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天堂-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少
年少是歌,它空有优美的旋律却无人谱词
年少是画,它空有绚丽的七彩却无人描绘
年少是梦,梦醒了,我们就瞬间苍老
年少是痛,痛过了,就明白了
因为树,散落的阳光才会支离破碎,就像心,零零散散地碎了一地
年少的伤,伤过了就不会再痛
年少的我们爱做梦,梦着自己飞上天空,倨傲地俯视天地
年少的歌,无人谱词的旋律由我们来哼出才有意义
年少的画,因为无人描绘的七彩才显得凌乱,更显自由
年少的我们是自由的
校园里的年少轻狂
倩记得不真切了,大概是因为那是发生在初一时候的事,离现在已经很久的缘故,也也许是因为倩的记性一向不好,倩从未否认这一点,她确实记性不好。
她只记得初一的上学期,她和她的同桌阿杜做了一件坏事。那时她什么都不懂,单纯得恍如一张白纸,当初上初一的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单纯的人只会被稍懂世事的人玩弄。
倩很信任阿杜,在倩的眼里,阿杜就是个奇迹,阿杜懂得事好多,好多,多得让倩感到兴奋,倩那时确实还只是个孩子,倩当时也不过11岁,而同年级的人也大多13岁了。
11岁的孩子眼中,世界很绚丽,直到这绚丽的光芒晃伤了眼睛,倩才明白,这个世界,她还不懂。
美丽只为掩盖丑恶,倩一直都这么认为。
那时,阿杜对倩说:“我们来以一个男孩子的名义来给玉写信吧。”
倩不解地看着阿杜:“为什么?”
阿杜说:“因为我总觉得玉不信任我,她有好多事都和别人说,都不和我说,我想多了解她。”
阿杜用乞求的眼神看着倩,倩答应了,阿杜在她心里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值得她完全信赖的人。
倩只是不知道,这样做也会伤害到人。
阿杜读,倩写。因为倩的笔记好看,而阿杜知道该如何写。
信写得有点肉麻,倩在上初二的时候,才知道,那一封信相当于情信。
每个女孩子遇到这种事总会好奇,更何况才13岁而毫无阅历的少女呢?所以玉回信了。
倩不知道阿杜是怎样不着痕迹地把信交给玉,又怎样把回信取走,也许当时她知道,但现在忘了,包括当初那个信纸上的男孩是否有名字。
后来倩宿舍的舍长和玉拿着信质问倩是不是她写的。
倩看到站在她们身边的阿杜在对她使眼色,还有摇头,所以倩也摇头,否认了。
倩在写信的时候忘记改一改笔迹了。
那天晚上,无措的阿杜对倩说:“不要写了,她们都怀疑了,再写她们就会知道的。”
倩觉得应该要写,继续写下去才更能打消她们的疑惑,这也许是小时侯看大多柯南了,知道如何捉住别人的心理,这或许可以让她成为罪犯,但她不会成为罪犯,因为她太容易相信别人了,这是初三时,一个被倩称为“老妈”的男生对倩的评价。
可是阿杜怕呀,所以她就不再写了。
这件事在宿舍闹得沸沸扬扬,玉还在宿舍里好声好气地询问倩,但倩装作发脾气,躺在床上气哇哇地大叫:“你说是就是好了,那信就是我写的怎样?”
因她这一句,玉不再追问她。
而倩认为,为朋友是值得的。
还有阿杜,她认为,朋友是用来利用的。这一句经典而又伤人的话在以后被倩知道了。
从那一天起,阿杜就开始对倩保持距离,是怕会被怀疑,倩不在意,毕竟对于友情,倩还不太懂。
可是阿杜在对她保持距离的时候还经常说她坏话,这确实是一种摆脱嫌疑的好方法,确实。
倩虽然迟钝,但她懂得这个,这个是伤害,就像小学时有一位经常针对她、还孤立她的人对她的伤害一样,所以她懂得阿杜对她的伤害。
这也不能怪她,任何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这样,倩在懂事后就这样对自己说。
可那时她不懂呀,这样的背叛让她很难过,也很不服,所以她才会坦白吧,在阳光的气味充斥,在自来水哗啦啦响的那个下午坦白吧。
那是星期天,住在街上的学生都回家了,阿杜也走了。
睡了一个懒懒的下午觉,很多人都觉得很满足,但倩不开心。
倩的宿舍在六楼,六楼经常因下面几楼用水而停水,所以在星期天的下午,六楼的学生都会错开用水的高峰期,很快地忙完自己的任务。
倩也是。
倩洗衣服的时候,玉也在洗衣服。玉似是有意无意的问倩:“倩,那些信是你写的吗?”
“是。”倩很平静地回答,她没有看玉,她的眼睛的焦点在衣服上,但是她知道,那一刻,玉有惊讶地看着她。
“为什么?”
“因为阿杜叫我写,所以我就写。”
“那你为什么要说?”
理由倩没说,倩现在也不记得了,她只记得当时她没有一点犹豫,当时她只是不服,不服自己为了阿杜忍受那么多的追问,到最后却遭到了她的白眼,这样很不公平,而倩一直是只为她所承认的人保密,无疑,阿杜的行为并不是她能承认的,所以她坦白了。
说伟大一点,就是弃暗投明,说龌鹾一点,就是背叛、没义气。倩只认为自己是中间人,不伟大,也不龌鹾,她没必要为伤害自己的人保密。
阿杜回校,倩告诉她她已经把一切都告诉玉了,倩不知道为什么,她看不到阿杜愤怒的脸,只看到她慌张无措的脸。
她果然只在乎别人,不在乎自己。倩吃醋了。
后来倩听她们舍长说,阿杜当时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乞求玉的原谅,舍长说:“阿杜真会装,装得像没事人一样,好象什么都与她无关。到最后,事情揭露了,又哭着乞求别人的原谅。”
倩听了没什么反应,阿杜在她心中的奇迹形象已经不复存在。
有一次,阿杜写了一张调查表给倩写,上面写有生日、最喜欢的人什么的,倩都写了,写得都很真实,也许她对阿杜还有一点信任吧。写完后她叮嘱阿杜不要告诉别人,也不要给别人看。
因为好玩,倩也写了一份一模一样的给阿杜写,阿杜写得很模糊,但倩知道阿杜在“最喜欢的人”上写上的“哥哥”是指班上的某一人,她以为她得到了阿杜的信任,可是她错了。
那时她们是在课堂上玩这个游戏的,下课后阿杜马上把倩的那张给了倩的后桌碧看,倩一急,把那张记载着小秘密的纸条抢了回来,她生气地对阿杜说:“你别忘了,你的那张也在我手上!”
阿杜笑嘻嘻地对她说:“哈,笨蛋,上面写的那个人又不是我们班上的人,他远在明洋,你怎么说他都不会听到。”
倩拿她没法了,只得气嘟嘟地坐下。当时也就气气就过了,到下学期她再回想起时,心却堵得够晃。
倩对此解释为迟到的难过。
在放寒假的时候,倩经常给碧打电话,在那一个寒假,无疑是她们友谊的最高峰。
碧说:“倩,下个学期我们一起坐吧。”
倩说:“好。”
于是,在初一的第二个学期,她们坐在了一起。
刚开始,她们的关系很好,好到无话不谈的地步,倩是一个几乎没有主见的人,她什么都依着碧,碧说:“你把你的笔记给我看吧。”倩给了,即使上面记载着用最幼稚的语言描述的倩最大的秘密。
倩最大的秘密不是日记,也不是喜欢的人,是倩最执着的梦想。倩一边写,碧就一边看,直到最后倩不喜欢那幼稚的语言了,于是倩就把它给毁了。
但倩的梦想,没断过。
倩开始写日记,碧说:“把你的日记给我看吧。”倩也给了,这是倩毫无保留的信任。
可是后来,倩和碧吵架了,吵得很凶,也很密。
倩宿舍的人也开始讨厌碧,讨厌碧语言的尖锐。
到了初三的时候,碧告诉倩:“我并不是故意去伤害她们,我只是不懂得怎样去委婉表达。”倩在心里说,这样的回答是借口,如果每个人都不懂得如何委婉表达,那么岂不是人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伤害别人?
可是倩还是把碧的话转告给宿舍的人听,也许是为了发泄心里的怨气,也也许是在为初一的那一个学期赎罪,所以她在转述时用的语气很恶毒,但她的内心却希望宿舍的人能因此而更多地体谅碧。
初一的那一个学期,碧告诉倩,碧小学的同学转到这个学校学习,那个人从小学就开始追碧,现在转来了还在追她,碧要求倩不要告诉别人。
后来她们吵架了,吵得很凶,也很密。
有一天,倩和同宿舍的英到足球场散步,围着球场转了很多圈,她们说了很多,都是在骂碧,倩也把碧小学同学的事也告诉英了。
过了几天,倩和碧的关系有点好转。倩告诉碧,英也知道她小学同学的事了,碧追问是谁告诉她的,这时倩的坏记性又开始恶搞了,倩记不得是谁告诉英了,隐隐约约记得毛也知道,所以她就说是毛。
毛是碧的好朋友,但那时她们也吵架了,倩以为这样就可以平静了。
后来,毛和碧来找倩,倩知道瞒不住了,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不肯说实话,她找了一个非常烂的借口来搪塞。可是这件事早在宿舍里闹得沸沸扬扬。
那天晚上,舍长找到倩,对她说:“去和碧说声对不起,碧就会原谅你了。”
倩点头,一转身就去和碧说对不起,碧也原谅她了。
到了初二,倩偶然地不小心看到了碧的日记,那是一本小小的笔记,倩似乎记得自己也有过这么一本,似乎是她们一起上街时买的。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倩知道碧日记里的“她”说的是自己,因为这件事只有她做过。
倩的记性差,她记不下日记的内容,她只记得,日记告诉她,她把碧伤得有多痛。
倩最后把日记原封不动地放回去,她没有太多的感触,只是心里莫名的伤痛。
初一的那一个学期,倩和碧几乎天天都在吵架,因一点小事而吵架,就是没有因一件大事吵过架,因为她们之间没发生过什么大事。
有一次,倩把削笔刀按在碧的手上,原因是什么,倩忘了。刀有点陷入碧肉里的倾向,但倩知道力度,她知道,再用力一点碧就会出血。倩不记得她什么时候放了刀,只记得碧抓着她的手,很痛,因为碧的指甲陷入了肉里。碧似乎不太满意那个位置,她不断地变化位置,倩在怎么挣扎也没有用。等到碧松手时,倩的手上已是指痕遍布,有些已经泛血。
碧的指甲很长,也很好看,倩曾经这么认为,可是这以后,倩终于知道,有些东西,华丽的外表只为掩饰伤人的本性。
那段时期,倩晚上很少上饭堂打饭,她的晚餐都在小卖部解决。她买了一份晚餐在小卖部的凳子上准备享用,阿杜来了,阿杜也买了一份和倩一模一样的晚餐。她在倩身边坐下,问:“倩,听碧说你用刀想割碧的手?”
倩只是默默地捋起衣袖给阿杜看,阿杜吓了一跳,倩说:“这是她伤我的,我只是把刀放在她手上,我知道力度,我不敢割破她的手的。”
接着,倩和阿杜就不再说话。
那一份伤痕保留了很久,倩记得,过了好几个月,那一份伤痕才完全消失。
再如何深的伤痕总有一天会消失,但记忆却保留了那份伤痕存在的记录,和那时的痛。
有一次,碧用纸条问倩:“你会为谁而改变?”
倩回答说:“我曾为阿杜放下冷傲的外表。”倩单纯地以为,这一次应该可以好好谈谈,然后她们又可以改善关系。
可是单纯的想法在复杂的社会中,只是落伍潮流。
碧说:“你现在也一样冷傲。”
倩看着纸条,她很难过,原来自己,总是太过于单纯地去相信别人,傻傻地告诉别人自己的要害,然后等人来伤害自己。
经历很多后,倩笑着对别人说:“以前我很傻的,傻傻地站在路边等路过的人过来狠狠地揍我一拳。”别人只认为这是一个烂比喻。
经历很多后,倩回想往事,想到了碧,想到了初一的那一段日子,大家都很讨厌碧,都孤立碧,碧那时一定很痛苦,而自己,什么都不帮她,自己扮演的角色还是一个伤害她的人。但是倩不后悔,也不愧疚,因为这两个词也不过是语文上的两个名词。
年少,便在互相伤害中成长。
年少,亦轻狂。
幸福&;快乐——三生石
第一世
幸福和快乐是两个人,幸福出现了,快乐也就跟着走了。
我没有幸福,所以我要快乐,我希望快乐不孤单,所以我为它创造了幸福为伴。但幸福与快乐不同,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我只有小心地合乎它,才能不让它溜掉。如果,幸福溜走了,那么快乐也会跟着溜走,而我,也会崩溃。
我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我,我有快乐为伴,我创造了幸福与快乐为伴。于是,当我走出那个小小的世界时,快乐陪着幸福,没有跟来,离开了小世界的我没有快乐为伴,于是难过得想哭。
曾经,我走在大桥上,我抬头,看见蔚蓝的天空,遥远的天空。很多人说,想飞,在蓝色的天空里自由地飞。可是,当我仰头时,却觉得天空好遥远,像牢笼,束缚了我想飞的心。
天空下是一个世界,只是,我想不出,那究竟是我的世界,亦或是所有人的世界。
每个人都在用生命歌唱,我小小的世界为我隔绝了所有的声音,我听不到他们的歌声,看不到他们的快乐。没有人陪我唱歌。小小的世界里,快乐沉默着,幸福也沉默着。小小的世界里,我像一只被关住的金丝雀,喑哑的喉咙掉出破碎的音符,啼出了生命的悲歌。
天空很蓝,是囚笼。我想飞,想冲破一切枷锁。我想,我是自由的。于是,幸福和快乐化为我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