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节奏-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章 金石之计,E连改编解困局1
E连,“乱”了!……
……
据资料所得,从1983年3月15日起,为争取消费者的权利,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规定,将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如此看来,3月15日应该算是一个利民利国的好日子。
然而,对于A师司令部直属通信连的全体官兵来说,将要到来的2005年3月15日,则是他们极不欢迎的一天!因为从这天起,他们将不再是A师司令部的直属连,而会成为T团最基本的建制连队——E连!
更确切的说,2005年3月15日,将是E连从半机关的管理模式,向正规连队管理模式转化的第一天……
……
A师机关大门偏西300米处,座落着二栋四层老式筒子楼,其中靠后的一栋楼被从中间一分为二,靠西的一半是机关干部临时来队家属楼。A师司令部直属通信连,则住在靠东的一半。
两栋楼的四周,与大院所有的楼前楼后、道路两边一样,也是被又高又粗的白杨树包围。每年到了盛夏,大院内是蝉声一片。此起彼伏的蝉鸣,让平日寂静的A师机关大院立即喧闹起来。本来被高大白杨树枝叶遮盖的阴凉清爽的大院,却因为蝉的鸣叫,显的异常燥热了。哪还有宋朝朱熹在《南安道中》所讲“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的雅趣?
据老同志讲,这些白杨树,是A师的首任师长和政委亲带众人所栽。所以,岁月虽已过去30余载,尽管如今这些白杨树中,有很多树干的中心已经长空。不仅失去了当做建材的价值,而且树上的“眼睛”,也是“珠泪”流淌。却没有一位后任的A师主官提出,“把这些树砍了重栽”的话。有人说,这是因为,继任的主官们不想被戴上“败家子”的帽子……
……
通信连二楼中的一个房间,上任3个月的新连长——石磊,屋门紧闭,独自站在窗前,两眼盯着窗外,愣愣的发呆。
透过紧闭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大约50米外,有一个看去不是太新的灰色板式小三层楼。那是A师机关的通信大楼,也就是通信连官兵工作的地方。
眼下,虽已是早春二月,却因为一场突来的春雪,将窗外的一切都变成了银白,颇有唐朝韩愈《春雪》所描述:“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意境。
“咚,咚,咚”一阵声音极轻的敲门声,将石磊唤回到现实
“请进!”石磊转过身,并没有去开门,而是背靠着窗前的暖气片,看着房门,大声的说
“连长,这是刚接的电话通知”
通信连的通信员,上等兵张洋洋轻轻的推开门,很是小心翼翼的边说,边走到石磊身边,将一个本子递给了石磊。他知道,连长因为最近总是挨上边的批评,心情是特别的不好。
“嗯!通知程工和机房了吗?”石磊看了看,是通信科下的关于新调电路的通知
“通知了”通信员说
“好!”石磊在记录上签完字,又递给了通信员
“还有事吗?”石磊看通信员还没有走的意思
“连长,我听说咱连下个月就归T团了,是真的吗?”张洋洋小声的问
“你们都是听谁说的?我还不知道,你们就知道了?”
石磊看了张洋洋一眼,边说着话,边走到办公桌前,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刚要喝,一看没有水,就准备去倒。张洋洋一看此景,抢先一步,拿起放在书柜一边地上的暖壶,为石磊的保温杯倒满了水。
“连长,这种消息瞒不了。你也知道,就咱们连,只要想知道的消息,肯定就一定能知道。何况这还是关系到咱们连的事?”张洋洋是石磊当连长后,亲自重新挑选的通信员。所以在没外人的时候,他和石磊讲话很随便
“好了,接你的电话去吧!”石磊听着张洋洋的话,并没有接话,刚巧连部的电话铃响,于是顺势冲他挥了挥手……
看到张洋洋带上房门后,石磊又转过身看向了窗外。是的,张洋洋说的没错,下个月,也就是2005年3月15日,通信连就不再是A师司令部的直属连,它将会改编到与师部同在一个县城的T团,成为T团最普通建制连中的一员——E连!
石磊很清楚,他去年到通信连上任1个月,就有了通信连将改编到T团的传闻。那时,这个小道消息就在通信连的官兵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虽说石磊也是初到通信连,但在短短的1个月里,他就深刻的体会到,通信连看似也是普通的建制连,在与他原来所在的J团基层连队相比,无论从行政管理,还是某些待遇,通信连属于绝对的“半机关”,具有着其他连队所没有的优势。如果通信连被改编到T团,成为T团的普通基层连队之一,那么上述所有的优势将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则是……
石磊做为从J团新调任来的连长,他通过与通信连官兵的闲聊,已非常明了大家的想法。于通信连的全体官兵来说,他们是从骨子里不愿被改编到T团。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他这个连长,只是他不愿意过去的原因与其他人不同罢了。
石磊起初与连里其他同志一样,他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师部会把通信连改编至T团?而且他听在A师当军务科长的老乡说,改编后的情况是:通信连机房的业务指导及管理仍归A师司令部,连队官兵的行政管理却交由T团。
这样一来,通信连这个小“媳妇”,等于从原来面对A师机关的一个“婆婆”,转为同时还要应对T团这第二个“婆婆”。可想而知,他这个当连长将来的工作该有多难?让他怎么不头疼?
石磊和别的连长不同,他军校一毕业,就干的是技术工作,确实没有一点部队基层连队的管理经验。后来,他被调到J团的作训股当内勤参谋,更是不与部队管理打交道了。
好在石磊属于那种天资聪明,领悟能力特别强的人,他在作训股时,正课之外,曾和同事们一起做过好多套智商测试题,每次他都是最高分。而且石磊还属于那种很善于观察和总结的人,所以,在J团作训股工作的二年里,石磊不仅了解,并且也知道了一些部队管理方面的内幕。就比如这种一个单位,由两个部门分管的情况,其最终的结果,往往这个单位是任何“好处”得不到不说,单位的领导还会受夹板气。
如今,石磊没想到,下步的通信连,就将会处在A师司令部和T团谁都不管,又谁都可以管的窘境。身为连长,石磊必须要考虑到连队的进步,可是他知道,将来的通信连,也就是未来的E连,要想在年终能否被评为先进连?真的是不好预测。
石磊能想像的出,年终总结时,A师司令部仅用“通信连行政关系隶属T团,司令部没有评选先进连的指标”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便可轻松的将皮球踢给了T团。
而T团要想不考虑,理由更充分,他们只说,“通信连的中心任务是通信值勤,这是评选先进连队的首要参考指标。但是,T团不负责这方面的管理,当然无法评判通信连是否达到先进连的标准了”
如此一来,这个皮球又轻易的被踢回了师司令部。而其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通信连将会成为“爹不亲、娘不喜”,或者是“亲娘不疼,后娘不爱”的连队……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2章 金石之计,E连改编解困局2
石磊想到这里,他长叹了一口气,端起保温杯又喝了一口水……
是的,虽说是第一次当连队的军事主官,石磊却很明白,如果没有得到先进连,就等于没有得到上级党组织和领导的认可,那么就意味着全连官兵一年的工作“白干”,这不仅影响到战士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将直接影响到全连军官个人的“进步”。要知道,通信连的工作性质可是太特殊,在这里,每名军官的工作压力都特别的重,责任也特别的大。他初到连里,就听技术干部常说的一句话:“如果调离开通信连后,就算是转业,也不再重新回这里工作”!
正是上述这些现实摆在那里,虽说通信连还没有正式改编到T团,离年终总结还有9个月,事情也并没发生。但这些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使得石磊不能不想。
如今让石磊担忧的是,自从通信连将要改编到T团的消息传开后,各种消极情绪,已开始在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实中显现。虽说全连官兵在保障通信值勤这个中心任务时,并没有一丝懈怠。但在机房里,只要有空闲时间,每个机房内,不管是干部,还是战士,肯定都在议论改编这个话题。
石磊早就注意到,在连队的任何场合,除了他这个连长,再就是中校工程师程雲霂,没有发表太敏感的言论外。其他人都公开表示,他们是坚决反对,而且非常不理解A师党委为何要这样对待通信连?
石磊也是听了机关一些“权威”人士的话后,心中才多少有了谱。原来就如一盘甲乙双方正在对奕的围棋,甲方看似已成死局,必败无疑。然而甲方此时却不慌不忙,拿起一粒棋子,布在了未引起乙方注意的一个“眼”上。得!甲方的棋局活了!
那么,通信连——就是被甲方在关键时候布下的那粒“棋子”!
现实就是,通信连改编到T团后,不仅救了A师机关,同时也保住了T团。
据透露消息的“权威”人士解释,通信连之所以改编到T团,完全是舍卒保车之策,更是一箭双雕之计。因为按照军里的原方案,T团由于任务的减少,撤掉了2个营,如此一来,只要把剩下营较少的任务划分到其他团,那么T团就没有保留的价值了。
但是,如果这样实施,A师就有被降格为旅的不确定性。于是,A师向军部强烈建议:将师直属通信连与T团的机关通信排合为一个营,以便保住T团建制。
众所周知,通信连虽是师机关的直属连队,但其所担负的通信保障任务,无论是专业种类,还是任务性质,都比A师其他通信站多而重。其两大通信要素中的交换机房,就是本地军队自动交换网的中心局,传输机房又是本地军队光传输网最大的枢纽站之一。而这还不包括负责A师内部军网的网络管理、视讯系统管理等其他通信机房。
试想一下,规模如此大的通信台站一旦编制到了T团,自然增加了T团存在的必要性。当然也就能实现T团不被撤编, A师不被降格的目的了。
至于为何A师机关不放对通信连业务的管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通信连就在师机关,一但机房出事,便于师相关业务部门到机房现场督导。二是,通信连有数额颇丰的设备维护经费,这笔经费在“关键事情”上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可如果这笔经费给了T团,那师机关就等于丢了一块嘴边的“肥肉”,他们当然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决策。
“嗨!早知如此,当初把这个幸运让给那些想来的人多好?”石磊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然后又苦笑的摇了摇头……
石磊是没有任何“背景”的副连级年轻军官,由于J团作训股需要一名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再加上他在连里工作踏实,人也不多话,所以就被作训股选来当了内勤参谋。而让人吃惊是,到作训股工作不到2年,新婚不到二月的石磊,竟然会来个新婚别,闪电般的被调到号称为A师第一连,即师司令部直属通信连当连长。
初听此消息,很多人都认为石磊一定是有了什么“运作”,否则这种好事怎么能轮到他?后来听说并非如此,而是师参谋长到J团检查工作,不知怎么就看重了石磊?刚巧通信连的原连长提升离任,参谋长就把石磊要了过去,于是在J团机关,大家只要说起这件事,都会说石磊太幸运了。
A师,稍对官场留心的人都知道,能当上通信连的军政主官,通常不是某位领导的“关系”,就是本人确实有很强的“实力”,而且这些人最后都会被提拔。可见,通信连的主官是个极吸引人眼球的职位。所以,在一些人看来,这也预示着石磊的未来,将会是光明一片!
然而,只有石磊知道,虽说此次调动,他提前半年由副连调为正连,但他的内心并不感到高兴,更别提有所谓的幸运和前途光明之感了。他不明白,自己有什么优点?会让师参谋长看重?竟把他一个小小的内勤参谋,调到如此惹人注意的地方。
也许是出身普通工人家庭?也许是母亲英年早逝?石磊与别人的想法不同,他既没有宏伟的人生计划,更没有远大的仕途抱负。他从未想过,将来官要做的多高,钱要挣的够多!他只想认认真真的干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人。现在当一个好丈夫,将来做一个好父亲,只要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小家,他就心满意足了。
本来,石磊很为未来的小家欣慰,新婚妻子孙平在J团机房当助理工程师,他在作训股,多好!可惜,如今俩人的小日子才刚开始,却要如团里很多同事一样,早早就加入到了两地分居一族。
再有,石磊虽然年轻,在作训股工作却是得心应手,又深得团里各级领导的信任,心情是特别的好,他舍不得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
更何况,石磊虽远在J团,由于工作原因,他对通信连的情况也有耳闻。据他所知,这个连是一个男女混编连队,兵员结构非常复杂,女兵和干部严重超编,而且师领导的关系兵很多都在这个连。所以,就石磊个人的意愿,他是特别不愿意到通信连工作。
现实是不以石磊的意志为转移,尽管石磊内心是万般的不愿,他仍必须如期到通信连报到。然而,谁又想到?他到通信连工作刚1个月,就有了通信连要改编到T团的传闻。随后,就到了年终总结,通信连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司令部评为先进连,指导员荣立了三等功,副连长受到了嘉奖。
石磊听指导员说,这是连续第5年得先进连了。石磊听到此介绍,他是信心百倍,暗下决心,即使通信连真的改编到T团,他也要和指导员团结起来,力争将改编到T团后的通信连,在第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