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西域-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学术兴趣,而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科学钻研精神的。据我所知,除您之外,目前还没有哪怕任何一个自称是学者或专家,按照当时的历史事件来进行地理上的实地考察和历史还原。而这个工作却被您做到了,中国正史“记载的正确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尊敬的爵士阁下,今天我就暂时写到这里,请允许我给您透露一个好消息,我们正在寻找机会、想办法,为您在明铁盖达坂竖立一块纪念石碑。我们知道,您一直都对高仙芝当年未曾在达尔阔特山口为自己竖碑立传而无法释怀,那么,请您放心,我们这一次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最后我想对您忠言一句,把您在塔里木盆地“借走”的所有考古资料,从大英博物馆馆藏中取回,尽早返还给中国。如此一来,我坚信,您会像我的朋友斯文赫定一样,因为帮助中国人修建新疆铁路而备受中国人的爱戴,到时,不仅是总统夫人宋美龄“老妈妈喊您回家吃饭”,估计蒋总统本人也将亲自与您一起;在帕米尔高原跳起“江南style”。
此致
敬礼!
您的忠实的朋友:陈达达古人
公元2013…02…05
附注:
公元747年,吐蕃人侵占了丝绸之路上位于穆尔加布河谷附近的小勃律国,丝绸之路被迫中断,唐朝将军,安西都护高仙芝奉唐玄宗之命,率领大军前去征战,同时也进入了当时被吐蕃人占领的亚辛和吉尔吉特两个地区。高仙芝及其一万多人的大军从疏勒(喀什)出发后,越过帕米尔高原,所走过的道路,后来被斯坦因按照历史记载,做了地理上的还原。
最令斯坦因兴奋激动,对他而言,也最有价值的发现之旅,就是1906年他在第二次探险考察时所选择的路线。他说,这条路线,“在历史问题之外,是最富于地理学和人种学意义的道路”。
斯坦因从巴基斯坦西北区白沙瓦(Peshwar),取道斯瓦特(Swat)与迪尔(Dir),进入基德拉尔(Chitral)的达尔德(Dard)一带。再从阿属帕米尔高原横越巴罗吉尔(Baroghil)山口和马拉坎德(Malakand)山口到达洛瓦雷(Lowarai)山口河谷,到达德罗什(Drosh),遥望蒂里奇米尔(Tirichmir),沿马斯图季(Mastuj)河谷,擦身巴罗吉尔和达尔阔特(Darkot)两个山口,进入瓦罕走廊,行进至波扎伊拱拜孜(Bozaigumbaz),最终穿过明铁盖达坂进入塔格敦巴什帕米尔,抵达塔什库尔干的石头城。
“事实上,这也是唯一可行的通道。曾经发生过这样伟大历史事件的交通路线,当然有必要进行实地考察。对于任何军事行动而言,帕米尔高原与兴都库什山都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天然屏障,人员众多的军队如此有组织地越过此地,有史以来,高仙芝和他的军队应是首例。这里,高山耸峙,缺少给养,冰天雪地,其困难程度难以想象,唐朝军队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要知道,即便是其中任何一个困难,都足以难倒现代军队的任何参谋本部。只有当你站在积雪闪亮的山顶,顺着陡峭的山坡俯视海拔4000米以下的亚辛河谷,才会真正体会到高仙芝的大智大勇。大队人马越过这道天险,突然出现在亚辛占领军的面前,大大出乎敌方意料,使敌人狼狈不堪,丢盔弃甲,从而导致唐朝军队大胜。非常可惜的是,这位勇敢的将军竟然没有在这险峻山口要隘,竖一块石碑之类的东西来记录这一人类伟大的壮举。单单就高仙芝部队所遭遇的困难而言,横越达尔阔特山口和帕米尔高原其他险隘的困难程度,要远远超过欧洲历史上,从汉尼拨一直到拿破仑和苏沃洛夫等著名将领,率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高仙芝率部跨越极地河谷的情形,我们在斯坦因的描述中可略知一二。
“十几个世纪以前,我生平视为佛教护法圣人的伟大的中国旅行家——玄奘从印度求法归来,就曾经走过此路。”
这条道路,对于今天的我而言,也具有巨大的诱惑力。我计划,下一个目标就是重走这条道路,去感受高仙芝及他的随从们彼时彼刻的心跳,以及他们身处极地河谷的恐惧、疲惫、寒冷、更要去感受他们坚韧不屈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