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不灭的村庄(上部) >

第51部分

不灭的村庄(上部)-第51部分

小说: 不灭的村庄(上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块石板的样子像极了一把石椅子,朝南的一面极其平整光滑,像椅子的坐面,朝北的一面又陡然凸起,简直就像是人工琢好的椅子背。神龛就立在了椅子面上,背靠着椅子背,挡着风遮着雨雪,要多安稳有多安稳,要多舒坦有多舒坦。神龛的木料一律是扎实的柞树,打造的卯隼非常细密,严丝合缝的。初看起来,这神龛就像是一个敞口立起的木头盒子,因为顶端安放了一个单脊起顶的帽子,看起来才像个微缩的庙宇模样。神龛内用钉子钉着一块牌位,上面用墨汁写着“先师神灵之位”几个正楷字,一看就是振书的手笔。牌位上也用一块红布罩着,旁边摆放着一个香炉和几样供果。香炉里还残留有干干的香灰,想是今天有人拜过神敬过香的。

  酸杏女人一见,立时就后悔来前应该带点儿香的。但转念一想,家里从来没有烧过香,只有婆婆死时外客来吊丧烧过香,也都烧得一干二净了。她从雪地里找来三根草棒棒,恭恭敬敬地插进香炉里,拉着叶儿规规矩矩地跪在神龛前说,仙爷呀,俺们不懂规矩,没带香纸,可心里是真的诚儿呢,你老千万别见怪哦。接着,就絮絮叨叨地把叶儿的家事细细讲了出来,求神仙多看顾看顾,叫她家里的事快平息了,俩人快点儿好起来,改日一定来重重地酬谢呀。

  人民看到她娘俩对着块冰冷的石头自顾自地讲说,又撅腚扛尾巴地作揖磕头,忍不住就要笑,但看到她俩的认真劲儿,硬是狠狠地憋进了肚子里。直到她俩祷告完了,又作揖磕头地折腾了一回,才步履蹒跚地离开了神龛,走下了坡坎儿,他实在忍不住了,打着滚儿地在雪地里笑,还直嚷着肚皮要破了,肚子疼死了。

  酸杏女人吓得脸都变了色,上前按住他,用手堵他的嘴巴,警告道,要是再这样撒狂,叫仙爷怪罪了,你妹越发没得好日子过呀。

  人民一听娘的话,强憋着笑说,娘,你也别担惊受怕,赶明儿我就去县里找妹夫去,要是他还想跟叶儿过日子,就赶紧回家安稳地过,要是不想过了,看我不把他捶出清屎来。

  酸杏女人惊道,你可不敢去胡闹哦,这种事别人越掺合越坏事,还是信金莲的话,叫仙爷保佑叶儿过上好日子吧。

  这么一路闹着,仨人相跟着回到了家。

  此时,家里早已闹翻了天,金叶哭嚷着找叶儿吃奶,任酸杏怎样哄,就是不算完,弄得酸杏大汗淋漓狼狈不堪,直骂女人家忘性大,出了家门就忘了顾家顾娃崽儿了,只图自己清净,把叶儿娘俩数落得不敢吱声。

  夜里,叶儿娘俩暗暗盼着能做上个梦什么的,有仙人前来指点啥时能过上好日子。但是,娘俩偏偏就一宿无梦,睡得跟猪一样香甜。第二天,酸杏女人就偷偷埋怨人民在仙爷面前大不敬,惹得仙人生气不来相助。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寒冷的冬天(10·1)
木琴第一次面对面地与传说中的火狐狸直面对视,是在毫无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戛然相遇的。

  北山下的神龛渐渐为一小部分村人所知,有个别的女人偷偷跑去敬拜,还带着各式各样的供果和香。本来村人的家里都未曾存储过供香的,甚至有些人家很少见过这种细如筷子色如黄土闻起来又喷香的东西。她们带来的,都是跟金莲求的,当然都不好空手去要的,总要带上点儿什么东西。于是,金莲的家里就渐渐就有了些各式各样的礼品。

  与此同时,关于仙狐出山的消息及其各种灵验之说立时风行于山里山外。

  据说,这北山是个灵山,原本在东海里的,有一狐仙在此山修行了一千多年。后来,由于人迹罕至,狐仙想广布恩惠,救助众生,便施展法力,于汉朝时将灵山挪移至此,并预言再过一千五十年,此地将有信众生息活动,那时将是自己施展法力的开端。果然到了明洪武年间,先是有李氏和宋氏先人为躲避水灾,从苏北东海携家带口结伴而来。见此山雄壮巍峨,周围高山蔽日密林丛生,李氏先人通晓地理风水,便断言道,此山应为海中仙山,何故现于此处,必是神灵居住之所,有仙人护佑,定是福地。我辈后人中当有人中之龙人中之凤出现,只是我们看不到了。宋氏先人当然不信。李氏先人就遥指北山峰顶道,那峰顶平坦处必会有一眼甘泉,直通东海,常年温热,清澈甘甜,寒暑不枯,为此山与东海相连的通道,便是铁证。宋氏先人就向峰顶进发,果然在峰顶上的一处平台上找到一眼泉水,清亮透底,温热异常。于是,俩家就安心地居住下来,生息繁衍不止,终于有了现今儿的杏花村。后来,贺氏先人为躲避战祸来到杏花村,见这是一处好所在,便也安心地居住下来。后来,三姓人家合力在北山脚下修建了一座神庙,香火鼎盛,遍及方圆百里。三姓人家还在峰顶的温泉旁边栽种了一棵银杏树,以纪念当时的盛况。后来,因为仙人要封闭仙居洞府修炼,无暇顾及布施恩德,灵验之气渐渐丢失,庙宇也就渐渐荒芜颓废,终于坍塌于现今儿的神龛所立之处,成为了一座高坎儿。如今儿,仙人已修行圆满,重新开洞出关,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道行。仙人已找到了布施恩德的代言人,就是金莲。若世人虔诚供奉神灵,必有福禄寿禧加身,若不敬奉神明,祸事自当从天而降,并搅得全家不得安生。

  这样的传言,又不由人不相信。因为有一些实物明白无误地证实着传言的真实性。北山上的峰顶的确是一处平台,山下树木繁茂如锦,连点儿插脚的闲空儿也没有,到了山尖上,却是树木稀疏,仅有一棵五、六个大人都合拢不过来的银杏树。树身已于早年间被雷火烧霹过,剩了一截黑乎乎的粗壮树墩子,想是早已经死去,却出人意料地在去年又抽出了罕见的几根新枝条。银杏树的旁边,果真有一汪泉水,虽不温热,在寒冷的冬季里确实不会被封冻,而且不管多么干旱的年份,泉水从未干枯过。更为重要的是,酸杏娘在死时附身显灵的警告,喜桂死前看到的种种奇异见闻,更是有力地证明了狐仙的存在,以及其神威的不可冒犯。

  总之,北山是一座灵山,山上居住着拥有三千多年道行的仙人,在施展着无边的法力,救助那些虔诚供奉神灵的有缘人,已经成为了杏花村一部分人的共识。其声威也正在逐渐散播出大山,在山外慢慢传播开去。

  初时,这些消息的传播都是在几个院落里私下悄悄进行的,但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却是令人咂舌称奇。因为在极短的时间内,竟有几拨儿山外的人特意跑到杏花村里,借投亲访友的名义,前来偷偷打探虚实。甚至还有人领着来客跑到北山下指点神龛的准确位置,让来客恭恭敬敬地磕上一阵儿头,烧上一会子香,再嘟嘟囔囔地祷告上半天,才心满意足地离去。金莲家也是渐呈喧闹之势,不时地有人出入她的门庭,带着各色供品进去,再空着两手出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副神秘兮兮的神情。山外来客的出入,又引得村人的好奇,便无形中又带动了一些村人积极加入了进去。

  不管山外怎样闹腾,绝大多数的村人仍然不太相信这传言,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自己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就从没见识过北山上有啥异样神奇的。再说金莲的为人做派,村人也都不太恭维,不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么,还曾勾引过野汉子,闹出过人命,竟然一夜之间成了无人不知无事不晓的神婆了,鬼儿才信呐。 。。

寒冷的冬天(10·2)
在杏花村的地界上,知道这种传言比较晚的,当数木琴了。她在与秦技术员闲谈时,无意中由秦技术员说起的。当时,秦技术员只是当希奇事讲的,说村里出了个神婆,比她这个村党支部书记的能耐还大,不仅能给人看病治病,竟能知晓人间祸福呢。木琴很是惊讶,就追问事情的来龙去脉。秦技术员便把自己听到的见到的一股脑儿地讲出来,还吃惊她咋还被蒙在鼓里呢。茂生、京儿等人就说,她从来不信这些个牛鬼蛇神的事,更烦家人跟她讲些无聊的事体,又整日介没个说话的空闲儿,谁也都没跟她讲说过。

  秦技术员在她家里已经住了一个多月,却一直搞不懂这家人的脾性。本是无话不讲的一家人,却各有各的心思打算,除了在维护自身利益时能高度地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其它的事体,便现出一付公事公办的架势,让人以为一个院子里住着的一家人像是路人一般。

  木琴并没有把这种事放心里去,她以为不过是一些人近些年来饮食无忧了,便要在闲极无聊之时,弄出点儿响动来,好打发这悠长的寡淡日子。她依然每天风风火火地处理着村内的大小事务,并把所有精力全部靠在了杏林的冬季管理上。

  杏林管理已近尾声,未退出集中管理的杏林的冬剪生产全面结束,正在进行杏林覆盖的收尾工作。所谓杏林覆盖,就是在杏树根盘上覆盖上杂草、秸秆、枯叶等物,既为保温保湿保墒,更为了改土肥地增加有机质含量,促进根系及新梢的生长。秦技术员说,本来这覆盖工作要在夏秋进行的,因为已经错过了季节,就在冬节里补上,今年对杏树起的作用不会太大,但以后会有大好处的。木琴对秦技术员的话自然是言听计从。

  这天,她围着杏林转悠了一圈,查看覆盖的质量是否符合秦技术员的要求。不知不觉中,她转悠到了北山脚下,顺着一条村人踩出的小路,向水坝上游走去。刚刚爬上高坎儿,尚未喘口气,蓦然发觉在高坎儿的最上方安放着一个形状古怪的大木盒子,远远看去,像是一座小型庙宇的模样。她心下想,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神龛了。她想走近仔细看个究竟,还没迈动酸软的步子,突然就见一团火苗样的东西从山石后面钻了出来,围着神龛找寻着可吃的食物。

  这是一只年老的狐狸。木琴曾在南京的一个动物展里见过的,一搭眼就能认出来,是只狐狸,而且是一只老狐狸。它的样子确如人们传说的那样,下巴尖尖的,有两撮长长的白须毛,紫黑色的嘴唇,枣红色的尾巴,黑色的耳朵,金黄色的皮毛,没有一根儿杂毛,光滑鲜亮,如一团火苗儿在冬天的雪地里燃烧。直到此时,她才恍然大悟,喜桂没事说谎话,死前的确见到过它,就是这只火狐狸。木琴骤然有些紧张,心也莫名其妙地随之“怦怦”狂跳起来。很多的传言与警告在脑际间飞速闪过,或是福祸相依,或是灾难与共,统统凝成一个麻团,塞满了胸腔。木琴来不及判断其中的虚与实、真与假,只是呆愣愣地傻看着,身子一动不动。

  狐狸好像觉察到了什么。它停止了寻食,扭转过如尕尕般的嘴脸,瞪着黑亮亮的眼睛,盯看着不远处的木琴,没有一丝慌张欲逃的意思。就这么默无声息地对视着,打量着。时间似乎凝固了,周围的一切景物全都静止下来,似乎连刚刚还在肆虐着的寒风也停息了,只留有两颗心脏在剧烈地跳动。这样的对视,渐渐演变成为两派势力的对决,两股力量的抗衡,甚至是两种心理的直接较量。只有看各自心理定力的强与弱了,强者自当击败弱者,而弱者只有避让逃亡的唯一选择。

  对此时的木琴来说,时间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实际意义,或者时间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对面那团燃烧着的火光才是真实的存在,是可感受可触摸可引发喜怒哀乐等人本身固有情感的唯一存在。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或许是对视的一瞬间,或许是极为漫长的时间,狐狸终于摇动着扫把般粗壮的尾巴,上宽下窄的嘴脸上似乎浮现出一丝笑意,从容不迫地转过身形,向山上缓缓走去,渐渐消失在山坡上的树木岩石间,不见了火红的身影。

  直到看不见了狐狸的影踪,木琴才清醒过来。她挪动了一下愈发酸软的腿脚,极力回想着刚才的场景,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心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见到过狐狸,是否与狐狸面对面地对视较量过。愣怔了半天,她有些不敢确定,随之对自己的记忆和判断力产生了些许怀疑。

  她顿时失去了仔细探看神龛的兴趣,也没有再靠近它,而是拖着沉重的步子缓缓走下了高坎儿,向村中一步步挪去。

  此时,周围的景物又重新现出了无穷的活力。山风依然呼啸着流窜于山野丛林间,携带起“呼呼”的沉闷巨响席卷而去,漫过沟岭,穿过村落,向山外疾驰奔去。所有的轻飘之物瑟瑟抖动着,随风颤栗,惶惶不可终日。 。 想看书来

寒冷的冬天(11·1)
满月的家里极罕见地热闹着,几个年轻人的身影进出着她的庭院。

  自喜桂死后的十几年间,这个庭院一直默默无声地蹲据在村子的东北角上,一任风吹雨打寒来暑往,就这么默默地蹲据一隅,无声无息得叫人似乎要淡忘了庭院主人的存在。只有在街巷路口遇到满月或是蹦蹦跳跳的柱儿,才恍然想起喜桂,想起喜桂苦心经营起的这个院落。

  而今儿,这个沉寂了多年的院落,再一次传出笑闹喧哗之声,在山村寒冷的冬日傍晚,显得异常瞩目刺眼。

  秦技术员将要离开杏花村回家过年,而且,这次的离去,可能在很长的时间内不会再回来了。杏林的冬季管理生产已经结束,虽不能说圆满结束,但属于集中管理的那一大块杏林,可以说是非常顺利地完成了。管理的效果如何,能否像木琴所期待的所鼓动的那样,只有等到今年五、六月份才能验证。所有相信木琴的人,所有甘愿冒着连树也活不成的风险参加集中管理的人家,都在擦亮了眼睛拭目以待。秦技术员完成了他在杏花村的任务,急着赶回城里与家人团聚,就决定近两天离开杏花村。

  这一消息是柱儿提供给满月的。满月预料到秦技术员这几天要回城的,毕竟到了年关底下,谁人不想赶回去与家人团聚呢。她就叫柱儿留意打探秦技术员的动向,一旦有要动身的意思,就立马回来通知她。她要隆重地款待一下秦技术员,以报答他对自己一家特别是柱儿的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