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要什么-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那你注定要为她们吃苦头了。这不,我的朋友黄先生又一次坚定了自己独身的意志,不是不想娶老婆,而是不知道娶了老婆能为他的生活增加些什么?
如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娶一个女人回家,只是为了让自己多一个人操心,多一个只知道帮着花钱,却从来不懂得男人的辛苦为何物的“天真女生”,那我想稍有点儿理智的男人都不会轻易地就去选择,吓坏了他们的不是结婚本身这件事,而是他要娶的那个女人。
如果仅从外表上看,到现在为止我也认为那位上海女孩司爽的确是个漂亮女孩,学历也很优秀,可也正是因为这两点,才让司爽包括她的妈妈和家人,把嫁一个有钱人,嫁一个有实力的男人,一举改变他们全家的命运的目标,定得如此合情合理,如此的义无反顾。
对于许多女孩子一心想嫁有钱人这件事,我一直很支持,因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谁不想生来就过好日子,尤其是女人,花团锦簇、金碧辉煌的生活对她们永远有着致命的诱惑,可问题是就算真的碰上了有钱人,你能给予他的又只能是一张漂亮的脸,这样的交换会给女孩子带来真正的幸福吗?这种幸福会有可能持久吗?我看够呛的。
说到这里我要评价的是司爽的妈妈,那位除了让女儿保持娇骄之气,一门心思成为一个会考试的孩子的母亲,直到女儿即将嫁作人妇还在不断地把她的观点灌输给女儿,“嫁个有钱人,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他来照顾你、心疼你就可以了。”其实她还把女孩子应当有的本份,譬如,料理家务、烧烧饭当成过分的要求,在我偶尔地问她一句的情况愤怒得不得了,大有一点儿怒目圆睁,想要跟我“血拼”到底的劲头儿,理由是,她的女儿一路名校读下来,还需要会烧饭吗!
说实在的面对这样的妈妈,我真的有些迷茫了,也许是我错了,是我被时代淘汰了,现在的女孩子都不能够用以前的标准来衡量她们了?很多女孩子的本份都已成了过分的要求?只要读好书,再学会“月月光”,长得别太难看,就等着男人来把她们娶回家“疼”了,况且,还得是有钱的男人。没钱的男人、稍有点儿钱还正在努力的男人统统靠边站,这不仅仅是女孩自己的想法,还是女孩妈妈乃至全家人的想法,其直接的后果便是,从大二就开始左挑右选,四处物色合适的人选的女孩,一直挑到26岁,还难成就一段令她满意的姻缘,至此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看上去还不错的女孩,三等二等就到了而立之年还待嫁闺中,这其中大概类似司爽的故事的也有不少,不是别人把她给耽误了,而是她自己把自己给耽误了。
想想看男人也不是傻瓜,就算他再有钱,就算他真的可以为你请保姆,请厨子,请司机,他还是个需要体贴,需要爱护的大活人吧?就像司爽这样的女孩,男朋友发烧到40°,她居然没事人似的照样出门逛街,并且,在卡刷爆之时,才想到了自己的男朋友,可以跟这样的女孩过日子的男人不仅需要钢铁般的意志,更要合金般的神经,要时时刻刻挺得住这日子才能过下去,可是,有几个男人公真的能挺得住?
所以,对于司爽来说,不是有钱的男人太少了,而是她实在没办法满足一个正常男人的对妻子的要求,或者说即使是她能够如愿走入她想要的婚姻,想必维系起来也会很艰难,除了花钱和打扮,对生活里的一切都一窍不通的司爽,可能很难给男人一个有品质的家庭生活。
26岁的女孩司爽的经历让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台湾美女胡因梦在博客里所写下的,她与才子李敖短暂的婚姻内幕,这对当年轰动全台湾的“金童玉女”,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为始,却以结婚仅仅三个月零二十三天便宣告婚姻破裂为终,演绎了一段相爱容易相处却难的悲喜剧。
于秀点评(2)
现在已经五十几岁,早已进入人生的知天命之年的胡因梦,在追述她与李敖婚姻失败的种种细节之余,格外强调了她的生活能力的问题,说及因为与李敖的个性不能相互包容以致导致摩擦不断的性格问题。
要说相爱,李敖与胡因梦是英雄爱美女,这段感情炙热的直到他们手牵手去办离婚手续时,胡因梦还能够从李敖手心的温度,感觉到她跟李敖仍然有爱。
可是要说生活,这对才子佳人一旦从狂热的感情里落到地面,面临的却都是鸡毛蒜皮,饮食男女的琐碎小事,可正是这些琐碎小事让美女胡因梦在李敖眼里大打折扣,并且,让李敖对把胡因梦调教成为一个好妻子彻底绝望。
譬如胡因梦煮饭时会把冰箱里冻的硬梆梆的排骨直接拿出来下锅煮,结果全部煮的没法吃,还有,切菜的木板胡因梦会把它放在十几层高的窗台上晾晒,让李敖看见又大吃一惊,因为那么高的楼层,木板一旦掉下去会砸死人的,后果不堪设想,种种种种的生活细节,让李敖感觉自己的婚姻绝对是一个错误,以他的个性是不能够容忍自己犯如此负担沉重的错误的,所以,不顾舆论的哗然,李敖还是在三个月以后坚持与胡因梦离了婚。
实际上现在看来美女胡因梦这段失败的婚姻并不在于她与李敖的感情是一个误会,真正的失败来源于她过于欠缺的生活能力和对于婚姻的包容能力。
而如果往上追溯责任当然就追到了胡因梦的母亲身上,这位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对唯一的独生女宠爱有加,调教严格,而唯独欠缺了对女儿生活能力、性格上的包容能力的教育与引导,以至于胡因梦成年以后所有的生活都是由妈妈来打理,母亲很少给她独自去面对生活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当她真正的一个人面临现实生活时的无知与茫然失措,其结果便是无法真正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哪怕她嫁的是赫赫有名的既不缺钱又有非凡才华的李敖,她也不会维系这样一段看来如此完美的婚姻,因为,压根儿她就不懂成为一个妻子意味着什么。
就我在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婚恋调查中来看,其美貌、素质如胡因梦的女孩并不特别的多,但就其生活的能力,懂得维系婚姻的道理的女孩如胡因梦者甚众,很多女孩子二十六七岁的年纪了,每天还要妈妈叫才起床,内裤、袜子,还要妈妈来洗,连买瓶酱油都不知道超市的门往哪儿开,每个月除了负责把自己的工资在半个月以内花光,别的一概不负责。
并且,这样的女孩你丝毫也不用怀疑她的受教育程度,很多人读过硕士,最差的也是个专科,只是她受的教育绝对不可以和她的生活能力相比,就这样的女孩偏偏还非有钱人不嫁,非成功人士莫谈。而且,这男人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品味,有外形,懂得慷慨,会体贴人,做的一手好菜,床上功夫一流,照顾起女人来从来没有怨言,还得对女孩的父母好,对女孩的朋友好,对女孩的猫猫狗狗好,等等,等等,我不知道这样的男人是否存在过,只知道那些大龄难嫁的女孩当中有不少人是被自己的这些条条框框给“圈”住了。
有的女孩还好,年龄一大,一看势头不妙,忙自降标准,越来越面对现实,可有的女孩常常是一条道走到黑,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现实所妥协。据我所知,这一类的女孩大多数是美女,正因为是美女,才恃貌傲物,不把现实放在眼里,所以,说现在已经没有好男人了的感叹常常出自她们之口。
不管是自降标准还是继续坚守,现在直接的局面便是,在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心中,女儿或儿子的婚姻大事已取代他们的升学就职的问题,成为新的一轮焦虑。
有女儿的想嫁得更好,有儿子的想娶得更好,这两件看似并不矛盾的事情,正在越来越成为一对矛盾,交织在为了自己的独生子女已经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母的生活中、情感中,成为他们又一个忙碌的目标。
可是我想说的是“打铁还得自身硬”,把自己的孩子养育好、教养好,这已成为一个最起码的保障,但往往现在中国的父母是“重饱暖,轻教化”,对孩子生活上娇宠溺爱,品质上却缺少教养,一味地以把孩子送进大学校门为父母教化的责任,现在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极端只想培养孩子参与竞争的能力,却很少在品质、个性及其生活能力上进行理性教育的教养方式,已经培育出太多高分低能的孩子,或高智商低情商的子女。
于秀点评(3)
这样的孩子在职业领域也许会非常顺利,但当他们走向社会或离开自己的家庭,去独立面对现实生活,独立面对情感甚至婚姻时,就往往表现的不那么尽如人意,有的孩子表现的过于依赖父母,把一切他该承担的责任都推给父母,有的则表现的非常低能,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懂,有的则是因为过于任性自我,导致无法驾驭成熟的感情,甚至还有更多的孩子表现的物欲强烈,而且,越是家境困难的孩子,其物质欲望就越高涨。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是独生子女,父母紧衣缩食也要满足其所有的愿望,结果无限供给的原则教会了孩子一件事,“我想要的就一定要拿到”,从来不会因为现实条件去控制自己的欲望,就像前边所说的上海女孩司爽,正因为她母亲会为了给女儿买一条金项链,而不惜全家半个月没有青菜吃,才养成了她一旦有了欲望就必须满足的思维方式,最后她会因为一颗钻戒而跟男朋友大打出手,也证明了她的物欲是不可遏制的,而真正一颗50多万元的钻戒到她手里,她又会是怎样一种态度呢?对这一点,她早就明确了,“那不过是个小礼物而已,并不代表着什么。”
据我所知,这样的女孩在第一代独生子女里面并不是少数,尤其是80年代以后的女孩,因为她们生于一个几乎可以随时满足她们的时代,因而,她会比物质匮乏年代的女人们更难以满足,这是生活给我们的一个悖论,却是真实的现实。
这也是我在许多家庭素质教育报告会的场合看到的,父母的穿戴过于俭朴,而身边的才十五、六岁的孩子便一身名牌,或脚蹬一双千元以上的运动鞋背后的真相。
中国的父母真的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了,尤其是中国的妈妈们。在心理咨询中心,我接受了太多的妈妈的咨询,很多有女儿的妈妈操心最多的是女儿的学习问题,将来的大学问题,谈的最少的是女儿的教养问题,生活能力的培养问题,甚至是自理能力的问题。
一对来参加我的“爱改变一切”亲子关系改善训练班的母女,给我带来了一个更令我震惊的事实,那就是这位母亲的女儿16岁了,每次大便以后还要喊妈妈来给她擦屁股,理由是她嫌脏,不会擦。但就这样一位为女儿鞠躬尽瘁的妈妈,却并没有得到女儿的尊重与爱,母女俩矛盾尖锐到互不理睬,尤其是女儿一直把母亲当作佣人或保姆,根本不屑于跟母亲有所沟通,而正是这样一位妈妈还一直在为自己的女儿学习不错,考的是重点高中,将来考大学没问题而沾沾自喜。可我不知道这位妈妈想过没有,她的女儿一生有很多责任,考大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这位女儿将来要为人妻为人母,教养她的孩子,这些都将是她人生的重担,可就目前的这种家庭教育,妈妈已简单地沦为佣人和保姆,这位女儿将来可以承担起她该承担的一切吗?而当她承担不了却又面临人生的选择时,她该怎么办呢?妈妈可以为她做一生的佣人和保姆吗?
有时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教化力量是会超过父亲的,尤其是对于女孩子来说,“有其母必有其女”是一句虽然朴素却最为直观的真理,因而,现代的妈妈们,在女儿的成长中,可能真的不可以只把眼光和着力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一味地在生活上照顾、娇惯和纵容,你要想到总有一天她需要离开你,自己独立面对生活,总有一天她也要成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可能等到了那个时候,你才想到要教给她点什么,一切也许都晚了。生活是她自己的一杯酒,是苦是涩也只能由她自己来品尝。
我可以这样说,教会你的女儿会烧几个拿手的好菜,会体贴关爱她身边的人,懂得在物欲上适可而止,有一些包容忍耐的性情,学会珍惜真正的情感,绝对会比让她只学会了如何考试而更加重要。
因为人的一生是靠太多的东西支撑起来的,尤其是对于女人来说,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将占据她的大半生甚至更多,如果无法拥有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相信再完美的女人也会感到自己的生命是残缺的,可这一切一定不是拥有了金钱就会万无一失的。所以,女人想靠嫁有钱人改变命运并不是一件过分的事儿,关键你自己是否是一个准备好了的女人,因为不管什么样的婚姻,富足的也好,贫穷的也好,都少不了真情和智慧,让男人感到害怕的80后女孩,这些你都拥有吗?
于秀支招
对于司爽这样的女孩,我想奉劝的是她的妈妈,请不要在女儿的婚姻上抱有太高的期望值,那样只会让你的女儿跟幸福无缘,能够嫁一位大款本来是一件幸运的事,可如果把所有的未来都寄托在金钱之上,那也难免会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女儿从大二时就开始了的择偶行动,不是直到26岁还没有结果吗?
相反,我倒建议司爽的妈妈该给女儿的求胜心切降降温了,有钱人好找,真情难求,身边有太多因为钱而陷入人生死局的女人的忏悔了,难道还需要更多的女孩去前赴后继?
有时间多教教女儿如何做一位内外兼修的妻子,女孩子会烧饭是美德,是品质,不是耻辱。就算她将来的丈夫用不着她来烧饭,是不是这应当算做她的一种本份,让女儿修炼一下自己的性情,一路名校读过来并不能证明她的教养与品味没有问题。最后,让女儿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她对男人要求的很多,要有钱,要无条件满足她,要解决她家的经济困难,那么,她将给予这个男人什么?她又能给予这个男人什么?我想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以后,她的婚姻问题才好解决,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