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东方不败--捡个媳妇儿来爱 夜萦BL >

第3部分

东方不败--捡个媳妇儿来爱 夜萦BL-第3部分

小说: 东方不败--捡个媳妇儿来爱 夜萦BL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让杨亭旭试试看的农户改了主意,决定让杨亭旭干到秋收。
   
   “杨小弟,真没看出来你一个弱弱的文人除了刚开始还有些手忙脚乱的做不好外,之后就和我们做的差不多了。”说话的是这个农田的主人牛大茂,也是这个村里的一个大农主,平时耕田便需要雇一些农民帮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让杨亭旭试试看。
   
   一旁一个端着碗的农夫附和:“是啊,如果不是知道以前你一直是个文人,我都要以为你只是因为这次生病才会一开始显得那么虚弱。”
   
   “对了,你听说你这次着了风寒,还失忆了没事吧?”另一个农夫凑过来问,村子里平时也没什么事,就靠这些家长里短的打发时间。所以杨亭旭病好了但失忆的消息一个晚上就传开了。现在问,也不过是想要打听打听失忆的杨亭旭为什么病好了就改了性的不在读书,反而想要种田了。而至于何时问这个问题好呢,自然就是吃午饭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处于午饭时间的现在,杨亭旭会被围住的聊天,
   
   明白这个道理的杨亭旭自然不会因为不能安静的吃午饭而感到不悦,相反的杨亭旭抓住了这个机会打好了相当深厚的人际关系。一顿午饭下来,整个村庄的农夫都改变了原本对于杨亭旭身子的前任主人的那种文人傲慢的印象,有了杨亭旭就是一个好兄弟的想法。于是,下午农闲的时候,就有农夫给杨亭旭介绍了一下目前村庄情况,以及附近的一些情况——
   
   这个村庄的名字是王家村,至于为什么会有姓杨的自己目前还不得而知。村上有个大户人家的别庄,平时村里种植的蔬菜大部分都会被那个大户人家收购。剩下的,村民们可以自己留着吃或者是上城镇叫卖。叫卖的话,村里会组织,也就是俗称的赶集。基本上就在秋收和新年之间会有。村庄后面有一个山谷,平时大家农闲的时候会在谷口砍柴。但绝不会深入。因为听说里面虫蛇很多,所以大家都不会进去,另外这附近的山顶上有个武林组织,所以偶尔看到拿武器的人也不用大惊小怪,又由于村庄地处背山的位置,所以会更少看到。据说上次看到还是两年前的事情。一通话下来,杨亭旭也就对现在的处境了解的一清二楚。
   
   在告别了农夫回家的路上,杨亭旭思索着有空去山谷里看看,说不定会弄到一些好东西,不过去的时候,要记得带些驱蛇虫的药物。想着,杨亭旭就到了王家,与王家说了几句话后,就带着娃儿回了家里。
   
   就这样,每天过着早上起来梳洗梳洗,做好早饭和娃儿吃一顿,然后送娃儿到王家后,拜托王家照看一下娃儿,就去上工。下午,回来接娃儿回家,烧烧饭,和娃儿吃顿晚饭聊会儿天,然后洗洗睡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出的生活。偶尔趁着农闲的时候上谷口砍砍柴,采采野菜和一些药材。留一些放在家里,剩下的卖给别庄或者是送给王家做药用。转眼间,就到了秋收季节,拿着当初约定好的种子,与另一户农户约好帮忙造新房子后,杨亭旭就下工回家,存放好种子,等着明年春天下地种植。然后思考起秋天与冬天两季该干什么。
   
   娃儿瞧着杨亭旭在思考问题,也就乖乖的坐在一旁不响。
   
   片刻后,杨亭旭看了眼安静的坐在一旁的娃儿问了句:“娃儿,想不想读书。”
   
   “啊?”娃儿仰头看着杨亭旭,然后摇摇头,“娃儿不想。”
   
   “为什么?”杨亭旭忍不住疑惑的问,这个世界还是以百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主要观念的时候。怎么娃儿却会反其道。
   
   娃儿泪汪汪的看着杨亭旭:“读书后就不能和爹爹亲近了,而且家里没钱读书。”
   
   “……”杨亭旭怔愣,不明白读书和亲近有什么关系。想了片刻,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询问,“娃儿是不是以为读书了,就会像爹爹以前那样满脑子都是书,忘了其他?”
   
   娃儿点头,杨亭旭苦笑,他倒是忙得忘了以前的那个“自己”给娃儿留下了什么影响。忍不住叹了口气,杨亭旭伸手将娃儿抱起的放到腿上:“娃儿,读书是不会让人那样的。读书呢,只会是让人明白事理,明白与人相处之道。”
   
   娃儿一脸不信的看着杨亭旭:“那么,爹爹为什么那时候会变成那样呢?”
   
   “额……”杨亭旭呆愣,这要他怎么说?那个时候的他又不是“他”,自然不可能知道“他”那个时候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这时娃儿倒像是想到了什么:“难道是因为娘?”
   
   娘?!杨亭旭发现这是娃儿第一次提到自己的娘,这让杨亭旭感到了奇怪。照理说,一个那么大的娃儿是离不开娘的,可是自己到这里的半年多,确实一次也没有听到娃儿喊过娘。于是忍不住的试探着问:“娃儿,能不能给爹爹说说你娘的事情。”
   
   “爹爹说,娘死了。”娃儿落寞的说。
   
   这倒让杨亭旭惊了下,连忙安慰:“娃儿,虽然爹爹不记得了,但是爹爹想,娃儿的娘会在天上看着娃儿。娃儿伤心,娘也会在天上跟着伤心的。所以娃儿就当娘是去了远处,还没有回来好了。”
   
   娃儿点头:“娃儿知道,而且娃儿有爹爹,娃儿不伤心。”
   
   杨亭旭抬手摸摸娃儿,心里想着以后应该对娃儿更好一点。然后转移开了话题:“那么,娃儿想读书不?”
   
   “想!”娃儿咬咬唇,点点头,随后有迟疑了,“但是……”
   
   杨亭旭笑笑,突然变出一个钱袋:“娃儿看看,里面是什么?”
   
   娃儿接过,打开,就看到里面放着几枚铜钱。
   
   “钱。”娃儿眨巴眨巴眼,惊叹,“好多!”
   
   “这个是用来给娃儿上学的。”杨亭旭笑着说。他来到这里后,最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娃儿对于钱十分的敏感,一开始他还没有熟悉这里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靠娃儿来管账的。
   
   “可是……”娃儿仰头看杨亭旭,“家里……”
   
   杨亭旭拍拍娃儿的脑袋:“家里现在还不需要钱,吃的用的都够了。而且我最近接了个造房子的任务,我去学学如何造房子,回来给咱们的家翻翻新。”
   
   “那么,娃儿就去学读书,努力读好书以后考大官。”
   
   杨亭旭摇手:“考大官倒不用了。”自从听王大嫂说现在当官是考买的后,他就已经明白这里的官场十分的黑暗,而且很少有前途。再加上娃儿对于钱非常的敏感,杨亭旭就开始思考让娃儿当个大商人。虽然现在世道仍旧是重农轻商,但是有钱了至少可以不用饿肚子。所以,杨亭旭看着娃儿疑惑的眼说,“娃儿长大当大商人吧。”
   
   “好!”没有问杨亭旭为什么不让自己当大官,而是让自己当大商人的娃儿点点头就答应了。
   
   杨亭旭微笑着拍拍娃儿的脑袋,做出决定:“明天我带你去学堂报道。”
   
   次日,杨亭旭带着娃儿进了学堂,将手里的铜钱交给老夫子,说好下课时间后,杨亭旭就离开去帮忙造房子。之后的日子除了送娃儿去的是学堂以及自己上工的地方是工地以外,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就这样忙忙碌碌的到了新年前。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修改
 
 
 
 
 4
 
 4、三 。。。 
  
  
   一天,杨亭旭拿着帮忙造房子时,人家所给的辛苦钱。背着农闲时与其他农夫们学得编竹筐,带着因为快要过年了所以不用去学堂的娃儿与其他拖家带口的村民们一起上城镇赶集。因为是杨亭旭第一次与娃儿上城镇,所以杨亭旭并不想将时间花费在摆摊叫卖上。与同来的村民说好回来的时辰后,杨亭旭带着娃儿逛起了镇里的商店。
   
   这个镇的名字叫做青山镇,是一个十分小,也是十分普通的镇,但是该有的还是有的。所以当杨亭旭拉着娃儿来到镇里的商业一条街上,看到的就是叫卖与逛街的挤满了整条街。杨亭旭看了看,便弯腰抱起娃儿,让娃儿坐在自己的手臂上,然后将钱袋放到娃儿的手里。先进了一个门前挂着药字的铺子,将竹筐里晒干的一些药草卖给了药铺主人。然后在与药铺主人聊了一会儿天后,确定以后每隔三个月,送来一些药草让药铺主人收购以后,杨亭旭便抱着娃儿拿着卖药草的钱以及些许定金来到了镇上的饭馆门口。
   
   “娃儿,想吃什么?”杨亭旭与娃儿站在饭馆的大门口。杨亭旭边问着,边扫视了下饭馆内的大堂。此刻由于并不到饭时,所以堂内的客人只有小猫两三只,也都没有点什么菜,只是叫了些下酒菜的聚在一起聊着天。柜台后的掌柜正头一点一点的打着瞌睡,小二见到客人进来,也并不热情的的上前打招呼,只是略微抬抬眼,就又垂下去的发着呆。
   
   娃儿同样环顾了下饭馆,然后扯了扯杨亭旭的衣袖,抬头抽到杨亭旭的耳边:“爹爹,我们去路边摊吃吃吧。这里好贵的,而且做的也没有爹爹好吃。”
   
   听到娃儿前半句的杨亭旭本来执意想让娃儿进去吃吃看,算是给娃儿开开眼界。结果听到后半句,便忍不住的低头问娃儿:“娃儿,你来这里吃过?”
   
   娃儿点头:“爹爹,你以前带着娃儿和几个叔叔来这里吃过。”
   
   杨亭旭了然,估计是以前的他带着娃儿来这里和其他的书生比试。既然娃儿已经来过了,而且还说没有自己做的好吃,那么杨亭旭就改变了想要带娃儿来开开眼界的想法,转身带着娃儿去了他来时路过的一个馄饨摊。
   
   坐在摊旁椅子上,叫了两碗馄饨,杨亭旭和娃儿一人一碗的吃了起来。同时竖着耳朵听起路人的谈话。
   
   “唉,你听说了吗?最近衡阳城刘家被灭了门。据说是因为刘家家主与魔教人交好才会这样的。你说这些走江湖的,怎么就这么多事?大家和和气气的一起生活多好,整天杀啊杀的?累不累人?”杨亭旭抬头顺着声音看去,发现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大汉,正边吃着面,边口沫四溅的说。
   一旁一个瘦瘦的男人挑了挑筷子,不以为然的接口:“这有什么,前几年魔教内不是换了教主。照我看啊,这些江湖人是恨不得每天乱一下,不然那些说书里的大侠啊,剑客什么的,怎么会冒头。”
   
   前面的大汉点头:“也对。这江湖要是不乱的话,那我们哪还有那么多的故事好听。”
   
   “就是,就是。咱们说些别的吧,”坐在大汉对面的瘦小男人附和,顺便转移了几个话题,杨亭旭细细听来,皆是家长里短的。
   
   收回对于那桌的注意,杨亭旭想了想,总觉得那个衡阳城的刘家以前听过,还有魔教易主的事情也十分的耳熟能详。但是脑子里就是想不起来具体。估计是这个身体以前记忆的遗留。思索了片刻后,便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吃完午饭,杨亭旭弯腰抱起娃娃,让娃娃从钱袋中掏出几枚铜板付给铺老板后。就抱着娃娃朝着之前看好的一家铁铺走去。刚迈进铁铺就听见里面叮叮当当的一片响,热腾腾的气扑面而来,将室外的寒意哄去。
   
   杨亭旭低头,就见娃娃睁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环顾店内,然后略带兴奋的指着墙上挂着的几副铁具,仰头朝着杨亭旭叫:“爹爹!你看,这些铁具好有趣,竟然是弯的!”
   
   杨亭旭顺着娃儿的手看过去,就见墙上挂着几个成半圆形的铁块。因为曾经有位好友酷爱马术,连带着对于马术知识略有了解的杨亭旭一眼辨认出那铁块是马蹄铁。
   
   刚想回答,就见一旁闲着的老铁匠凑了过来,逗弄的笑问:“娃儿,想要知道那是什么?”
   娃娃睁大双眼,看着老铁匠,忍不住好奇的点头,嫩嫩的回答:“想!铁匠伯伯告诉我那是什么吧?”
   
   老铁匠似乎对于娃娃能够一眼认出自己职业而感到有趣,哈哈笑了几声,摸了摸白花花的胡子才道:“机灵的小家伙,这是马蹄铁,是用来装在马蹄上的。”
   
   “马?”娃娃睁大眼睛,“那是什么动物?”
   
   听到娃娃问话,杨亭旭这才想起娃娃似乎从来没有见过马,只见过田野间的驴。刚想解释,就看见外面一声马嘶,然后一个健硕的大汉走了进来。
   
   刚进来,大汉便非常豪爽的喊:“张铁匠,换两个马蹄。”
   
   “唉,来了。”老铁匠应了一声便走到墙旁,拿下两个马蹄边往外走,边朝着大汉笑道,“童老,今儿个咋有空下山来?莫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办?”
   
   那大汉挥着手,叹了口气道:“别提了!我这不是下山,而是办完了事刚回来。结果刚到将门口儿,就听说老爷又有事情让我去办。这不,马儿跑的的掉蹄了。我想了想,这里也就你老张家的铁铺手艺好,而且我也放心,于是便来找你装两个。”
   
   “那是!”老铁匠拍了拍胸,“这附近谁不知道我张老伯的铁铺是顶好的。来来来,我给你的马儿装好铁蹄,让你那马儿又能赛千里。”说话见,老铁匠走出门去,开始给马儿换铁蹄。
   
   “那就多谢了!”大汉笑笑的说,然后开始环顾室内。当环顾到杨亭旭怀里的娃儿时,便停了,“好可爱的娃儿!叫啥名字?”
   
   杨亭旭低头,就见娃娃丝毫不害羞的睁大眼睛看着大汉,见对方问话还有模有样的回答:“我叫杨娃儿。”
   
   “这名字好。”大汉笑着点头,然后看向杨亭旭,“你家娃儿真够机灵的。”
   
   杨亭旭浅笑,略带得意的抬手摸了摸娃娃的脑袋。
   
   娃娃见杨亭旭摸摸自己,便朝着杨亭旭笑笑,随后朝着大汉甜甜的问:“叔叔,我刚才听外面有动物叫,那是什么动物啊!叫声还蛮好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