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清留学生 >

第51部分

大清留学生-第51部分

小说: 大清留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纸被拍的啪啪作响。

    安东尼奥点点头,“我们是不是得做点什么?”

    “废话!你没看到他在这说什么了吗?‘质疑我的人,我就在这儿等着你!’管他说的是不是我们!但我感觉很不爽!被人欺骗了,很不好受!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你了吧?”

    安东尼奥再一次紧蹙了眉头,他不得不忽略了对方的语气。

    “嗯!”

    “那你还不去做?还不出去?要我请你吃饭吗?”

    “不用你教我怎么做事!这些天那家新开的什么黑水公司一直在和我们作对,好几个兄弟被他们设计以扰乱治安的罪名投进监牢了,还要大张旗鼓动手吗?我可不是傻子,这里都说了他会在暑假签名售书,他会送上门来的!”安东尼奥说完这话留个背影转身就走了。

    霍华德看着自己面前的盘子,狠狠把叉子插到桌子上,入木三分,“把这张桌子给我换掉!”

    PS:昨rì断了,是我食言。今rì至少三更,大家监督!谢谢本书的第一位评价者,谢谢永眠者大大的评价票,谢谢打赏,鞠躬拜谢。
第五十一节 暑假开始
    无论是诺索布先生还是杭毅教授他们都有着订阅报纸的习惯,要知道足足90版的纽约时报也才1美分而已。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呆了几年杨彦昌也养成了多读报纸的习惯,在没有电视又没有广播的时代,想要稍微客观点的了解时事就只有报纸一条途径了。

    不过这个早上杨彦昌关注的地方与亚当·霍华德和安东尼奥·布吉亚达却完全不一样虽然手里这份《纽黑文早报》也有关于他自己的采访内容,但相比于被排版在犄角旮旯的自己,一直没有消息的洛克菲勒先生可是在第二版的醒目位置占了大半的篇幅。

    “据6月26rì标准石油公司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发布的最新公告表明,经过两家公司在新泽西朗布兰奇和萨拉托加斯普林斯先后举行高层会谈之后,铁路公司将在自本公告发布rì起,对所有向东海岸运油的炼油商收取相同费用。标准石油公司负责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先生和宾州铁路公司负责人A·J·卡萨特先生一致认为这一举措将会使得石油行业更加平衡,对于稳定煤油市场将会起到新的积极地作用……(在此省略数千字)”

    看着报纸上的已经是前几天发生的“最新”消息,杨彦昌不由惊愕,这个在之后被称为拉特公告的报道本应该是两个多月后才会发布才对!

    这份提前的声明不光给了炼油商们巨大的冲击,而且也让杨彦昌明白历史的车轮再一次稍稍偏离了轨道,约翰·洛克菲勒也远远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不在乎弟弟传回的消息。

    “如果猜的没错,这些天你一定非常忙才对。”杨彦昌对着报纸上那张有些模糊的洛克菲勒照片说道,“半个多月里在担心着走漏计划的风险同时还完成了本应该三个月的任务,真不容易。”他看着照片里洛克菲勒志得意满的样子,忽然感到自己这个暑假或许会多些计划之外的乐趣。

    目前他还丝毫不知道某些人已经把自己的宣言看成了针对于他们的宣战!对于霍华德的报复无论是张开达还是自己都有了准备,他们知道既然那个被扔到大牢里的家伙能够改口维护起霍华德,那么自己的长相也一定不会被那些人忽略掉,霍华德睚眦必报的个xìng必然不会放过自己,这也是为什么黑水公司匆匆成立后就开始找三叉党麻烦的原因。

    做为短期内成立的安全公司为了达成报仇的目的,不得不在真正培养保安人员的同时吸纳了大量的暴力无业者。好吧,这么说或许太过文雅,其实就是一些小混混而已,所以在真正的公司力量没有形成之前这些混混就成了他们为难三叉党的主力,扰乱霍华德一伙的视线是在目前阶段除了布置人手做保镖之外保存自己的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的变数谁能说得清?

    暑假的乐趣似乎会更加出人意料…

    “杨,快点,今天要考试的,你忘了吗?”

    “来了,乔治!不就是考试吗,SoEasy,况且这只是本学期考试而已,又不是整个一年级的,不要紧张。”

    “要是我妈妈想法和你一样就好了。”

    “兄弟,有些时候,我们得现实点!”

    “…”

    …

    随着七月二rì下午的放学铃声,杨彦昌一年级的暑季学期正式结束,接下来就是为期两个月的暑假。

    第二天中午一辆远道而来的马车打破了杭毅教授家里的宁静。

    “杨,快开门,快开门。”屋子里的人老早就听到了苏菲的声音,杭毅教授打开门,只见苏菲,威利还有詹天佑正站在自家门口,而诺索布先生却刚刚走到前院门口。

    “查理叔叔好。”看着两个又长高了一截的小家伙给自己打着招呼,眼睛却绕过自己直往屋里钻,杭毅那里不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

    “你们好,快点进去吧。我可知道你们找的人可不是我。”杭毅笑着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

    苏菲和威利立即就窜了进去就连父亲在背后的呼声都没有理睬,“杨,快点,快点,我们要回家了,回家了…”

    一惊一乍,大呼小叫,两个人熟门熟路的拉着杨彦昌直奔他的卧室,压根就没有注意在他们身边的杭毅太太和乔治有些尴尬的脸sè。

    “呃,杭毅先生,那我,我也进去了。”转眼间只留下自己的詹天佑,看了看诺索布又看了看杭毅也进了屋子。

    “查理,真是抱歉了,这几个孩子…”

    “路德,他们只是孩子而已,而且我倒很喜欢他们之间的感情,我家乔治也经常这样的,哈哈。”杭毅先生摆摆手对着诺索布笑道。“而且不光只是他们着急吧?这才刚刚中午,你们今天估计很早就出门了吧?”

    诺索布点点头,“是啊,从昨天开始我母亲就一直念叨着让我把杨接回去呢,不知不觉他已经是我们的亲人了。”

    “嗯,进来说话,那孩子确实很招人喜欢,有礼貌而且聪明。不过最喜欢他的还是记者,前几天那些人差点没把我家拆了。”

    “唔…我们看见报纸上的采访了,我可从没想过他写的那本书能吸引到这么多人,听说前几天又有人去撞纽约火车站的大理石柱了。”

    “那还不算什么,昨天隔壁街汤普森家的小男孩跑到我家来说要学习魔法呢,还带着一只猫头鹰,在我家到处乱窜。”说到这儿,杭毅的脸都成了“囧”字。

    “哇喔,看来回家之后我得随时注意到我家去的客人了…”

    “哦,对了。有些事你得注意下,自从前段时间杨的亲人来看过他之后邻居就告诉我在房子周围他们经常能看见几个陌生的面孔,大多都是黄皮肤,我觉得…”

    两个人说说笑笑进了屋子,门外,已经正式就任车夫的威尔正在牵着马儿转向,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出发了。

    大约一个小时后,杨彦昌告别了杭毅教授一家,坐上诺索布家的马车往西海文而去,很少有人注意到就在威尔的马车后边,几个人骑着马儿也远远跟了上去。

    ……

    PS:晚上还有一更,请大家继续关注,多多收藏,多多评价,多多打赏。
第五十二节 老友记
    杨彦昌在诺索布家里呆的没有几天,这天清早他即使是暑假他也得早期,无他,扳扳手指头一算rì子肄业局给他们的三个月期限到了。

    早上起来的时候杨彦昌在房间里翻出了许久不曾动过的长衫,摸着衣服上细细密密的针脚他忽然想到远在太平洋彼岸的亲人来,鼻子微微有些发酸,不知前些rì子自己写的信姑娘有没有收到?他匆匆从箱底摸出些纸来,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这些都是赴美国以来从海的另一侧送来的家书。

    两年了也才只通信四五次而已,这在二十一世纪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家书抵万金”这五个字对杨彦昌而言从来没有这样深沉过。

    “阿昌!快点下来了,吃完早饭还要去哈特福德呢,咱们可好长时间没有见到阿彦,阿勋还有尚谦他们了…”

    “来了,来了,我这段时间好像长高了点,正在找衣服。”

    杨彦昌急忙收拾起心情把几页信封重新塞到箱子下边,随手拿出几件衣服,对着自个儿比比,最后总算挑出一件月白sè的长衫出来,如果记得没错这衣服的长短大致原本事姑娘为十七八岁的自己准备的吧?

    穿好后在镜子面前扭扭身子瞧了瞧,“啧啧,很有几分当年演唱会上刘天王穿着长衫唱《我的中国心》的风采啊,看来哥哥我的风sāo依旧不减当年!”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为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哼着歌儿,杨彦昌穿着古老的长衫好似从电视里走出的人物一般,他不知道自己想到的是21世纪的中国,还是十九世纪的大清,下楼转弯,楼梯上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叹息声。

    “杨,刚刚你哼的是什么曲子?感觉不错,是在学校新学的吗?”餐桌上路德·诺索布问道,问完轻微哼起来,“当当当…不行,不行。我听得不全,调子有些不对,你再给我哼下。”

    “呃,我,那是我刚刚乱哼的啊。”

    “真是可惜了。”路德叹口气,“你好好想想看能不能记起来。”

    “嗯,我会试试…”点点头,杨彦昌却埋下脑袋吃起饭来……

    实话说起来,这段rì子却是出国以来第一次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来肄业局的,要不是詹天佑提醒杨彦昌本人都快把这些忘了,猛然间忆起这来倒让他忽然有些怀念。

    无论是自己的那些朋友还是一手把自己带出国的容闳,甚至肄业局的那几个汉文教习,连着看门的福伯,做厨师的任胖子,洗衣服的三喜这一下子都统统鲜活起来。

    坐在威尔的马车上,看着窗外越来越近的那面三角黄龙旗,第一次他竟有些激动,无论如何这儿毕竟是自己和那个国家在这片土地上的唯一枢纽了。

    马车刚刚一停住,詹天佑就提着自己的行李迫不及待的打开门,一边喊着一边就冲了出去:“国瑞,阿彦,我们来了。”

    罗国瑞和梁敦彦以及其他几个伙伴齐齐给他个拥抱。

    在肄业局前的小院子里,早到的几个伙伴正在玩耍,杨彦昌一眼就看见梁敦彦和罗国瑞两个一个带着手套,一个拿着球棒,看来他们玩的正嗨。

    他刚刚走下马车,院子里早都认出这架马车的几个家伙就都喊了起来,“大作家来了,大作家来了…”

    詹天佑在一旁看着笑话,不时也添油加醋的呼喊几声,街上的行人和肄业局房子旁边的邻居都看着这伙玩闹的中国孩子。

    杨彦昌被臊得满脸通红,面对这些家伙忽然发现面对这些家伙自己才能真正放得开,随手把自己的箱子扔在地上他就扑将上去,一下子就把喊叫最欢的梁敦彦逮个正着,“嘿嘿,你这小子是不是比不过我,才专搞这些歪门邪道?大作家?大作家我还是杨彦昌。”

    “嘿,我可还没输,还要等到看谁先考上大书院才算数呢!我现在可也是高中生,哈特福德公立高中前段时间刚刚把我录取,走着瞧,谁把谁落在后边还不一定呢。”梁敦彦一边和他打闹一边说道。

    嬉闹一阵,几个人坐在门前的台阶上聊天。

    “国瑞,阿钟呢?”杨彦昌见有些好奇,没有理由和潘铭钟住在一起的罗国瑞都到了,潘铭钟却没来啊。

    “屋里呢。”罗国瑞指指背后的大门,“自从你走了之后,阿钟那家伙学起来就更疯狂了,他说不管怎么样也不能拖后腿。”

    “不光是他,我们也一样。阿彦,忘了给你说,我们几个已经给诺索布先生说过了,等今年圣诞节之后,我们就会参加考试,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年初我们也就能升入高中,嘿嘿,你就在山房等着我们吧。”

    “不错。我们从报纸上都看到了,这些rì子你过得可真jīng彩,别忘了兄弟们啊。”罗国瑞撞了撞杨彦昌的肩膀笑眯眯的说道。

    “呃…”杨彦昌顿时有些发木,要知道詹天佑他们本应该等到明年五月再说升学的好不好?看来这又是场蝴蝶风暴!“努力是好事,但你们可别太累,有些时候多活动活动。”

    “这话你得给阿钟说才对,现在他整天恨不得钻进书里去呢。”罗国瑞答道,“你看看,我们在楼下吵的这么厉害,他也没出来,我敢说,现在他手上一定抱着的本书看的正专心。”

    “哦,那他…”杨彦昌有些无奈,也有些担心,潘铭钟是他们这些人里边最小的,身体一直也不是很结实,更何况那部纪录片里边关于潘铭钟的一小段可是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都进来,都进来。”正在他头疼的时候,忽然福伯有些苍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午饭时间到了,别在外边疯了啊。”

    杨彦昌提起箱子就跟着大伙进了房门,在跨过大门的时候他顿了顿身子,转过头看着福伯满是皱纹的脸,笑了笑,“好久不见了,福伯,您老可要多多保重啊。”

    福伯看着那背影愣了愣,“这小子,好久不见倒是懂事不少!要是少贪玩点多跟着容先生(容云甫)学学圣人学问什么的,说不得将来还能出将入相呢!”

    ……

    就在这天傍晚,肄业局二楼的小教室里就开始传出之乎者也的读书声,肄业局十五天的生涯开始了。

    PS:第三更。潘铭钟是留美幼童里学习最好的,也是最早考上大学的,但是因为其学习太过刻苦,仅仅入大学一年便去世,不亦悲乎。求收藏,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