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两晋人物趣语 >

第6部分

两晋人物趣语-第6部分

小说: 两晋人物趣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消灭蜀汉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夏,司马昭召集大臣们商议伐蜀。他向大家分析说:“自从平定寿春以来,国家已有六年没有战争,休养生息,治兵缮甲,意在征伐吴、蜀二虏。如先攻吴,需修造战船,疏通水道,需要用工百千万计,这是数十万人花百数十日才能完成之事。且南方潮湿,多生疾病。不如先取西蜀,三年后再行伐吴,即时在巴蜀顺流而下,水陆并进,这是古代假虞灭虢、取韩灭魏之计。西蜀有战士九万,成都及其它各郡守军四万,其余能作战部队不过五万。现姜维屯兵沓中,不能东顾,我军直出骆谷,乘虚突袭汉中,如汉主刘禅昏庸之辈,一旦城破,必然投降,蜀汉亡国可以预见。”

  这一精辟战略分析,得到大臣们一致赞同。司马昭于是派司隶校尉钟会做镇西将军,都督关中,预做准备。不久,又以皇帝名义正式发出诏命。令征西将军邓艾率军三万自狄道(今甘肃狄道西南)进兵甘松、沓中,从正面牵制姜维大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军三万自祁山进兵武街(今甘肃狄道东),以断绝姜维往成都退路;钟会率十万大军出斜合(在今陕西周至)、骆谷、子午谷进兵汉中。以廷尉卫瓘行镇西军司,持节都督邓艾、钟会诸军行动。

  八月司马昭大军在洛阳誓师出发,将军邓敦不识时务,仍说蜀汉不可征战,被司马昭立刻斩首祭旗。然后大军西行,进入关中,坐镇长安,总揽全局。前方很快传来捷报,邓艾部将王欣攻打姜维大营,陇西太守牵弘从侧面接应。姜维初战失利,又侦知钟会大军已进汉中,担心成都有失,急忙率军退回蜀中,被金城太守杨欣紧追不舍,在强川口战役中再遭重创,只好屯兵阴平桥头,与前往增援的张翼、廖化部会合,再往剑阁,固守剑门天险,魏军进攻一时难以奏效。

  魏军入川道路受阻,内部再次就战守问题发生分歧。镇西将军钟会认为剑阁天险难以攻克,建议大军回撤汉中;征西将军邓艾则主张从阴平小路侧翼迂回,进攻涪关(今四川江油),那里离剑阁一百多里,离成都也仅三百多里。司马昭支持了邓艾观点,分析说:“蜀军已经兵弱将寡,剑阁天险虽难攻克,但总还有别的道路可以入川。何况姜维误以为守住剑门就可高枕无忧,其他地方防御一定薄弱。如我军寻敌弱点,另辟蹊径,出其不意发动攻击,定获全胜。”

  十月,邓艾进兵阴平,选拔部分精壮士兵,部队进入崇山峻岭,冒险穿越七百里无人区,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江油守军面前。江油守将马邈未经作战就率军投降;另一守将诸葛瞻退守绵竹(今四川德阳),双方在绵竹展开激战,蜀军失利,诸葛瞻被杀。邓艾大军进至雒(luo洛)县,(今四川广汉),直接威胁蜀都成都,汉主刘禅惊慌不已,在宦官黄皓等劝说下,出城投降。苦守剑阁的姜维接刘禅诏书,被迫率军投降钟会。蜀汉帝国,自公元221年汉昭烈帝刘备建国始,到263年后主刘禅出降止,仅存在四十三年。

  讨灭蜀汉的胜利,并没有让司马昭冲昏头脑,他反而百倍警惕,提防发生新的变故。原来,镇西将军钟会是个极富野心之人,征蜀胜利后,朝廷封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位列三公,已位极人臣,荣耀至极。但钟会尚不满足,他目的要消灭政敌,谋取天下。他为了谋取兵权,上书密诬邓艾造反司马昭命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用槛押送长安,邓艾所辖部队全归钟会一人指挥。钟会第一步算计成功,便与降将姜维商议进入关中,夺取天下。按照钟会的部署,先让姜维为先锋,率兵五万东出斜谷,自己亲率大军紧随其后。攻陷长安后,再令骑兵由陆路,步兵坐船走水路,顺流而进,由渭水入黄河,五日可达孟津。到时候步骑会兵洛阳,天下就指日可定了。

  不料,司马昭的一封信,彻底击碎了钟会的黄粱美梦,信中告诉说:“为防止邓艾不服反抗,已先派中护军贾允率军一万入斜谷,屯兵新乐城,我自己亲率大军十万屯驻长安,相见时间已不远了。”钟会意识到,自己兵力远大于邓艾,捉拿邓艾应当不成问题,司马昭以防邓艾为名,分明是在防自己。自己虽然自作聪明,但还是算计不过司马昭。

  事情来得如此突然,钟会、姜维决心一不做、二不休,在成都紧急誓师,打起讨司马昭大旗。但他的大军尚未开始启动,他和姜维就被监军卫瓘、将军胡烈等攻击杀死。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很快平息,司马昭灭蜀大计终获成功。

(四)学做周文王
蜀汉灭亡,偏安东南的吴国预感末日即将来临。为了讨好魏国,吴主孙皓派人奉献名马珍宝,以示敬服。这时的司马昭外服吴蜀,内揽大权,其势之盛,如日中天。咸熙元年(264年)三月,魏帝诏封司马昭为晋王,以相国之位统理天下。追封昭父舞阳宣文侯司马懿为晋宣王,兄舞阳忠武侯司马师为晋景王。封司马昭长子司马炎为晋世子。

  对于父兄等人的封号,司马昭都接受了,唯独在封世子一事上,却一再推托,着实进行了一番表演。昭子司马炎在初立晋国时,已封抚军大将军,副贰相国,位次仅在司马昭之下,司马昭心之所向,已经很明确了。可在立世子时,又坚决反对由司马炎充当,而是要让给他的小儿子司马攸,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昭兄司马师无子,昭把小儿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为子。现在要封世子,他认为当然要封死马攸,理由是:“我兄景王本是长子,天下者,是景王天下,我虽然身居相位,但百年之后,国家大事自然要交给司马攸了。”身边亲信知道司马昭心思所在,齐声表示反对,吏部郎山涛说:“废长立幼,有违道理,是不祥之兆。”中护军贾允说:“中抚军(指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绝非常人可比,世子之位,非他莫属!”司徒何曾、议郎裴秀说:“中抚军长发委地,双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司马昭假装推辞不过,故意沉思良久,才算点头答应。十月,正式诏封司马炎为世子。

  魏帝曹奂打一开始就明白,自己这个位置,本来就是司马昭作为摆设而捧上台的,司马昭早已就是事实上的皇帝。自己凡事必由司马昭做出决断,而司马昭行事往往不通过他。所以,作为一个傀儡皇帝,所能做到的不过给个顺水人情,用司马昭给他的权利,不断为加官进爵来讨好司马昭。直到司马昭进封为王,作为臣子,爵位已高到极限,就再命晋王戴十二旒冕(有十二道玉串的礼帽,旒(liu流)),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银车,乐舞八侑(yi艺)(八列歌舞队伍)。立晋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子王孙爵号都与帝王子女相同。在晋国府中置御史大夫、侍中、常侍、中领军、卫将军等官职。一切待遇等同皇帝,晋国已俨然魏国中之国,晋王府中已俨然一派帝王气象了。

  其实,司马昭何尝不想做一个真正皇帝。只是他已杀了一个魏帝曹髦早在舆论方面声名狼藉,如果再废魏帝曹奂,实在不愿落个篡位夺权千古骂名。到不如留下一步,后面的事情让子孙完成,所以他要学周文王,打下江山让子孙坐。

  咸熙二年(265年)八月,司马昭在午睡时突患中风,不能说话,众大臣进来问安时,他手指太子司马炎,双眼满含期望而死。司马炎早已读懂父亲眼光,对父亲的良苦用心心领神会。司马昭死后不到三个月,司马炎便代魏夺权,建立晋王朝,终于圆了司马氏一家三代人的皇帝之梦。

  2009年2月22日晨6时


晋惠帝永康三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反动政变,毒杀皇后贾南风,皇后位置一时空缺。司马伦手下干将孙秀一手策划,为晋惠帝立皇后羊氏。羊皇后名叫羊献容,是尚书郎羊玄之女儿,她所以能当上皇后,是因为外祖父孙旗与孙秀是同族兄弟,且关系要好。父以女贵,羊玄之很快被封为光禄大夫、特进、散骑常侍、兴晋候等诸多头衔。

  羊献容自从当上皇后,跟着她那傻子夫君晋惠帝,整天担惊受怕,可以说没过一天安生日子,甚至被人像玩偶一样屡废屡立,去从任意,备尝艰辛,最后落入匈奴汉国始安王刘曜之手,这种离乱生活才告结束。

(一)诸王争霸 一次被废
赵王伦政变成功,专擅朝政,尚且不能尽意,又利令智昏,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wei委),废晋惠帝,自己取而代之。此举引起司马氏诸王极大不满,齐王司马冏(jiong 炯)首先发难,联合成都王司马颖、常山王司马乂(yi 义)起兵讨逆。讨逆军很快取得胜利,赵王伦及其亲信孙秀等人被杀,晋惠帝皇位得以恢复。

  此后,齐王冏以大司马身份专权跋扈,被抚军大将军、以晋封长沙王的司马乂捉住杀死。司马乂由此进入权利中枢,又立即成为众矢之的,引来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蜂起围攻。司马乂有天子在手,自以为正统,和司马乂、司马颙两面对敌。颖、颙二王都是实力强大的地方军阀,而司马乂势力相对薄弱,战争的结果,当然是司马乂失败被杀。双方战争期间,晋惠帝一直被挟裹司马乂军中,司马乂失败后,成都王颖迁怒晋惠帝,挟私报复,以丞相身份上表强迫晋惠帝废羊皇后,送往金墉城,羊皇后第一次被废囚禁。在此之前,皇后外祖父孙旗及其四个儿子均因受赵王伦、孙秀牵连被杀;父亲羊玄之过度惊吓,忧虑恐惧而死。

(二)恶奴欺主 二次被废
成都王颖已任惠帝朝丞相,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更加野心膨胀,又强迫惠帝下诏立自己为皇太弟,成为合法的皇位继承人,生活迅速腐化,穷奢极欲,超越礼制,受他宠幸的小人布满朝廷。他的所作所为让曾经拥戴他的人大失所望,树大招风,很快引来一片*之声。司空、东海王司马越、右卫将军陈胗(zhen 真)假托诏命,召集各方势力联合攻击。

  为了*需要,司马越、陈胗一派恢复羊献容皇后地位,时间是永兴元年七月,距离她被废已有四个月之久。司马越、陈胗的讨颖之战从轰轰烈烈到很快失败,前后仅一个月不到,成都王、河间王势力卷土重来,司马颙手下振武将军张方进军洛阳,为了泄愤,再废羊皇后,柔弱无助的羊皇后又一次成为军阀派系之间争斗的牺牲品。

  在这次混战过程中,河间王司马颙势力渐占上风,占据都城洛阳,带兵主将张方放纵士兵在洛阳城内大肆抢劫,奸*女,连晋惠帝宫中嫔妃也不放过。张方在洛阳时间不长,城中已被洗劫一空,便劫持晋惠帝向西回到长安。同年十一月,留台洛阳代行朝政的尚书尚书仆射荀籓、司隶刘暾、河南尹周馥等承奉 命,把羊献容从金墉城迎回洛阳宫中,恢复皇后地位,并改元永安元年,大赦天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大胆张方 三废皇后
消息传到长安,河间王方面反应强烈,立即派中领军、录尚书事、兼领京兆太守张方带兵赴洛,于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四月再废羊皇后。

  作为一介大臣,凭什么一废再废堂堂国母?凭的就是军事实力,张方是河间王司马颙帐下鹰犬,每遇战事,河间王自己并不出马,全赖张方在前冲锋陷阵,所以司马颙集团实际掌握在张方之手。张方凭借军权,倒行逆施,犯上作乱,连皇帝老儿都尽在掌控之中,废立皇后自然更不在话下。

  在此期间,同属河间王势力的金城太守游楷、陇昌太守韩稚等联合四郡军队攻打长沙王司马乂余党、秦州刺史黄甫重,双方互有胜负,相持数年。皇甫重向司马越求救,司马越害怕河间王兵力强大,未敢出兵。皇甫重情急之下,便假借司马越名义,派养子黄甫昌联络前殿中人杨篇,到金墉城迎羊后回到洛阳宫中,再以皇后名义命令军队*张方,奉迎皇帝大驾。不久事败,朝中大臣群起攻杀二人,重新遣送羊后囚禁金墉城。 。。

(四)四次被废 险被杀害
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十一月,立节将军周权声称接到惠帝檄(xi习)令,自立为平西将军,立羊皇后,公然向司马颙势力宣战,立即引来洛阳令何乔攻击。周权兵败被杀,何乔又罢羊皇后。算来这已是羊皇后第四次被废,也是一年之内二次被废。

  羊皇后反复被废,又反复再立,河间王对此大为光火,下决心从肉体上消灭羊后,免得以后再为敌对势力利用。要想让这种以下废上、公然叛逆行为合理合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假托诏命,以皇帝名义赐死皇后。反正皇帝在自己手中,一切都变得非常容易。

  诏命指责皇后屡为奸人所立,派遣尚书田淑前往东都,代表皇帝命令洛阳留台逼迫皇后自杀。诏书不断送来,洛阳方面拒不执行,刘暾、荀藩、周馥等联名上奏说:“羊后已被废为庶人,家破人亡,孤身一人,羁押空废宫室之中,严密看守,无半点人身自由,怎么可能勾结奸人,造成祸乱?现在社会民众不分贤愚,都知道羊后是无辜受冤枉的。如今要杀一个如此孤独无助穷困潦倒之人,让天下百姓倍感寒心,对命运前途丧失信心,这对国家治理有什么好处呢?”

  奏折传到长安,河间王颙十分恼怒,派陈颜、吕朗前往洛阳收捕刘暾,刘暾闻讯出逃青州,羊后也因此幸免一死。

  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五月,司空、东海王司马越战胜司马颙,宰杀司马颙军队二万多人,颙单人匹马狼狈逃入太白山。司马越部将祁弘、宋胄、司马篡等人奉迎惠帝车架东返,六月初回到洛阳,恢复羊献容皇后地位。同年十一月,惠帝司马衷吃饼中毒而死,皇太弟、豫章王司马炽即皇帝位,是为晋怀帝。羊献容被尊奉为惠皇后,从显阳殿迁居弘训宫。

  从永康元年(300年)四月赵王伦借口为太子司马通报仇发动政变,杀死皇后贾南风,到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劫持惠帝还都洛阳,西晋王朝历经长达七年战乱。赵王司马伦、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