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语集-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宦凼撬几一鼐匆话眩湍阋幌隆:⒆佑械愣髌ぃ芸砂
渐渐,孩子大了。不知是什么时候,他脸上的那份灿烂变得稀少了。上楼、下楼,碰到你也只是头也不抬地打个招呼,从你身边匆匆而过。偶尔回头看他,见他总是一路小跑,挂在他屁股后面一顛一颠的书包渐渐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沉了。不管他背的书包有多重,每当经过我家门口的时候,他总是要纵身一跃跳起,两只乌黑眼睛非得要超过我们家的半截门帘朝屋里扫上一眼,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依然不失几分调皮,一脸天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那灿烂笑脸,一下子又绽放开来。
我在家里,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楼上的飞飞放学回家了。再后来,每当这个时候,就会听到楼上的房门早早地开了。可怜天下父母心,飞飞的母亲,好像有几年没有出去工作,在家里专门伺候当时正在读高中的儿子。飞飞一到家,他母亲在门口迎候的第一句话:儿子今天累不累?大都是儿子没有回音。接着是他家关门的声音,然后是飞飞踢踏一双拖鞋走进了自己的房间。飞飞的房间,正是我的卧室的上方。我们居住的这些老式单元房,楼上、下建筑结构一模一样。所谓两室一厅,也就是一个客厅连着两个房间。一间通阳台,另一间无干扰。一般家庭总是将无干扰的房间作为卧室,通阳台那间作为孩子起居、学习的场所。飞飞家正相反,也许他们家是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安静的学习环境吧。
常常睡至半夜,我时不时地被飞飞一些“小动作”惊醒。经常是“啪”的一声,夜阑人静,好像是一本书摔到了地上。偶尔又是“咯哒哒”好像是钢笔套掉在了地上,引起的连环声响。最为严重的是“砰”的一声,好像是连人带凳子摔到的声音。大概是孩子太辛苦了,估计是瞌睡支撑不住摔到了。飞飞几乎天天熬至半夜,白天在楼道里碰着他,我渐渐地发现他的脚步也不像从前那么轻盈,上楼、下楼的时候总是拖着双脚,脚步也渐渐变得有些沉重。见到我们也只是很茫然地打个招呼,又默默地走他的路。孩子临近高考了,每当在楼道里见到他这副模样,我的心也似乎跟着他的脚步有些沉重。
那年高考,听说飞飞的分数达到了一般本科线,到底是什么原因他没走而选择复读,至今仍然不清楚。自打飞飞复读之后,在楼道里碰到我,再也没有打过一次招呼,总是低着头拖着两只脚。有几次我忍不住,想问他两句话,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怕自己言语不慎,伤害了孩子。
月转星移,不觉又到了第二年三月,高考又要临近。按照本地的贯列,每年的三月,本省江南片的十所重点高中,要在一起举行一次模拟高考。即所谓“江南十校联考”,据称该模拟考试难度较大,考试成绩出来所估计的“一本”、“二本”达线人数和实际高考出入不大。因此,不论是教师、家长还是考生自己都将这次考试成绩,看得十分重要。飞飞原本就是省重点高中毕业,那年仍留在原校复读,自然也少不了“江南十校联考”。
记得那也是一个星期天早上,如同今天,我懒床,也是被楼上的惊闹声吵醒。先是一阵猛烈地跺脚声,接着是撕心裂肺哭喊,其声音惨烈地叫人毛骨悚然,如一丝寒流袭背,迅速沿着脊梁凉到头顶。我立刻感觉不好,楼上飞飞家出事了!自己立马翻身下床,套起一件衣服直奔门外。一出门正好碰上两位身穿民警制服,手提医药箱的人上楼。我急匆匆地跟在他们身后。一上楼,飞飞家门口站着一位民警,冲着屋里说:“法医来了”。法医进去,我和其他几个邻居被挡在门外。
“孩子是昨天拿到‘十校联考’成绩,夜里……”这是孩子的父亲回答法医的声音。飞飞的母亲瘫在地上,椎心泣血。那一幕惨不忍睹,至今刻骨不忘。飞飞走的那一天,他刚满十八岁。
每年,当高考来临的时候,我都要想起可怜的飞飞。想到他小时候的灿烂笑容,想到他经过我门前的顽皮一跳,想到他那沉重的脚步……。还有那可恶的江南十校联考。前些日子又惊闻,飞飞就读的那所重点高中,又有孩子跳楼了,是不是和那该死的“联考”又有什么瓜葛,不得而知。飞飞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几年了,我时常默念,如同他的悲剧故事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作者题外话:2008年5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阿Q泡吴妈
贾府的焦大是壮着酒胆,才敢骂人。未庄的阿Q没有钱卖酒壮胆,他是因为摸小尼姑的头,被责之“断子绝孙”而后怕绝后,斗胆去泡吴妈。
阿Q见到吴妈,表达方式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吴妈我想和你困觉。”守了寡的吴妈,春心当在。妇道人家,平日不张扬,也不曾想过与赵老爷、假洋鬼子之类未庄名人苟合,但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一头瘌痢疮的阿Q与自己困觉。赵太爷骂过阿Q“你也配姓赵”。吴妈想:自己好歹也是赵府的老妈子,多少也沾上个“赵”字,伺候也都是未庄的名流。阿Q你也配和我睡?吴妈不平衡,若被阿Q泡了,自己的这张脸往那儿搁?于是她又哭又闹,被赵太爷看见,阿Q挨了一顿揍,被赶出赵家。
阿Q又一次失去了打短工的机会,再度失业。他并不在意这一点,心里还是惦记着吴妈。嘴里虽然骂吴妈是“假正经”,挨了赵太爷一顿打,惶惶逃回了土地庙。困觉,困不着,看着透过土地庙破屋顶露出的星光,心里老是想着吴妈,翻来覆去睡不着。然后又想到小尼姑骂自己断子绝孙,他蓦然来了点怒气。骂了句:“妈妈的,都想要老子断子绝孙”。随后又想到那小尼姑油滑滑的头,摸得真过瘾。想到这儿,阿Q油然而生一份得意,又哼着那句“手持长楩把你打……”迷迷糊糊睡着了。
阿Q被赵太爷打出赵家,吴妈甚觉有些后悔。自打那短命的丈夫走了以后,还没有一个男人向自己求过爱。不过她也埋怨阿Q,要是能混出一个人模人样,像人家假洋鬼子、赵秀才那样,有头有脸多好。“哎,也该我的命苦。” 。 想看书来
焦大开骂之乱谈
在《红楼梦》众中人物。宁国府的老奴焦大,可不是一个起眼的人物。只在第七回当中的两页出现过,总共那么千把来字。焦大这个老仆,凡读过《红楼梦》的人,大概谁都忘不了这个老头。他从小跟宁国公贾演出过三四回兵,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主子背出来。没有饭吃,他饿著肚子去偷东西给主子吃,没有水喝,他自己喝马尿,把得来的半碗水给主子喝。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他对宁国府后代糜烂的生活深恶痛绝,也只有他在喝醉酒后敢大骂他们∶“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吓得众小厮魂飞魄丧,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了他一嘴。
焦大,这位贾府里第一代的奴仆,当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将贾府的祖宗从死人堆里背出来,保住了性命。这才有日后贾府的百年繁华,当然从那个时候开始算的话,虽不足百年,至少也有五六十年吧。这时候的焦大至少也有七老八十了吧。焦大为贾府出生入死,他有恩于贾府,若按今天说法贾府至少也得给他享受一个“离休”的待遇。可是,贾府的不孝子孙不知感恩图报,依然将他终生为奴。孑然一人的他,整日看着生活在糜烂、*之中贾府子孙们,大概他连女人味都不知道呢。焦大在喝醉了酒的情况下,破口大骂,他是在有意借酒发泄一下积压在心头怨愤。他看不惯贾府的一切,他恨贾府里所有的人,“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当然;焦大不喝酒无论如何也没有骂人的胆量。
假如当年随贾演征战回来的焦大,贾府对他施之以恩,为他娶上一两房妻妾;让焦大也享受一番人间的艳趣。或许今之宝玉初试风雨情不是花袭人了,而是焦大的孙女或外甥女。我想,焦大即使喝了再多的酒,也开骂不起来的。
作者题外话:2008年5月
司马光的客位榜
司马光为宰相时,亲自写了篇“客位榜”张贴在会见宾客的地方,告示官吏。其文曰:“访及 诸君,若睹朝政阙遗,庶民疾苦欲进忠言者,请以奏牍闻于朝廷。光得以与同僚商议,择可行者进呈,取旨行之。若但以私书宠谕,终无所益。若光身有过失,欲赐规正,即以通封书简分付吏人,令传入,光得内自省讼,佩服改行。至于整会官职差遣、理雪罪名,凡干身计,并请一面进状,光得与朝省众官公议施行。若在私弟垂访,不请语及。某再拜咨白。”
意思是说:来访的诸君,如看到朝廷政事有失误遗漏,百姓疾苦,想提出忠肯意见的,请用上书朝廷。我司马光与同僚们会商议,从中选择可行的,上报皇帝,得到皇帝批准,即刻施行。如果是为了个人目的的私书,呈给皇帝,那就没有益处了。如果是我司马光有过错,不吝赐教,那就请将所写的书信封好,交给官吏转交与我,我会用心自审,认真改过。对于处理官职调遣、升迁,洗刷罪名、官位复职等,凡牵涉到个人利益的,一律按规定程序诉状。如果想到我家里私访,那就免了吧。司马光敬作说明。
这篇短文见于《容斋随笔 · 卷四 · 温公客位榜》。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陕州(今山西夏县)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散文家。他经过19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元丰7年(1084年)完成了《资治通鉴》的通史巨著,内容以总结历史统治者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为主。司马光政治观点保守,守旧。竭力反对神宗支持的王安石变法,长期辞官退居。宋神宗死后,司马光被召入京,主持国政,废除了王安石变法的新政。司马光死后被追封为温国公。
《容斋随笔》内容繁富,议论精当。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对宋以前王朝废兴、人物轶事、制度沿革的记述;还有去伪存真的考证,许多资料为官方史志所不载。。作者洪迈(1123…1202),南宋著名文学家,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鄱阳)人。绍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这篇《温公客位榜》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司马光的曾孙司马襄去广州做官,路过赣州时“获观之”。
作者题外话:2008年9月 。 想看书来
季羔之幸与夷射之不幸
季羔,孔子弟子,春秋时曾在卫国为官。夷射,春秋时期的邾国大夫。2500多年前,在他们两人身上都发生一桩与受过“刖足”刑犯相联系的故事,今天读来,仍觉发人深省。
季羔为卫之士师,刖人之足。俄而,卫有蒯聩之乱。(卫灵公太子蒯聩得罪,出奔晋。灵公卒,立其子辄。蒯聩自晋袭卫。时子羔、子路并位于卫也。)季羔逃之,走郭门。 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彼有缺。”季羔曰:“君子不逾。”又曰:“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隧。”又曰:“于此有室。”季羔乃入焉。既而追者罢,季羔将去,谓刖者曰:“我不能亏主之法而亲刖子之足矣,今吾在难,此正子之报怨之时,而逃我者三,何故哉?”刖者曰:“断足,固我之罪,无可奈何。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后臣,欲臣之免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君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君子,其道固然。此臣之所以悦君也。”孔子闻之,曰:“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孔子家语·致思第八》)
齐中大夫有夷射者,御饮于王,醉甚而出,倚于郎门。门者刖跪请曰:“足下无意赐之余沥乎?“夷射叱曰:“去!刑余之人,何事乃敢乞饮长者!“刖跪走退。及夷射去,刖跪因捐水郎门霤下,类溺者之状。明日,王出而呵之,曰:“谁溺于是?“刖跪对曰:“臣不见也。虽然,昨日中大夫夷射立于此。”王因诛夷射而杀之。(《韩非子·内储》)
《左传》记载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定公三年,发生在邾国的事。一天晚上大夫夷射和国君邾庄公饮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夷射出来小便,看门人问他讨肉吃,大概君臣饮酒的时候,大夫都会顺便给看门人点什么吃的。可是,夷射不但不给肉,还抢过看门人手里的木杖,敲人家的头。喝罢了酒,夷射离去,第二天,看门人用水把门庭弄湿,邾庄公从房间里出来,看见门庭里是湿的,问看门人怎么回事,看门人说,这是夷射撒的尿。邾庄公恰好是个有洁癖而且性急之人,马上下令把夷射抓起来,不知怎么,半天没有抓到。邾庄公急得脚直跳,一下子绊倒,摔到火炉上。“烂,遂卒”,一命呜呼。一泡似是而非的尿,就这样断送了一个国君的性命。韩非子将邾国大夫夷射的故事搬到齐国,死的也不是国君,而是夷射本人。
两则故事,季羔与夷射所遇到的也都是“刖足”的看门人。季羔受到追杀,危难之时,得到守门人相救。夷射陪着君王喝酒,得意之时,被看门人加害。两种处事方法,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季羔身处危难之时,所遇到的守门人正是被自己“刖足”的刑犯。按推论,理当是守门人的一个报复的机会。而这位守门人并没有报复季羔,反而为他提供三种逃亡方案,加以庇护。季羔自己似乎也不明白,脱险之后,他问守门人:“我亲自判处你断足之刑,现在我被追赶得走投无路,正是你报复的好机会,可你却再三保护我,这是为什么呢?”守门人说:“我被判断足之刑,是自己罪有应得,不能归罪任何人。但你在判我刑时,也是经过再三考虑、斟酌,希望从轻处罚,这是我能够看出来的。在宣判我的时候,你脸上流露出来的忧郁表情,令我非常感动。我心里明白,你不是处于私心判我的罪,这就是我保护你,尊敬你的原因。”
夷射酒足之后,看门人只向他求点残羹剩菜不仅不给,反而痛责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