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我不能停止怀念 >

第3部分

我不能停止怀念-第3部分

小说: 我不能停止怀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溪水荡起细纹,像蜜蜂亲吻花朵,那样的轻盈灵动总是让人着迷;像暖日照上脸颊,像微风掠过手掌,那样的温热清爽总是让人留恋;像金乌跃出东方,像银月栖于屋檐,那样的朦胧脱俗总是让人沉醉。爱情,总是粉色调的,浪漫温暖而又空灵,令人永远也不能忘记。

  很想很想谈恋爱。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暹罗之恋
帅气的Tong,可爱的Mew;美丽的泰国,音调柔美的泰文,August乐团极度动听的歌曲。《暹罗之恋》就是这样一部暖意融融的片子。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周日Party上,Mew深情款款地演唱那首专为Tong写的情歌:“如果告诉你,为你写情歌,请别不相信。可能它不悦耳、不感人,比不上别人的歌。想你知道,这情歌,因爱而生,因你而写。想你知道,是对你的爱,让我灵感不断。但是,也许你听过的情歌不计其数,或许曾打动你心,这些情歌其实都一样,但现在,你听的,是专属于你的情歌,请你用心倾听我爱的心声,直到永远,永远……”。Mew忘我地唱着,他嘴角的弧度轻轻地上扬,满脸清纯,Tong听得很认真、很陶醉。两个少年的眼神相撞,再慢慢纠缠在一起,如胶似漆,眼波流转之间,纯美的同性之爱悄悄地流露出来,如月光倾洒一般清爽柔美。人群散去之后,黑色的天幕笼罩下来,两个男生坐在院子的石桌旁,他们的背后是茂盛的绿色植物,在如墨的黑夜里显得神秘而且深邃。那张石桌白白的色调成为整个画面中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部分,两个少年就那样安静地坐着,静静地相拥。Mew的头轻轻地枕着Tong的肩膀,然后。他们亲吻,完全以爱的名义。他们的嘴唇黏合在一起,是美丽的触碰。那样的画面给人以温柔的触动,我的血液似乎也在这个时刻放缓了流动。

  我突然很想恋爱了,谈一场温存的恋爱,不需要轰轰烈烈,亦不需要血肉横飞,只需要完全的温柔和舒缓的基调。原以为他们的爱情会静静地安稳地发展下去,但是实际上,在这段感情萌芽的初期就已经注定不会有结果,强大的社会压力使两个少年喘不过气。在影片的最后,Tong送给Mew一个木偶的红鼻子作为圣诞礼物,他们的脸上都挂着浅浅的笑容。Tong说:“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了,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不爱你……”之后是礼貌的道别。Mew回家后,对着木偶说了句谢谢便泪流满面……

  以前也看过描写同志之恋的片子,不过稍有遗憾的是我并没有真正接触过像《断背山》和《春光乍泄》这样的大片,记忆深刻的只有《盛夏光年》,也是一部描写少年的片子,不同的是,《盛夏光年》里的爱没有被真正地表露出来,那个少年因为他的爱而感到羞耻和痛苦,整个片子进行地激烈而又暴戾。片子的最后,两个少年和一个女生一起到了海边,故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谁也不知道他们是逃避了爱还是面对了爱……这不是我喜欢的结局。

  也许在这样一个生命发展的懵懂阶段——青春期,我们并不能完全按照所谓的“正确方向”来形成我们的爱情观,我们会爱上自己的长辈,会爱上小自己很多的孩童,甚至会爱上自己的同性,但是,谁说这些爱情不是美好的呢?少年单纯干净的气息总会令人怦然心动。

  美好的年少爱情。 。。

重逢余秋雨
2008年10月16号,星期六,晴,成都。

  一直都很喜欢岩井俊二,喜欢他笔下的清新与诡异。于是再看到报纸上介绍他的新书《*人鱼》的时候,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这拥有中国血统的人鱼的美丽。下了公交车,春熙路熙攘的人群让我感到莫名的兴奋。成都,这个以闲适出名的西南城市让我终于有了踏实的感觉。过街,走进西南书城,书籍特有的墨香混着人群原始的体香扑面而来,清爽而空灵。没有经过思考,我径直走向二楼,《*人鱼》的海报张扬地挂在楼梯口上,我极快地奔向标有“日本”的书架,眼睛掠过一排排整齐的书,我看到了川端康成,看到了村上春树,甚至也看到了岩井俊二,但是,我并没有看到《*人鱼》。我走向书店大厅,悬挂着的海报上的色彩在我的眼前流转。但是我仍旧没看到这本书……我是那么地想与她拥有美丽的约会,但是所有意义丰厚的约会总是充满波折的,我一直相信,经过了沟沟坎坎曲曲折折的时间才会拥有更绚烂的柳暗花明。我在一排排书架中走过,嗅着文字的芳香,期待着与人鱼的美丽邂逅。我四处寻找着,当我的目光落在一个畅销书架上时,突然怔住了,内心被猛地惊了一下,仿佛时间停止了流动,声音中断了传播,四周万籁俱寂,空无人烟,整个世界只余下了我和他……我没想到会遇见他……

  大红的书壳、表面凹凸不平的书壳纸张、稍大于平常书本的书籍“体型”,《寻觅中华》《摩挲大地》,又是这样富有冲击力的书名。是他,一定是他,只有他,才会让人生出大气磅礴、荡气回肠之感。余秋雨,这位具有深邃质感的作家就这样与我在成都不期而遇。

  当我的手触摸到冰凉的书页时,我感觉到了纵横中华历史的沉重分量。“寻觅中华”,余秋雨让中华历史成为一条古街,房屋门户林立,小巷弄堂纵横。从各朝各代的府邸房屋内探寻中华文明的黯淡与闪光,从改朝换代的屋旁巷弄里探寻历史变迁的沧桑与安详。穿梭时空的能力使这位作家拥有了别人望尘莫及的独特魅力。

  我读过他的《文化苦旅》和《行者无疆》,曾深深地被震撼。我跟随他触摸了世界土壤,感悟了中西文化,从他的书里,我听到Swatch的滴答声,见识了古典贵族的优雅风范,感受到各国城市的文化内涵,并因此想要紧跟他和哥伦布开始流浪。读惯了余秋雨式的深邃磅礴,听惯了雨打芭蕉的有力回响,便再也看不进小桥流水的温糯软和,听不了绵绵淫雨的沙沙回响。

  此番重逢,我相信是潜意识里的早有约定。我毫不犹豫地把书带回了家。取下书壳后,封面是纯得发亮的黑色,没有多余的图案与色彩。他就是这样的利落与痛快。

  我的脚踏在成都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手里捧着大师笔下穿越时空的中国史,整个身体也变得沉稳、挺拔起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气味
我的身上有一种臭臭的味道,很淡很飘渺,时有时无,像是从很远的地方断断续续地传过来,竟像是爸爸臭脚丫的味道。

  有很多人都有他们独特的气味,比如我,那种淡淡的味道一定会跟着我一生的,从小时候用肩膀让爸爸搁脚开始,一直到我的生命消亡。这种气味常常需要靠得很近才能闻到,很淡,却很深刻。

  我靠近他脖子的时候,有一种有温度的味道传来,热热的,扑在我的脸颊上,那种似乎很甜很糯的味道笼罩了我的全身,很温暖。一滴泪突然从我的眼眶里流出来,那道灼热的泪痕让我猝不及防。这是青年男子才会有的味道,清冽甘甜,有着空谷幽兰的清新与鲜活,似是不是人间烟火的那种典雅。年少清新的身体,使人感觉跨入初春的小花园,一切正在蓬勃地展望。他的气味很好闻,使得我在拥挤的人群里总能捕捉到他的存在。他的气味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萦绕,总让我情感敏锐。

  记得又一次,数学课的时候,老师发试卷,念了我的名字,再念了他的名字。领了试卷后朝座位上走。他靠在我的耳边说了一句:“我刚刚看衣服还以为是珍珍呢,结果闻到了你的气味,我便深信是你。果真是你。”之后我的眼泪突然掉下来,那里面融合着糯糯的蜜香味道,感觉很幸福。

  也许有一天,我会看见一个背影很像他的人,却不能确定,走上前的时候,闻到那样熟悉的味道,忍不住眼角流光。两个人面对面站着,呼吸着对方身上的气味,都扬起嘴角,嫣然一笑。 。。

饺子的极端主义
许久没有吃饺子了。

  以前过年的时候,妈妈总是会包饺子,并且让我也参与。鸡蛋、肉、韭菜,妈妈和的肉馅总是肥而不腻、清爽可口。小学的时候总是喜欢写包饺子的作文,老是说妈妈包的饺子像是大肚将军,而我自己包的就像是打了败仗的小小士兵。的确,那时的我根本就包不好饺子,不过是去凑凑热闹,最大的乐趣是用面团去做各种各样的小玩意,最喜欢的是“gao gu”,这是我的叫法,真正的叫法也许叫做面做的斑鸠或者其他的什么。那时的饺子,不仅好吃,而且总是充满乐趣。现在妈妈不喜欢包饺子,过年的时候我们会吃很丰盛的大餐,但是不再有饺子。想吃的时候,妈妈就去超市买一些速冻的饺子,它们都美其名曰韭菜猪肉馅或者是香菇馅儿,但是实际上每种饺子都名不副实而且极度难吃,馅儿完全没有应有的味道,皮也是软绵绵的,完全没有嚼劲。吃速冻饺子的时候总是很痛苦。 

  现在到省会城市上大学,突然很想吃饺子。跑到亲戚家,央求阿姨给我包顿饺子,她却说懒得动,只是跑到菜市场上给我买来了现做的饺子。很遗憾,那些饺子也没有儿时的味道。

  在学校的大门外有很多经营饺子的餐馆。某日去一个在学生群里声誉很高的餐馆吃饭,晃眼一看菜单上竟然有饺子,一两三块钱,不过没有馅儿的选择而只是说要清汤还是红油。满怀兴奋地要了红油的,想要吃出一点别样的风味来,咬开一看,里面全是韭菜,最多就是在一片翠绿上点缀星星点点的肥肉沫……全然没有味道……

  另一日,看到阿姨介绍的一家很有名气的饺子馆,听说姐姐还在这个学校读书的时候,那家饺子馆就在这儿了,而且天天爆满。找了一个不是吃饭时间的点进去,要了菜单一看,有红油饺子、清汤饺子、酸辣饺子、红油抄手、清汤抄手、酸辣抄手,另外供应带丝汤,除此以外便不再有其他的吃食。当时有两个想法,一是很失望,觉得它也不过如此,另一种想法便是很好奇,并且很是有一点点的期待,希望它真的做到少而精。要了清汤的水饺。盛上来以后,看到很小的一个碗,里面漂着很小的十个饺子(很是惊奇饺子是浮在汤上的),但是汤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清汤”,它颜色黑红,里面有小的香菇末和肉末,并且泛着一层亮亮的油皮。我夹着一个饺子往口里送,一口咬下,油腻的汤汁溅了我一嘴……里面全是肉,而且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肉质很嫩,嫩到入口即化,却不是我要的味道,那样的肉已经完全没有了肉的味道,在你还没有搞清楚那究竟是什么味道的时候,它已经进了胃里,仿佛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对了,顺便说一句,这里的肉全是这样的,嫩得叫人无法承受,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找其中的缘由,某日恍然大悟:这里的猪是吃饲料的,而我们那儿的猪大多吃的是糠糠和猪草……

  如此,便是饺子的极端主义,要么全是所谓的“蔬菜”,要么全是肥腻得要死的全肉馅儿……完全不能中和……

  想到了某一些人,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着与事实无关的话,一方持极端意见,另一方持相反的极端意见,却把真正的当事人给夹在中间,得不到好的倾听与诉说。比如某日,一女生和朋友相约去买衣服,朋友甲说:“黑色的好看,就买黑的吧!”,朋友乙说:“白色的好看,买白的吧!”,可是看的出来,真正要买衣服的女生觉得黑色太深沉,白色不耐脏,很是想买深蓝色的那件,可是持相反意见的两方却完全不顾当事人的想法而为到底买黑色还是白色争论地不可开交……我和朋友相视一笑,看着中间那个女生的尴尬面容,转身走开了。

  有很多事情都有如此的极端主义,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国际社会,只是我现在不便说明罢了。在遭遇极端主义的时候,其实我还是更想念妈妈包的韭菜猪肉馅儿饺子。

让我回眸的女人们
现在学校的女生总是喜欢把自己说成是女人,包括大一的未成年女生,于是我便遵从她们的意愿,谈谈让我回眸的“女人”们。

  走在街上,有一类女生是必然会赢得我回看的目光的,就是充满魅力的那种。她们面容精致,身材姣好,衣服很漂亮,头发梳得也光鲜,而且有一种与常人不同的气场,一看就知道是内外兼修的女人,她们的能力很强,时时在微小的地方追求精致以达到别人所不能及的与众不同。我常常在她们的脖子上发现一条印度或尼泊尔风格的围巾,或者在她们的裤子上找到细密的手工针线图案,或者她们的脚下会是一双大红的鸳鸯戏水布鞋,很是有一种截然不不同的风味。我羡慕、更嫉妒这样的女人,我不知道自己在真正长大以后能不能拥有这样的美丽与脱俗。看到她们的时候,我的目光一直从她们的正面转向背面,视线紧紧地黏着她们的身体,一刻也舍不得离开。  

  另一种女生也是我必看的。

  某日回宿舍,迎面看到一个高大帅气的男生,注意了他很久才发现他的胳膊拥着一个小小的女生。迎面看过去,那女生真的是对不起我专注的视线,错身以后,我回头继续看着她的背影,很不好意思地说,她全身赘肉横飞,上身与下身刚好是一比一的比例,而且还很不负责任地穿着冬季的超短裙和紧身的羊毛裤……我一直紧盯着她从正面再到背面,很是惊奇……不过我想,她应该有可取之处,是在性格或是其它方面,否则如此帅哥也不可能甘于拜在她的石榴裙下。不过这一类之中的另一小撮人就让我更是惊奇了,她们的五官算不得端正,衣着也十分恶俗,别的不说,大都也很胖,而且胖得很不匀称,很是吓人,不过她们却故意把自己的丑陋当做优点暴露给别人看,还颇洋洋自得的样子,噢,天哪,我想起了芙蓉姐姐!抱歉,我的目光确实是一直追随她们的,我很想透过她们的衣服看到那棉质织物包裹着的到底是怎样的一具躯体……

  这两种女人,一种精致,让我的目光确实移不开,另一种则确实让人难受,也许我的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