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莲百合文化故事汇编(1)-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2贫女的慷慨布施
72贫女的慷慨布施
《杂宝藏经?四》有一个故事。
长老须达多(祇园精舍之施主),想供养佛、佛法和一起修行的人,便向人民劝化乞索。当时有一个贫困的女人,辛苦劳作只得到了一件软毯子,用来裹自己的身体。见到了须达多,马上就施与了他,叫他去供养佛、佛法和一起修行的人。须达多得到后,对贫女能够如此布施感到非常诧异,于是用自己的钱财、谷子、衣物,不断地为贫女提供给养。贫女寿尽命终之后生于天上。后来来到了佛身边。佛为她说法,她因此而证得初果声闻。
下面我来问您,贫女的行为对您有什么感触?
2007年8月1日发布于*N博客
!C17B495F219F963B!;_c02_owner=1
73盐官索扇的故事
73盐官索扇的故事
《从容录》中有一个公案。
盐官有一把画着犀牛的扇子。有一天,他召唤侍者:“快把我的犀牛扇子拿来。”侍者说:“扇子已经破了啊。” 盐官说:“扇子已经破了,那就把我的犀牛拿过来吧。”侍者不知说什么好。
对于盐官的意思,资福禅师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圈”,又在里面写了一个“牛”字。您认为资福禅师的行为是什么意思?如果您是侍者,您怎么回答盐官的话?
2007年7月31日发布于百度博客
74桂琛(chēn)种田的故事
74桂琛(chēn)种田的故事
《联灯会要?卷二十六》中有一个公案。
一日,地藏院桂琛(chēn)问其法嗣(承继其宗旨者)修山主:“你从什么地方来?” 修山主回答说:“从南方来。” 桂琛问:“南方近日佛法如何?” 修山主回答说:“审察量知一些佛事。”桂琛问:“怎么如我种田弄饭吃!” 修山主说:“那怎么出三界呢?” 桂琛问:“你把什么叫三界?”
下面我来问您,您认为桂琛的禅意是什么?
2007年8月1日发布于搜狐博客
75伊罗钵多罗龙王的故事
75伊罗钵多罗龙王的故事
《慧苑音义卷下》等里面有一个故事。
相传伊罗钵多罗龙王前世曾经是比丘,居住在伊罗树林中,因犯故意损坏伊罗树叶之罪,故转生为龙身。龙头上长有伊罗树,常因脓血交流、蛆虫嚼食而痛苦不堪。当时佛在波罗奈城教化此龙,对他说:“当弥勒佛出世的时候,你才开始得以脱离龙身。”并以此警诫比丘勿行暴恶。
下面我来问您,这个故事对您有什么启示?
2007年8月1日发布于雅虎博客 txt小说上传分享
76盲龙的故事
76盲龙的故事
《大集经?济龙品》中有一个故事。
有一条盲龙,名字叫颇罗机梨奢,在佛的面前号啕大哭,对佛说:“世尊,请您来救济我,我的身体非常痛苦。病患处日夜被蛆虫咬食,如居住在热水里没有片刻的快乐而言。”佛说:“很久以前,你是学习佛法的比丘,内里毁破禁戒,外表现善相,广贪自己的眷属,名声达四方而接受供养,因为这种恶业因缘,今生受此盲报。”佛来令其真心忏悔,消除罪业。
下面我来问您,这个故事对您有什么启示?
2007年8月1日发布于博客圈
//q。blog。sina。/gxdlianhua/bbs/topic/tid=1669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77病榻中布施的阿育王
77病榻中布施的阿育王
《阿育王经》中有一个故事。
阿育国王卧病不起。越是这样,他布施众生的心念反倒越强烈。他日夜不停地给阿育王所建的鸡园寺送黄金。
当时有一位邪见大臣,见到这种情况,劝太子三波地,赶快紧紧守住库臧,使国王的命令执行不了。国王最后竟然无物可以布施给大众,只有半个庵摩勒果(形状似槟榔)握在手中。他非常悲愤苦恼,便说偈道:“今我阿育王,无复自在力,唯半阿摩勒,于我得自在。”
于是他派遣侍臣将半个庵摩勒果施舍给鸡园寺。
鸡园寺的上座接到半个庵摩勒果后,将其碎为粉末,放在汤中一起分与了众僧。
下面我来问您,您对阿育国王的布施行为有什么感想?
2007年8月1日发布于百度博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78贪藏金子作毒蛇的故事
78贪藏金子作毒蛇的故事
《贤愚经?七》中有一个故事。
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前,阎浮提(我们居住的地球这样的地方)有一个大国,名叫“波罗捺”。当时有一个人,好治家业,非常偏爱金子,便不断地积累它。后来攒满了一瓶子的金子,便在他的房子里挖地埋了起来。这样,他又不断积累,一直积攒到七个瓶子的金子,都埋了起来。后来他遇到疾病命终,死后生为一条大毒蛇,看守这些金瓶。
如是辗转投生,经过了一万年。最后一次作毒蛇,他的讨厌金子的心忽然生出来。他见到有一个人路过,便招呼那个人说:“我现在的这个地方藏有一瓶金子,想托付给您,想供养修持的人作福报,在吃饭的时间,请提一个草笼子来取我,可以吗?” 这个人答应了。
第二天,这个人挑着蛇到了寺庙里,放在众僧前。吃饭的时间到了,众僧行立。众僧吃完饭后,为蛇说法。蛇非常欢喜,带着维那(寺中统理僧众杂事之职僧)到了埋金的地方,将另外的六瓶金子也布施给了僧人。蛇命终之后,生于忉利天上。
下面我想问您,这个故事对您有什么启示?
2007年8月2日发布于QQ博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79四位恶比丘的故事
79四位恶比丘的故事
《佛藏经?往古品》中有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佛出世,叫“大庄严如来”。他灭度一百年后,诸弟子分为以下列比丘为主的五部分:一名普事,二名苦岸,三名萨和多,四名将去,五名跋难陀。
普事比丘用自己所知道的佛所说的“真实空义”、“无所得”等佛法(即三法印、一法印的内容)度多人,与他们共入涅槃之中。
其余的四位比丘则舍掉了“第一义”、“无所得”、“毕竟空”(即三法印、一法印的内容)等佛法,贪乐于尼干子外道(即裸形外道)的论说,命终堕于阿鼻地狱。
经无数劫之后,他们才开始生于人中,正遇到“一切明王”佛出世。于是他们出家修道。但经历了十万亿岁,他们虽然勤修精进,如救头燃,然而仍然不得道果。为什么呢?释迦牟尼说:“佛说深奥的法理,这些人不相信,破坏违逆。因为破法的因缘,所以他们才这样。”
2007年8月2日发布于雅虎博客
80·雪山大士半偈杀身
80·雪山大士半偈杀身
《涅槃经·十四》里有个故事。
雪山上住着一个修行人。天帝释为了考验他的修养,
就变身为罗刹。对他说:“我这里有过去佛所说的半句偈
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听到这样的话,雪山大
士非常高兴。他四周环顾,只看见罗刹。于是对罗刹说:
“善哉,大士!如果您能说出剩下的半句偈子,我愿意终
身作您的弟子。”罗刹说:“我今天实在太饥饿了,不能
说。” 雪山大士说:“你尽管说吧,我将用我的身体奉
养您!”罗刹于是说了后半句偈子:“生灭灭已,寂灭为
乐。” 雪山大士听了这个偈子后,就在石、壁、树、道
上书写此偈,之后上到树上猛地向地上跳去,想用自己的
身体奉养罗刹。罗刹立即恢复帝释的原形,接住了雪山大
士的身体。
雪山大士依此功德而超越十二劫提前成佛,号“释迦
牟尼”。
下面我来问您,这个故事对您有什么启发?
2007 年8 月2 日发布于搜狐博客
81·常不轻菩萨的故事
81·常不轻菩萨的故事
《法华经?常不轻品》中有一个故事。
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叫“威音王如来”。
在佛像法时代的时候,增上慢(即认为我得到增上之法而起傲慢心)的比丘们有大势力。当时有一位菩萨比
丘,名叫“常不轻”。这位菩萨对于自己所见到的人,不管出家、在家修行男女(即四众)都对他们礼拜恭敬。他
说:“我深深尊敬你们,不敢轻慢。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一定会作佛,所以我才这样说。”而这
位比丘不专门读诵经典,而是礼拜尊敬他人,乃至于很远地方见到了四众,也特意前往礼拜、赞叹他们前面提到的
那些话。
四众中有生嗔怒、心不净的修持者,恶口骂他:“这个无智比丘,是从哪里来的?竟然自己说‘我不轻慢
你’,还给我们授记‘将来作佛’,我们用不着这种虚妄的授记。”
如此经历了多年,这位比丘常常被责骂。但他不生嗔怒,仍然像前面那样说着“授记”的话。说这样话的时
候,众人有的将杖、木、瓦、石投向他、打他,他避开走远,仍然高声唱道:“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将来都会作
佛。”因为他经常说这样的话,所以那些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们都叫他“常不轻”。
这位比丘临终时,在虚空中听到“威音王佛”说《法华经》,得六根清净,也广为四众说《法华经》。之前打
骂他的人都归依了他,听受他讲法。
由于他遇到了无数佛受持读诵《法华经》,并为四众解说《法华经》,于是得以作佛,号“释迦牟尼”。
下面我来问您,这个故事对您有什么启示?
2007年8月2日发布于*N博客
82·女子出定的故事
82·女子出定的故事
《诸佛要集经?卷下》中有一个故事。
当时离意女在释尊座前入于三昧(如定)。大智慧的文殊菩萨虽然过去曾经作七佛之师,却无法靠
近佛而坐,想使离意女出定而问她。然而施展神力,也不能使离意女出定。而罔明菩萨(弃诸阴盖菩萨)仅仅为弃
诸妄想分别的初地(欢喜地)菩萨,却能够到这个女子的前面鸣指一下,使离意女从定中而出。
禅宗每每将此作为一个公案参究。那么我来问您,为什么罔明菩萨能够使离意女出定,而大智慧的文
殊菩萨却做不到?
2007年8月3日发布于博客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83祇园寺蚁的故事
83祇园寺蚁的故事
《贤愚经》中有一个故事。
长者须达和舍利弗,一起前往帮助搭建祇洹精舍(寺院的异名)。须达手捉着绳的一头,舍利弗捉着另外一
头,一起经过精舍。当时舍利弗欣然含笑,须达问他:“尊者为什么笑?” 舍利弗回答说:“你方才经过此地,
六欲天中的宫殿已经形成。所以我高兴。”
于是他们更替着换了一下绳子。舍利弗突然面露忧色,须达问他:“尊者为什么忧愁?” 舍利弗说:“你现
在见到这个地方的蚂蚁了吗?” 须达回答说:“见到了。”舍利弗说:“你在过去‘毗婆尸佛’出世的时候,也
在此地建立精舍,而这些蚂蚁在这里生活。乃至经历七佛以来,你都曾为佛建立精舍,而这些蚂蚁也在其中生活。
至今已经九十一劫,它们受一种身,不得解脱。生死长远,看来,还要珍惜做人的生命。唯福为要,不可不
种。”
下面我来问您,这个故事对您有什么启示?
2007年8月3日发布于百度博客
84·优婆鞠多的故事
84·优婆鞠多的故事
《付法传·三》中有一个故事。
过去有一位比丘尼(佛家女出家修行者),年龄已经一百二十岁,曾经见过如来。优婆鞠多知道她曾经见过
佛,就想来到她住的地方见她。于是派遣使者告诉这位比丘尼:“尊者优婆鞠多欲来相见。”比丘尼同意了。比丘
尼便用一个钵盛满油放在户扇后面。优婆鞠多到了她的宿舍,在进入房间的时候,碰洒了几滴油。进入房间后和比
丘尼互相寒暄了一会之后就座。优婆鞠多问:“大姐,世尊在的时候,那些比丘们,威仪进止情况怎样?”比丘尼
说:“过去佛在世的时候,六群比丘最粗暴,虽然这样,但是进入了我的这个房间,却没有碰洒过我一滴水。大德
如今智慧高胜,世人号称‘无相好佛’(不具三十二相之佛),然而进入我的房间却碰洒了几滴油。由此可见,佛
在世间的时候入定是非常奇妙的。” 优婆鞠多听到这个话后,暗自后悔自责,感到非常羞愧。
下面我来问您,这个故事对您有什么启示?
2007 年8 月3 日发布于百度博客
85·老太婆的眷属
85·老太婆的眷属
《禅苑蒙求·卷下》有一个公案。有一个老太婆独自住在庵房里。一位僧人问她:“老婆婆,您有无眷
属?” 老太婆答道:“山河大地,还有其间的草木都是我的眷属。下面我来问您,您如何理解老太婆说的话?
2007 年8 月3 日发布于MSN 博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86·迦旃(zhān)延教老妇卖贫
86·迦旃(zhān)延教老妇卖贫
《贤愚经》里面有一个故事。
阿槃提国有一位贫苦无依的老妇,由于家境贫困而在河边嚎啕大哭,欲寻短见。佛的弟子迦旃延见到
后,赶忙上前安慰。当他得知老妇是因为贫困而想自杀时,随即方便善巧地教她“卖贫”,教她用最简单的“卖
贫”方法——“布施”,终于使老妇得以生到忉利天上。
下面我来问您,这个故事对您有什么启示?
2007年8月3日发布于雅虎博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87·衣珠的故事
87·衣珠的故事
《法华经·五百授记品》中有一个故事。
有个人到了亲友家,喝醉了酒躺在那里起不来。当时亲友有公务在身,需要离开,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