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革命-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2年1月,大概只有100人左右使用Linux,但他们为Linux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洗礼。这些早期的上传和评论十分重要,尤其是那些同行们为修补代码错误而上传的补丁。李纳斯很偶然地闯进一个在线Karelia,开始着手将补丁拼凑起来。在网上,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基本的Linux文件。电子邮件使他们可以方便地进行评论并加以改善,而Usenet新闻组则提供了一个讨论的论坛。Linux以个人的产品起步,变成了一个百锦图,成了志向相同的黑客们的一场运动。 。 想看书来
四种幕后推手(9)
1994年3月,正式的Linux 10版发布,它的出现无异于网络的“自由宣言”。
1998年,Linux得到了IBM、Informix、甲骨文等巨头的支持,这意味着Linux可以运行很多非常重要的应用软件。但这么好的商机,李纳斯竟然不为金钱所动。
Linux表明了人们为什么喜欢团队体育项目,尤其是想成为团队中的一员。
在dex电脑展览会上,李纳斯把Linux比作一项全球性团队的体育项目。他说,Linux表明了人们为什么喜欢团队体育项目,尤其是想成为团队中的一员。
这个比喻非常好,人们为了快乐而参加体育运动,与高尚和财富无关。当然,专业的体育比赛已经被金钱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说Linux是一项民间的体育运动。
这位普通的芬兰人,简单而强大的Linux操作系统的创造者,超越了盖茨的神话。也有传闻说盖茨是一个卓越的程序员,但李纳斯是货真价实的高手,还在大学里时他就完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操作系统。
在《时代》周刊根据读者投票评选出的20世纪100位最重要人物中,李纳斯居然排到了第15位,而从20世纪的最后几年起就开始霸占全球首富称号的盖茨不过才排到第17位。
记者问他,如果见到比尔·盖茨想说些什么,他说:“在我们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可言,他所做的事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但我却丝毫不感兴趣。我所做的事在世界上也可能是最优秀的,但他也不感兴趣。我对他经商提不出任何建议,他对我的技术也提不出任何看法。”
Linux发端于芬兰,而不是计算机技术的中心——美国,也不完全是偶然因素。北欧4国超高的社会福利政策,相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和美国公开鼓励贪婪不同,北欧人相对而言对金钱的态度更显淡漠。
李纳斯到了美国之后,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约见了他,目的是邀请他“干点事”。乔布斯是一位咄咄逼人的、极端重视成功的美国价值观的代表人物。
在《乐者为王》的开头,李纳斯说:
我们人类被这三种事物所驱使——对于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行为也是如此。这一次序是:生存,社会交往,寻找乐趣。它也是进化的次序。这就是我选择‘Just for Fun’(乐者为王)作为自传书名的原因。”
狂热的嗜好,多余的智商,分布式的普遍联系造就了Linux的传奇。商业帝国变得日益强大的同时,富足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为五斗米折腰,为自己的理想和爱好而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野心勃勃追逐金钱,另外一方纯属兴趣爱好,缺乏目标和组织。这可能是主导世界的两种主要力量。
Google的故事
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组织,甚至是大型组织,等级分明的复杂组织也不是唯一的出路。Google的崛起就是一个明证。
作为一个年营业额160亿美元公司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刚刚加入Google时,Google所有员工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但员工们还是觉得有必要给他一个相对安静的办公场所,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十分小的独立办公室。
施密特不久就发现了自己的“特殊化”,于是他坚决要“跟群众打成一片”。在他的坚持下,他跟另外一个工程师共享了一个小办公室。所以,迄今为止,Google依然没有一个员工拥有独立办公室。
一个刚到公司上班的秘书在传真机面前看上去很困惑,这时候来了另一个准备发传真的同事,他就耐心地帮助这位秘书发了传真,并教她如何使用这个复杂玩意儿。这个秘书十分感谢,就问他怎么称呼,他说自己叫施密特。 。 想看书来
四种幕后推手(10)
也许你觉得上述故事不过是作秀或者装蒜而已,但这样的秀做多了自然就成为公司的一种行为方式。Google认识到大公司的最大弊端是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所以在设计组织架构和原则上,尽量避免传统金字塔型结构的清规戒律。Google认为他们并不知道谁是公司最牛的人,最好的想法可能在一名最基层员工的脑子里。为了充分挖掘这种分散型的智慧,在立项、研发、协作上,尽量山寨化,不受金字塔型结构的限制。
Google认为他们并不知道谁是公司最牛的人,最好的想法可能在一名最基层员工的脑子里。
用施密特的话说就是:“新世纪(21世纪)前25年里,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将依赖于对知识型员工的有效利用。这是未来25年里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独一无二的且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Google围绕大公司是否有效利用知识型员工展开热烈讨论,因为不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的员工将被辞退。以下就是Google在最有效利用知识型员工的10条黄金法则。
一、由委员会负责招聘。Google招聘每个新员工都将经过至少6轮面试,从部门经理到未来的同事都将参与面试。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考虑各方意见,使招聘流程更加公平和严格。
二、满足每个员工的需要。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管理的目标能“去掉任何妨碍你前进的事情”。对此,Google除了为员工提供一套标准的附加福利,还给他们配备了一流的餐饮设施,健身房、洗衣间、按摩室、理发室、干洗店甚至便利的公交枢纽站。
三、缩短员工间距离。由于Google的每个项目都是团队项目,成员间的交流必不可少。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在办公室数英尺的范围空间内安排更多的位置,Google的所有员工都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
四、使沟通顺畅。因为一个团队的所有成员都挤在数英尺范围内,所以项目协调起来相对容易。除了物理上的近距离接触,每个员工需要每周给他的同伴发送一封简述他最近工作进展的邮件。这使所有员工都容易跟踪其他成员的进展,更容易监控进度并协调工作流程。
五、注重产品内部测试。Google员工频繁使用公司提供的各项工具。最常用的工具就是Web,事实上在公司内部网页上可以显示所有项目和任务,因而员工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任何可能的项目。Google还充分利用其他信息管理工具,有些工具最终还成为公司的产品,Gmail就是最好的例子,推出之前在公司内部测试了好几个月。
六、鼓励创新。Google的工程师们能花费20%的工作时间参与其负责的项目。因此,项目中需要层层审核和仔细勘查,但更重要的是Google希望激励创造性员工能有更多创新。一项已不是秘密的武器就是“想法邮递列表”,这像一个面向全公司的可以由员工发布任何想法的留言板,例如从测试流程到下一个最佳软件。这种软件允许每个员工对新想法加以评论和打分,使最有创意的想法能涌现出来。
七、努力达成一致。现代管理中的神话人物莫过于出现能统一所有意见的英雄。Google对此的看法是“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因此在作任何决策时都尽可能征求更多人的意见。在Google里,经理扮演的角色仅仅是意见的综合者而不是意见的*者。想达成意见一致经常会耗时更长,但总是使决策更有效且更容易被员工接受。
八、拒绝邪恶,洁身自好。Google有许多口号,但最根本的就是这条,特别是在管理层级中。因为任何组织中的员工都热衷于拥有自己的观点,因此Google努力营造一种谦让和相互尊重的气氛,避免公司里处处都是好好先生。
九、凭数据作决策。在Google里,任何决策都是依赖于定量分析。他们自建了一套信息管理体系,除了基于互联网的大体系还有公司内部的小体系。因此,许多分析师们可以深入海量数据中进行分析,挖掘趋势使其他员工时刻保持前瞻性。Google拥有许多类似的在线 “数字仪表盘”,可供所有企业直观的获取一些即时信息。
十、有效的沟通。每个星期五Google都将举行一次全体员工的发布会,以产品介绍或者提问回答方式。这使管理层时刻掌握知识型员工的最新动态,反过来同样如此。
由于Google是一家技术型公司,大多数员工是工程师,所以他们关注的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不过这些法则中的一部分仍适用于各种知识型的员工。
在成熟的、鲜有创新的领域,山寨化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如农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等。在创新度较高的行业,如网络行业、手机行业等,山寨社会的“分布式智慧”不仅可行,而且显示出比强力组织、大型公司更明显的活性。即使传统的赢利组织,也很有必要进行山寨化改造。意识形态总是落后于实际,鲜明的事实已经摆在那里,人们还不觉得其存在,正如罗素所说:“提到过去,每个时代都承认它是事实;提到当前,每个时代都否认它是事实。”
有些事件,虽然轰轰烈烈,过后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有些事情,平平淡淡,无声无息,却是一场变革的前兆。山寨10版则属于后一种情况。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山寨2。0版(1)
软件代码行业有点类似于传统行业里爬格子的人。尽管软件已经不是当初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产物,都被工程化了,但山寨的本质犹在。
软件行业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行业,它生产无形产品,如果仅仅局限于编写代码,即便都是山寨也很难构成一场革命。
软件和网络上的东西拷贝和沟通成本为零,所以比较容易组织零散的力量。真正的山寨社会必须能够超过这样的行业壁垒,杀到有形经济领域并且成为主导。它必须比所谓的*社会更深入、更广泛,这样才能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
山寨决策
假如有比我们更高级的外星人造访地球,写一份关于人类的考察报告,他也许会说:人类在认识自然方面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们已经接近洞悉宇宙的秘密,他们制造各种复杂、精美的机械、电子、化学产品。但是,人类在权力、组织方面做得非常差,几乎和蒙昧时代差不多。不了解情况的人高高在上瞎指挥,基层组织和成员钩心斗角,互相掣肘,人类的组织效率极为低下。
据美国兰德公司估计,世界上破产倒闭的大企业,85%是因企业家决策失误造成的。在山寨社会,组织效率和决策效率会有很大的进步,一方面会有很多小型企业取代大公司的霸权,决策更加分散。另一方面,传统组织的理念也吸收山寨模式的优点,尽最大的可能解放全员的潜力。
工业革命之前的情况很清楚,在电视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一个人要见“老爷”被门卫挡住,然后给门卫几个钱,门卫就进去禀报老爷了。
旧时理论上太监没有任何权力,而实际上可能权力极大,从赵高、高力士到魏忠贤、李莲英都曾经掌握大权。赵高出现的年代很早,由于他是篡权、忤逆的宦官,后来的帝国都知道这个教训,大多明文禁止宦官干政,用刑不可谓不重。然而,这是等级森严、金字塔型权力结构固有的缺陷,太监经常能接近最有权的皇帝,总有可能和皇帝比较投缘或者通过手段博得皇帝的信任。
在古代,沟通工具不发达,皇帝要想知晓全国各地的情况比较困难,层层汇报在当时是一种有限条件下的决策方式。皇帝为了搞清楚下面的实际情况,有时也会微服私访。但这只能是金字塔型社会决策机制的一个小亮点,主流上皇帝必须依附层级复杂的官僚体制。
由于信息无法及时沟通,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例在古代非常多。
在电视剧《走西口》中,二当家的假装脚崴了,大当家刘一刀下山打劫,二当家的想乘此机会拿钱走人,被刘一刀的老婆风摆柳发现,二当家的杀了风摆柳。恰好被掳来的田青借大当家的下山的机会逃跑,二当家的就把杀掉风摆柳的事情栽赃到田青身上。我想要是有手机的话,就不会有这个情节了,因为风摆柳很容易把这件事情告诉大当家的。拿破仑折戟滑铁卢,败给威灵顿,只是因为他的副将格鲁希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没有及时赶来援助拿破仑。假如拿破仑能够给格鲁希打个手机,这样的失误也就不可能产生了。
工业革命之后,这种结构也没有多大的改观,权力还是按着一个金字塔型架构的方式分配。
我小时候,秘书这个词还是权利的象征。市长秘书、县长秘书可能是无冕之王,虽然理论上也没有多少权力,但因为他接近最有权的人,他有更多的机会和最高领导沟通,大家为了竞争沟通权,秘书是一个主要通道。秘书手里掌握最重要的交换筹码,所以自然就很有权。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山寨2。0版(2)
金字塔型结构的缺陷显而易见,这与所有制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是私人所有制企业,如果还是金字塔型社会的老观念,也存在“决策沟通瓶颈”。所谓“屁股决定脑袋”,金字塔型结构的最高决策者总是会受到身边利益集团的影响和左右。金字塔型结构社会是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冲突的温床,大到国家、小到大公司概莫能外。理论上,大公司考虑整体利益的只有总裁一人,其余的人全部为自己的局部利益游说和奋斗,庞大的组织使总裁不可能知道各个业务单元的情况。为汇报而汇报、为粉饰太平而汇报、为表功而汇报的情况非常普遍。
通讯虽然消除了沟通障碍,现代社会的金字塔型决策和沟通机制与古代仍然区别不大。如果技术的变化是奔驰的汽车,思想观念的更新则像缓慢的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