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日记-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关的一切继续存在,我们就是人类的一部分,就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
“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即思想将自我统一起来。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思想并不是你的或是我的,想法并不是个人的想法。想法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当人们真正地深入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时,我想我们就可以理解死亡的本质了。”
“作为一个男孩,你一定追随过狭小的山谷中的汩汩溪流。水流速度越来越快,当你把一根树枝扔进溪流中,并跟着它下山、上山、穿越溪涧,一直跟到它坠下瀑布,消失不见为止。这种消失就是我们的生命。”
“死亡意味着什么?死亡这个词,这种可怕的感觉是什么?我们似乎永远不会接受死亡。”
。 想看书来
1983年3月16日 星期三 生的恐惧与死的真相(继续15日的谈话)(1)
“人们由于不同的思想状态而相互残杀。杀人可能是因为宗教原因,可能是因为爱国心切,为了和平,在有组织的战争中杀人。这一直是我们的命运,无休无止的相互残杀。”
“先生,你是否想过这种残杀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痛苦?——多年来人类一直遭受着强烈的痛苦,眼泪、愤恨、残暴与恐惧的痛苦。这种痛苦仍在延续,这是一个病态的世界。无论是左派、右派、中立派的政客或是极权主义者,都不会带来和平。对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责任的。为了负起责任,我们必须知道只有停止屠杀,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才会是美丽的、和平的。不去面对问题或是不想解决问题都是巨大的灾难。我们把这个问题完全留给专业人士,可专业人士却如同深渊或毒蛇一样危险。”
“这些问题暂且不谈,死亡的意义是什么?先生,对你而言,死亡意味着什么?”
“对我而言,死亡意味着我的过去与现在都因为疾病、事故或是年老体弱而终结了。当然,我曾阅读过亚洲人与印度人的著作,也曾与他们交谈过,他们相信转世轮回之说。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可信,但是,据我理解,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树木的死亡、鱼儿的死亡、蜘蛛的死亡、我的妻儿的死亡,瞬间终结了这些生命的所有记忆、想法、痛苦、焦虑、欢乐、开心,他们再也看不到日落了——所有的一切都终结了。一想起这些,不仅会热泪盈眶,而且会意识到自身的弱点、自身的孤寂。我会想到要与妻儿分离,要与自己为之奋斗的、珍视的、铭记的、坚持的东西分离,要断绝一切联系以及相关的痛苦,所有的一切都会戛然而止。我认为我们通常都会这样看待死亡,这就是死亡的意义。对我而言,死亡意味着终结。”
“我有一张我的妻儿在海边小屋弹钢琴的照片。我们过去常常一起弹钢琴。这张钢琴边的照片留住了我的记忆,但实际上却早已物是人非。记忆是痛苦的,虽然记忆可以带来快乐,但快乐会慢慢消退,因为哀伤终究会占据上风。对我而言,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死亡。”
“我们以前养了一只可爱的波斯猫,这个小东西很漂亮。一天早晨,它死了,死在了前门廊上。可能是因为吃了什么东西——它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毫无生气。它再也不会喵喵地叫了。这就是死亡,长寿者的死亡或是新生儿的死亡。我曾种过一棵小树苗,我希望它能够长成健康的大树。然而,有些莽撞的人从此路过,踩到了它,它永远无法长成大树了。这也是死亡的形式。每一天的终结,无论是好日子还是坏日子,都可以称作死亡。每天都有起始与终结。”
“先生,什么是生活?从某人出生到死亡,什么是生活?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为什么在历经了数个世纪之后,我们会以这种方式生活?生活方式取决于你自己,不是吗?先生,生活是不是永恒的斗争?冲突、痛苦、欢乐、愉快、焦虑、孤寂、沮丧,不停地工作,给别人打工或是给自己打工,以自我为中心,也许有时会慷慨大方、妒忌、愤怒,尝试压制愤怒或是让愤怒爆发,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生活——泪水、欢笑、哀伤、崇拜自己创造的东西。生活在谎言、幻想与怨恨之中,厌倦了一切,无聊、空虚: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不是你的生活而是地球上所有人的生活,我们都想远离这些东西。这种崇拜、苦恼与恐惧从古至今一直在延续——工作、冲突、痛苦、怀疑、困惑、愉快与欢笑。所有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1983年3月16日 星期三 生的恐惧与死的真相(继续15日的谈话)(2)
“这一切的终结称为死亡。死亡会断绝我们的所有联系,无论是表面的联系,还是深层的联系。僧侣、遁世者的联系,家庭主妇的联系,邻里之间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会随着死亡而终结。”
“这里面包含几个问题:第一,永生的问题。真的存在永生这种东西吗?答案是凡人无法永生,凡人会意识到死亡。永生是指超越了时间,全然不会意识到终结。自我,‘我’会永生吗?自我会意识到死亡吗?自我永远也不会变成永生。‘我’、自身以及相关的所有元素都是通过时间融合在一起的,也就是思想。自我永远不会永生。人们可以创造永生的想法,可以创造神灵,构建宏图与想象,并对此坚信不疑,从中获得慰藉,然而这并不是永生。”
“第二(有点复杂),人们有可能适应死亡吗?不要害怕,不要以任何形式自暴自弃。我们为什么要把生与死分开?死亡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死与生、生与死,它们是不可分离的。妒忌、愤怒、哀伤、孤寂与欢乐等情感被人们称为生活,这些情感也可以被称为死亡——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开呢?为什么要拉开它们之间的距离呢?是的,我们分得清清楚楚。我们可以接受老人死去,这是自然规律。但是,当年轻人因为意外或疾病而丧生时,我们会强烈抵触。我们会说这不公平,不应该这样。可见,我们总是把生与死分开。这是我们应该质疑并理解的问题——或者说,不要把它当作问题来对待,而要看看它的内在含义,不要浅尝辄止。”
“另一个问题是时间问题——时间涉及到生活、学习、积累、行为、动作以及我们所知的时间的终结,即分离生与死的时间。从这里到那里,从‘是什么’到‘应该是什么’,只要存在分离与分化,就会涉及到时间。维持生与死的这种分化,对我而言是一个重要因素。”
“只要存在分离与分化,就会存在恐惧,就会为了克服恐惧而努力寻求安慰与慰藉,寻求延续感(我们谈论的是心理世界,而非物理世界或现实世界)。时间将自我融合在一起,思想维系着本我、自我。只要人们能够从心理上真正理解时间与分离、分化的重要性,理解人与人、种族与种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分歧即可。这种分离与分化如同生与死一样,是时间与思想的产物。生中有死,意味着彻底改变我们的整个生存观念。在不涉及时间与动机的情况下,终结联系就是死中有生。”
“爱无止境。爱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爱从不是私有的。一个人也许会爱上另一个人,但是当爱受到局限,转嫁到某一个人身上时,就不再是爱了。有真爱的地方,没有时间分化,没有思想分化,没有综合生活以及所有不幸、困惑、怀疑、妒忌、焦虑等的分化。人们必须对时间与思想给予很多关注。人类并非只生活在现在,这毫无意义。时间是过去、现在与将来。时间具有连续性,思想与时间密不可分。思想密切联系着自己创造并融合的东西。”
“最后一个问题是:既然个人代表着整个人类——你是整个人类,并非代表,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那么等你死后会怎样呢?当你或他人死去,你与他人代表着人类行动与反应的洪流,代表着意识流,代表着行为举止等:你就是那股洪流。那股洪流限定了人类的思想、人类的头脑,只要我们保留着贪婪、妒忌、恐惧、愉快、欢乐以及其他情感,我们就是这股洪流的一部分。你的机体也许会终结,但你是这股洪流的一部分,当你在生时,你就是洪流本身。这股洪流变化着,有时和缓,有时湍急;有时深,有时浅;有时因河岸的限制而收窄,有时会冲破限制汇入广阔的水流之中——只要你是洪流的一部分,就没有自由可言。时间、困惑、积聚的悲惨记忆与联系会限制自由。只有当洪流终结,终结并非是你脱离了洪流或是变成了其他东西,而是指洪流的彻底终结,只有那时才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维度。这个维度无法用语言来衡量。没有动机的终结是生与死的全部意义,天堂的本质存在于生与死之中。”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983年3月17日 星期四 内在世界里的时间与空间(1)
今天早晨的云层很低。昨晚下雨了,虽然不大,但却使土地变得湿润、肥沃。想象一下,在这样的早晨,群山、云层、天空交相辉映,人们在地球上消耗的巨大能量,过去五十年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所有河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污染,人们在无休止的娱乐中消耗着能量,所有这些看起来是如此奇怪、如此病态。
今晨坐在阳台上,时间似乎远离了人类。时间是运动的,时间无处不在,学习的时间、行动的时间,时间是改变日常生活的手段。可以这样理解:时间是学习语言、学习技能、制造飞机、组装电脑、环游世界必不可缺的;年轻的时光,年老的时光,日落的时间,太阳缓缓从山上升起的时间,长长的影子与慢慢长大的树木,时间可以成就优秀的园丁、优秀的木匠等。在现实世界中、在实际行动中,学习的时间必不可少,非常有用。
在内心世界里,我们也会这样延展性地使用时间吗?我们会把思考、行动、学习的方法拓展到皮肤内部的世界,拓展到内心区域吗?比如希望,比如成就,比如自我提升。这听起来很荒谬——从这样变成那样,从“是什么”变成“应该是什么”。有人认为,把暴力的相关特质转变为非暴力,时间必不可少。
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俯瞰山谷,长长的、宽宽的,你甚至可以数清有多少排橘树,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你看着大地与山谷的壮美,忘却了时间,但是要把这种感觉画成画、写成诗,却需要时间。也许,我们把时间当作手段,用于逃避“是什么”,逃避我们是什么,逃避未来的我们会怎样,其他人会怎样。
心理国度的时间是人类的大敌。我们希望心理进化、成长、拓展、充盈,能够超越它现有的状态。我们从未质疑过这种渴望与这种观念的正确性。我们很容易,甚至很愿意接受心理可以进化、充盈的想法,总有一天会得到平静与幸福。但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心理进化。
一只蜂鸟在花间飞舞,静谧的光照很明亮,这个小东西充满了活力。它的翅膀飞快地煽动着,节奏优美、沉稳,看似它可以前后移动。注视着它,感受着它的优雅,真是一件乐事。明亮的色彩、美丽的形态,如此小巧、如此迅捷地飞走了。电话线上有一只仿声鸟。此时,还有一只小鸟落在树顶,俯瞰着整个世界。它已经落在那里半个多小时了,没有挪动地方,但却转动着它的小脑袋观察着,观察周围以确定没有危险。现在,它也飞走了。云层开始远离群山,群山是如此郁郁葱葱。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并不存在什么心理进化,内心永远也不会超出现有的状态。傲慢与自大不会好转也不会恶化,人类普遍存在的自私心理也一样,不会越来越自私,越来越表现本真。一想到“希望”这个词包含了整个世界的未来就有点不寒而栗,从“是什么”到“应该是什么”的转变,只是个幻想。其实,如果可以这样形容的话,希望就是谎言。我们把数个世纪以来人类不断重复的话当作真相来接受,然而,一旦我们开始提问、质疑,只要我们想要发现,不要躲在想象或是口头虚构的假象后面,我们就能清楚地发现本真与心理、本我、“我”的结构。“我”不会成为更好的我。“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以为能够做到,但却依然保持着微妙的形态。自我隐藏在很多表象、很多结构之下,它的表现会时不时地有所不同,但却始终是这个自我。这种独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活动,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超越自我。。 最好的txt下载网
1983年3月17日 星期四 内在世界里的时间与空间(2)
因此,可以看出并不存在自我的改变,只存在自私、焦虑、痛苦、悲哀的终结,这些都是心理、“我”的情感。只存在这些情感的终结,而这些终结不需要时间。这些情感不会在明天就终结,它们只在人们领悟了它们的运作之后才会终结。领悟并不仅仅是客观地、毫无偏见地领悟,而是在完全脱离过去的情况下领悟。在没有观察者的情况下见证这一切——观察者就是时间,虽然它非常想让自己改变,但它始终是观察者。记忆,无论多么愉悦,都不是现实,它们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消失了、完结了、死亡了:只有在没有时间这个观察者的情况下观察,人们才能看到时间的本质与时间的终结。
那只蜂鸟又飞回来了。一缕阳光穿过云层照射在它的身上,照亮了它的色彩与长长的细细的喙,还有快速煽动的翅膀。静静地看着这只小鸟,不做任何反应,只是看着它,就是在注视整个美丽的世界,
“那天我听你说时间是人类的敌人。对此,你曾简要地做了解释,这看似是一个荒谬的论点。此外,你还谈到了很多类似的论点。我发现有些是真实的本真,但人类的头脑从不会轻易地看到本真,看到事实。我曾扪心自问,也曾问过其他人,为什么我们的头脑会变得如此迟钝、如此拖沓?为什么我们不能立刻辨别出事情的真假?为什么我们需要解释?在你做出解释之后,情况会变得如此显而易见。为什么我和其他人就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我们的头脑有什么问题?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和你讨论一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