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返(一) >

第13部分

返(一)-第13部分

小说: 返(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光给你姐姐,还有你呢。景书诡谲地眨了眨眼睛说。

  那我可是沾了我姐姐的光了啊。淑芬不依不饶地说。

  哎呀,鲁山让我给你们俩送饭菜,又不是让我只给淑芸一个人送。

  你一进门就问淑芸在哪儿。

  哎呀,淑芬,我不一进门就看见你了吗,没看见淑芸,所以就问淑芸在哪里啊。景书带上瞒脸的后悔说:你看,都怪我啊,淑芬。

  干什么了干什么了。在屋里早就不耐烦的跑出门来淑芸说:怎么,我是姐姐,你是妹妹,把你先放头里啊?你还不够!

  就你够,就你够!淑芬气急败坏地说。

  哎呀,这两位小姐啊,红脸的公鸡似的,一天到晚就是叨。石婶也赶忙跑来劝架。

  看到景书手里的食盒,石婶儿赶忙接过来说:我正愁今天的午饭吃什么呢,结果景书就送来了。

  是鲁山安排我送的。景书嗫喏着说。

  鲁山怎么不来?淑芬赌气地说:他干什么去了?

  鲁山他忙啊。景书说:咳,他送我送还不都是他的意思。

  你跟他说,以后不要送了,本来人家石婶儿做的饭很好吃的,他偏让你送饭。

  我说淑芬。石婶儿说:人家鲁山是好意啊,怕你俩在我这里吃不好,所以才让景书来送饭菜,让你俩解解馋的。

  就是吗。姐姐说。

  是啊,是啊,鲁山——也是这——么说——地。景书竟然用了京剧道白的强调说。

  姊妹俩和石婶儿都被逗得大笑起来,景书和姐姐心里的晦气都被景书的近似小丑的表演驱赶得无影无踪。

  景书也想不到这一招竟然招来俩姊妹的高兴。他说:我还能表演一段五家坡呢。

  那你现在表演。淑芬说。

  淑芸却总是在笑。

  好了好了,我们来吃饭吧。石婶儿说着就提着食盒进了厨房的门。

  但是,淑芬却还不依不饶,非得要景书表演一段苏三起解。

  景书无奈就唱道: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惨淡,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转,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景书模仿女人的腔调和做派,最后还用了女人的丹凤指,把姊妹俩笑得肚子都疼了。

  石婶儿已经把景书拿来的饭拾掇好了。就催大家吃饭。

  三个人笑着进了厨房,桌上已经摆上了几个盘子,盘子里盛着景书带来的菜。

  景书说:那个是德州扒鸡,这个是张家驴肉,这是两个北京小炒。一个是韭莛儿炒鸡蛋,一个是爆炒黄豆芽。

  淑芬的食欲再一次被刺激起来。顾不及让景书就开始动筷子。

  姐姐说:景书哥,来一起吃吧。

  淑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是啊,景书哥,来一起吃吧。

  不了我还有事,他们在等着我呢。景书说:反正今后我会常了来这里陪你们的。

  说着,做了个鬼脸就去了,姊妹俩就又一次想笑。石婶儿说:别在笑了,不然,就吃不成饭了。

  姊妹俩才止住笑。这顿饭吃得淑芬竟然忘不了,不只是饭好吃,主要是景书的可笑的模样一直留在淑芬的记忆里。

   。 想看书来

返 (38)
以后的这个小院,再也不显寂寞。相对于鲁山每两天才能来一次,景书几乎天天来,有时候一天来两次。每次来的时候,不是带好吃的来,就是带乐子来,再不然,就陪姊妹俩和石婶儿一起摸摸纸牌儿。如此以来,以后的两个多月时间,就象清澈的溪流一样流走,显不出缓慢和难熬了。爸爸开始的时候来看过她姊妹俩,有两次还带着弟弟全中来的。全中已经上高小了,很懂事。爸爸每次来的时候还在街上买些吃的东西。当看到两个女儿在石婶这里生活得这么好,又有鲁山来回地传信儿和照应,也就放心了。及至后来,景书也常去他那里看望他并来回地传信儿,下雪以后,父亲就没再到小王庄来。

  转眼间就快到春节了。与外面大战一触即发的传言相反,整个北京城除了零星的枪炮声显得比较平静。人们奇怪这种平静,是人们意识的懒惰和麻木,还是确实有神灵进行佑护,意在让老百姓过一个安稳的而不是一个血腥的令人恐怖的新年?

  因为元旦的一场大雪,今冬的天气格外冷。院子里滴水成冰,屋檐上都结着长短不一的凌锥。但是他们各个屋里都生着火炉。火炉都是景书垒砌并亲手套好的,都有烟囱通向外面。砟子是景书运来的上好的门头沟大砟。淑芬和姐姐都承认,这个小院里的冬天是最暖和的冬天。淑芬知道这一切都是鲁山安排的,但姐姐说景书的心这么细,那意思就是感激景书。淑芬就想跟她吵,但想到景书的确每天给她们带来欢乐,也就不在跟姐姐计较。

  但是让淑芬感到失望的是鲁山就是不动胡琴。几乎每次鲁山来看她们时,淑芬都要央求鲁山即兴拉上一段。但是鲁山总是摇摇头,末了说,等我忙完这一阵子。淑芬说:就拉一小段,行吧?鲁山还是摇摇头。

  淑芬就有些伤心,他觉得鲁山过于古板,还不如景书能给她带来些欢乐呢。但是鲁山竟给她带来一本书,是海明威的小说《战地春梦》。这就使她能够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获得一点点心灵的慰籍,尤其当石婶儿和姐姐心神投入地谈论家长里短的时候。

  年近了。但是大家都不慌慌着过年,整个北京城都不慌慌着过年。实际上,北京最爱过年了,北京人也最爱过年了。眼看着过了腊月十五,年一天一天近了。但是,大家都不提过年。大家和整个北京都好像在期待着别的什么。

  腊月二十,淑芬起得比姐姐早。梳洗完毕,就到石婶儿的厨房里一边看她做饭一边和她说话。

  偶尔传来一声炮响。淑芬说:快过年了,听到放鞭炮的声音了。

  今年就不用买炮了吧。石婶儿说:你石叔回来说,光解放军的大炮就够了!

  昨晚石叔回来了?淑芬说:矿上没事吧。

  没事。他回来是拿新棉袄来了。石婶儿说:其实我早就给他做好了,他说等到过年的时候穿,结果这几天总是冷,他说,不能放着衣服冻着人吧?就来拿了。

  今年的天气就是太冷了,好在我们不出门,在你这个安乐窝里够享福了。

  还不是亏了鲁山。他想得周到啊。要不这么冷,可受不了。石婶儿说:过去听上岁数的老人说,这天气出现异常就是国家要有大事了。

  这么说,现在也要出大事了。淑芬说。

  总之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上天总是在佑护着一方百姓呢。

  实际上姐姐最爱听石婶儿的这些话,姐姐很认命。淑芬似乎对石婶儿的话不很感兴趣,就转换话头说:鲁山今天是几天没来了?

  好像是三天了吧。石婶儿说:怎么,想他了?

  我是说他来了能听到外面的一些情况,比如爸爸那边的情况什么的。淑芬故意搪塞道。

  应该是没事的。石婶儿说:听你姐姐说,你爸爸也是积德行善的一个人。上天也会佑护他和你的弟弟妹妹的,放心吧淑芬。我说的话到许多年以后,你反过来再想想,一定会感到有道理的。人啊,总得讲究个德字啊,这就是咱北京人为什么经常把德行两个字挂嘴边儿上的原因了。

  淑芬不爱听石婶儿的这些话,她开始烦她的絮絮叨叨。

  天不早了,我去把姐姐喊起来吃饭啊。淑芬说。

  我去吧。石婶儿用围裙擦了一把手说:我去,她起得快。

  淑芬就没挡着她。淑芬明显地发现,石婶儿与姐姐的共同语言更多一些。她不再忌妒,因为她感觉石婶儿和姐姐所说的一些话非常无聊,有些还非常愚昧。

返(39)
等到石婶儿和姐姐出现的时候,姐姐的头发竟然被石婶儿给编成了两条辫子。啊,姐姐的头发乌黑光亮,眼睛那么美丽动人,因为编了辫子,姐姐的脖子就异常地细嫩好看,脖子上的细小的毛发足以引发那些男人们对女人的遐想和渴望。。。。。。

  嗬,这么一小会儿,就让石婶儿打扮得姐姐跟天仙似的。

  淑芬,等吃饭我也给你编辫子。石婶儿说:每人买一朵花,戴头上,那才叫过年。

  我不梳辫子,我不梳辫子!淑芬着急地说。

  淑芬认为那种近似古典的美简直就是受罪。他又补充一句说:我才不呢!

  他不知好歹,石婶儿,算了。姐姐说。

  你才不知好歹呢。淑芬反驳说:臭美样儿。

  其实,人家淑芬洋学生头才正好看呢。石婶儿说:淑芬的长鸭蛋脸型正适合他现在的头发呢。

  淑芬知道石婶儿故意让她高兴才说这句话的。

  结果,无论石婶儿怎样逗淑芬开心,这顿早餐淑芬依然吃得很郁闷。

  哎呀,年快到了。石婶儿说:谁知道今年的这个年该怎么过呢?

  咳,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呗。姐姐说。

  往年的这个时候,北京正热闹呢。石婶儿说: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四,二十四、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我以为说谁呢?姐姐说。

  这是一个汉子对他的新媳妇说的话,后来就流传开了。石婶儿说。

  咳!淑芬心里说:这都哪跟哪儿啊。无论什么事在石婶儿那里都能找到根据和存在的理由。

  可是姐姐每次听石婶儿讲这些不着边际的民间瞎说的时候,那神情就充满了笃信和崇拜。姐姐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来自内心的笑声。石神儿简直成了姐姐的精神寄托。要他现在离开石神儿他一准儿会大病一场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返 (40)
淑芬见二人如此尽兴地说着过年的一些希奇古怪的事情和经历,就不忍心打断他们,悄悄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海明威的小说读了起来。近几天,淑芬的确被书中的主人公给吸引住了。

  他翻到昨天下午读到的页码,接着读了下去。她现在坐着读书。开始的时候,她总爱躺着读,往往读着读着就睡着了。后来被鲁山发现了,鲁山就坚持让她纠正这种不良的读书习惯。从此,她就养成了坐着读书的习惯。不久淑芬完全被小说里的故事情节给吸引住了。姐姐和石婶儿的笑声就听不见了。

  中午来得很快。淑芬有点儿饿了。就伸了个懒腰。

  淑芬,想吃什么啊?石婶儿过来问:今儿中午咱汆羊肉丸子行吧?

  淑芬一般不想吃羊肉的,除非涮火锅。她想准是姐姐想吃羊肉丸子了。就说:姐姐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得了。

  哎,她让问问你。石婶儿突然想起来淑芬是不吃羊肉的,就说:我差一点忘了,淑芬不吃羊肉的。又抱怨说:咳,你说这个景书,干吗非买这么多羊肉啊?不然,咱炖粉条猪肉吧。

  话音刚落,淑芬也正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一个饭店的伙计就进门来了。伙计端来一只火锅,身后紧跟着鲁山,再后面是景书,手里提着一个提篮,里面放着肉片、肚丝儿,蔬菜和麻汁小料等。鲁山知道淑芬最  爱吃爆肚儿。

  来了,您呐。景书模仿着店小二招徕客人的作派。

  哎呀,我们正为今天中午吃什么发愁呢。石婶儿竟有一种解脱的意味说。

  哎,这吃饭还用发愁吗?你看看,鲁山给你们带来最好吃的火锅——

  就你话多。鲁山瞪了景书一眼说。

  景书畏惧地不敢再大声说话。

  淑芬和姐姐站在门口,眼见她们心目中善于逗乐子的景书被鲁山弄了个闭门羹。淑芬就看了一眼鲁山。她再看姐姐,姐姐的刚想绽开的笑容竟僵在了脸上,

  淑芬为了缓解一下尴尬,就说:请吧,都到厨房里就座吧。并伸过一只手,帮助景书提提篮。

  对,对,大家都到厨房里坐。鲁山邀大家说。

  跟来的伙计就开始安锅子、下锅底儿、点火。石婶儿则给大家分小料儿。

  石婶儿,去拿瓶酒来。鲁山吩咐石婶儿道。

  也只有鲁山能够这样直截了当地吩咐人吧,淑芬心说。

  拿哪个?石婶儿迟疑了一下问道。

  汾酒。

  就剩一瓶了。

  今格儿喝了它。鲁山说:对,还有那一瓶竹叶青,也拿来。

  淑芬想今天一定有高兴的事儿。

  石婶儿去小南屋拿酒。

  碳火上来得很快。伙计说:可以了,就告辞了。

  景书看了鲁山一眼,就开始下肉片和肚丝儿。淑芬和姐姐发现,在鲁山面前,景书显得小心翼翼,他不时地看看鲁山的颜色。淑芬和姐姐弄不明白,景书为什么这么怕鲁山。石婶儿拿来酒,鲁山打开酒,一股酒的清香与锅里发出的肉香搅和在一起,满屋飘荡着。所有的人都刺激出了食欲。

  

返 (41)
今儿,要说就只缺石叔了。鲁山说。

  咳,他又不会喝酒。昨天晚上我刚给他汆了羊肉丸子吃。石婶儿说。

  他最好吃猪肉炖白菜豆腐。景书插话道。

  你怎么知道?石婶儿说。

  没事儿他就在他的小炉子上炖好了喊我,俺俩就吃上了。景书说着看了鲁山一眼,见鲁山正用眼瞪他,于是赶紧打住,不再说下去。

  石婶儿就给儿给儿地笑。

  来,快过年了,在这个年尾,大家干一杯。鲁山说。

  姐姐劝淑芬有喝一杯,淑芬看了鲁山一眼,就端起来酒杯。

  石婶儿,你也端起来。景书说。

  但是说了又后悔了。这句话应该让鲁山说才对。他又被鲁山瞪了一眼。

  石婶儿想推辞,姐姐就把酒杯递到她的手上说:一年到头了,怎么也得喝一杯。于是石婶儿不好意思再推辞。

  先提前祝愿大家过年快乐。鲁山说着一饮而尽。

  大家也都或者一饮而尽,或者是抿一抿。舔一舔。

  接着鲁山先给石婶儿捞一筷子热气腾腾的羊肉,再给淑芬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