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之嫡妃攻略-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打算这么一路都不搭理人?”他腿伤了,不代表不能将她如何。长臂一览,轻而易举,将她带到身旁。
她大惊失色,手忙脚乱,回身推拒他,“不许放腿上!”脸上严肃没绷住,到底是流露出对他的着紧。
往昔与她亲热,哪回不是抱了她在腿上,长长久久,不肯撒手。她被吓得不轻。
他胸膛震动起来,畅快笑出声。扣了她虚张声势的小手,只将她放在身侧,紧挨他坐下。得寸进尺,吃定她心疼他,不敢使力挣扎太过,就这么趁人之危,转身拥着她,柔声耳语。“都听阿瑗的,休要气恼。”
“都听阿瑗的”。他以无比温情的语调,说着这样服软的话。她忽然就瘪了嘴,倔強扬起头,眼泪汪汪看他。
那意思,都听她的,怎么还弄成了这样?这事儿他别想就这么马马虎虎,诓着她,三言两语,糊弄过去。
他喟叹一声,从她袖兜里掏出绢帕。扶着她后脑勺,替她擦拭湿漉漉的眼角。
“阿瑗当知晓,世事岂能尽如人意。此番与王权相争,虽险胜,得以保全大局。可到底是忤逆在先,逼得文王让步,又助太子流放公子成远离京畿,却也不是没有代价。”
她听明白了。他虽使计强行保住太子储君之位不失,且当今天下,司马家,也就仅剩太子一人,还有资格问鼎王位。然而如今文王健在,太子登基,也是之后的事。于是明面上,他这******最大的功臣,得以封官进爵。却也正因如此,文王心头这把火,也或许会是文王在位时最后一把火,便直冲冲,奔他去了。
有公子丹陈兵冀州,随时可能作乱,要他的命是不成。于是文王恼羞成怒,索性命人打折他一条腿。既是羞辱,也为断他日后篡位,颠覆司马家天下的可能。
既是天子,天家颜面,事关国体,由不得轻慢。史上少有君王,身有残障。前朝“宣午门事变”,燕王谋反,兴兵擒拿太子,剜去太子一只耳朵。借此逼迫康王改诏,谋夺储位。
“于是您便大方的,舍了自个儿一条腿!”谋逆的何止是他!燕京世家多如牛毛,怎么不是丞相,不是旁人,偏就是他?!
她越想越气,眼泪簌簌往下落。拍开他替她擦泪的手,脚下不敢动他,捉了他手,一张嘴咬出个牙印儿来。
“您还觉得这买卖划算了,是与不是?”只看他轻描淡写与她讲道理的神情,她便来气。
他动动眉峰,虎口被她咬出细细的血丝来,他也不恼。只惯常的语气训她,就仿佛她那些个不好的毛病,他习惯了一一纠正。
“哪个教的规矩,有事好好说话。”困她在怀里,他轻抚她背心,平息她的暴躁。
“阿瑗,不是你想的那般。这伤没那般重,事情,也远非这般简单。腿上伤势,既是伤给文王看,亦是伤给太子看。”
*************
为什么选太子,那是很早就铺垫了的。顾衍不是真心要辅佐太子,而是打着别的算盘。世子的腿伤,也不是这么简单。这个男人连受伤,都算计得淋漓尽致。接下来慢慢看就晓得。不是虐文,所以不用担心作者脑子抽了,突然玩儿虐了。更不会成亲就完本,我家小七是有包子的,要有多少个包子呢?我去数一数~~
第304章 经年之后,她才懂得
上辈子家长教训不听话的小孩,多说“打断你的腿。”听得多了,并没有真当一回事。
亲眼见管大人小心翼翼,替他拆开包扎的布条,右腿膝盖骨上,清晰可见一团团青紫或乌黑的淤血。廷杖落下一道道皮开肉绽的口子,即便是敷了药,血淋淋的伤处,依旧触目惊心。
她吓得脸都白了,皮肉伤已是如此,里边被敲碎的骨头,她想都不敢想。
“叫你莫看。”这样重的伤,只是将屈着的腿伸直,平放在榻上,以便管旭换药,他已是痛得额上出了层细汗。可这人惯来隐忍,除微微蹙眉,哼也没哼。
托起她惨兮兮的小脸,不许她盯鼓眼儿的瞧,他还有力气安抚她。“知道当日在一旁监察行刑的是哪个?”见她整个人都在打哆嗦,他摁了她脑袋,靠进他怀里。也不管屋里公孙与管旭几个都在,他亲吻她发顶,细密又绵柔。
“却是冯瑛。此番托阿瑗的福,那人算得手下留情。伤势看着虽重,也就唬唬人。骨头接上,往后除天气变化,腿脚许会酸痛,旁的无有大碍。”
这还是手下留情?她眼泪稀里哗啦的掉,不会儿便沾湿了他前襟。
哭到多难受,连抽噎都堵在喉咙,发不出声响。大周刑律,她岂会不清楚?成人小手臂那么粗一根棍子,结结实实,一仗一仗打下去。非要听到打断了骨头,这才算完事儿。即便冯瑛油滑,没让人真个儿往死里折腾他,避开了要紧的筋骨。可为了瞒过文王,这顿苦,他是着着实实,生受了下来。莫非那廷杖落偏了几分,他便能不痛?
伏在他胸前哭过一回,等管大人替他换好了药。她推开他,没给他好脸色看,紧跟着管大人出门。
“大人的腿……”但凡牵扯他伤势,从他嘴里蹦出来的字儿,她一个也不信。
他对她好,是这世间举世难寻的好男人。可他到底是男人,男人都有的臭毛病,他也脱不了俗。
逞强、嘴硬!她被他哄得还不够么?
管旭背着药箱,回头向屋里瞅瞅,悄然冲她招一招手,请她移步,寻个方便的地儿说话。
站在游廊拐角处一株花树底下,管旭好笑看她,指了指她面上因追他追得急,没来得及抹去的泪渍。
她也顾不得窘迫,掏巾帕抹一抹。若非方才是真伤了心,不至在除他之外的人跟前,这般失态。
“七姑娘且平复平复心绪,女儿家遇了这样的事儿,在下也能体谅。”管旭抚抚髯须,早年他是看着世子待她如何处处不同。于是管旭也就对她多了分慈和。到如今,她与世子真真相好,管旭心里自然乐见。再加上她方才止也止不住,流露出那份对世子的情意,管旭对她也就格外放心,不怕给她交底。
“想必姑娘也知晓,按本朝刑律,世子那伤,原本该敲碎整个儿膝盖骨。过后即便调养得好,敲碎的骨头接不上,这人,也就这么废了。”
管旭心里也是一阵后怕。从公孙嘴里得知,冯瑛那头之所以网开一面,还有七姑娘一份功劳在的。管旭拱手,对她慎重一礼。“好在此番行刑之人,也是个经验老道的。分寸拿捏得好。若再重那么一分一厘,这腿上的裂骨真给敲得碎了,世子这腿,怕也就保不住了。”
她屏住呼吸,管大人所言,一字也不敢漏听。“这即是说,世子的腿,能够痊愈,不会留下后患?”她带着希冀,十指相扣,问得格外细致。
管旭面上的侥幸,随着她这话,渐渐变得凝重。
“姑娘心里,还需有个准备。这人的骨头,说它硬,却也需得看是跟哪个相比照。若是放在四指来宽的仗木跟前,”管旭摇一摇头,露了几分力不从心的颓然,“不说跟豆腐似的,却也跟那瓷器差不离。”
话头这么一转,她心下咯噔一跳,便知不好。
“姑娘不妨想想,好好一瓷器,就这么一拐子下去,力道使得再当心,也不能跟砍瓜切菜似的,切口规规整整不是?世子这腿伤也是同样的道理。膝盖骨虽未被人生生敲碎,可在下唯恐,伤处的断骨,免不了细微的损害,这也是没法子可避免。哪怕接回去,也不比原先完好无损。伤愈过后,右腿恐是承不住力,不宜久站。但凡有个刮风下雨,膝盖至胫骨,腿上会酸疼难忍,需用温热的帕子热敷,轻轻揉捏,舒活筋络。”
她用心记下管大人嘱咐。果然,还好她防着他。那人说一半藏一半的工夫,真是日臻长进,着实可恨!
她气闷着便要回去寻他论理,刚一转身,却被管大人唤住。
“还有一事,姑娘许是有兴致知晓。”管旭提一提挂在肩上的药箱,面向中庭,脸上露了丝恍惚的回味。
“在下被国公大人指派到世子帐下那年,世子方满了十岁,个头也就堪堪及到在下胸口。那会儿被一同指去的,除去在下,还有三五同僚。”
与管大人相识已久,这还是她头一回,听管大人提起陈年旧事。七姑娘听得全神贯注,默默在脑子里勾画,那人幼年时的样貌。
不知会否像如今这般,少年持重,老气横秋?
“而今世子跟前,往昔同僚,俱已领了别的差事,也就只余在下一人。至今尤记得,当日端坐案后,束玉簪的半大孩童,气势了得,办事井井有条。当先盘问各人所长,及至问到在下,在下答曰‘祖上恩荫,传下一门接骨秘术。’便是如此,在下有幸被世子留在跟前。”
管旭还记得,那会儿的世子,已然聪慧非常人能及。世子与他寻来的孤本,大多也与骨络经脉一道有关。
“姑娘可还记得,去往麓山官学路上,姑娘搭乘的马车出了事,肩头碰到门板,稍稍错了筋骨。那会儿,世子便是唤在下与姑娘看诊。”
管旭乃医者,再多的话不便说。若没有这些年来,醉心钻研医书,今日他必没有这份积累,能够派上用场。
世子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其心智卓绝,没人比跟前几个心腹,更心知肚明,蔚为叹服。管旭的猜想,除了今日对七姑娘提起,再未对旁人透露。这秘密,往后也就随了他进棺材,长长久久,深埋地下。
七姑娘立在树下,目送管大人离去。脑子里不断回想着管大人一番恳切之言。眼前忽而灵光一闪,莫名就记起,很早之前,张家顶替姜家出事那会儿,那人在书页里夹了纸信笺。
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借公孙的请示与他亲笔批复,向她道明原委。彼时因着绿芙与春英打闹,坏了事儿,她还错怪了他。
正是那时候,她在屋里翻看他让周准送来的那卷《汉书》。惊愕的发现,这人于书页空白处,多留有朱批随笔。更令她心惊的是,他对前朝为君王处以腰斩、剐刑的弄臣权相,越是大奸大恶死得凄惨,他看得越是津津有味,妙笔生花。
那时候她以为她只是很不凑巧的发现了他的不臣之心。如今看来……她琢磨着心事,脚下行得慢,一路磨蹭回去。
绕过插屏,她用无比复杂的目光,注视着榻上原本闭着眼,听到她脚步声,这才转头向她看来之人。
弄臣权相,惨烈刑罚。原来早在那会儿,他已是做好打算,决然为自个儿,狠心划定结局。若没有对她的牵挂,他怕是更冷硬心肠,下得去手。
她怔怔看他,心里的怨怪,气的也好,心疼也罢。不知何时,统统化作对眼前人,说不出道不尽,又酸又胀的动容。
第305章 世子自有阿瑗磨
此地是丞相府,刚进门的时候,那高悬在正门外,亮金阔气的匾额,明晃晃刺得人眼花。她也是那会儿才得知,这人竟一夕间翻身,被太子册封当朝右丞相。
在此之前,大周并没有左右丞相一说。因了他辅佐太子有功,其功绩,可谓居功至伟。甚而不惜犯上,冒死谏言,落得挨了廷杖。于是这右相一职,京中各人都忙活保命,在这当口,也就没人瞎了眼,与风头正盛的右相大人作对。
“您都这样了,还上朝么?”她进屋,搬了绣凳坐他身前。垂着眼,神情淡淡的,替他搭上毛毯。手掌停在他右腿,没伤的大腿上面,不知想着什么。
他靠坐榻上,眼前是她沉静的侧脸。面容姣好,耳后新生出的碎发,毛茸茸,太短,挽不了发髻。就这么若有似无,贴在她洁白的颈脖上。他目色幽深,抬手抚上她鬓角,指尖下滑,慢慢的,似不想惊动她,掌心向她脑后摩挲。
多久了?不曾与她这般清清静静,再没有阻碍,安然独处。他眼里带着温和,通身都透着大局落定的慵懒。贪婪触碰她,话里带着可有可无的敷衍了事。
“太子允了假,朝事自有左相担当,出不了纰漏。”记起她方才恼怒,他又添了句,“这段时日,安心待在府上将养,得空也陪陪阿瑗。”
他说好话,不吝放低姿态。屋里没旁人,他在她面前不顾脸面,不是头一遭。
她转身,面颊微红,拿眼瞪他。好端端说着话呢,他存心掺杂暗示性的话语,还有他顺着她领口钻进去,抚摸她的大手,言谈举止间,莫不透着服软一般的亲昵。他这般示好,莫名就叫人心软,不忍心与他怄气。
她回身拔萝卜似的,抽出他手臂。他虎口上还印着她的牙印儿,这人大大方方,伸直了给她看。
她两手托起来,一边哄小孩子似的冲虎口吹气,一边别扭问他,“方才怎不顺便给管大人瞧瞧?”她两辈子没发过这样大的脾气。除了他,没人能如此牵动她心绪。太太爹爹不会如他这般气人,姜昱没这个本事。
他坦然看她心疼他的样子,很是享受,也就由着她摆弄。她将他当了燚哥儿对待,他也不放在心上。她这些日子跟着他吃的苦,他有心补偿,故而格外迁就。
“挂念家里人不曾?明早带你回去看看?”她心里真正在乎的,颠来倒去的数,也就姜家人与他。右相大人理所当然把自个儿给算了进去,设身处地为她着想,觉得如今她放不下的,也就还有尚在京畿的许氏与姜昱。
她为难,瞅瞅他的腿,终是摇了摇头。“先给太太去一封信,安安太太的心,见面倒是不急在一时。”管大人交代他需静养,这人仿佛没听进耳朵。太太那头,他伙同姜昱,将一干凶险,尽数瞒下。太太忧心,也只是怕她在宫里吃亏。这事上,她不得不承认,某些时候,这人的隐瞒不报,她是心存感激的。
“缓几日,待世态安稳些,接太太过府也成。”他将她径直接来相府,便是没打算放她回姜宅。他腿上有伤,她忧心照看还来不及,自然不会顶撞他。于是就他强留她在相府这事儿,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与他闹别扭。
她被他教得坏了的规矩,不差这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