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水晶球 >

第6部分

水晶球-第6部分

小说: 水晶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棉花的主要买家。 1910年,一场罕见的象鼻虫灾害顷刻间席卷了亚拉巴马州的大片棉田,灰压压的象鼻虫呼啸而过,棉田顿时被啃得精光,致使世代倚仗棉花过活的棉商瞬间失去了生活支柱。此时,工业革命的脚步将交通、制造业和燃料行业等新兴工业推向前沿。铁路的繁荣为煤进出矿产区提供了便利,当大卫?托马斯从无烟煤中炼出铁后,美国的钢铁工业由此跨入了全速发展的快车道。 当时的伯明翰,因距离铁矿、煤矿和石灰石等原料产地较近,成为美国南部最大的钢铁中心。虫灾封堵了亚拉巴马棉农的后路,小查尔斯带着大部分儿女搬到了伯明翰,涉足采矿业,准备有朝一日东山再起。
  小查尔斯共有十个孩子,罗杰斯的祖父魏德?艾伦?罗杰斯(Wade Allen Rogers)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魏德在莱托哈奇出生,很早就跟随父亲在江湖上打拼。阿拉巴契亚山脉丰厚的煤矿藏令不少淘金者快速变身为富有的矿主,凭借着一纸与路易斯维尔和纳什维尔铁路的长期供煤合同,小查尔斯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煤矿业王国”。他在伯明翰以北杰斐逊县拥有多个矿井,并在朗兹县拥有广泛的人脉。魏德20岁那年,小查尔斯买下了杰斐逊县附近一座规模不大的矿井交给他打理,罗杰斯家族第三代从此自立门户,开始了与黑色燃料打交道的年轻矿主生涯。 罗杰斯的祖母艾蒂?彼兰德(Ettie Beeland Rogers)出身大户人家,在以纺织业闻名的亚拉巴马州格林维尔市,她是出了名的美人。身材高挑的她穿着20世纪初流行的拖地长裙,眼神清澈,举止高贵优雅。 一天,魏德在莱托哈奇小镇火车站偶遇艾蒂,立即被艾蒂的美貌“击中”。当时的艾蒂正搭乘从格林维尔前往蒙哥马利的火车,准备去那里的超级百货商店“血拼”。火车中途在莱托哈奇车站稍作停留,艾蒂正好与镇上的朋友约好了在车站相见。这一见竟演绎出了一段情缘,看到艾蒂第一眼,魏德就在这位优雅的美人面前迷失了方向,他随即跳上了车,自愿充当“护花使者”护送艾蒂来到了蒙哥马利。“火车情缘”一定终身,不久,魏德向艾蒂求婚,两人随后在艾蒂的家乡格林维尔举行了婚礼。
  婚后,艾蒂随魏德搬到了伯明翰,他们共生了四个孩子。1918年,罗杰斯的父亲老詹姆斯?彼兰德?罗杰斯(James Beeland Rogers Sr。)在伯明翰出生,四个孩子当中詹姆斯排行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降生巴尔的摩
詹姆斯出生那年,美国遭遇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燃料短缺。整个美国的煤实行定量供应,供应量被控制在平时的2/3。户外照明和三楼以下的居民用电梯都被严格禁止。 艾蒂不仅人漂亮,家务也料理得相当不错。有了艾蒂的帮助,魏德得以一心一意忙于煤矿的运营和管理。20世纪初的美国,*和矿井事故成为煤矿主原始积累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插曲,每年都会有数百名工人死于各种矿井事故。煤矿工人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待遇,反抗矿主的*事件时有发生,矿主被矿工绑架甚至杀害的案件成为当地警察局最为头痛的卷宗。很长时期内,矿主与矿工之间的劳资关系颇为紧张。 在一次矿上工人*时,魏德和手下经理赶去现场解决问题,激动的矿井工人与管理层发生了肢体冲突,他的手在纷争中受了点轻伤。当时他并没在意,只是随便在伤口上抹了点儿药水,就继续工作了。不料,伤口很*染化脓,并迅速恶化成败血症,魏德高烧不止,命悬一线。 那时距离英国人弗莱明(Fleming)发现青霉素还有一段时日,临床治疗中并没有抗生素的影子。这意味着一旦感染了败血症,病人几乎只能等死。还没等人们将魏德从医疗条件简陋的矿上送回伯明翰,他就因败血症引发的多种脏器衰竭不治身亡。年仅40岁的魏德绝尘而去,那一年,詹姆斯刚满10岁。 父亲的突然辞世将这个美满的家庭瞬间打入灾难深渊,年幼的詹姆斯和哥哥姐姐们一夜之间成了无人照料的孩子。悲痛欲绝的艾蒂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在伯明翰待了一段时间。但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却再也没能从矿上拿回一分钱,她带着孩子们告别了伯明翰,从此不再回来。
  1929年,艾蒂带着詹姆斯和他的三位兄姐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格林维尔。那一年10月末,由“黑色星期四”引发的抛售狂潮顷刻间敲碎了美国人的梦想,成千上万的股民不计成本地抛出股票,将道琼斯工业指数一举打入灾难深渊。道指从股灾开始前的最高点点持续暴跌,累计跳水达89%,美国从此陷入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危机又引发西方经济体系的大萧条,数千万人失业,银行、证券公司纷纷倒闭。 20世纪早期的美国,失去了丈夫的女人独自抚养孩子凄苦而孤独,经济大萧条更让失去了经济支柱的五口之家雪上加霜。倔强的艾蒂没有再嫁,仅靠着父亲去世时留下的一点遗产和弟弟吉姆?彼兰德的帮助,独自一人将四个孩子抚养成人。 詹姆斯高中毕业时,他的叔叔承诺,如果他能考上俄克拉何马大学石油工程系,就为他支付大学学费,以便他毕业后到自己的公司帮忙。谁知,没等詹姆斯毕业,他叔叔就去世了,公司也卖给了别人。
  詹姆斯果然如愿就读俄克拉何马大学,主修石油工程的他学习非常刻苦,很快拿到了奖学金。詹姆斯与罗杰斯的母亲恩奈斯汀相识于1937年,他当时是学校一个兄弟会的会长。巧合的是,达奇也曾是这个兄弟会的会长。 有一天达奇夫妇去俄克拉何马大学看望他们的宝贝女儿恩奈斯汀,重游母校的达奇顺道去看了一下留下美好回忆的兄弟会。在去往兄弟会会所的路上他们碰见了詹姆斯,老少兄弟会掌门在母校意外相逢令双方倍感惊喜与亲切。一路上,老少会长相谈甚欢,等到了兄弟会会所,达奇夫妇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宝贝女儿竟然就在隔壁! 原来兄弟会会所与恩奈斯汀担任会长的姐妹会会所是邻居,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达奇两口子亲自做媒,顺势将英俊稳重的詹姆斯介绍给了自己的千金,新一代兄弟会会长和姐妹会会长进行的“历史性会面”,从此改变了两人的人生轨迹。 两个年轻人就这样一起坠入了情网,身高米、有着一头灰褐色头发和一双深邃的蓝眼睛的腼腆小伙子很快赢得了恩奈斯汀的芳心。恩奈斯汀是个身材娇小、活泼开朗的姑娘,一双蓝色的大眼睛和天使般的微笑总能让她成为小伙子们关注的重心。恩奈斯汀在高中时就有不少男生追求,也谈过一些男朋友。詹姆斯性情温和,对周围人非常体贴,即便有人与他争执,他也只是微笑着很少辩解。这是吸引恩奈斯汀的地方,比起其他满嘴抹蜜的年轻小伙子而言,詹姆斯的内向与谦逊显得与众不同。
  吉姆的二弟马布瑞曾这样评价父母亲的结合,他认为两者之间可谓“绝配”,“两个如此优秀的人,彼此都令对方印象深刻。”临近毕业时,詹姆斯向恩奈斯汀求婚,达奇给这位兄弟会接班人投了最热情的一票。毕业后詹姆斯成为“太阳石油公司”的一名石油工程师,这家公司在得克萨斯州东部设有工厂,与恩奈斯汀的出生地博蒙特市近在咫尺。1940年9月14日,两个年轻人在恩奈斯汀的家乡俄克拉何马州雨果市举行了简单热闹的婚礼。 婚后,詹姆斯夫妇经常去博蒙特市,照看恩奈斯汀的继祖父与祖母。不久“珍珠港事件”爆发,詹姆斯应征前往美国东部马里兰州的陆战基地服役,恩奈斯汀也随军开始了长达6年的军旅生活。 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已在欧洲大陆点燃,希特勒在轻取波兰、北欧和法国后,签署“海狮作战计划”,开始了入侵英国的“空中闪电战”。
  1942年10月19日中午12:28,年轻的詹姆斯夫妇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小詹姆斯?彼兰德?罗杰斯,他的家人都亲昵地叫他吉姆。尽管疲惫,但23岁的妈妈恩奈斯汀依然难抑兴奋,当圣?安格内斯医院的护士抱来这个粉红色皱着眉头的小生命时,恩奈斯汀禁不住激动地哭了起来。回忆起当年罗杰斯出生时的情景,至今依然精神矍铄的恩奈斯汀表示,罗杰斯出生时,体格瘦小,属于轻量级婴儿,但他嗓门很大。按照中国人的生肖属相说法,罗杰斯属马,肖马之人永远要抢先一步,具有不肯服输的性格,同时,属马者是难以管教的孩童,痛苦中长大,人到中年即功成名就。 罗杰斯出生在美国东海岸马里兰州的海港城市巴尔的摩。珍珠港事件引发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4岁的詹姆斯正在马里兰州的陆军军事基地服役,此时盟军溃败与德军节节胜利的消息交错传来。就在三个多月前,艾森豪威尔刚刚就任欧洲战区美军司令,这一设在伦敦的战区司令部的成立,意味着盟军在遭受利比亚和埃及的挫败后,美国准备开辟第二战场。 不久,詹姆斯前往美国中西部威斯康星州的陆战基地服役。很快,詹姆斯被派往恩奈斯汀的故乡俄克拉何马州西南部科曼奇县劳顿镇服役。这是詹姆斯在美国境内服役的最后一站,这个名为希尔堡的军事基地位于劳顿镇北部。这里是美国陆军野战炮兵训练中心,詹姆斯在这里担任炮兵军官,官至陆军中尉。 1944年春天,詹姆斯告别了两岁的罗杰斯和有孕在身的娇妻,前往欧洲战场。临行前,詹姆斯将妻子送回雨果,在那里恩奈斯汀的父母将和她一起守候第二个孩子的来临。
  

5岁赚钱(1)
在0~9十个*数字中,你会选择哪一个作为自己最心仪的人生数字呢?有人选1,有人选8,也有人会选9。吉姆一下抓住了“5”,不仅因为德莫普利斯小镇的电话号码是“5”,更重要的是他了解市场的职业生涯从5岁就开始了。那时,他还是一个小不点儿,每天最大的乐趣是捡足够多的空瓶子换钱积累自己的私房钱。 打从娘胎出来,罗杰斯就是父母眼中稳重优秀的长子典范。他的头发稀疏,大大的头与瘦弱的身躯看上去有些不太和谐。一双深邃的蓝眼睛总是盯着你若有所思,仿佛在探索某个不解之谜。对于新鲜事物他从来都是小心翼翼慢慢尝试,没有体验的东西总会引起幼小的他深深的担忧。一岁时,父母把他放进浴缸里洗澡,他紧紧地抓住浴缸旁的帆布,生怕自己彻底滑进浴缸被水淹没。他张着嘴紧紧地盯着身边的大人,大大的蓝眼睛里透着紧张与不安,额头上的抬头纹清晰可见。 两年后,弟弟迪克的出世让他开始逐步适应没有母亲时刻在身旁呵护的孤独。此时,父亲詹姆斯正在德国境内参与盟军围剿希特勒党羽的行动。在那场著名的坦克大战中,盟军遭遇德军伏击,詹姆斯不幸中弹受伤。 大弟弟迪克在吉姆刚过完两岁生日的第二天出生了,妈妈忙着照顾弟弟,就把他送进了幼儿园。与其他的孩子相比,年幼的罗杰斯总是喜欢睁大了一双蓝色的眼睛,默不作声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让人永远摸不透这个小家伙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幼儿园里只有一位个子娇小的阿姨,十几个孩子同时在院子里疯跑、嬉戏打闹,势单力薄的阿姨根本无暇顾及,只能大致盯着孩子们不让大家打闹得太厉害。儿时的罗杰斯不哭不闹,很早就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他四岁时在幼儿园里拍的一张照片上,穿着兔子服装、表情严肃的他和周围的小朋友安静地坐在地上,周围的“小兔子”都光着脚丫,唯有他不仅穿了袜子还穿上了凉鞋。 吉姆四岁那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希特勒的惨败告终,伤愈的詹姆斯带着三枚勇敢奖章从欧洲战场归来。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成为詹姆斯的当务之急。这时,詹姆斯的哥哥艾伦在伯明翰西南部一个偏远的小镇德莫普利斯开了一家工厂,生产电冰箱、体育座椅、农业化肥设备等产品。他写信告诉弟弟,他需要和一个有管理能力的人一起开创一份事业,如果詹姆斯放弃了这次机会,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损失。 1946年春天,詹姆斯一家回到了罗杰斯家族世代生息的故土—亚拉巴马州,他们在亚拉巴马州西南部的德莫普利斯小镇定居。这个人口只有5000人的小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距离德莫普利斯最近的城市是50英里外的赛尔玛,那里有万人。德莫普利斯坐落在两河交汇之处,源自密西西比州普林蒂斯县境内的汤比格比河由北向南,顺着亚拉巴马州,与布莱克沃里尔河汇合形成的三角地带,两条河流为这里的棉花生长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每年10月棉花丰收时节,德莫普利斯中小学都要放假一周,让孩子们帮着家里摘棉花。听上去有点类似早期中国学校的义务劳动。
  吉姆后来去了耶鲁大学读书,拨电话回家时的一段经历足以揭示这个小镇的偏远与奇特。小镇的电话号码只有一个“5”,在反复确认他没有开玩笑后,将信将疑的纽黑文接线员压抑着内心的怒火,先通过康涅狄格州接线员转接到亚特兰大市接线员,然后延伸到伯明翰市接线员,经历多次的长距离辗转传递后,信号终于抵达德莫普利斯小镇接线员。当电话这头焚心似火的纽黑文接线员刚说完吉姆的要求时,那头德莫普利斯的接线员立马回应:“噢,他们家现在没人,都上教堂去了。”纽黑文接线员刹那间被雷倒了,他不敢相信这神奇小镇接线员的记忆力竟会如此强大! 幼年的罗杰斯对德莫普利斯的乡村风光印象深刻,街道井然有序,没有一条水泥路或者沥青路。所有的路都是在厚厚的黄土地上铺一层沙砾,久而久之,路面的沙砾被飞驰的车轮卷起飞溅出去,原来的黄土地又慢慢裸露出来。天气晴朗的时候,人们要提防疾驶而过的车辆卷起的漫天尘土;到了下雨天,黄土变成了泥巴,人走在上面不仅面临随时滑倒的危险,鞋底还会沾上一层厚厚的“黄土跟”,原本半斤重的鞋变成了一斤半。路面的泥泞只能求助镇上负责道路维修的人员来解围。他们通常的办法是开来一辆平土机,将路面的坑坑洼洼填平,然后再填点路面的沙砾。 。 想看书来

5岁赚钱(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