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 >

第21部分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第21部分

小说: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虽然免签的日子还没有到来,但至少中国学生去签证,已经不再需要那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临大敌了……《美国签证哲学》已经提前过时,想起来,这是多么令人欣慰而自豪的事情啊!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中国公民的赴美免签,学子们好好学习啊!
  (特别提示:本文只谈了签证开放带来的美国留学机会问题,主要针对所有正在考虑留学的读者,提醒大家关注美国签证政策变化带来的美国留学机会。关于留学的其他一般性问题,请读者参阅我写的新东方留学理论著作《图穷对话录》、我和俞敏洪合著的《新东方留学人生对话录》。前者是留学人生设计的案例,后者是留学战略战术的具体指导。另外,新东方留学中心同时也提供免费留学咨询。)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和李佳明的“开心词典”(1)
一、留学深造
  2005年7月,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和《绝对挑战》的主持人李佳明给我打电话,说有事要找我。
  我和佳明在银屏上下有过一些交往。尤其是2004年春节,他为拍我小儿子回国学中文的春节特别节目,来过我家里好几次,使我们结下了一段友情。我和他的顶头上司、《开心词典》制作人郑蔚是多年的老朋友,所以见面更有一种“自己人”的亲切感。
  佳明见面给我带来后来成为一则不大不小新闻的消息:他想离开自己在央视正日益上升的主持人位置,去美国留学深造!
  我知道佳明一直在学英语,但没想到他学习的决心这么强,竟然要从万众瞩目的央视水银灯下退隐。我想起了一旦他离开就会失去一个得力干将的郑蔚,以及失去一个绝佳拍档的王小丫,我就用小丫的语气严肃地问他:
  “你确定吗?”
  佳明说他决心已定,只是有些具体问题要请我帮助。看到佳明在我反复诘问下依然毫不动摇,我决定鼓励他走他的路,并给他提供我能够给的支持!郑蔚和小丫怎么想,我就不管了!
  要知道,李佳明的决定对于他个人和中央电视台,都不是一件小事情。他辞职对央视造成什么损失我不在乎,我最在乎的是对他个人主持人生涯的风险——佳明在银屏上熬到今天这个成就,是无数主持人最大的梦想。在这个位置上继续熬下去,肯定能够得到更多。他的势头正在上升之中。万一留学之后回来还不如今天,那么今天的放弃岂非成为人生事业的滑铁卢,成为李佳明的终生遗憾。
  李佳明留学回来会更加不成功吗?不可能!只要他把英语真正学好、学到能够“比较”顺利而体面地进行对话,同时在所学项目上达到及格水平,已经有了丰富电视经验的李佳明,肯定会比今天更加自信、更加丰富,也就会更加耀眼!
  我想佳明最想从我这里得到的东西,就是这个对于留学的宏观把握和战略分析。是的,我在后来又和佳明见过好几次面,反复探索的,主要就是这些话题:去哪里、学什么、怎么学、学习后的目的性……
  这里就是人生设计一个最主要的理论:个人特点(你的所长)、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的(学习后的职业目标),犹如射击上的“三点一线”,只要你把这三点想清楚,尤其是把“靶标”即学习目的瞄准好,你就能成为自己人生射击场上的许海峰,摘下自己的人生金牌。
  每次和佳明见面,都很认真地谈他最关注的事情。结果,居然没有顾及到我自己最关心的一件事:我一直想和王小丫认识,佳明在此,正好把她的电话要过来。小丫后来先被媒体谣传和陈章良约会,再在网上传说和俞敏洪幽见,就是没我什么事!我觉得问题都出在我没及时找佳明要电话——如果我要了小丫的电话并及时打给她,她哪里有时间和兴趣去见陈俞两位老土!
  要个电话号码这么简单的事,居然没有办成,令我至今遗憾不已!
  ……
  2006年2月22日,佳明那令无数少女师奶激动的声音再次响起在我的电话中,佳明告诉我:他已经拿到了美国签证,即将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先读语言,再读专业。
  一个未来的主持人,就这样开始了重生!
  二、更新换代
  有人说是我策划了佳明的留学计划。郑蔚就打电话到我家里,狠狠地兴师问罪,要我赔她一个李佳明!
  郑蔚是我最尊敬和热爱的朋友之一,看她着急我于心不忍,就说:“佳明我赔不了,但我可以把我赔给你,从此和小丫朝夕相处!”
  郑蔚说“呸!你不要蔑视全国人民的审美能力!就你这样还想顶替佳明,配得上小丫?”
  说实话,颠覆别人的前途和梦想,是我的职业和最大爱好。我见人就问的口头禅之一就是:
  “你有什么人生问题?”
  如果人家说有,我立即就来劲,和他或她聊个天昏地黑。如果对方说没有,活得好好的,我就失望,顿失滔滔聊兴。人家活得好好的,要我有什么用?
  这是我的职业病。
  但唯独李佳明人生设计的荣誉我不能掠美。因为那完全是他自己的主动追求。我甚至还给他泼过冷水,而且泼过好几次呢!我反复问他:是否再干上一两年,两三年,等到事业达到顶峰之后再急流勇退?毫无疑问,佳明的知名度和收视率还会继续增长,为什么不等一等呢?而且,留学是要花很多钱的,而在国内,则可以挣很多钱啊!
  

我和李佳明的“开心词典”(2)
但是佳明等不及了,他坚定地表示他必须赶快走。他的目的,不是今年多挣一笔、明年再挣一笔,然后像小崔老赵倪萍文青王刚周涛那样,因为种种原因痛别央视演播室——佳明热爱电视,热爱做主持人,想在这个位置上再干四十年!
  为了这个更广阔的职业空间和更长远的事业前景,他就一定要加强底蕴,丰富学识,了解世界,占有未来!他就必须像他自己追求的那样,迅速实现自身的更新,赶在电视主持人更新换代之前,成为新一代主持人的翘楚!
  什么是更新换代?其实就是淘汰啊!任何人任何事业,如果没有这种急流勇进、居安思危的危机感和对自己的挑战性,实际上离破产和下台也就不远了。
  停滞已经来了,动荡还会远吗?
  沉默已经来了,喧嚣还会远吗?
  佳明已经来了,小丫还会远吗?
  ……
  佳明的决心和规划是如此地感动我,我还真的流下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我激动地告诉他,他那再做四十年主持人的豪言壮语,是我从中国主持人那里听到的最伟大梦想。我知道许多主持人,和中国媒体一样浮躁混乱,目光短浅,知识浅薄,精力透支。这个结果,是观众得不到真正的娱乐和信息,主持人得不到真正的成就感和价值实现。打开电视,遍地垃圾,在垃圾堆中到处飞舞追逐的,就是那些主持人。
  欲知中国电视和主持人现状如何?有诗为证,诗曰:严肃节目太搞笑,搞笑节目太严肃。小崔苦闷睡不实,李湘结婚嫁钻石。朱军不哭也有泪,杨澜欠债更捐款。万众信赖赵忠祥,流年不利犯饶颖。
  这首诗不押韵,但山不在高,有庙则灵,诗不在韵,传神就行。
  在这一片乱七八糟的主持人走投无路的混乱中,走来了佳明这样有志向、有野心、有远见的青年人,我怎能不喜欢?
  我告诉他,美国的主持人之王拉里·金,今年就72岁!最有钱的女主持Oprah,今年也已经50多岁,节目越来越红火。美国大牌主持人,不管男女——小丫听着了——都是越老越魅力,越老越光彩。
  可以说,美国就没有靠青春吃饭的主持人!他们靠什么吃饭?他们靠智慧!
  中国电视正在发生急剧变化,至少正在酝酿聚集着急剧变化的能量。在这大变化的年代,个人与机构保持长久不败的唯一方法,就是向发达国家的媒体实践学习,向世界先进媒体文化学习,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突破自身,如同佳明不惜舍弃既有的一切所追求的那样。
  事实上,佳明小丫主持的“开心词典”,就是来自美国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中国电视很多很多热门节目,都是直截了当从美国、英国以及其他地方“学习”来的模式。
  但是,向西方学习,仅仅学习人家的节目模式是根本不够的,真正能够拯救中国电视的,是在内容和灵魂上,进行细微、持久和彻底的改变……
  ……从美国回来,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理解电视王国美国大众媒体形式与内容的佳明,一定会成为万众瞩目、常青不衰的新一代优秀主持人。
  三、急流勇退
  我和佳明握手告别,突然我问:你走后,“开心词典”怎么办?小丫怎么办?
  佳明以为我关心“开心词典”,安慰我说:不要紧,台里已经策划在世界范围内为小丫招聘搭档了,肯定会来一个比我好的!
  我笑笑,其实我关心的不是王小丫的节目,而是王小丫本人,以及她的职业发展——佳明想做主持人做到70岁,成为银屏常青树,难道小丫就没有想过再干三十年,做一株电视常春藤?
  王小丫也许不来找我,但我知道赵小丫、钱小丫、孙小丫、周佳明、吴佳明、郑佳明都会来找我——或者竟不找我,而直接就去了哥伦比亚大学深造……
  因为,中国主持人更新换代的时代正在迅速到来,如同中国的汽车、中国的道路、中国的医疗制度、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人的素质、中国的文化都在迅速更新换代一样……李佳明捷足先登,先走一步,只是中国主持人迎接未来绝对挑战的又一个战略挺进!
  ……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为李佳明去哥伦比亚打前站(1)
昨天写文章讲述了李佳明要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消息,今天我就要出发,开始两周的美国高校考察之旅。第一站就是我家佳明要去的哥伦比亚大学。
  我会持续发回一些报道,请大家和我一起经历这次教育风暴。
  在纽约的哥大访问两三天,然后去普林斯顿、耶鲁、哈佛、布朗、MIT,以及其他一些沿路的学校。
  哥伦比亚大学有我几个亲爱的同事,新东方前任CFO、董事会秘书张妮,新东方著名的张小楠,一个在那里读教育学博士,一个在那里读MPA,她俩都是在新东方工作四五年之后才走的。她俩在新东方,都曾经担任过老俞的秘书,但看上去她们的前途,要比俞敏洪和我的辉煌多啦!所以要好好和她们套套近乎……
  所以我已经订好票,要请她们去百老汇看《歌剧魅影》,在哥大读书不看《歌剧魅影》,看什么!
  然后从波士顿飞洛杉矶,把加州的一系列大学都看个够。其中有洛杉矶的UCLA、南加州大学,旧金山的斯坦福、伯克利大学,以及沿途的几所“加州大学”。
  仅仅写下这些名字,就让我激动啦。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去这些地方考察,其实就是朝拜啊!回来又可以写许多文章了!
  在我心目之中,北大清华、哈佛耶鲁,都是一回事,是中国人寻求繁荣富强之道的地方。
  人们都说科学无国界——但很少有人说教育无国界。
  教育有国界吗?
  本质上,教育也无国界——否则怎么解释鲁迅、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宋庆龄、邓小平……等这些伟大留学生的人生轨迹?无论如何,在思想和学识的形成上,留学对这些影响或决定了中国命运的先辈们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所以,说留学是中华民族成长和强大的长征中缺了就到不了终点的重要旅程,显然是没有毛病的。
  说什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实这些都是“傻×”的说法——对不起,我只是借用罗永浩老罗的语录,不是我的原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科技、管理,以及绝大多数东西,都是人类文明几千年积累的瑰宝,都是珍贵的宝玉——是真宝玉,不是贾宝玉。
  什么他山之石啊!应该说:他山之玉。
  他山之玉,可以佩戴。我要上山去采玉!
  问题是:采玉,也不是赤脚荷锄就能把玉采回来的。采玉是一种复杂的技艺,向文明社会学习,向先进教育学习,也是一种复杂的过程。
  我们可以不学习么?我们不可以不学习。向西方文明——先进文化学习的过程,一分一秒也不可以停顿。
  因为,从鸦片战争以来,今日中国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是情愿或不情愿、被迫或自愿地以西方文明来作为坐标,重新定义的。
  比如:我们的文明是否腐朽衰落?鸦片战争之前没有这个问题。中国天下独大,臣民都是皇帝刀俎下随意割杀的鱼肉。英国使臣来到中国,还逼着人家下跪——在我们华夏君臣军民眼里,当时已经征服了全世界的大英帝国,只是一个不开化的“蛮夷之邦”,被视为“野蛮人”——谁野蛮?
  假如“野蛮”的定义是一个政府、一个国家、一种文明不能保护自己的妇孺儿童甚至自身身家性命的话,毫无疑问,当时的中华民族更野蛮。
  长城被列强攻陷、圆明园被八国烧毁、甲午战争败给日本(台湾就是那次割让给“倭寇”的——倭寇,倭寇,你比人家高,但你有人家强吗!)、巴黎和约中国被西方出卖、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二次大战结束确立战后秩序、朝鲜战争成为美国死敌、大跃进“赶超英美”、文革打倒“帝修反”、改革开放把“被赶走的人请回来”、加入WTO、占国民生产总值一半左右的进出口……“大片”、“小车”、飞机、可乐、圣诞节、情人节,去年纽约宣布中国春节为法定假日……
  我们的生活,就这样在与世界情愿与不情愿、被迫与自愿的互动中,犬牙交错地蹒跚前进。
  蹒跚前进,进向哪里?……向着发达国家,向着西方文明,向着欧美啊……难道向着北朝鲜?
  我拿什么来献给你,我的祖国?
  拿教育。这是我的人生激情和关注焦点。哪怕我就做个脚夫走卒,教育小贩!
  教育是文明之本。在教育领域里,大踏步地学人家,比人家,赶人家,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