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元秀公主 >

第6部分

元秀公主-第6部分

小说: 元秀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平津也皱起眉,此刻水阁和九曲木桥上都无第三人,她说话也坦然了许多:“若是中宫,自然子嗣越多越好,帝后和谐,方是国家兴旺之兆,但那赵氏,出身卑贱,浅薄无知,不过是仗了几分好颜色,如今五郎膝下三子,竟有二子出自于她,长此以往,必将危及中宫!到那时候,只怕社稷……”

“正因如此,所以我才来寻大姐商议。”元秀道,“韩王已经六岁,即将启蒙,五嫂至今无所出,若这么拖下去,只怕朝臣为社稷故,提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但大姐也知,五哥五嫂都年轻,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平津神色肃然:“你说的很对!”

两人对望一眼,元秀在席上略略欠身:“阿煌年幼,此事,还请大姐出面,提醒一下五嫂。”

“你放心,最迟两三日,我就去立政殿。”平津郑重的应了,“倒不只是韩王魏王曾对我无礼,实在是这样两个小东西,委实看不出能托付基业的样子!何况中宫娴雅有度,王家到底是太原望族,教导子女上面,不知比赵氏高明多少,那才是能够调。教出英武之君的国母!”


元秀公主
正文 第十章 长安郎
'更新时间' 2012…03…05 12:08:35 '字数' 2412

郑蛮儿折了迎春花枝回来,元秀已和平津谈完,她兴冲冲的把一个精致的花篮递到元秀面前:“九姨九姨,你看这花篮可好看?”

“蛮儿的手艺好生厉害!”元秀接过赞叹道,郑蛮儿却把头一扬,笑道:“我哪里会?这是方才仙奴看到我在那里折花,帮我编的。”

元秀已经接住,也不好说什么,只得顺口。含糊赞道:“大姐这儿的人,果真个个心灵手巧。”

郑蛮儿一撇嘴角,道:“九姨说的不对呢,母亲身边那些人,也就仙奴能算得上这四个字,其他人不过是些纨绔,除了喝酒听小令,就只会聚在一起斗鸭赌钱,照我说,合该把他们全赶了出去!”

平津在上首笑骂道:“如今公主府可还是我做主,你就开始盘算起赶人了!再过几年你出阁建起郡主府来,岂不是还要厉害?”

郑蛮儿被母亲宠爱惯了,闻言立刻道:“这是自然,我可不像母亲这样心善,那些没什么用的东西白白养在府里没得看了生气!”

元秀也不禁被她的孩子气逗笑了:“蛮儿才十二,原来就想着郡马和开府了吗?大姐可要伤心了!”

“我才不伤心,她在府里成天就会与我过不去。”平津嗔道,“早早儿嫁了出去最好!”

梦唐风气开放,贵族少女素来是其中的佼佼者,郑蛮儿被母亲和姨母连手调笑,也不羞怯,大大方方的道:“再过几年,我真正到了出阁的时候,只怕母亲反而要舍不得,哭着求着我不要嫁出去呢。”

平津哭笑不得,板起脸道:“你放心,到时候我绝对不求,别说求了,你出门时看我会不会有一滴眼泪!”

郑蛮儿冲她扮个鬼脸,忽然眼珠一转,落到元秀身上,嘻嘻笑道:“要说出阁,九姨可比我大!还有八姨的驸马也没定呢,方才九姨要和母亲说话,还不让我听,难道不是为了这件事吗?”

元秀扑哧一下笑出了声,转头看向平津:“大姐你看看,我不过叫她去折了几枝花,她一转身就报复过来了!你也不帮我?”

“你八姨、九姨都是你的长辈,你将来出阁需请她们来掌眼,长辈的婚事可哪里有你插话的地方?”平津故意误导,一本正经道。

郑蛮儿果然信以为真,叫道:“九姨真要嫁人了?到底看中了谁家儿郎,不好意思向五舅舅说,来寻母亲帮着提吗?”

元秀还没答话,她已经板着指头数起了长安城里那些有名的少年郎:“长安风头最盛的莫过于清河崔风物,风流俊俏,工诗善文,而且据说剑法很是不错!可他虽然年岁与九姨相配,却被七姨捷足先登抢了去!除了清河崔,还有博陵崔南熏,听说也是个丰神如玉的好儿郎,比崔风物还要长一岁,但听说他与外祖母家的表姨有婚约……母亲,我还是觉得九姨更亲近些,若九姨当真看中了崔南熏,你去外祖家说,让卢家把婚事退了可好?就当为方才飞郎之事赔罪!”

元秀举起袖子半遮着脸,对平津嗔道:“大姐!”

平津乐得看自己九妹害羞,不但不帮她解围,反而鼓励女儿道:“当初宜安出阁时害羞得紧,让她自己在帘后看人,结果她一个劲的盯着自己的裙裾,人都走了,连人家是圆是方都不知道,没奈何,我只好亲自一个个的讲给她听,最后才择了尉迟家的郎君!昭贤太后从前总是拘你在南内,连我这儿这么近,你都没来过几回,只怕对长安郎君的了解还真不及蛮儿!今日听她说一说,将来五郎问起你来,你也好心里有个底,总不能将来五郎问你某人如何,你却连他是谁家郎君都不知道吧?”

元秀苍白的脸上顿时浮起一抹红晕,啐道:“衰服未减,大姐说的什么呢!”

“这有什么关系?”平津不以为然,“昭贤太后是五郎登基后念她照拂你良多才封的,她不过是我们的庶母,而你与五郎都是文华太后所出,原本嫡子就无需为庶母服衰,大功也就差不多了,何况你还是女儿?再说你的生辰在七月,今年就要及笄了,就算你想过两年完礼,如今也该把驸马相看起来,你看昌阳,她的婚事还是先皇指的呢。”

元秀张了张嘴,一边郑蛮儿见缝插针又滔滔说了下去:“九姨若不喜拆人姻缘,长安城里公认的翩翩佳公子里未曾婚配也无婚约在身的,还有昭贤太后母家,中宫亲弟王子瑕,此人九姨定然是见过的,文采风流,最是儒雅!另外韦相少子韦维端,负诗才,气度颇有韦相当年之风;此外……”她拖长了声调,“蛮儿的父家、荥阳郑氏,蛮儿的那位小叔叔郑纬,可也是宽眉朗目,而且颇有武略!不知九姨中意哪一个?”

“你如数家珍,想来自己心里已有打算。”元秀沉住气,笑吟吟的逗她道,“不如你先告诉九姨,你早早看中了这里面的谁?可别叫九姨挑了去,害你背地里与大姐哭诉!”

郑蛮儿叹道:“若说看中,这长安城里谁能与崔风物比呢?”她年纪还小,这悠悠一叹里却是说不出的遗憾,元秀笑骂道:“这话若教你七姨听见,非打你不可!”

“七姨把崔风物看得如珠如宝。”郑蛮儿撇嘴道,“可蛮儿知道,九姨定然是不会喜(…提供下载)欢崔风物的!”

元秀奇道:“为什么?”

郑蛮儿正要回答,上首的平津忽然脸色微变,咳嗽了一声:“蛮儿你成天与别的府里的郡主、县主厮混,原来也只知道这几个人吗?可真让母亲失望了!”

说着平津转向元秀,笑着道:“我替她给你补充几个人选——韦家有韦维端,杜家可也不是无人能媲美,只是那一位淡于接物,若不是我嫁了宽之,怕也不清楚,杜青棠早逝的兄长留下了一个侄子,乃是杜青棠亲自抚养长大的,名叫杜拂日,我曾在韦家见过他一面,论气度相貌可是不输崔风物的,只是看起来性。子太淡,在长安也没什么名气,未知才学如何,还有你也别只看着长安,有道是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东都那边,可也是卧虎藏龙,须得好好挑选才是。”

元秀还在琢磨郑蛮儿被打断的话,便追着问郑蛮儿:“蛮儿为何认为我不喜崔风物?莫非坊间有这样的传言吗?”

她自忖对崔风物感观态度都不坏,不知道郑蛮儿打哪听来的话,若让昌阳听到,以她对这个驸马的维护,少不得要怨上自己,此刻自然要问个清楚。

郑蛮儿机灵,刚才被平津故意打断,虽然还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此刻却笑嘻嘻的不肯回答了。

“你别听她的。”平津忙道,“是因为她知道崔风物已经被先帝许给昌阳,你不会和昌阳争,所以才这么说的。”

郑蛮儿乖巧接口:“就是这个意思。”

元秀半信半疑,暗自打算回宫后就要叫人查一查,到底有没有类似的流言,若有的话,要及时去和昌阳解释才好,她虽然不怕昌阳怀恨,但也不想无缘无故的坏了姐妹情分。


元秀公主
正文 第十一章 贺夷简
'更新时间' 2012…03…05 17:47:12 '字数' 2731

推辞了平津留自己小住一段时间的邀请,出了长公主府,采蓝才找到机会提醒她:“阿家在家令面前还记着承仪郡主抱恙之事,怎么刚才见到长公主与郡主反而忘记提了?”

“刚才在家令面前提起就察觉到他对蛮儿有些不喜,本宫还以为是什么事。”元秀微微蹙着眉道,“你们看蛮儿的样子哪点像是抱恙的模样?定是她被大姐娇惯,不想去受守丧之苦,大姐纵着她,才向五哥报病。那卢涣是范阳望族出身,五姓七家,本就对礼仪看得比旁人要重,怕是为此才不喜,她既然是假装的,本宫若问起,不定她们母女怎么样想呢!自然不提为好。”

采蓝等人虽然是文华太后留下的人,但昭贤太后这些年对元秀如何,她们也看在眼里,很有些不忿:“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劝阿家去寻嘉城公主。”

“六姐喜黄老之说,常与三皇姑亲善,早就和先帝求了终身不嫁的旨意,叫她去和五嫂说什么?哪家观庙送子灵么?”元秀一哂,“算了,昭贤太后也不是计较这些的人,大姐爱惜蛮儿,本宫身为她的九姨,忍一忍甥女这点度量总是要有的。”

“宜安公主昨日已启程回汤沐地,否则她倒也是个好人选。”采绿还是有点不高兴,道,“宜安公主膝下可是有二子了呢。”

采蓝却提醒她道:“宜安公主害羞得紧,据说成婚后也没改掉多少,就算还在长安,哪里能和皇后开这个口?”

采绿被她说得仔细一想,才发现比来比去,还真只有平津最合适。

元秀听她们议论,却又想起养母,若昭贤还在,这样的提醒哪里要自己来琢磨?昭贤去后,皇家如今竟没几个象样的长辈。

她叹了口气,沮丧涌上心头,将原本端正的坐姿改成靠住车壁发怔,采蓝、采绿见她面色不豫,顿时噤了声。

这时候,后面传来雷霆般的马蹄声!

蹄声挟尘滚滚而至,让道上行人纷纷躲避,于文融听那蹄声正冲着自己所驾的马车而来,担心马上骑士是个冒失鬼,吓得头也不回,赶紧驱着马让开,却见一骑飞驰而至,到了近前,一个利落的收缰,蹄声顿止。

这一手极为潇洒,梦唐本就重视风仪,又见马上骑士年未及冠,修眉凤目,神情清朗,刚才还暗责他道上驰骋的行人,倒有一大半转嗔为喜,待见他拦住一辆马车,顿时就有人走不动了,在旁驻足观望起来。

那骑士也不在意,居高临下,笑着对车内道:“不过区区一日,没想到又遇见了小娘子,当真是缘分!未知娘子现在可以告诉在下是哪家女郎了么?”

“是刚才那个六郎!”采蓝一惊,见元秀本就不高的兴致已经露出明显不耐烦,赶紧吩咐于文融,“去把他赶走,没得惹娘子生气!”

不用于文融招呼,马车前后的侍卫已经纷纷围了过来,为首的侍卫叱道:“你是谁家儿郎?如此不知礼数!某家娘子岂是你能窥探的?”

“我乃魏博节度使之子贺夷简!”马上骑士单人独骑,被围在中间,却丝毫不惧,傲然笑道,“娘子现在可以告诉在下了吧?”

不远处的道政坊坊墙下,青衫侍从低呻一声,抚额道:“六郎他居然当街自报身份!”

“这有什么关系?”在他对面,一个眉眼弯弯,着了男子胡服的少女却很冷静,“德宗先例在前,难道丰淳还敢为难六郎不成?六郎没报身份,他们还可以推说不知,如今六郎说了,只怕丰淳反过来要着人护着六郎。”

“有夏侯在,六郎的安全有什么好担心的?”那青衫侍从反驳道,“某担心的不是这个!丰淳年轻,手腕魄力距离宪宗甚远!但长安帝王地,历来卧虎藏龙,六郎出发前,使君就叮嘱长安不比魏博,行事须谨慎不可卤莽,六郎竟全当成耳旁风,你瞧他不管不顾追上去的样子——若因那女郎出了事,这叫某等有何面目回魏博?!”

那女子一撇嘴角:“长安难道还敢公然与河北翻脸不成?”

她说得理所当然,青衫侍从却更头疼了:“不提这些,使君那边和李家……”

“信鸽当着六郎的面放出去了,还能怎么样?”女子很淡定,“使君一向疼爱六郎,决不肯逆了他的意思,何况六郎的母亲出身成德,最多让四娘五娘她们嫁去幽州,也未必要六郎娶了李家女儿才能联姻。”

青衫侍从轻叹一声,再望去,在夏侯寻找元秀车驾的这段时间,贺夷简已经在附近迅速找到地方换掉了胡服常装,改穿上一套黛色儒服,襟口、袖角,皆有巧手绣娘以金丝间绣瑞锦之纹,儒服为纬锦所制,华服青骢,金环束发,单看一个侧影,轮廓干脆利落,骑在马上的姿势矫健有力,路人都暗喝一声好儿郎,只可惜那车中小娘子显然不买帐,从这边望去,已经有四名侍卫围向贺夷简,态度颇为不善。

看到这一幕,那青衫侍从却不紧张,反而眉飞色舞道:“快看快看!六郎便要显示身手了。”

“愚蠢!”女子讥讽道,“还没问到人家娘子来历,倒先把人家侍卫打了,你给六郎出这么个馊主意,也就六郎乍被那车中娘子迷得神魂颠倒才会信!”

“妙娘你何必酸溜溜的?那车中娘子听声音年纪不大,又呵斥我河北,多半是哪个直臣家的女眷,受了父兄印象,这等人家不喜虚浮,却爱真本事,刚才让了她一次,现在再让,反会叫她小觑了去!”青衫侍从笑着道,“六郎年未弱冠,是使君爱子,又武艺高强,这些加起来,难道还折服不了一个小娘子?”

妙娘偏过了头:“哼!既然那娘子不喜虚浮,你还让六郎换上儒服做什么?”

青衫侍从自信一笑,道:“只是相对而言,哪有小娘子不爱俏的?你等着看罢,收拾了那些侍卫,那小娘子定要换个口风!”

这边魏博随从满是笃定,那边马车里,元秀面沉似水。

采绿小声道:“魏博节度使之子?这回太后驾崩,魏博派来的不是防御史贺怀年么?据说贺怀年乃魏博节度使贺之方义子,怎么又冒出一个贺夷简来?”

倒不是她们不知道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