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高仓健影传 >

第4部分

高仓健影传-第4部分

小说: 高仓健影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高仓健的28岁生日,他终于和相恋多年的智惠美结成眷属。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对明星夫妇同样没有能摆脱这个世俗的咒语。两个相爱的人,由于家庭背景的迥异和日常生活的繁琐,再加上不善于沟通,他们的甜蜜生活很快出现了裂痕,甚至在生活中互相伤害。
  最早的一次争吵出现在两人去夏威夷度蜜月的时候,由于旅途劳累,智惠美把头靠在丈夫的肩头,刚想小憩一会,高仓健却很不习惯在众人面前的这种亲热举动,他大声指责:“你干什么?”智惠美被吓了一大跳,这件小事在两人之间划下了第一道裂痕。
  婚后的智惠美按照日本社会的习俗,从歌坛引退,做了两年家庭主妇。忙于演艺事业的高仓健一头扎进了工作中,他经常几个月杳无音信,留下妻子日复一日地独守空房。百无聊赖的智惠美在这样的主妇生活中,变得忧伤而憔悴,在征得丈夫同意后,她决定重返歌坛。
  那时候的高仓健年轻气盛,他像很多日本男人一样,希望妻子做一个温顺依人的女人,而偏偏智惠美不是一个愿意锁在家中的女人,九洲岛男人的大男子主义让高仓健不愿意流露一丝对妻子的柔情,甚至表现得还非常冷淡。有一次,高仓健让妻子给他拿一件藏青色毛衣。他的藏青色毛衣深的浅的有几十件,不知所措的智惠美紧张地寻找了一个多小时,满头是汗,头发散乱,当她终于找到衣服,正想让丈夫穿上时,不料高仓健却冷冷地吩咐:“就搁在那儿吧。”她诧异地睁大眼睛,丈夫却不动声色,看都不看一眼衣服。为了两人之间的怄气,江利当晚的一场演出泡了汤,高仓健的冷漠深深地刺伤了智惠美的心。
  对这场婚姻最致命的打击是在1962年,婚后3年的智惠美怀孕,却发现妊娠反应极其强烈,医生检查后确诊她患上了妊娠中毒症,不得不做了流产手术,盼子不得的悲痛让他们的夫妻感情越来越疏远。1970年1月,他们在濑田的住房被大火焚毁,高仓健夫妇开始正式分居,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在共度十二年的风风雨雨后,高仓健和江利智惠美的婚姻在1971年终于走到了终点。当事人公开的理由是“性情合不来”,人们猜测,要强的江利智惠美已经不愿意做一个躲在高仓健背后的女人了,离婚申请是由她主动提出来的。在事过境迁之后很久,高仓健才吐露自己的心声,“在伤到别人的心时,伤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人的心,不,不如说正是最重要的人,反而伤得更重。世上不会有人比她更宝贵,明知如此,不知为什么,反而会做出深深地刺伤她的事”。离婚后的江利智惠美事业并不顺利,她的歌声逐渐被人们淡忘。在此后的14年中,江利一直郁郁寡欢,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1982年2月13日上午,人们在东京的公寓内发现了江利智惠美僵硬的尸体,经验证是因为酗酒引起大量呕吐,呕吐物堵塞喉咙窒息而死,死的时候,她才45岁。3天后,葬礼在她的娘家举行,巧合的是,这一天既是高仓健的生日,也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在她去世后,有人曾看到高仓健面色悲恸地久久伫立在江利的遗像前。
  

那些闪耀在他生命中的女人们(3)
关于高仓健这段历经坎坷的忧郁情缘,日本畅销书作家林真理子曾撰写过一本小说《田纳西华尔兹》,其书名就取自江利智惠美当年的成名曲,小说以这首歌演绎了这段曲折的情感经历。据称,小说中女主人公阿幸的原型就是江利智惠美,而男主人公小勇就是以高仓健为原型的。由于书中对高仓健婚姻的揭秘,再加上林真理子对女性内心世界细致入微的刻画和解剖,该书一度被日本媒体誉为林真理子的“惊情之作”。
  婚姻的失败给了高仓健很大的打击,他甚至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谈论男女之间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爱女人”。在妻子离去后,他突然省悟:自己再也想不起与江利智美惠的种种不和与纠缠,时间过去得越久,他反而越容易记起她的美丽与善良、他们曾经的幸福时光,他感叹说,“过去我们是有不和,但那短暂的瞬间,一支常新的曲子,一幅熟悉的景色,却令我感慨万千。”分手后的高仓健仍感到往事难忘,他一直把妻子在国外给他买的一个小兔护身符带在身边,还专门请皮货店做了一个套子,把护身符系在自己常用的皮包上,不过,令他感到惋惜的是,这个护身符在陪伴他旅行了很多国家之后,在1990年7月他来到中国参加电影节时弄丢了。
  离婚后不久,高仓健因为义侠片的衰落而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但他很快又找到了事业的新起点。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虽然也有人激起他心底的涟漪,但他有意与感情保持一定距离,“不知从何时起,每当遇到真正的好人,遇到真正怜爱的人,遇到真心想珍重的人,都是尽量保持距离,把那份真情,长久地藏在心里。”江利智惠美死后,高仓健没有再结婚,回首往事,他似乎更加豁达:“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价值,就是要拼命做点什么事业。我认为,默默地拼命走自己道路的人,要比滔滔不绝讲大道理的人优美得多。笑、怒、不幸、幸福,都是在和别人相会中发生的事情。经常遇到各种不同的人,所以生活才不感觉寂寞。我想,人生也就是这样。”这,或许可以作为他情感历程的一段最好脚注吧。
  高仓健笑一笑,答道:“妈妈,我比你想象的可强多了,很多女人喜欢我,真想把这些事说给你听。”“傻瓜!”他的母亲这样说道。
  其实在高仓健的人生旅程中,对他影响最深的女性还是他的母亲。无论是在他生命的最初阶段、在他孤独的忍受病痛折磨的时候,还是在他艰难跋涉在影坛的过程中,母亲的爱始终温暖着这个铁骨男儿的心灵,给予了他前进的力量。在母亲去世后,高仓健感觉到“离别是如此的悲戚”,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期待着你的夸奖》作为对母亲的纪念,从这些片断式的回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慈母在他生命中留下的深深印记。
  母亲的教育一直影响着高仓健。幼年时期的高仓健非常挑食,但他当过教师的母亲,却笃信斯巴达式的教育方式。高仓健不愿意吃鱼,她却要故意在儿子的饭桌上摆上带头的整条鱼,她告诉孩子说,以前乃木大将曾经被迫吃不爱吃的东西,但到后来就逐渐习惯了,高仓健仍然拒绝吃鱼,她就连续十多天把没有吃完的鱼摆到高仓健的面前。高仓健后来执着坚韧的个性恐怕与母亲的这种性格不无关系。
  在高仓健上小学患上肺结核的那段时间里,他不得不一个人静养,因为身体虚弱,他的太阳穴上鼓起了细细的青色的血管。在长达一年的休学养病时间里,他的母亲每天都要给他做鳗鱼补养,在日本人的眼里,鳗鱼就是世界上营养最丰富的菜之一了。高仓健的家乡中间町的河里有很多鳗鱼,附近的人一把鱼钓起来,他的母亲就会抢在鱼店的前面,把这些鳗鱼买下来,做给高仓健吃。
  这个出生在明治时代的女人,自己的生活却非常节俭,一把牙刷往往是用到毛都磨光了,还舍不得扔掉,甚至于把自己的牙龈都磨光了。看到母亲的牙根都露出来了,高仓健建议母亲换成电动牙刷,但她却坚持说人上了年纪都一样,不肯把牙刷换掉。
  

那些闪耀在他生命中的女人们(4)
高仓健的皮肤经常皲裂,在受冻后经常裂开口子。小时候当他冒着寒风回到家中时,母亲会用棕刷为他擦洗,在他冻裂的脚后跟处,母亲会用烧热的铁筷子,把一种黑色的药膏融化,涂在他的伤口处。后来,他的母亲看到他拍摄《八甲田山》等影片,在雪地里滚来滚去的情形,非常心疼,跟他说:“你拍了那么多电影了,能不能换个好点的角色,不要再去那么冷的地方了。”高仓健调侃地说到:“妈妈,你不是希望我给附近的幼儿园捐点款吗?雪地里谁都不愿意去,可如果我不去,就赚不来钱,您说怎么办呢?”他的母亲沉思了很久,说:“这都是我的真心话,我希望你向幼儿园捐款,可是不愿意你在雪地里爬。” 高仓健拍过很多义侠片的广告,他身上画着刺青,手持大刀,背对着镜头,但脚后跟却因为冻裂而贴上了橡皮膏。因为是全身的镜头,谁都没有发现他脚后跟的橡皮膏,可这一切逃不开母亲的眼光,她说:“这个可怜的孩子,脚跟又冻裂了,这不,贴着橡皮膏呢!”
  高仓健拍摄出来的每部电影,他的母亲都必看,但他的妹妹却不愿意和母亲一起去电影院观看,因为母亲的行为实在让她感觉很尴尬。原来每次看电影时,无论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在他的母亲眼里,都只看到自己的儿子,伴随着剧情,她还经常会激动地冒出几句:“快跑!”、“你敢!”、“从身后偷袭,胆小鬼!”之类的话,招来周围观众不解的目光。
  母亲最担心的当然是儿子的终身大事。在高仓健离婚后,她几乎每年都给儿子邮寄来一些相亲的照片,还附上对方的简历。她经常在给儿子的信中写到:“你变得孑然一身,真可怜啊!”母亲无法想象儿子被影迷们“呼啦”一下子包围的场景,或是儿子可能与女人轻松地逛街、约会,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是个腼腆的人,一定过着形单影只的生活。她跟儿子说:“一想到你每天回到家,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有,就觉得你很不幸。”高仓健笑一笑,答道:“妈妈,我比你想象的可强多了,很多女人喜欢我,真想把这些事说给你听。”“傻瓜!”他的母亲这样说道。
  在高仓健的心中,他之所以如此冲刺,就是为了博得母亲的一句夸奖。他成名之后,决定送给母亲一个大礼物,于是他在九州岛岛岛的海边购置了一栋别墅。那是一个可以种植花草的家,它建筑在岩壁上,为了方便母亲眺望大海,高仓健还在院子瑞安放了摇椅,设计了一个很大的厨房,专门雇好了房子的管理员。可等他好不容易完成了这一切,他的母亲却说:“下那个台阶太费劲,我不去。”结果,她真的一次也没有去过。
  高仓健的母亲去世时,他正在拍摄影片《啊,恩》,因为工作繁忙,他没能出席母亲的葬礼。等他拍摄完匆匆赶回家时,他来到了母亲安息的菩堤寺,墓石上的字迹在他眼中变得模糊了,高仓健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人的心脏是可以支配肉体的啊!只有母亲才能察觉到那肉色橡皮膏下面的脚后跟裂口,可是,她已经不在人世了。妈妈,我期待着得到你的夸奖,就是为了这个,我背着你讨厌的刺青,污血溅身;去那遥远的夕张煤矿,拍摄《幸福的黄手帕》;在冰天雪地里拍摄《八甲田山》;去北极、南极、阿拉斯加、非洲,奋力冲刺了三十多年。不管是什么样的离别,我一定要找到一位能代替你夸奖我的人!”这篇饱含着追忆母亲之情的《期待着你的夸奖》,为他赢得了1993年第13届日本文艺大奖的最佳随笔奖。
  ??
  ??
  ??
  ??
  1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