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 >

第58部分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第58部分

小说: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褒奖具有转化作用。褒奖是鼓励进步的一种工作方法。褒奖的目的,是为了使受到褒奖者再接再厉,取得新的进步。每一次进步都是一次超越,每一次超越都是一个转化的过程。受到褒奖的人物或事迹,一般都是受褒奖者首次做出某种行为或是首次达到某种行为的最新高度、最新标准。首次做出某种行为和达到最新高度、最新标准,对于很多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做到。如果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也就不会成为褒奖的对象。这种偶然有时来自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巧合,有时来自人在特定条件下的爆发力量和突发灵感,总之,不是一般日常情况下随时都能任意做到的。但偶然当中蕴含着必然。能够偶然做到的事情,就说明其在主、客观上均具有可行性、可能性。在大多情况下,只要解放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很多本来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做到。即使因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致使人们认为做不到的事,也可以因冲破思想束缚,使“不能”变为“可能”。褒奖就是要把这种“偶然”转化为“必然”,把这种“不能”转化为“可能”。受到褒奖者,在得到肯定鼓励之后,就会力求实现这个过程,把“偶然”转化为“必然”,转化为常态。只要努力去总结经验,把握好“偶然”当中的“必然”规律,愿望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第五节  批评鞭策动力

  批评一般专指对别人的缺点错误提出意见。在日常工作中,不可能没有批评,没有批评就没有教育管理,批评是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批评能够使人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错误,保持清醒头脑;批评能够使人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断得到自我完善,批评是使人进步的强大动力。

  批评是制止。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缺点错误。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缺点错误自己感觉不到,认识不到它的危害性,缺少纠正它的紧迫感。当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最要紧的是及时发现它的存在,及时制止它的危害作用。一般来说,人们对于自身缺点错误主动发现的能力是有限的。绝大多数人如果发现自己身上存有某些缺点错误,都会刻意地努力克服,不会任其继续发展。恰恰是那些自己尚未察觉或因个人思想修养水平限制暂时察觉不到的缺点错误,对一个人的危害最大。如果自己察觉不到,又没有人批评指点,这种缺点错误就会不断起着危害作用,甚至发展到使自己的人格走向畸形,积重难返。如果能够得到别人的指点,就能够及时制止缺点错误的危害作用,使自己总体上良好的人格形态受到保护。所以,能够得到别人的善意批评,是一件对自己十分利好的事情。有人批评,就能够及时察觉自己尚未察觉的缺点错误。有时虽然自己已经察觉,但认识尚未到位,对缺点错误的危害尚未产生危机感,对纠正缺点错误尚未产生紧迫感,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善意的批评确实是一件令人受益匪浅的好事。缺点错误得到制止,就是缺点错误的危害得到停止,本身就已经是对人格的改善。

  批评是完善。人格修养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身上的缺点错误。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自我完善也就无从谈起。批评对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错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不能没有批评。没有批评就可能使人自我感觉良好,盲目乐观,对自己存在的缺点错误不能及时认识,及时纠正,使缺点错误的危害不能得到及时制止。批评好比是接受体格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隐患得到根除,也就维护了身体的健康。批评有时又好比是医生给病人做手术,挖掉的是毒瘤,去掉的是病根,赢得的是健康。只有对批评持欢迎的态度,认真对待别人的批评,才能够使自己不断完善起来。对批评采取讳疾忌医的态度,只能是自欺欺人。

  批评是促进。批评与自我察觉缺点错误的感受不同。受到他人批评能够给人带来思想和心理上的压力,能够有力地提升对于自身缺点错误的重视程度。有些人对自己已经察觉到缺点错误虽然也会有自责心理,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但远不如在受到别人批评后形成的心理压力。这种主要由自尊心形成的心理压力,是改正缺点纠正错误的重要内动力。再者,批评对人的促进作用往往超过批评本身。对批评采取正确态度者在受到批评后能够举一反三,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只有找到缺点错误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缺点错误。只有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后,才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止重复出现缺点错误和避免出现新的缺点错误,从而使自己的免疫力得到明显提高。

  第六节  体制机制动力

  培育领导者理想人格,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环境氛围如何,取决于领导干部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体制机制之中。体制泛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组织制度。机制是指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体制机制对领导干部的人格追求、人格再造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好的体制机制,鼓励领导干部追求高尚人格,走清廉勤奋之路,以真才实学实现人生价值,以无私正派追求人生理想。而一个有缺陷的、显失公平的体制机制,会使追求高尚人格的领导干部倍感压抑,积极性受到严重挫折,却使某些心术不正的人如鱼得水。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能够使好人更好,也能使有缺陷的人得到完善。而一个有严重缺陷的体制机制是绝对不可能使有缺陷的人得到完善的,甚至好人也会被变坏。

  有利于领导干部坚持高尚人格追求和加强人格修养的体制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平、公正选拔领导干部的组织机制。选拔领导干部的机制对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公平、公正选拔机制,才能够引导领导干部把注意力放在加强个人修养,提高工作才干,取得实在政绩上,依靠高尚人品、扎实工作、突出能力来争取到晋升机会。显失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使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得不到提拔重用,而某些投机钻营、溜须拍马、请客送礼的人却能够青云直上。这种现象必然使那些正派无邪的领导干部受到严重打击,使他们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在这种机制下,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受到鼓励和纵容,更加肆无忌惮地大搞不正之风。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就会产生逼良为娼的效应,使得一些原本想走正派清白之路的领导干部也学着搞起不正之风。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如果被这种风气所占领,领导干部队伍不仅遭到严重腐蚀,还可能就此彻底烂掉。

  二是公道、正义评价领导干部的舆论氛围。如何正确评价领导干部,在领导干部当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形成什么样的舆论氛围,对领导干部具有潜移默化的人格再造作用。对于重视人格修养、自觉提升全面素质、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给与充分的肯定,应有的奖励,大力的宣传,就能在领导干部队伍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领导干部向先进典型学习,自觉地完善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使健康的良好风气在领导干部队伍中占据绝对优势,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在这种良好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领导干部就会大大提高重视人格修养的自觉性,努力追求高尚人格,使个人的人格形态不断得到完善。如果对领导干部的评价失去公道正义的原则,对好的典型不表扬、不肯定、不奖励,对坏的典型不批评、不否定、不惩处,就会形成好事不香、坏事不臭的氛围,形成荣辱不分、是非颠倒的局面。一旦形成这样的环境,好的领导干部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一些搞歪门邪道的人却大行其道。这样的环境对领导干部的人格修养极为不利。

  三是民主、法制管理领导干部的方式方法。对干部的管理过程也是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塑造过程。在对领导干部的管理过程中坚持民主法制的方式方法,对领导干部强化人格修养、全面提升素质具有极大的促进和规范作用。民主的管理方法,强调公开、透明,群众有知情权、评价权、选择权和淘汰权,在党管干部原则下,依靠群众把干部管理好,教育好。领导干部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是否满意也是评价领导干部的最重要标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有力监督,可以使一些领导干部的不良苗头得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使有可能犯错误的领导干部得到及时挽救。这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大爱护。坚持依靠群众管理教育干部,使领导干部主动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以群众满意作为自己人格修养的最高标准,人格修养不断达到新的更高境界。法制的管理方法,强调制度的作用,对领导干部进行规范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在这种管理机制下,领导干部的人格修养标准不再是一个仅靠自觉的软任务,而且也是作为一个合格领导干部必须达到的硬条件。要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领导干部队伍,就必须要加强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把领导干部的人格修养纳入到领导干部规范管理的体系中来。

第十六章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上)
第十六章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人格魅力修养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笃行不倦、孜孜以求者方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脚踏实地、专心致志者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目标。人格魅力修养又是一个不无艰难的过程。人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改变自我、突破自我,而作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人格修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否定、不断地超越自我的过程,没有自我剖析、自我革新的勇气,缺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无法终成正果的。

  领导干部致力于人格魅力修养就要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努力:

  第一节  勤奋刻苦努力学习

  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环节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也专指效法、仿效,是人格修养的基本途径,必由之路。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足见学习对于修养的重要性。领导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学习者,只有通过有效学习才能获得大量知识,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和变化的能力,改变思维方式和树立远见卓识,不断实现更高形式和意义上的提升与跨越。

  学习方法。一是阅读的方法,这是学习的基本的方法,也是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历史最悠久的学习方法,自从人类有了最原始的文字,阅读的学习历史就开始了。这一历史比纸的发明和印刷术的出现要早得多。阅读的对象首先是图书。书是知识的海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自古以来,凡是有造诣、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凡是杰出的历史人物,没有一个不是热爱读书的人。领导干部应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爱读书的模范,在领导干部队伍中形成爱读书的好风气。除了读书之外,阅读报纸、杂志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报纸、杂志具有时效性,特别是报纸的时效性非常强,能够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世界上最新的信息。坚持每天读报,就能及时掌握世界的最新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异军突起,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更加快捷方便的阅读渠道。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即时性,可同步报道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互联网具有广袤性,可以连接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互联网具有便利性,鼠标一点搜索引擎便提供出所有能够搜索到的相关信息。上网浏览已经成为阅读的一种新方式,而且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与读书不相上下的现代阅读方式。二是听讲的方法。一般是由专家学者来授课,系统地讲授某些方面的知识。在学校里听教师授课是最常见的听讲。在平时,参加短期的各种培训班,或是集体组织专题讲座,也是领导干部听讲的常见形式。在广播、电视节目当中,现在也有许多学习节目,由一些名家、大师来做学术性或知识性专题讲座、系列讲座,很值得关注。有些讲座还被制作成光盘、磁带,方便个人自由安排时间来收听学习。三是研究的方法。研究在这里主要指学术研究,是探求事物真相、性质、规律的过程。研究一个课题,就要广泛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深入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学习既贯穿研究的全过程,也是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领导干部平时就要养成研究问题的好习惯,就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在学习中探求正确的答案。此外,每年还应确定一两个重点课题深入研究,取得对全局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对学习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做一次像模像样的研究在学习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不亚于进一次学校。四是实践的方法。实践出真知。许多知识是书本上找不到的,也是从书本上学不来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学到。全部的知识,仅从书本上学是学不好的,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环节才能学好。没做过企业管理工作,读再多企业管理方面的书也还是不懂企业管理、不会搞企业管理,成不了企业家。不下农田,即使是农业大学毕业,也不可能真正懂农业。学习要取得成果,就必须重视实践环节,深入实践,深入一线。只有到实践中去亲身体验锻炼,才能对书本知识加深理解,把书本上的知识、老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五是向他人学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和才能,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在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同时,也要特别重视向专家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