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我的天堂 >

第24部分

我的天堂-第24部分

小说: 我的天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没注意李光耀从香港回国了!”周志方说。
  章新胜反应非常快,脸上立即露出笑容:一定是新加坡高层内部对我们的合作出现了新的转机。“好,你马上去跟潘秘书见面!这回一定要抓住不放!”
  “是!”
  接下来是几位苏州人撮聚在一起,起草“联合公告”……等完毕后,章新胜对周志方说:“你去一定请王鼎昌副总理和潘秘书一起吃碗宁波汤圆。”
  “为什么·”周志方有些不解。
  章新胜笑了:“汤圆有糖,给他们点甜头吃……”
  “明白。”就这样,周志方拿着起草好的“联合公告”,匆匆去见潘秘书。
  潘秘书接过“联合公告”的草稿,看后,笑道:“可以考虑,我马上交王副总理他们研究一下。”接着,潘秘书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静坐下来,与周志方聊起来。
  “你们的土地租赁期是70年。我们与其他地方谈,人家都是90年,有的甚至是70加70……”潘秘书对周志方说。
  显然,潘是代表新方在试探苏州。这是个大事,关系到地方政府的一项“市策”,请示已不可能。周志方想到章市长临走时给他的“尚方宝剑”——给他们点甜头的话,于是壮大胆子说:“你们放心,我们是说了70年,但没说70年后就不能继续合作呀!”
  对方点点头,又显疑虑道:“虽说中新合作项目是两个国家的事,但你们毕竟是国家行为,可我们投资的都是私人的钱,将来一旦出现问题,谁来仲裁·”
  周说:“既然是国家之间的大合作,我想我们可以寻求国际仲裁机构解决某些问题的。”
  对方:“你们的土地价格高。我们没有把项目放在上海,就是因为他们的土地价格太高了。”
  这又是一个要命的话题,周志方已经看出了对方的疑虑,听出了人家的弦外之音。
  周说:“价格可以再谈嘛!我想只要在法律框架内谈,会得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的。”
  对方紧追不舍地问:“是不是40万左右一亩·”
  周对这个情况非常清楚,他马上回答:“不会吧,我们大概是20万左右。”
  对方满意地笑笑,站起身,说:“好,周先生你先回宾馆,我会及时把我国的决策在最短的时间里告诉你的。”
  “谢谢了!”周志方真心地紧握潘秘书的手。
  周志方回到代表团住处,将情况向章新胜市长等汇报后,大家情绪振奋,静候新加坡方面的最后消息。
  “来来,我们再来几盘!”有人高兴地重新拿起老“K”牌,甩了起来。
  “丁零……”半夜,电话铃声又一次骤然响起。周志方几乎是跳着奔过去抓起电话的,“喂,是潘秘书啊!我是周志方……好,好!我一定转告章市长!谢谢!谢谢潘秘书!”
  “怎么样·成了吗·”章新胜已经从周志方的表情里知道了即将发生的好事,但当周志方将电话里潘秘书说的话告诉大家时,苏州的几位代表团成员还是欣喜若狂了好一阵!
  周说:“潘秘书告诉我,请章市长明天下午去与王鼎昌副总理签字!另外今晚让章市长准备到李光耀处,他们的李光耀资政要亲自与我们章市长敲定合作项目!”
  “哈哈……太好了!太好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2章狮岛上的较量与握手(6)
“啊呀,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到底是今晚还是明晚呀·”突然,市长章新胜大叫起来,只见他扯了扯零乱的衣衫非常着急地说。
  “当然是今晚!你看看,现在离明天零点差一个多小时,人家对我说得明明白白:是今晚请你去与李光耀见面的嘛!”周志方确认道。
  “天哪,也就是几十分钟了呀!你、你们……赶紧帮我一起准备准备!我不能这样披头散发去见李资政呀!”一向十分讲究的市长章新胜这时也像无头苍蝇似的,满房间到处乱抓东西,嘴里一边说着,“我不能一个人去嘛!这么大的事情,应该有第三人在场。谁去合适呢·你们几位肯定不行!对,马上打电话请我们的张大使陪我去一趟。他是我们国家驻新大使,他去最合适!快给大使馆打电话!”
  王金华等为章新胜市长整理衣衫,周志方则操起电话立即给大使馆通话。
  40多分钟后,章新胜与张大使如约到了李光耀资政的府上。一见面,李光耀显得有些激动地站起来高声说道:“我们人民行动党初步愿意同你们合作。”
  李光耀今晚的态度让章新胜和张大使都有些吃惊和意外。因为一向文质彬彬的李光耀今晚从一开始就显得特别激动,甚至说着话拍起了桌子,“我李光耀要用最后的政治生命坚决支持这个项目!你们可以马上向你们的中央领导报告这一点!”
  这回章新胜是吃了“定心丸”,当把李光耀的这一新加坡的最高决策带回宾馆时,几位苏州人都已经疲劳得“呼呼”大睡了。
  “老周起来!起来——”每到这种时候,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周志方肯定是最倒霉的一个。
  “老周,起来!起来干活!”章新胜一脚将周志方“踢”醒,“马上给家里的王书记发个传真,再给我们的外交部发份电报,请他们将李光耀资政的意见报告中央!”
  “李光耀怎么说的·”周志方等见章新胜如此兴奋,知道事情已经完全向好的方面转化,但到底好到什么程度,他们还是想听一遍。
  “嘿嘿,想听·想听就先让酒店给弄碗面来!”章新胜笑道。片刻,他一边吃面,一边对代表团的王金华他们说:“事情还没有完。我们要弄清楚新方为什么愿意投资中国,投资苏州。”
  于是第二天开始,苏州人在大使馆的帮助下,签证获得延迟后,又开始了紧张的“情报”收集工作。他们分头找到包括国内的和与中国关系好的新加坡朋友一起了解和分析新加坡,特别是李光耀那么“一意孤行要把项目放在中国”的真实意图。
  根据李光耀和*、*在北京先后谈定的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叫做“借鉴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经验”,简称“新加坡软件”,这是一种国家管理经验与形式的移植,李光耀提出的项目资金为200亿美金。
  200亿美金!等于多少人民币·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在1∶8,等于是1600多亿人民币!如此大的一笔外资项目,在当时国际间的合作项目中不说是最大的,也是太有震撼力了!那么,新方到底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要把资金投到中国呢·
  苏州人当然想了解个明白,中国高层当然也想弄明白。虽然当时的形势比起*南巡讲话之前的国内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曾经喧嚣一时的“姓资姓社”和“卖国爱国”的争论仍在一部分人的脑子里或行动上留有痕迹,更何况新加坡如此大的一笔投资,有没有什么“阴谋”·有没有什么想搞垮中国的意图·苏州人暗暗窃喜项目可能落到自己手里的同时,又非常担心政治风险和国家安全风险。
  最终的情报是:新加坡的开国之父李光耀在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后,他的国家危机意识太强烈了。他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在那个时期几乎天天开会,结论是:如果没有特殊的防范意识和措施,新加坡绝对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科威特。
  “一个小国不能太富了。我们的钱不能都放在国内,应当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否则新加坡就难有前途!”据说,李光耀在人民行动党的最高层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警告声。正是鉴于这样的危机意识,他们决定要将新加坡的发展模式“搬”出去。“搬”到哪儿·最后的结论是中国最理想。一是中国大,施展的空间无限。二是中国正在发展,回报率高。三是中国也有愿望——*看中新加坡的管理经验与经济发展模式,领导层可靠。还有一条特别重要:中国与新加坡都是儒家文化,交流起来十分方便。
  那么为什么选择苏南而不是其他地方呢·当时的情况是:东北和山东一带,韩国人和日本人插足了;广东和珠江三角洲,台湾人先上了。现在剩下最好的一块就是长江三角洲!再不插足,有可能被欧洲什么人捷足先登。上海地价太贵。苏州一带最理想,苏州人脉好,自然风光更不用说,关键的是苏州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上的兴商、和商、亲商传统。李光耀和新加坡高层的思考结果基本鉴于上述原因。
  苏州人心里有数了,中国高层领导更明白了:新加坡和李光耀没有“阴谋”,只有寻求救国的“阳谋”和与中国友好共存的强烈愿望。
  值得一干!不干是傻子!
  这是东亚两个文化背景十分接近的国家间的亲密合作,是“亲戚”间的事,其他国家难受也没有用。为此,李光耀和新加坡在13亿中国人心目中一直是最值得信赖的国际朋友和友好国家之一。
  

第13章不叫“镇”,叫“园区”,英文缩写“SIP”(1)
1993年,对苏州人来说,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个非常忙碌的年份,总是处在那种激动人心的兴奋之中。这一年,为了中新合作的这个大项目,江苏省领导也被牵进了忙碌之中,最忙碌的人之一要算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兼省长的陈焕友。
  5月,李光耀先生按照预定计划,应邀访问苏州,这也是新方正式确定在苏州项目落实的关键时刻。毫无疑问,李光耀到苏州,作为江苏省主要负责人的陈焕友同志必须出面接待。
  陈省长忙啊,5月10日,江苏省在香港有个赴港贸易洽谈会开幕式,知名人士李嘉诚、邵逸夫、霍英东等香港大亨都要到场。没有这些大亨到场,江苏省赴港的经贸洽谈会就要逊色不少,所以陈焕友省长也一定要参加。但同时李光耀又要到苏州,假如新加坡在苏州投资的这块“肥肉”一旦丢了,那真成了“历史性的罪人”!陈焕友无法分身,只好想法把香港的事搁一下,但又觉不妥,所以只好采取了先专程到香港一一到贵宾家里登门说明并表达歉意的方法,再派刚上任的副省长王荣炳代他出席开幕式。陈焕友以为这样可以顺利地在10号到苏州接待李光耀一行。哪知中央又向他发出紧急通知:*总书记10日上午在上海召开华东六省一市书记、省(市)长座谈会。陈焕友只能这样安排,9号夜里从香港飞达上海,第二天在会场向*总书记请假,说是要回苏州接待李光耀一行。*总书记表示同意陈焕友的请假,并要陈代他向李光耀先生问好,另希望把苏州与李光耀会谈的情况及时报告。
  “陈省长啊!见到你真高兴!”11日早晨,李光耀在苏州竹辉饭店的花园里见陈焕友急步走来,便高兴地上前与他握手。当陈焕友说明情况,向李资政和王鼎昌表示歉意时,李光耀开心地再次握着他的手说:“陈省长是个讲信誉的人,辛苦了,我们感谢你。”
  早餐后,就是正式的会谈。中方除了陈焕友等省领导外,就是苏州的同志了。在这一天会谈之后,苏州市政府和新加坡劳工基金(国际)公司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也就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最初合作签约文件。苏州市委书记王敏生、市长章新胜等出席签字仪式。中新合作此时早已引起外界关注,尤其是新闻界的记者们等不及了,他们希望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但陈焕友有些顾虑,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虽然李光耀对要投资200亿美金一事说得非常明确而坚定,可毕竟是意向性的事,所以陈焕友建议新闻界暂时不要报道,而且即使200亿美元的投资能够落实,也得经中央批准才能展开工作,当时国家是有规定的,对外合作满几千万美元的外国投资项目必须经中央批准后才能实施,更何况现在说的是200亿!
  “我同意陈省长的意见,新闻界暂时不要说这事。”李光耀认为陈省长考虑周全。
  谁料就在当晚,一位中方记者向香港报纸发了一则消息: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与江苏省省长陈焕友在苏州签订了一个200亿美元的大项目。消息一经披露,在国内外立即引起震动。陈焕友气不打一处来,因为一是他在签约现场专门对新闻界的记者们提出了保密要求,可是有人竟不听“招呼”;二是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1988年,当时刚成立的海南省在洋浦半岛那里划了一个开发区,由香港熊谷组公司独资对外招商;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引进外资进行成片土地开发的项目,不料正在操作时就让外界炒作成“海南出卖国土”的新闻,结果最后把这个项目炒黄了。陈焕友不能不担心类似的事在苏州发生,而且新加坡在苏州投资200亿美元的项目,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要比当年海南洋浦的外资项目大得多,且苏州是中国腹地、中国最好的腹地之一,一旦这也被说成是“出卖国土”,那麻烦肯定会大得出乎想象。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3章不叫“镇”,叫“园区”,英文缩写“SIP”(2)
陈省长担心,李光耀等新加坡人也怕事情会被人搅黄了。苏州人更不用说,一旦这么大的项目落空了,到时哭干眼泪也难于弥补。
  但记者不理官员们这一套,他们潇洒地敲着电脑,一次点击,就把一件天大的新闻捅到了全世界。
  中新合作项目从此公布于世,苏州人和新加坡人全被亮到了世人面前。成败皆在别人的注目之中……
  项目太大,光靠苏州人扛不住。于是陈焕友在李光耀他们与苏州人签约后,当天下午就向*总书记发了传真汇报。前几日,李光耀到北京,一位国家领导人接见他时,李光耀曾向这位领导人征求意见:到底是放在山东,还是上海?是放在无锡,还是苏州?这位领导人笑笑说,我作为中国领导人不便明讲,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如果你征求我的意见,作为个人,我认为放在苏州好,因为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比较高,中国历史上的状元、举人出在那里的比较多,而且苏州靠近上海,交通方便。李光耀就笑了,说:我想的跟您想的一样。我们就定苏州了!
  王敏生书记和章新胜市长等苏州人后来听到这位领导人的这一“手心手背”之说后,格外高兴和振奋,因为在关于中新合作项目的激烈竞争中,苏州是最后的赢家,苏州的竞争胜利体现在软实力上!
  天堂苏州,你被人爱就爱在这一点上!但苏州还需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