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永不堕落 >

第4部分

永不堕落-第4部分

小说: 永不堕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街上找了个公用电话,跟檀冰说了终于有了新工作而且薪水能拿到2000的事情。
  她高兴地在电话那边叫了起来:“向哥哥,等到你发工资以后,我们就不用再吃方便面啦!”
  我鼻子一酸,居然流下泪来。
  上班第一周,我拼命尽快熟悉新公司的业务。我被安排的是信息部,负责向部门经理汇报公司正在开发的客户的行业信息工作。这个并不难。
  由于公司主要做的是“拼箱”业务,也就是把零散的业务的物流,收集到足够一个标准集装箱,然后再交由航船公司运输出海。干这行的公司很多,各有各的业务渠道和资源。竞争相当激烈。
  由于是那位副总招聘的我,所以我经常去他房间聊聊天,并请教一些业务方面的问题。
  有一天他就让我去调查一下各家公司现有客户的情况,最好还要了解一下他们的报价和服务。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我去做,但是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问我要多久,我说三周时间吧。
  回到家里,我失眠了。
  白天答应得那么痛快,但我凭什么能去做到这种绝对商业机密的事情?半夜几次爬起来,想抽自己。
  105年前,美国和西班牙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麦金莱必须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但加西亚在古巴绵延广阔的崇山峻岭里——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也没有任何邮件或电报能够送到他手上。而美国总统又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总统找来一个叫罗文的人,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递到他手中,只跟他说了七个字:“把信交给加西亚”。
  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加西亚是谁?他在什么地方?我该怎么去?而是立刻出发,在海里漂流了四天后到达古巴,再经过三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险的岛国,历尽艰险,终于把那封信送到了加西亚手中,并带回了非常重要的一系列情报。
  我相信自己是有敬业精神的,对上级的托付,我会立即采取行动,难关和困难,我并不放在眼里,相反,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往往会令我很兴奋。
  一方面这种人在公司里是稀有动物是真正的精英,但另一方面会被绝大多数平庸的同僚视为异端,当一个人显示出发自内心的敬业精神和出色的执行能力之时,一定会横招周围人的嫉恨。
  

第8节 职场祸福总相依(1)
想了整整一个晚上,到天亮的时候,我决定了一个方案。
  第二天,我翻开报纸,运气相当不错,国展正好有一个大型招聘会。
  周六,我带着一沓子个人简历,来到国展。站在国展门口的人行天桥上,往下看,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世人提出了“读书无用”论。
  这次招聘会,最低门槛是大专,而眼前的密密麻麻的人群,几乎把上千平方米的馆前广场挤得水泄不通,最少也有七八万人吧,并且还有很多找工作的大学生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
  这次参加招聘会的二百多家企业,总的需求才两千人不到,也就是说,涌进会场的那么多毕业生,其实只有1/30的人才能最终得到一份工作,大学生们毕业后就业的形势真的相当严峻。
  我左冲右突,终于挤进了沙丁鱼罐头般的招聘会场。
  拜访了这里所有的物流企业,恬着脸抓住每一位负责人侃侃而谈。由于比普通大学生都有经验,几乎所有招聘的经理都把我的资料单独放进另外的口袋。
  第二周,我接到了十五家单位的面试通知。
  每次面试的时候,我都详细地询问了他们的情况,当然着重是副总让我调查的内容。
  有好几家企业面试我的考官十分健谈,我像是个高速运转的录音机,暗暗地记下了许多关键的数据。不知不觉中我就掌握了很多情报。
  也许这样做,很不道德。但是,士为知己者死,副总给了我工作机会,我终是要用百倍努力来回报的……而且这年头,各为其主,成王败寇啊……
  第三周的周五,我把十家物流公司的详细调查报告,摆在了副总的面前。他惊讶地看了我一眼,然后低头开始翻看报告。
  “您先看,我出去了。”我带上了房门。
  又过了一周,周四的下午,部门经理叫我过去,告诉我两个月试用期提前结束。并递给我一张盖着公章的纸。
  我心里偷着乐,终于提前转正了!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老天不负有心人啊。我拿过那张纸一看,却傻了。
  “试用期员工方向:经公司研究决定,你的两个月试用期提前结束,公司不予录用。试用期间工资请予本通知当日到财务部支领。”
  我几乎是冲进了副总的办公室。
  “为什么要辞退我?”我咆哮着。
  副总很诧异:“你搞错了吧,有这样的事情?!我都不知道。”
  我把那份决定书拍到他的面前。他看完之后,脸色凝重起来。
  “其实你的工作相当优秀,我是要重点培养你的。”他指了指放在案头的我的那份报告。
  我一时有点发懵,搞不清到底怎么回事儿。
  他站起身往外走,回头对我说:“这样,你在我这稍等一下,我去人力资源部和你们部门经理那边去了解了解。”
  十多分钟后,他回来了,进门时,脸色很难看。
  “没办法,我只能说抱歉。”他看着我,摊了摊手。
  我已经冷静了很多:“领导,是我的工作不够好还是我的考勤不合格?”我想知道原因。
  “都不是……”他摇了摇头。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咬着后槽牙狠狠地发问。
  “可能是公司的人都认为你越级汇报,而且不太适合公司的文化和氛围。”
  我明白了,部门里大部分平庸混事儿的同事们厌恶于我的工作效率和成绩,可能将来会对大家产生影响,部门经理又是大老板的嫡系,每日也无所事事地与那些人混在一起,而我又每日并未向他做详细的汇报,却直接汇报给副总,他一定不爽。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8节 职场祸福总相依(2)
现在明白已经晚了,副总虽然职位高,但毕竟是聘请过来的,没必要为了一个试用期的员工去与老板的嫡系亲眷抗衡。
  我木然地走向门口。他在后面叫住了我:“方向,我只能说我很遗憾。你这些天的工作,我会让财务多给你些加班津贴和误餐补助。还有,你若是愿意的话,我会给你推荐其他更大的公司……”
  他还没说完,我就走出了办公室。背朝着他,挥了挥手告别。
  又失业了,我去了阿浩工作的那家夜总会,在边上的小饭馆里,和他喝得烂醉。最后阿浩开着老板的车,把我送回了长椿街的租住房。
  他扶我上床的时候,在耳边跟我说:“方向,本来想让你睡我那里的,但是单位有规定,不得留外人住宿。”
  社会很残酷很现实的,每个人都求自保,连生死兄弟也不例外。
  北京是个改变人的地方,而我历经了这几次打磨,也决定改变我多棱的性格,否则我无法改变颓废的命运。
  那位副总没有食言,他推荐我到了一家更大的做俄罗斯贸易的物流公司。由于是业内推荐,所以我很顺利地入了职。
  这家公司在雅宝路,中国外贸服装业在北京最大的集散地,三千多个服装外贸企业扎堆在这里,与每年到来的几十万俄罗斯商人讨价还价,看样订货、发运清关。我现在在的这家公司,就是专门帮着中国商户和俄罗斯“倒爷”们做灰色清关和运输的。
  所谓灰色清关,就是非正常报关。俄罗斯是个传统的重工业大国。轻工业尤其是服装工业严重落后,所以服装基本全部依赖进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是黑龙江的中国商人大包小包地把服装扛到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基、海参崴等边境城市,在那里的服装市场摆摊叫卖,到后来俄罗斯的商人开始进入中国,直接到国内采购服装运回俄罗斯各大城市贩卖。这就是所谓的中俄两国特殊的贸易形式——“倒爷”贸易。而北京雅宝路是俄罗斯商人最重要的服装采购场所,他们在这里按照EXW(工厂交货)的方式大量订购中国服装,然后通过灰色清关运输出境。由于灰色清关是将采购的服装按照吨位或包装箱尺码计税,而且再通过对俄罗斯各入境口岸的官员进行黑金腐蚀,基本都以极低的价格报税。联邦政府很想控制税收的流失,但由于俄罗斯属于全国性的系统性*,海参威到莫斯科何止万里之遥,所以山高皇帝远,就无法从根本上肃清这种灰色清关。于是这种做物流兼操作灰色清关的大小公司就应运而生了。且每年赚走千万甚至上亿的利润。
  因为工作性质的要求,我拼命地恶补俄语和物流方面的业务知识,久而久之,居然可以用俄语和“倒爷”们进行简单的业务交流了。并且熟悉了灰色清关的所有操作。
  春去秋来,一年多后,我已在公司开始独当一面,由于资历浅,但进步快,也招致了许多同事的非议。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当他的创造力退化时,破坏力就变得渐强。开始有人向领导打我的小报告,说我和部分俄罗斯散客之间有勾结,在运费核算、清关数量方面做手脚,损公肥私了。
  当公司里的几个要好的同事跟我透露了这个危险信号时,我开始有点不以为然,但后来领导对我说的一些微妙的话语和一些看我的眼神中间,我读出来了一种不信任。这就让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准备摆平这件事情。
  在流言渐起的半个月之后,我请那几个要好的同事吃了顿饭,席间,我喝了不少酒,带着醉眼蒙眬,我恳求他们一件事情:让他们也联名检举我危害公司利益的事情,而且要写得很夸张。
  他们立刻睁大了被酒精烧红的眼睛,质问我不识好人心,居然怀疑是他们打了我的小报告。
  我大笑着说:“一个人、两个人的造谣很可怕,但所有的人都去传播流言,而且都不尽相同,反而不可怕了,老板的性格是多疑的,少数人诬蔑我损害公司利益,他一定会对我设防,但如果所有人都站出来胡乱诽谤,老板反而清醒了——他会明白,那是大家对这个员工的嫉妒!等老板意识到这一点,先前的流言就不攻自破了!”
  他们摇摇头,表示不可思议。但在我的坚持下,他们还是去做了。
  老板果然没有再追究下去,反而给我安排到了一个更核心的部门——大客户部。而随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情,使老板决定把这个部门的主管大权交给我。
  西方有一句流传千年的谚语:你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在这几次职场的福祸轮转之间,使我看到了人性险恶的一面,人生犹如行船,也许惊涛骇浪都闯过来,却在一块礁石边上沉没了。所以说须时刻保持警醒。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9节 锋芒渐露(1)
那是进入到这个部门的一个多月之后,部门经理向老总推荐了一个原来就有业务往来的大客户——俄罗斯KB集团,他们占据了车里雅宾斯克市和叶卡捷琳娜市的当地服装市场近一半的份额。以前都是小单合作,现在对方想把全部的物流业务和清关工作都交给我们代理。如果按照保价执行,每年可以有五百多万美金的利润空间。
  老总很重视这件事情,双方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客户对我们所提供的报价和清关服务很认可,但唯一的要求是,和他们这样的大集团采购商长期合作,必须缴纳50万美元的风险保证金。以保证我们的运输和清关效率不至于出问题而影响他们在全俄罗斯的生意。
  在公司将要签署长期协议并交付保证金的前几天,我忽然想起了大学时候的一个同学阿斌,前两天听别的同学说他最近分到了商务部,而且正好在俄罗斯那边做商务参赞的助理。负责两国经贸市场信息的收集工作。
  我赶紧跟同学要到了阿斌的电子邮件,在给他的邮件里我把KB集团与我们公司的事情大概作了介绍,然后请他帮助了解一下这个集团的背景和最新情况。
  两天后,阿斌就给我回了邮件,看完之后,我很震惊。
  KB集团虽然一度占领了俄罗斯服装市场较大的份额,但由于内部管理一直有问题,导致经营不善,而且管理者疯狂挪用资金,企业现金亏空,再加上供应商催货款,银行催还贷,资金链基本已经断裂,企业正面临崩溃。而在资产重组清算的时候,公司的几名高层却人间蒸发了。估计都有很大的经济问题。
  我跑步进入经理的办公室。
  “经理,关于和KB集团签约付款的事情,我建议是否应该再慎重一点。”我说。
  “哦?为什么?”经理抬起头看着我。
  “因为他们……”正想跟他说邮件内容,但我忽然打住了。
  因为我想起《马太福音》里面的一句话:“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
  毕竟KB破产的这件事情还没有得到最后证实,想到这里,我就跟他说:“经理,这笔保证金数额太大,尽管KB是老牌公司,但是最近几年我们一直没有跟他们合作大单子,无法知道他们最近的发展态势和经营情况啊!”
  他不屑地看着我,摇了摇头:“KB集团在全俄都是数得着的大企业集团,不仅政府背景相当深厚,而且有经营历史四十多年,每年向全俄各终端商场供货十几亿美金,几乎是在全球开展采购!很多供应商都排着队要跟他们合作,我们这次终于抓住这个机会,可以借助他们的渠道打入全俄的服装物流市场。难道你有不同意见?”
  “嗯,是很好的机会,但是咱们公司不是有规定么,每个新合作伙伴的背景资料都是要求调查的,更何况这次牵涉付这么多保证金,我觉得资信调查还是有必要的。”我扬着头说。
  “年轻人怎么学得这么教条主义?方向,五年前我和KB合作的时候,你还没有出道呢,俄罗斯人最讨厌别人不信任他们,懂吗?”经理冷冷地说。
  我退了出来,转身走向走廊尽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