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科学文化的本源-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思赞叹道:“真不简单啊!古代中国不仅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在其它领域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东方老人道:“是啊。如天文历法方面:夏朝就有了历法,即今天的农历;春秋时有了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公元前一世纪前编写了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东汉张衡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发明了世界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等。在数学、建筑水利、农业气候、中医药等各个领域,无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记载,十五世纪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中国占一半以上,其他各国占四成左右。英国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李约瑟博士是英国著名科学家,他早年以生物化学研究而著称,在国际生化界享有盛誉。后来在鲁桂珍等三名中国留学生的影响下,转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编写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轰动西方学界。
静思一方面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另一方面又感到迷惑,道:“中国十五世纪以前,科技水平一直遥遥领先于西方,为什么近代却落后了呢?”
东方老人道:“问得好!这也正是当年李约瑟博士的未解之谜,被称为中国科学界的‘李约瑟之谜’,即近代科学革命为何没有在中国发生呢?”
静思恍然大悟道:“您换种说法,我想通了。因为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是由两种源古希腊和古中国,流出来的不同的科学形态。俗话说,桃树上怎会结李子呢?西方近代科学理论之树怎会长在东方科学的土壤上呢?”
东方老人道:“说得好!针对此难题,专家学者们给出了许多原因。如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实验,没有逻辑推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近代的闭关锁国政策、天朝至上思想等。这些因素都只是表面的原因,而未说出深层次上的根源。实际上,李约瑟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注意!一列火车也许会遮挡另一列火车!’。李约瑟把东西方科学比喻成两列火车,十五世纪以前,东方火车遥遥领先,最近两百三年,西方火车超前。”
静思道:“那么为什么东方火车前期跑得快,而近期跑得慢呢?”
东方老人道:“这是李约瑟之谜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李约瑟之谜实质上,是两个关键问题组成:一是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是不是两种不同的科学形态;二是东方科学前期应用方面超前西方,而近期为何却落后了。李约瑟之谜的根源,在于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两种不同的科学形态。好了,下次我们先讨论东方科学形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东方科学形态(一)
夜晚,月光亭内。
天上繁星点点,散发出神秘的光芒,整个天幕如同一张大网,一切都笼罩其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静思道:“由前面已知,事物原初种子的生成规律,不论东方科学还是西方科学,都是无法研究的。科学研究的是已存在的事物,即处于演化过程中的事物。宇宙的本质,主导着宇宙万物的本质;宇宙万物的本质主导着宇宙万物的演化。宇宙万物的演化,有否相同之处呢?”
东方老人道:“一切事物的演化周期,一般情况下都可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成长、壮盛、衰落、消亡。概括为两大阶段: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当然不同事物的演化周期和阶段的时间长度是不同的,大至亿万年,小至微秒。如对个人来说,从受精卵演变为胎儿,即母体内孕育的十个月时期,为萌芽阶段。萌发阶段指原初种子开始演变为事物成型的阶段。刚出生的婴儿到青年为成长阶段,中年、老年、死亡分别为壮盛、衰落、消亡三阶段。人前三阶段为上升阶段,到壮盛阶段的顶点时,物极必反,走向下降阶段。”
静思道:“那么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无——有——无。”
东方老人道:“不错。宇宙万物都是从无中生成原初种子,然后原初种子演变为事物,上升到顶点后下降,直至消亡,重归于无。科学只能研究处于有的演化过程中的事物。”
接着道:“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宇宙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科学思想。东方的宇宙万物生成观产生了东方科学的有机统一整体论思想。”
静思道:“东方的整体论思想如何看待事物的演化过程呢?”
东方老人道:“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本质,是一有机的整体,在事物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内外两层的辩证关系,即四种因果关系。”
静思道:“什么是内层辩证关系?”
东方老人道:“内层是事物内部,整体与各部分的辩证关系,即不仅有各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关系,即向上的因果关系;而且有整体对各部分的影响关系,即向下的因果关系。”
静思道:“各部分对整体向上的因果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关系,没有部分肯定没有整体。这种因果关系很好理解,是很显然的。”
东方老人道:“整体对各部分向下的因果关系,对于生物来说,是比较明显的;对于非生物来说,比较微弱的。”
静思道:“我有时受了轻伤或感冒了,都很少去医治,过几天就好了。这是人体对部分的影响关系了。”
东方老人道:“外层是事物与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即不仅有外界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关系,即向内的因果关系;还有事物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关系,即向外的因果关系。外界环境对事物向内的因果关系,短期内是不明显的,长期内影响是很大的。事物对外界环境向外的因果关系,个体影响是微弱的,群体影响是很大的。这两种影响关系也是很好理解的。”
接着道:“以一个国家为例,此国家的演化过程中,国家整体对国内人民有影响关系,人民对国家整体有影响关系,这是内层辩证关系;国家对外界世界有影响关系,外界世界对此国家有影响关系,这是外层辩证关系。现代中国的改革,针对的是内层辩证关系;开放针对的是外层辩证关系。”
静思道:“这四种因果关系,与先天的本质,对事物的影响关系是怎样的?”
东方老人道:“在事物的整个演化周期内,事物的本质起主导作用,后天的内外两层辩证关系起次要作用。这是内在为主,外界为辅的真实含义。一定要注意事物的本质,针对的事物的整个演化周期。但在演化周期的某一时期,取决于后天四因果关系,在某方面谁起主要作用,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某人在找工作期间,凭借其背景后台关系,找到一份好工作。即此人一生中的找工作时期,在找工作方面,外界的关系对他起了主要作用。”
静思道:“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演化过程限制了一个活动空间,事物只能在这个空间活动,而无法越出这个空间。”
东方老人道:“事物的本质与演化规律,有点像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若把商品分为先天的制造和后天的流通,商品在流通中,价格永远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波动的幅度则取决于流通中的供需关系。本质相当于价值,演化规律相当于价格,内外两层辩证关系相当于供需关系。”
静思道:“您这比例真是很贴切啊。”
东方老人摇摇头道:“自然中事物的演化,比商品流通复杂得多。在事物演化过程中,部分对整体向上的影响关系,会上化到整体内;整体对部分向下的影响关系,会下化到部分内;外界环境对事物向内的影响关系,会内化到事物内;事物对外界环境向外的影响关系,会外化到环境内。”
静思道:“您所说的上化、下化、外化、内化,是不是后天的影响可转化为先天的因素。”
东方老人道:“不错。当然,这种上化、下化、外化、内化而来的先天因素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在短期或一代内,不是明显的,但在长期或数代内,是鲜明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章 东方科学形态(二)
东方老人道:“东方科学是遵循效法自然万物的本质规律。在社会领域,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衡,即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
静思点头道:“是啊。人类与自然作为一整体,儒家追求的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类作为一整体,儒家追求的是五达道,遵循中庸之道,把握五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平衡。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把握好关系的度,达到太平和合的和谐境界。”
东方老人道:“在文学艺术领域,追求事物的自然本质,即追求神似,后面讨论到。在自然物质领域,研究的是事物的整体功能(或本性或性能等)及事物的和合。四大发明清楚吗,你讲叙一下。”
静思道:“好的。指南针的发明是利用物体磁性的结果。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东方老人道:“不错。我们研究的是磁针的整体性能。火药呢?”
静思道:“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
东方老人道:“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进行融合,产生了火药。”
静思道:“纸的发明,是东汉蔡伦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融合,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纸,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接着不好意思道:“剩下活字印刷术,我了解得不清楚啦。”
东方老人道:“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利用胶泥的属性和松香、蜡等混合物的属性。”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准备一块铁板,将松香、蜡等混合在一起放置其上,铁板上放一铁框,里面按文章内容排满活字,放在火上加热,用一块平板将泥活字压平,松香、蜡等遇热融化,冷却后便将一板泥活字都粘在铁板上,即可印刷。一版印完,将铁板放在火上加热,松香和蜡融化后即可取下活字,以备再用。可准备两块铁板交替使用,一板排字,一板印刷,一板印完,另一板已排好,效率很高。这种印刷术叫做活字印刷术。
东方老人道:“东方的科学发明,是研究天然事物的整体功能及天然事物的和合。事物的整体功能,是事物本质的体现,如本性、属性、本能、功能等。”
静思道:“我清楚了。东方科学,是以整体论思想为主,故不会产生通过分割而来的点、线、面和分子、原子、电子、夸克等微观微粒,也不会出现细胞、病毒、基因之类了。”
东方老人道:“从整体上看,每个事物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身的本质,只能进行一个一个的研究,以整体论思想为本体,应用在具体事物上,进行个案研究,通过直觉体悟或取象比类来总结出个案理论,故不可能建立一套统一的单向逻辑推理体系。东方科学为体用式结构,其结构特征是点圆型,圆心点为本体,不同的事物规律为不同的圆。”
静思道:“直觉体悟法好理解,凭人的直觉来体悟事物的本质。取象比类法呢?”
东方老人道:“东方科学研究事物的整体功能,取象是对事物的整体进行取象,取象的范围不只局限于具体事物的物象、事象,更注重事物的整体功能或属性。”
静思道:“比类,是把同类性质的事物进行类比吧。”
东方老人道:“东方科学创造理论时,通过类比,把同类属性或功能的事物包容进来,故东方科学被人称为无所不包。取象比类法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汉字的发明、诗词文学、绘画艺术、家园建筑、中医等领域,而数学领域的最重要的《九章算术》一书,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录的都是实际中的应用问题,同类问题列在一起,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即对实际中的现象整体取象,具体分析,同类类比,具体问题具体研究的。”
静思道:“我知道了,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学科文化,从没有像西方科学那样分门别类,产生诸多学科,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四库全书,也只是按经、史、子、集分类。”
东方老人道:“东方科学,是一门大科学,自然方面、社会方面、艺术文学方面、医学医药方面、战略兵法方面等等是统一的整体,都来自于东方统一的整体论思想。西方科学则不然,其科学与艺术是分离的,下次我们讨论西方科学形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 西方科学形态(一)
日光亭内。
石桌上放着一块积木,两块铁球。
东方老人手中把玩着积木,道:“西方的机械可分宇宙观,产生了西方科学的还原论思想。事物是可不断分割的,分割成一组简单的基本组成单元,而且每个基本组成单元彼此独立,本质不变;通过对各个基本组成单元规律的研究,可推知整体事物的规律;最后分割成的基本组成单元能够还原为整体,整体等于各部分之和。还原论思想把一切事物看作这块积木一样。”
静思道:“那么西方还原论思想,不就分割掉了三个因果关系:1)整体对部分的向下因果关系,2)事物对外界环境的向外因果关系,3)外界环境对事物的向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