的大红喜字,居然惊呆了。
王夫之调笑着。
王夫之:“郑兄,新人宝宅到了,还不下马行礼。”
郑文焯结结巴巴。
郑文焯:“这是何府?”
王夫之:“杨员外之府。”
张景祁哈哈大笑。
张景祁:“为兄刚才不是说过,如果上苍有眼,郑兄今日所娶之女就是杨小姐吗?”
郑文焯依然半信半疑。
郑文焯:“此情此景莫非是黄粱春梦?”
张景祁:“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岂非梦也?你不是前来迎亲吗?”
郑文焯:“小人为何不知所娶之人就是杨小姐?”
王夫之:“郑兄自得知娶亲之后,一直闷闷不乐,不准提及新娘名字,自然无从所知。”
杨府仆人跑出门外,向郑文焯行礼。
仆人:“我家老爷请姑爷进府。”
郑文焯大喜所望,神情飞扬,眉开眼笑。
郑文焯:“果真如此。”
仆人:“姑爷,请。”
118.杨宅绣楼
春梅风一般跑上绣楼。
春梅:“小姐,大喜。”
无人应答。
春梅四处找寻,猛然发出恐怖的叫声。
杨琼英已将头伸进白绫的活套。
春梅惊叫着抱住杨琼英的双腿。
春梅:“小姐。”
杨琼英:“还是让我去死吧。”
春梅:“小姐,都误会了,新姑爷就是郑相公。”
杨琼英苦笑。
杨琼英:“别捉弄我了,与郑相公结为夫妇,只有死后方能实现。”
春梅容光焕发。
春梅:“小姐,我发誓,新姑爷就是郑相公。”
杨琼英仍是半信半疑。
郑文焯喜气洋洋出现在房前。
郑文焯:“小生拜见小姐。”
春梅:“小姐,快看,郑相公来了。”
杨琼英又惊又喜,脚一软,摔下了板凳。
郑文焯抢先一步接住了杨琼英。
郑文焯:“琼英。”
杨琼英珠泪点点,声音哽咽。
杨琼英:“真是你吗,文焯?”
春梅知趣的闪开。
郑文焯:“我也是刚刚得知所娶之人是你。真是苍天有眼,有情人终成眷属。”
杨琼英投进郑文焯怀里。
杨琼英:“奴家三生有幸,得以奉陪相公。”
119.杨宅后院
郑文焯陪伴杨琼英翩翩而来。
王夫之与张景祁迎上前行礼。
王夫之:“拜见嫂夫人。”
张景祁:“恭贺新禧。”
郑文焯:“这就是王、张两位仁兄。”
杨琼英粉面半羞,还礼。
杨琼英:“奴家这厢有礼了。”
王夫之:“中秋之夜,两位小弟过于鲁莽,不知嫂夫人在郑寓赏月,冲散巫山云雨,惊飞比翼鸳鸯,还望嫂夫人海涵。”
杨琼英:“两位哥哥取笑了。”
张景祁:“就是,如果当初偷云撩月,就没今日洞房花烛之美了。”
杨琼英羞怯回首。
三人大笑。
120.大街闹市
喜轿载着喜人。
迎亲队伍得意而归。
郑文焯扬鞭催马,笑纹满面。
王夫之、张景祁追随其后。
歌声响起。
“情侣今日遂心愿……”
121.郑宅正厅
宾客盈门,乐声大作。
春梅伴着披着红盖头的杨琼英姗姗而来。
郑文焯喜笑颜开,与杨琼英并肩而行。
拜天地。
歌声继续。
“……红烛喜庆结良缘……”
122.郑宅后厅
郑文焯轻轻挑开杨琼英头上的红盖头。
容光焕发、粉面柔肩的杨琼英美若天仙。
众宾客齐声赞颂。
郑文焯脉脉含情的眼睛。
杨琼英红润的樱唇。
歌声继续。
“……世上有情皆应此……”
123.郑宅洞房
郑文焯与杨琼英笑谈正浓。
郑文焯给杨琼英插上金钗。
杨琼英手上的玉莲。
红烛摇曳。
杨琼英秋波频递。
郑文焯拉开杨琼英的裙带。
红绡帐低垂。
歌声结束。
“……金钗巧得配玉莲。”
124.片尾
1980年8月27日上午10点草就
2006年10月26日上午9点誊写 txt小说上传分享
春游(1)
春游
我们都有过学生时代,
存之于我们心中。
也许是夏夜银河里的织女星,
闪烁着神秘的光彩;
或者像万花丛中的一朵玫瑰,
花瓣比胭脂还要鲜红。
这是灿烂的瞬间,
多少理想从此张开翅膀,
乘着粉红彩云,
飞向充满憧憬的太空。
啊,赞美这伟大的学生时代,
我们有多少甜蜜记忆,
生活就是从那里扬帆,
潮流才显得澎湃汹涌。
有过一个清晨,
我走过母校四中。
春天已经降临,
垂柳摇曳着轻纱,
青草推开了复苏的泥土,
娇嫩的梅花把严寒欢送。
校门涌出春游的学生,
队伍和旗帜交汇,
青春的脸上眉飞色舞,
少女的唇边带着春风。
如果春天的河流是欢乐的,
这些学子就是投向春天的潮流;
如果春天的气息是温暖的,
这支队伍就是冲向春天的出水蛟龙。
是的,
每当走向春天,
人们都满带笑容。
不知为什么,
我感到一种触动。
眼里有几分湿润,
嘴唇在微微颤动;
久违的感情在血管里奔涌,
激荡在火热的胸中。
十多年的岁月流逝,
过去的情景开始淡漠,
努力的精心捕捉,
却依然无影无踪。
就在温暖的母校身边,
触景生情带来回忆的灵感,
就像大海里扬起的浪花,
我们不有过同样的岁月峥嵘?
也许更富有诗意,
也许更为幸福,
也许旧梦比现实更显得活泼、生动。
那是一九六六年的春天,
大自然让我们激动。
紧张的课堂作业已使大家感到疲惫,
同学们渴望投入村的怀抱,
领略春天的万紫千红。
带着满腔的热望,
班主任的门徒发起了冲锋,
全班都在出谋划策,
终于使那个冷酷的女人答应了请求,
同学们感到空前的成功。
班主任再三声明,
这是一次野外生物考察,
与春游毫不相干,
同学背地都感到好笑,
就像是愚弄狗熊。
之后的几天里,
学习成了负担,
一种伟大的期待,
使教室变得狭窄,
无法容纳我们飞翔的心胸。
春游(2)
星期日的清晨,
晨曦出现在深蓝色的天空。
花瓣洒落在头上,
桃花映红了青春的笑容。
黎明的空气多么清新,
还有小鸟的叫声,
也许草尖挂着晶莹的露珠,
在微风里轻轻滚动。
每个人都显得活泼,
仿佛欢度盛大的节日,
虽然我们个性各异,
彼此的欢乐却那么相同。
不是吗?
我们的青春就像清晨,
带着对生活的愿望,
投身于春天醉人的大自然之中。
脚步整齐,
迎着朝阳,
我们挺起胸。
在队伍的前面,
飘扬着鲜红的旗帜,
在逐渐变得明亮的天空下卷动。
扎着小辫的班长拉起悦耳的女高音,
紧跟着响起全班人的和声,
每个人都唱得那么由衷。
体育健将喊着口令,
声音是那样有力,
就像指挥着千军万马,
洋洋得意,分外威风。
最讨厌我们的班主任,
总把自己看得至高无上,
不是指责没有队形,
就是教训唱得没板没眼,
活像一只不守时辰的叫鸡公。
离开校园,
我们的队伍就是一条蛟龙。
在大自然的怀抱,
五彩缤纷的景致扑面而来,
还有扑鼻的花香,
就会感到温暖的醉人和深浓。
唱着春歌走向春天,
心胸会变得格外宽阔,
我们也许都是孩子,
春天之歌就更应该赞颂。
羡慕我们吧,
羡慕我们飞扬的青春;
迎接我们吧,
这片绿色的原野,
我们这些年轻的中学生,
是第一次与春天握手,
我们的心里,
涌满了磅礴的春风。
啊,春天,
你点缀了原野、河流、山峰。
春天女神不仅能歌善舞,
而且擅长丹青,
涂绿了万千枝头,
也把娇嫩的花瓣染的粉红。
一条公路就从中穿过,
时隐时现,
飘带似的把城市与乡村贯通。
水田的青苗默默生长,
浅水里铺满了梦幻的碧绿,
这梦境宛如梦中。
远处的山脚有几间茅舍,
黄墙青瓦掩饰在绿树丛里,
几道长长的炊烟,
悠闲的盘旋在天空。
草丛里跃起几只春燕,
柔美的飞到溪旁衔泥,
那姿态何等的轻松。
我们为之陶醉,
甜蜜的滋味何等的香浓。
队伍早已自行解散,
三五成群的自由活动。
班主任声嘶力竭的叫着,
谁都把叫声当成一阵风。
成天与A、B、C打交道,
还有二元一次方程,
投身于这万物复苏的世界,
心脏都在愉快的跳动。
听听那边的歌声,
女孩子唱得动听;
看看这边的动静,
男孩子快步如风。
大家忘却了课堂、作业,
那一切就像距离我们整个世纪,
只有这明媚的大好春光,
和着春风一起涌入我们的心胸。
春游(3)
我们是城市人,
熟悉的只是车行的穿梭,人流的汹涌。
跳出了水泥的围墙,
把街道与楼房丢到脑后,
站在翠绿和桃红的中央,
这才是最大的愉快和光荣。
看啊,
那一片农户前的桃林,
我拉着同姓的朋友在叫,
那花朵绽放得何等鲜红;
听啊,
那一声声布谷鸟的委婉,
我冲着秀才在喊,
这声音叫人心动;
我召唤着机灵鬼一起跑过去,
看一条小溪,
弯弯曲曲的从绿草中穿过,
悄悄的与秧苗交融。
我们来到镇镜山下,
这里美妙得犹如甜蜜的梦。
城市的喧嚣变得遥远,
只有哗哗的水声和水牛的吃草声,
还有小鸟的鸣叫,
大家都为之跳动。
班主任带着信徒走了,
我们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同学们诙谐的称自己是“乌合之众”。
我们这些乌合之众,
却体念到春的风采,
那种感受难以形容。
瞧吧,
树阴下消失了两三个,
小溪边掠过几个清晰的倒影,
一队人马从草坪上跑过,
几个女生活跃在绿色之中。
我们结伴登山,
凭高远眺我们的心胸。
好一阵急促的攀登,
我们登上了镇镜山,
虽然不过十几分钟,
脸色却被喘息染得通红。
山腰的竹林摇曳,
俨然是郑板桥笔下的画面;
山上是一片油菜地,
用那金黄的花朵装饰着山峰。
一条小溪绕山而动,
春水里流淌着春天的信息;
还有几头水牛在田边歇息,
强壮的家伙移动的十分从容。
我们忘却了一切,
恐怕打破了美妙,
完全陶醉在美景里,
这才叫做人在画中。
山水如此的迷人,
我们长久地站在小小的顶峰。
山水是大自然的造化,
光和色使之更为妖娆,
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后生,
知道这就是我们的光荣。
你看那滚滚东去的长江,
蜿蜒伸展,
从西陵峡口脱颖而出,
画着弧线向东海汇合。
那看那千山万壑的群岭,
每一座都有自己的风度,
在这座城市的周围,
组成一道坚强的屏风。
还有不远处的江城,
在云彩下变幻着活力,
明媚的阳光照着,
看得见厂房、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