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财富幻象 >

第8部分

财富幻象-第8部分

小说: 财富幻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你周边的人,有多少人还想像以前那样继续持有美元?我的一个同学在国外工作多年,辛辛苦苦攒下几万美元,现在急于抛出却苦于没有合算的办法。即便各国央行能够再继续挺一段时间而不脚软,世界各地广大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能眼看着他们手中的美元一点点贬值而无动于衷吗?
  美国的经济学家有的看衰美元,有的看衰经济。美国的前财部长萨默斯曾说过美国出现衰退的机会比“9·11”以后任何时候都高。但是他又说,现在最需要的是信贷和更大的现金流以及对房屋市场更多的支持。于是美国的政府部长就来游说中国央行和外管局向其投资,以使陷入房地产次级债危机后的贷款抵押市场得到新鲜血液。
  这可能是解决美元大规模贬值的唯一办法:就是将美元再贷给美国人,让他们尽情消费,以延缓美国经济衰退的过程,从而延缓美元贬值的过程。让晚会结束后还在跳舞的美国人继续生活在歌舞升平的幻觉之中,这无疑是饮鸩止渴。而中国对美国债券和房产的投资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不得不加速处理过剩的美元
  我在2001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中国应该有效地使用外币储备的问题。我还在2003年撰写的《投资西方》一书中指出,美元如果贬值的话,将对中国这样大量储备美元外汇的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这种情况现在正在发生。
  2003年以前,中国在改革开放后20几年积累的海外投资,据官方统计不过是区区的137亿美元,而现在中国对海外的投资有的一次就达几十亿美元的金额,差距之大让人瞠目。摩根大通公司的人预测, 2020年中国对海外投资将达到8200亿美元,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我国公司对黑石基金公司的投资只用了3个星期便做出了投资决定。当时黑石公司只是问中国方面是否有兴趣投资黑石的基金,而得到的回答让所有人吃惊,因为中国直接入股黑石并通过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这家美国最大私募基金30亿美元。而在后来的3个月内,由于黑石公司上市股票价格不断下滑,到2008年2月,黑石股票价格已经从29美元跌至17美元,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仅此一笔投资账面亏损就达到10亿多美元,超过本金的30%。没有人会预计这种损失会不会继续。
  中国银行中期业绩报告披露;其持有美国次按揭抵押债券高达96亿美元;如果全数坏账的话那是中国有始以来在海外投资最惨重的一次;如果按坏账率50%计算;那也将近50亿美元;而这仅仅是在美国的众多中资机构之一。美国财政部资料显示; 至2006年6月中国金融机构投资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证券的金额达1075亿美元(见世界日报2007年8月12日);比2005年同期增长一倍;并且占了亚洲国家投资的一半。也就是说,在一年之间他们将这类比较激进的投资放大了一倍。除中国银行以外,投资此类证券的还有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金融机构对美国次级债债券投资的损失还会不断显现,损失将是巨大的。
  假如美国人有更大的金库
  美国人则是在这个可能的崩溃中损失最小的,因为美元贬值幅度越大,意味着他们的外债负担就越小,如果美元像一些经济学家讲的那样贬值50%的话,就意味着美国在海外的债务被减免了一半,而且不需要任何国际协议和承诺,对美元的外国持有者来说,则是他们的储蓄缩水了一半。
  在美国工作时,我参观过位于纽约下城、离华尔街不远的美联储银行地下金库。在十几米的地下,我看到的是铁门后面黄灿灿的黄金,像一半砖头的大小,被整齐地摞在架子上,金砖一层接着一层,数都数不清。管理人员给我们解释说:“这些黄金都是各国银行在美国的储备,如果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欠另一个国家钱,那么他们只需要在这个地下室把这些金砖从一个国家的位置挪到另一个国家的位置上就可以了。”
  假如美国人有更大的金库和属于自己的足够偿还外债的黄金,就能将欠各国的债像纽约美联储金库一样,将金块从一处搬到另一处。可是美国没有,而且金本位的时代早已不存在了。
  美国没有那么多金砖可以转移,所以只有印美元给别人,如果欠得多了,它便多印一些,以便继续支付进口货物,继续他们的超前消费。如果美国人要美元贬值的话,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们只需要加印钞票就可以了。
  卖火柴女孩的故事
  安徒生童话中,那个卖火柴小女孩的故事催人泪下。在恶劣的环境和刺骨的寒风中,小女孩向人们兜售廉价火柴,她期待着卖出更多的火柴,以便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她幻想那个烤熟后变得油光光的火鸡会自己背着刀叉向她走来。如果有足够的销售能力,她会得到那只火鸡,可是没能等到那一天。
  就像这个小女孩一样,中国人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以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日趋枯竭的代价,用自己勤勤恳恳的双手,以几亿件衬衫才换一架波音飞机的价格向美国人出售了火柴般廉价的商品和劳务。只是我们比小女孩幸运些,得到了一只只“火鸡”并把它们储存起来以备饥荒。毕竟中国人贫穷过、饥饿过,战略储备一直都是中国人不能割舍的。然后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突然发现,自己那些“火鸡”竟然不值那么多钱了,而且所有人都想抛售手中的“火鸡”!
  假如我们将自己火柴般廉价的产品留着一点点卖的话,同样多的火柴能买到比现在多得多的“火鸡”以备饥荒;假如我们不是把“火鸡”像黄金一样地存着,而是把它分给家里人吃的话,至少家人能更健壮;假如我们不仅仅大量储存美国人的“火鸡”而且也大量储存欧洲人或者日本人的“火鸡”的话,未来的生活则更有保障……
  人们最终会发现,我们用火柴般廉价的商品温暖了富裕的美国人,而自己还没有发育好的身躯却可能被冻伤。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后记  美国还能强盛多久
导致美国强盛的因素很多,无论去没去过美国的人都会随手举出几点。美国使那么多人的梦想成为现实,以至于外界对美国的追捧用尽夸张语言,而且美国人自己也坚信无论怎样消费他们仍然比别人有钱。
  美国仍然是富裕的象征
  当美国印刷的货币被所有国家的人直接或间接接受时,当美国人发明的信用卡在世界任何消费场所都被认同时,你很难不认为:美国就是富裕的象征,美国人就是富人。
  所以,谁要说美国经济将会崩溃,如果不被当作痴人说梦的话,也会被当成杞人忧天。
  一位在美国工作多年的人有一次向我感叹道:“不去美国不知道美国人有多么富裕!”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不过我去美国工作后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不去美国就不知道美国人是如何富裕的,就不知道他们如何过富裕生活的。想象空间毕竟有限,眼见为实仍然是真理。”
  在美国,我看到了美国人的勤奋,那些在华尔街工作的青年人每天可以工作十几个小时,天天如此。我也看到了美国人的懒惰,那些在邮局里工作的人,即便在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内也会慢吞吞地对待顾客,还经常出错。
  在美国,我看到了美国人的节俭,即便像索罗斯这样的国际知名金融家,在请客吃饭时都不肯把红酒剩在杯子里。但是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是美国人的浪费,他们会把半新的家具丢弃,再去买新的。美国人像人类海洋中的鲸鱼,每天都吞噬着大量的消费品,也制造了大量的垃圾。
  美国和瑞士同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这两个国家的信贷传统和消费观念却越来越不同。瑞士人的富裕是全社会的富裕,那里在超市里推小车买廉价菜的百万富翁随处可见。美国则是一部分人非常富裕而另一部分人却非常贫穷。在这个国家,有钱人可能富可敌国,穷人则无家可归,每天向街头行人乞讨为生,严冬时节露宿街头,睡在冒热气的下水管上面。
  如果你承认瑞士人的生活习惯是理智的话,又会如何评价美国呢?尽管钱可能源源不断地流进口袋,但是有必要用其去交换隔一段就得扔掉的垃圾吗?而且进入美国的财富都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吗?
  根据《美帝国的衰落》的作者、法国知名的社会学家埃曼纽·托德的计算,在“9·11事件”发生的2001年度,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830亿美元,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是680亿美元,对欧盟的贸易逆差是600亿美元(其中对德国的贸易逆差是290亿美元,对意大利的贸易逆差是130亿美元,对法国的贸易逆差是100亿美元),对墨西哥的贸易逆差是300亿美元,对韩国的贸易逆差是130亿美元。甚至对以色列、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贸易逆差都分别达到45亿美元、30亿美元和5亿美元。1
  这个数字意味着美国人出口的货物少于进口,其消费是以向世界借贷为基础的。美国人不仅向发达国家借贷,还向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借贷。美国人向全世界借钱以满足他们花钱的需求,维持他们的消费习惯,即便是“9·11事件”这种毁灭性的打击也制止不了美国人的购物欲望。
  只有金字塔不会倒塌
  埃曼纽·托德则在《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还指出:“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结尾,凯恩斯形容道,埃及建那些金字塔的法老们,虽然乱花钱,却是经济活动的管理者。美国就是我们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是由全世界的劳动所支撑起来的。”2
  世界各国对美国人的最大错觉也在这里。几乎全世界都把美国看做不会倒塌的金字塔,当成最大的消费品市场,都把美国当成个人和企业信誉最好的地方,因此人们向美国输送产品和劳务,又向它提供各种形式的信贷,以至于到了2007年,美国人仍然以每天二十几亿美元的速度向世界借款。如果它还不起或者不想还了,就会将美元贬值。其他国家以美元购置的资产和证券价值就会立即缩水。
  美国人正在世界范围内制造美元的通货膨胀。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美国力量的极限,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新世界》中早就指出,美国并没有足够的军事能力去塑造它想要的世界。我们即将看到,美国人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满足他们的购买力。
  瑞士人的富裕是收敛的、低调的、勤俭的,因而是可持续发展的。美国人的富裕是奢华的、浪费式的,因而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仔细观察美国,人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美国社会并非全部是精英。美国一部分人在勤奋工作,另一部分人却十分懒惰。而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精英的产量是不高的,社会上大部分人智力中等,就像水稻中优质水稻低产一样。长久下去,比例将会失调,美国社会将变得惰性强过激情。一部分人建立的功业将被另一部分人所吞噬,这就是美国人的问题所在。
  回顾我们在本书开头所提及的,导致美国强盛的四大因素,美国人强于他人之处在于其挑战意识、法制观念、竞争机制和创新精神。这四个优秀的特征使得美国人领先世界几十年。但是现在美国人将他们的优势发展到了极端,比如从竞争机制和创新精神孕育的个人信用制度在高消费的带动下居然导致美国人的信贷泛滥,上百万的人因此破产。而那些还不起钱的人,最先抛弃的竟然是自己的信用!
  至于法制观念和挑战意识带来的问题则更大。那些使美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也会在未来成为它的羁绊。
  从辨证的观点来看,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法制是美国立国之本,又维系了这个社会长期稳定。但是盛世重典的长期实行将会使维系社会的纽带变得脆弱,人们会反过来使用法律手段进行抗争。美国人得理不饶人,如果给他们借口的话,法律案件将把法院淹没。过多的诉讼将使人心涣散,造成社会分裂!
  挑战太多则会引起世界的反感。美国已经因为中东问题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惹怒了世界,再借打击恐怖主义向阿拉伯国家挑战,会引起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弹,激起他们反美的民族情绪。
  美国人应该看到,它制造敌人的速度比它消灭敌人的速度要快。而培养朋友的时间则比丧失朋友的时间要漫长。当代世界需要美国,一是需要它的市场,二是需要它的资金,三是害怕它的军事力量。只是物极必反,市场可能萎缩,资金也会枯竭,那样就无法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军事实力就会大大削弱。鼎盛国家的衰落,也不仅仅是危言耸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