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养育心经-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宝宝抓阄选姓氏
(宝宝10个月)
生活片段:每年的春节是我们共同的期待。我们总会选择不同的城市去感受过年的气氛。为了让选择能满足小孩子的愿望。我想了个办法,让孩子抓阄选择在哪里过春节,我用小纸片写了三个地名:北京、上海、杭州。然后搓成团放在手中抖了抖,让孩子抓,孩子觉得很新奇,伸出一只手来抓起一个,递给我打开一看:上海。反复几次都是上海,大家都笑起来,难道孩子这么喜欢上海?
同样,因为孩子的名字选择跟我姓还是跟孩子他爸姓的问题,大家也在争论不休。我们就说,为了公平起见,让孩子自己选择吧!我用纸片写了一个孩子他爸的姓,又写了一个我的姓,让孩子抓阄,孩子毫不犹豫抓了一个孩子他爸的姓,我觉得一次太偶然,又换了一下手法,结果还是他爸的姓。全家人都笑了起来,这是巧合吗?还是孩子心理已经有了血缘之亲?还是她有了选择的意愿?孩子也许觉得这个手法也很有意思,还用手势表示再要抓呢!
妈妈心语:孩子抓阄也许是孩子兴趣使然吧。
专家评说:家长和孩子参与游戏,和孩子一起玩,有利于培养孩子轻松愉快的心境,同时也加深了亲子关系。亲子游戏是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种特殊活动,它是通过父母亲昵的与孩子接触,让孩子主宰活动的进程。在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要随着孩子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使孩子能不断受到挑战,产生更浓的兴趣,释放出更多的笑声。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母女分别的思念
(宝宝11个月)
生活片段:孩子去外地游玩了,我真的十分想念;而一旦和先生发生不愉快,我就更加想孩子。几千里之外的孩子,好像也和我有心灵感应,离开妈妈她就开始生病。我常打电话去问孩子情况,有趣的是我采取了电话跟踪的方式,孩子和老人没有带手机,但是她们一到哪个城市,我就能打电话找到她们,他们说我有卫星定位系统呢!我好想宝宝快点回来啊!昨夜梦见了我的宝贝。恍惚中说是在家里,恍惚中又说是在我工作过的单位门口,阿姨正牵着孩子的手在前面走,我出差回来,还有几米远,我看到了孩子那蹒跚学步的背影,叫了一声:“宝贝!”孩子猛地回头一看,是妈妈!阿姨告诉她:“宝宝,你妈来接你了!”我跑过去仔细地看着她:胖胖的脸蛋,扎个小辫子。她一看到我,也兴冲冲地跑过来,边跑边叫:“妈妈,妈妈!”“啊,宝贝!”我一把把她抱到怀里,她真陶醉了。可一觉醒来,我才发现身边空空,孩子还在那个遥远的城市呢!前段时间总听孩子他爸说梦到女儿了,我不相信男人有那么想孩子,可今天我也梦到了,我才发现孩子的确是父母难以分开的宝贝呢。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宝宝回来那天,家里那么热闹那么温馨。在分别的2个月里,我和爱人都从心理上成熟多了,更加理解带孩子的不易,更加疼爱孩子。这二个月,宝贝正在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这段时间是最难的啊。宝宝更依恋父母了,这也是分别的收获。孩子一回来,看到熟悉的家,终于拉起我的衣角要我和她玩。
妈妈心语:儿女是父母心里永远的牵挂,不管是天各一方还是近在咫尺。多点关心多点爱,适合每个人每个家。
专家评说:母子分离会带给孩子心理焦虑,但也会给孩子带来新的生活体验。当最亲密的妈妈外出或离开时,孩子会感到不安、恐惧、害怕、忧虑,常用哭闹宣泄自己的不安。分离焦虑是孩子对于被抛弃的忧虑,对安全的一种需要和渴望。分离焦虑从1岁半到2岁半最为强烈;3岁以后,随着孩子认识能力增强,焦虑明显减轻。孩子分离焦虑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多数哭闹不止、有的闷闷不乐、有的出现吃手、尿床的情况、严重的可能出现厌食和反射性呕吐等,不同的孩子表现不同。一般来说,性格开朗、朋友多的孩子,分离焦虑一切较轻,让孩子看着妈妈走,让孩子逐渐适应分离或熟悉新环境,让孩子多交朋友,。妈妈避免“不要孩子的”不良暗示会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分别可以让孩子体验重聚的快乐。
。。
教宝宝学走路
(宝宝1岁1个月)
生活片段:宝宝已经有一周岁一个月了,开始正式学步,在公园的草坪里她想走了又怕摔倒。她挣脱了大人的手,跃跃欲试地跨动脚步,可是怕摔,心里害怕不敢走,三步并作两步地赶紧扑到了爸爸怀里。我把她刚学走路的样子,咿咿呀呀说话的声音,甚至换尿布的样子都拍摄了下来。过了几天,宝宝已经不需要大人搀扶,自己能走十步远了,平时的晚上,我们几个大人围坐在家里,孩子想往我们的方向走去,想走到谁那里去都可以走了,每一个人都用温暖的怀抱迎接她,她一步一步稳稳地向前迈去,她学会了转身,站在原地,一个脚先迈步向后转,又走路回到原点继续向另一个大人目标怀抱走去。孩子走路越来越稳了!大人们看到她走路的模样都十分欣慰。
带孩子练习走路是我们经常的训练项目。通常,我们在公园的一块小草坪前让孩子练习走路。刚刚学走的孩子打扮得也很漂亮,我给她穿上了蓝色的裙子,带了个小毡帽,孩子穿新衣服的感觉也很好呢!在草坪里,她抱着一棵大树很陶醉,她抬起头,看看天,看看参天的树,低下头,看看地,看看绿绿的小草,然后透过树缝和我一起捉迷藏。孩子还学着爬石阶,爬上去又下来,爬个十几个台阶,玩的真痛快。
妈妈心语:此刻的孩子还不知道长大以后的生活之路有多么幸福或艰辛,但是生活的道路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去走。成功的路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孩子学走路的这段时间,看管的大人会比平时更累,孩子老想挣脱大人的手自己独自走,大人担心孩子摔倒,顾虑很多。建议学步孩子最好不要购买使用学步车,一是使用时间不长,小孩一般几周就慢慢有走的感觉,大人扶扶就可以了,另外,有些学步车质量不好,孩子如果滑行快,很容易摔倒。
专家评说:孩子会走路前完成了很多准备工作,从体型上完成了婴儿到幼儿的转变,腿部有了足够的力量,开始学习站立,并逐渐学走。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并保证孩子的安全。孩子刚走路时平衡性差,采取两腿分开、两脚朝向内、胳膊向两侧摊开的姿势有助于保持平衡。孩子学走路是他们迈向独立的第一步学走路时,不要急于给孩子穿上鞋子,否则会影响足弓的发育,买鞋时最好买软鞋,要给脚趾留足够的空间,宽度要合适。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奶爸”的粗暴教育
(宝宝1岁5个月)
生活片段:孩子他爸总是在出差,全国各地跑。忙碌的他对待孩子也没有什么好脾气。孩子正在爬桌子,他本来拿苍蝇拍正打苍蝇,突然,在对孩子一点口头警告都没有的情况下,就往孩子的屁股上狠狠地揍了2下,我和老人看见了都心疼得不得了了,脱掉孩子的裤子一看,屁股上留下了两道红红的伤痕。孩子痛的咿咿呀呀直哭,我气急败坏地往孩子他爸身上揍了两拳头,说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懂事居然揍的那么狠,我心疼的哭了,他爸觉得很没面子和我打了起来。他拳头下手重,孩子和我都受了伤。
女儿和她爸爸睡觉,因为蹬被子被他爸揍了一顿,他的暴力我是领教了。女儿的皮肤很痒,可能因为天气干燥,身上长了些小疤。当爸的没有安慰和关心,就用暴力对付孩子,这太不对了。现在的她最依恋的是妈妈了,一步都不想离开我,我走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她想要我亲手给她洗澡,换衣服,拿文具,拿笔和纸,她画画、写字,要我作陪。我拿了一些快过期的面包片带她去小区的池塘边喂金鱼。孩子站在一边喊:“金鱼,你们饿了吗?你们冷吗?天冷了你们怎么不加衣服呀!你们是和妈妈在一起吗?和妈妈在一起真好”。
当爸爸的对待孩子的确是缺乏比较科学的办法和耐心。只要看到宝宝哭,他就会着急地高声大叫,表现出心烦意乱,不太会采取正确的办法让孩子停止哭声,反而因为他的急躁是简单的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责任,好像使我们都没有太多的耐心和精力来陪孩子一起成长。一旦遇到孩子哭闹或者有点小脾气,爸爸会不耐烦,老人批评我们说,你们这年轻爸妈比孩子还不懂事,孩子闹你们闹的更欢。呵呵,这点我们虚心接受。对孩子的不同教养方式、不同的处理态度产生的分歧,家庭生活琐事的沟通障碍,使宝宝的爸爸选择了比较极端的“父爱表达”。
妈妈心语:对孩子适当的严格要求是需要的,但是暴力从来不会让人屈服,暴力的教育只能适得其反,让孩子也学会暴力,即使孩子目前处于弱势,惧于暴力,但幼儿心理会形成微妙变化,影响她的成长。
专家评说:大多数儿童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是最糟糕的管教方法,打骂意味着你给孩子负面评价,研究发现,从长远角度来讲,打骂并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甚至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经常挨打的孩子逐渐会用撒谎的方法来掩盖他们的错误。对于与爱人在管教孩子上有分歧的妈妈来说,要找出一种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管教方法,要有明确分工,最好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和时间处理你们之间的分歧,要学会相互鼓励对方,不断改进管教方法,鼓励丈夫参与。
培养宝宝阅读习惯
(宝宝2岁3个月)
生活片段:2岁多的宝宝开始爱上了学习。孩子他爸从广州出差回来了,带回了一把吉他,孩子马上高兴地说:“我要弹琴,我弹吉他!爸爸给我买了吉他!”我们还买了一台万信早教机,装上电池,插上卡片,里面就有声音,卡片内容很丰富,有识字、游戏、儿歌、古诗、数学数字、加减法,还有科学乐园、祖国地图等,孩子会跟着读,还可以自己测试成绩,这个电子老师真不错。平时在家里,我会找一些儿童书籍,和孩子一起看,培养她的学习习惯与阅读的兴趣。 孩子受了我的影响,也喜欢看书,喜欢阅读,偶尔会沉醉于读书的快乐之中。
孩子学习的欲望和进步带给了妈妈的心理满足。我常常想:自己的个人感情遭受淡漠与冷待,但起码还有自己的孩子与我能心心相通,我们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她带给我的除了心理上的满足,还有未来的希望寄托。
当然,也有些让人高兴的场景可以分享。在王府井书店,一到了儿童书架,看到那么多新书,琳琅满目,五彩缤纷,女儿特别高兴,顺手拿起一本原来就会的,读了起来:“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对面正好有两个外国阿姨也在选书,见宝宝这么投入,她们笑眯眯地看着她竖起大拇指说:“你真聪明!”这下子,孩子更得意了,打开一本又一本书,抬头看看那两个阿姨的表情,又开始“读”了起来,她还等着她们的夸奖呢。可是当我真正让她坐下来给她讲故事时,她又静不下来了,她背着小奶牛小包包走来走去,我悄悄地告诉她:“宝贝,你刚才把书拿倒了!”哈哈哈,孩子只顾自己表演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把书都拿倒了呢。
妈妈心语:小孩子喜欢学习,也喜欢别人夸奖,这么小的孩子拿倒了书还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有学习的爱好就好。其实我家宝宝的阅读习惯培养的比较早,我从她2岁多开始就带她去图书大厦看儿童书,去少儿图书馆看书,给宝宝将书中的故事,让她对书产生兴趣。实践看来,和她同龄的小朋友相比,她的阅读能力较强,识字较多。当然,这与她能静下心来学习也有关系。
专家评说:大人的鼓励与夸奖对儿童产生激励作用。常常阅读的孩子内心世界一定会很丰富。阅读能让孩子获得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能让孩子学会思考,能让孩子获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孩子本身的阅读经验来选择孩子读物,如提高语言能力的、培养优秀品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开阔孩子视野的、培养生活情趣的、提高实践技能的等等。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全职妈妈当不当
(宝宝5个月)
生活片段:从怀孕生育到照顾孩子生活,这其中的乐趣与烦恼,是每一个做妈妈的都要面对和感受的。但孩子来到你身边以后,你才发现,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基本失去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了以前的自由和随心所欲。出去聚会,你会牵挂她;外出购物,你会想着她;一些远行的计划,你不得不因为她太小而取消。当看到孩子终于一点一点地长大,“全职奶妈”的你是否和我一样,总觉得老待在家里缺少点什么?是不是也感觉脱离了社会?整个成了一个家庭主妇?每天面对的是奶粉、尿布、衣服、厨房,无论你有多少创意和想法,你都只能在这个家庭的舞台上展示。当然,这也许是每一个女人成家生育后都必须面对的,可是,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种色彩吗?离开工作单位,离开领导同事,离开我们展示自己的另一个舞台,心里会有多么复杂的斗争!如果遇上一个善解人意的丈夫,他也许理解你的心理,明白你的付出,深知你的不易,支持你的“复出”,遇上一个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的爱人,他也许“好心”劝慰:“别去上班了,那么辛苦那么累,挣不了几个奶粉钱。”也许会说:“就在家里好好照顾宝宝吧!我给你发工资。”还有的根据家里实际情况说:“你去上班,孩子没有人照顾怎么办?你会放心保姆一个人在家看孩子?”总之,束缚妈妈们的因素很多,简直可以让你“无处可逃”。
妈妈心语:其实全职妈妈有全职妈妈的烦恼和快乐,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自己实在接受不了这个角色,我需要社会舞台。我曾和先生自嘲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