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哎呀!这人这社会 >

第4部分

哎呀!这人这社会-第4部分

小说: 哎呀!这人这社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当省长没几个月就辞职了,是自视清高还是知识水平不到?或者是做人不够世故圆滑?这些我们都不知晓,但能肯定一点——那就是做官光有正义和学问是不行的,晁错的死就是因为太有学问和正义而不懂世故。

  一件事情你敢做却有不许别人评价好坏,那就很难说这件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了。

  我们有言论自由的权力,但领导又有封锁你嘴巴的权力。中国的媒体不像是外国,人家有的是私办的属于有钱说钱有理说理的全透明化的,而中国的媒体则是一种口舌罢了,偶尔报道一些负面的影响也算是有些人“聊以*”没事情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挠挠痒”吧。

  人民有监督政府的权力但往往真出了什么问题就失去人身自由的权力。我们村曾有人民上访还没有出省就给接回来了。

  韩寒同学的博文《孩子们,你们扫了爷爷的兴》发表不到10个小时就被删了,删的只是这一篇而转载这篇文章的网友有的则被删了整个博客,你要言论自由吧我删你。你要平等吧我删人一篇删你的整个。有不少网友说这是高白色恐怖啊!我说你们散伙吧、知足吧。这还没搞暗杀呢?这都是什么年代了?这是稳定社会让这些猪狗不如、狗屁不是的知识分子、文学流氓少来祸害我们善良淳朴的人民群众。

  任何人都不是敌人,但阻挡人民平等自由奔小康过幸福生活的人就是敌人。

  相信我们的党会把我们带领强起来的,我们会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这不是梦想是很有希望的。
  作者题外话:在老多网站上都被删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为国家呐喊!
在当前的中国,金钱、荣誉、权力和受人尊敬,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事。汽车,洋房,游艇等等好东西,向这个世上的芸芸众生发出耀眼光辉的同时,强势而霸道地占据了国人绝大多数的灵魂空间,使他们产生不可遏制的向往和敬重之心。而本来就是由利已之心构成的人类,因为缺失了马斯洛所说的终极价值,也可以说是信仰之类的高级生命形式的精神固化,强化与导引作用。精神变得越来越衰微与冷漠;生命形式越来越低级和庸俗;人性越来越趋向于*的回归。

  随着精神的衰落而导致的物质贪婪度的不断攀升,人们为了更强有力的参与到物质财富的争夺中去,往往会利用一切靠得上,靠不上的社会资源,进行疯狂而丧失理智的攫取、甚至是掠夺。为此,中国司法界极其丰厚的资源被执法者们用来进行交易与出卖以获取庞大财富的行径,也就不足为奇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这些已经堕落的执法者大量私下的丑陋买卖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为广大中国公民所心知肚明时。可每一次还是要道貌岸然地祭出“公平”的旗帜来糊弄社会舆论和自己心中还残存着的一丝良知!

  可是,由于执法者们所从事的这一职业有别于任何行业的极端特殊性。其他行业的堕落与*所造成危害大多由某些个体来承担。而这一行业的堕落与*所造成危害却往往要由整个社会来承担。

  几年前,国人有幸观看了一位南京法官的荒诞怪异的判决。

  一位老太太跌倒了,别人去救,法官就能得出“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的结论。按照这位法官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国人就不该拥有助人为乐的道德习俗,也不该拥有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古道热肠,更不该拥有扶弱济贫的仁慈大爱。说到底一句话,人间美德那是外国人的事,中国人从来就不曾拥有过。

  我们知道,任何有益的行为和善行都涉及作为正义目标的公共幸福。意大利哲学家托阿奎纳指出,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使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的德行。法律的作用,并不完全在于 “惩恶”,而应更多地用于“扬善”。也就是更多地应用于人生价值的有益导向和人类美德的“诱使”作用。使得置身于群体之中的人们在法律的保证下,通过德行就能达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反观南京法官的判决书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评判,则是彻头彻尾地“惩善”与“扬恶”!它以一种强势的方式诱导着中国人不需拥有美德,不要想着去做好事,因为做好事的人就活该受惩罚。爱尔维修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如果中国人都生存在南京法官所规定的这种“环境”中,恐怕其德性后果是不堪想象的吧!

  一点也不夸张地说,这个堕落的判决引发了整个中国的一场巨大的伦理灾难与德治溃败。从这以后,无数的报道见诸媒体。老人和病人倒地,再也没有人敢去搀扶了。美德被嘲笑,仁爱被压抑,整个中国社会的德治由此后退了一大步,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中国社会的正义性向后推了一大步。不是吗!

  如果说,德治的溃败,给统治者造成的紧迫感还远远不够的话,那么法制的溃败所造成的紧迫感应该是足够了吧!

  本来一个极其简单的案件,只要一有执法者因徇私而堕落了。案件马上变得波诡云谲,怪异丛生。正义立即被扭曲,弱者继而被欺凌。一个被“打击颅脑损伤死亡”的案件,就是因为执法者的堕落,被硬性指定为“倒地硬物撞击死亡”。

  一批恶人聚众赌博、纠集刑释解教、社会闲散人员,以创办经济实体为掩护,通过开设夜总会(组织、介绍、容留卖淫)、洗码公司、放高利贷等非法手段疯狂敛财高达数亿元人民币的犯罪团伙。也是因为执法者的堕落,竟叫嚣着“杀人案能摆平,开赌场敛财也能摆平,还有什么不能摆平的?”

  如此这般,长期下去,中国的法制必然走向可怕的溃败!

  大概所有的执法者都知道这样的真理:正义是法律的基础,而法律则是维护正义的手段,是正义的具体化,也是衡量是否正义的尺度。可这些真理对于堕落了的执法者来说,真理的感召力,德行的驱动力远远不及人民币的作用力来得实在而迷人。

  如此,学者们,精英们,百姓们老是喋喋不休地讨论人治好,法治好,还是综合治理好?可如果不把执法者的行为规范好,管束好!一切的讨论都毫无意义,只会混淆人们的视线和减弱人们的判断力!

  庸医的胡为,虽然可恶之极,但一次最多治死一个人,也就是只有一个人或几个人承担了后果。而堕落了的执法者的一次胡为,最后都要由一个执政党,一个政府,甚至一个国家的千千万万的人来承担其带来的危害。

  南京彭宇案中的恶劣后果,就是由中国的整个社会来承担的。一次较大的司法不公正的受害者,就是认命了。大多也会把冤屈转化仇恨,这种仇恨大多也会由对于某些执法者的仇恨,扩展成一个家庭对于执政党的一辈子刻骨仇恨!如果受害者不认命呢,大多会各处上访告状,在网络上到处传播。在此过程中,随着舆论的不断扩散。往往会引发大小不等的群体对于法律的蔑视和对于所有执法者的仇恨,进而质疑起整个国家的司法公正。直至怀疑甚至指责起执政党执政的合理性,正义性!

  值得重视的是,假如受害者中拥有一些特殊性格的人,如蒋爱珍,杨佳,唐福珍等等。很可能就爆发出一个血腥的暴力事件。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下,还极有可能引发一场大规模的,产生社会动荡的群体暴力事件。由此,可以看出,执法者的堕落对于社会的伤害性是具有毁灭性的。这种堕落毁灭了中国人的道德根基,剥离了公民对于执政者的情感认同。加深了公民对国家治理者的仇恨,加速了社会的分化使社会积怨加深,破坏了社会的正义性动摇了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同时也孕育着社会大*的隐忧。总之执法者的堕落,每一次总是首先激化了社会矛盾,然后突破了构成社会正义安宁的最后一道防线接着对于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灾难。而当这种灾难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则会造成整个社会的难以逆转的德治和法治的双重溃败。可以这么说,中国当前社会的最大罪恶,毫无疑问是执法者的*堕落!

人才啊人才!
中国人的思想大都呆滞或者说是愚昧无知,常常自欺欺人。这一点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孔子文化盛行的今日,还有许多国人拿着先祖的文化津津乐道,鼓吹什么文以载道、和善待人、以和治天下等。孔子学院在各国也纷纷设立,各大媒体、报刊也大涨提词说什么,全球掀起了汉语热。汉语再热有英语热吗?我看没把别人忽悠住快把自己忽悠晕了。

  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个屁用!要和平不要战争,要真的是那样美国就不会攻打伊拉克了。我认为所有问题的本质都是利益问题。你上过高中或者初中你就会知道,历史书上会有许多这样的话,什么指南针比欧洲同类产品早了多少年,当时中国的什么技术已是世界领先水平等。当时是当时,历史是历史,现在是现在。好像中国人一谈到自己的老祖宗时就会感到无比自豪似的,是因为现在被压抑的国际形势压的郁闷太久了吗?几千年前的事情都能拿出来再说一说。好在这些书不会像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一样译成多种文本传阅各个国家,否则外国人看了一定笑掉大牙。

  这道理很明白,就像你找女朋友人家问你有钱吗?你说我爷爷是地主。你怎么没说你老祖宗是皇帝身边的太监呢?你祖宗厉害不代表你厉害。还是劝那些人给死去的先祖们积点德别有事没事就拿他们出来说一说。

  做人要看现实和未来,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喜悦之中而无法自拔。要知道历史和科技的年轮是滚滚向前的,停滞不前,固步自封只会让一个民族死的很惨。当年东罗马帝国就是这样灭亡的。过去很完美,现实很残酷。但也不能用过去的欢乐来聊以*现在的痛感。

  中国人做事就像中国人作诗一样喜欢讲究条理。说白了就是喜欢条条框框,墨守成规。同时这也是目前中国教育发展的模式。任何国家教育的目的都是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出符合国情的人才来以供政治管理者使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找谁也不想培养出与自己观点相反的反政府反人民的人来。

  但是在这个培育国家“栋梁”之才的过程中,中国相比于世界确实出了不少的问题。首现就是太保守。这是新*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问题,可伶鲁迅、李大钊、胡适等人死的早,否则情况肯定比现在好一点。封闭式教学可以,但千万别封闭人们的思想。

  可能是中国人古代重实践轻理论,后来吃了亏,发现自己错误了,于是也慢慢学乖了。慢慢变得“重理论,轻实践”了。这也是造成诸多“高分低能”人才者的病根所在。要知道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再好的理论也是为为实践服务的,要学有所得,得有所用。如果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荒废那学习有个屁用。那纯粹是虚度光阴,浪费青春。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番场面,高考之后,同学们欢聚一堂撕试卷更甚者晚上用教科书在操场上点起了篝火还大肆放声歌唱,场面颇为壮观。当然这些都不是为了庆祝高考的胜利。有如此的热情也就不难知道为什么有人受不了学业的压力而自杀了。带着这样的激情去学习,能培养出多少的人才。即使培养出了人才,八成也是被功成名就之后的利益所逼的。

  中国人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在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被逼无奈。因为事情不愿意做,所以就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当让效果也是可以预见的就是——不太成功。

  我认为你只要不妨碍他人你在学校里学什么都可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只是不知不觉中被我们伟大而又神圣的教育制度所隐没了。只要是不违反国家法律的东西。什么都可以去学。你喜欢数学吧,那就天天学吧。看看那些世界上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当然还没有几个纯种的中国人)他们那个不是从小就对自己所喜欢的专业特别有研究啊。他们的成绩和能力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而不是上来了什么名牌大学才开始的。中国教育落后就在此,学生流的汗水多,学的东西也不必别人少,但偏偏就是专科特长人才比较少。

  我相信一个孩子只要从几岁就开始挖掘他的天赋,然后就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十几年之后肯定能成个什么家。即使成不了在某个领域也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物。

  我的观点很明确,就是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专科教育也不可忽视。学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后面这句话好像是哪位领导说的。但是教育发展到今天怎么就像六月里放久了的馒头一个样呢?全他妈的变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