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女人气血养颜经-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拍打心包经,我是有着很深的体会的。有一段时间工作特别忙,恨不能把自己变成八爪鱼,焦虑、郁闷、烦躁得不得了,晚上睡眠也不好,后来突然想起这个办法来,于是每到工作得特别累,整个人不在状态的时候就站起身来沿着心包经的经络拍打一遍,马上就会觉得心里豁亮起来,身上轻了,脑子也清楚了。
?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电脑依赖症”会让气血受损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所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业女性,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要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
现代美女的工作、生活和电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可爱的高科技宠物除了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利之外,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伤害,首先就是有颈椎病、腰椎病、近视眼的人越来越多了。颈椎病腰椎病除了会让我们颈、肩、腰疼痛之外,它最大的后果就是使我们的气血运行失去正常的状态。中医认为颈椎和腰椎问题是一种“痹症”,而痹症,在血脉上的表现就是血凝不流。
首先,颈腰部的劳损必然导致局部经脉不通,使气血瘀滞,而长时间的血瘀痰聚必然累及肝肾、督脉。首先说颈椎,在颈部走行的经脉中,尤以循行于项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手少阳三焦经及足少阳胆经等对颈椎病的影响最大。颈椎病往往导致这些经脉的功能失调,并由此进一步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和障碍。比如,颈部诸经的腧穴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颈椎的局部病变都可能对颈部腧穴产生影响,使经络闭阻,气血运行失畅。而改善颈椎病的方法也是刺激颈部的穴位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调和。
在颈部的重要大穴中,大杼穴是一个关键的穴位。保持大杼穴气血畅通,颈肩部经脉气血的流通就有了保证,颈椎病的症状就能得到改善。在开始感觉到颈部有时酸痛,肩部不适的时候,常常按摩、揉擦大杼穴,沿着大杼穴上下拍打,天天抽时间做2~3次,每次10分钟,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避免在大杼穴形成气血的淤阻。一开始按摩大杼穴时会觉得酸痛感比较明显,但按摩之后会觉得舒服。大杼穴的取法是:找到第七颈椎(颈椎下部最高的骨头尖),再往下的一个骨头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从第一胸椎棘突下骨头缝之间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肌肉凹陷处。
对付颈椎和腰椎问题,我们的中医祖先还为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神奇大穴——后溪穴,不论你是颈椎、腰椎问题还是肩背痛,只要按揉这个穴位,百用百灵!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这个穴位是小肠经上的腧穴,有舒经利窍、安定心神的效果。更有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后溪穴在手侧面小拇指下两三厘米处,取穴方法是: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就是。
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这个穴位的效果。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或麻胀感。每天只需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随手动一下,长期坚持会对颈椎、腰椎问题有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
而且,这个穴位也有提振阳气的作用。当我们长期伏案工作时,上体前倾,颈椎紧张,就会压迫督脉,而督脉是总督一身阳气的大通道,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我们一身的阳气,时间一长,不但脊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会变差。
所以,美女们要想精气十足地做好一天八小时的工作,不妨时不时地刺激一下这个明星穴位,它可是给我们提神的好帮手,坚持每天做上几次,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疲劳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特别是开车一族,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等红灯,不妨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后溪穴,你会感到特别舒服。别人都在因为堵车而着急上火,而你却在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目,一不起急,二不发火,这不是神仙都要羡慕的好状态吗……
其实,久坐电脑桌前除了会伤害我们的颈椎、腰椎,对女性朋友还有另外的伤害。
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为什么这样说呢?肝开窍于目,目之所以具有视物功能,全依赖肝精、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的疏泄。只有肝的精血充足,肝气调和,眼睛才能发挥视物辨色的功能。
反过来,如果过度用眼也会耗损肝血,我们的肝脏就像身体里的一个血库,如果血库里的血不充足,就会出现眼睛干涩、视物不清、小腿抽筋、腰膝酸软、手足无力、手指不灵活、皮肤出现斑点、情绪不稳定、月经不调等一系列症状。这一系列连锁问题的祸首便是“久视伤血”。
因此,在电脑前长期坐的姐妹们,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我给的建议是:每工作两小时后不妨离开电脑,找个安静的地方静一静心,闭上眼睛,把意念放在脚上的太冲穴、行间穴,想像有一股暖流人太冲流向行间。同时还可以用手揪自己的耳垂和耳尖后上方。另外,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时也可按压肝经上的太冲穴、行间穴、丰隆穴。这些穴位有滋阴养肝,去肝火的作用。
但是,这些办法仅仅是一种辅助的方法。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我们不要让自己的身体过度地劳累,《黄帝内经》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句话在告诫我们:养生的最大秘诀是“不妄作劳”,就是不要让身心过度劳累的意思。
?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内火太大就会耗血伤气(1)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或者身体燥热,大便干燥……这些症状只要有一到两种就表明你的身体上“火”了。那么 “上火”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是因为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比如风热感冒;二是我们体内阴阳失调而引起的“上火”症状。作为都市小女人,我们要经常面临快节奏的生活,竞争的压力,这些都会引发我们身体的代谢紊乱,让我们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上火”。 上火不仅伤神,更伤气血。
其实,我们的人体本身是有火的,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当然,身体内的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像我们的体温,维持在37度左右的是比较适宜的,过高或过低,人体都会感觉不舒服。同样,如果火过亢,人也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中医把超过正常范围的火称为邪火。邪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但是阳过亢就显示为实火。另一种情况,阳是正常的,阴偏少,显得阳过亢,这样就表现为虚火。
?
找到身体的起火点
人体“上火”的机理常常是脏腑的阴阳平衡被打破,首先表现为五脏六腑有“火”。常见的有心火、肝火、胃火、肺火。
心火
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的主宰,心火是温暖全身的主要热量内源。但是如果心火太旺,便会出现心烦、心悸、失眠、口舌生疮、小便赤黄等症状。莲子汤是最好的清心火的良方。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体质寒性比较大的姐妹,要注意不能过量喝这个汤,因为莲心性寒,会加重体内的寒气。
肝火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如果我们不会控制情绪,遇事心烦易怒,就会导致肝郁气滞引发肝火上炎。会有头痛头晕、口苦咽干、小便黄,舌红苔黄,口渴爱喝水、脉弦等症状,特别是舌红苔黄、脉弦数的症状就可以断定为肝火旺。
胃火
由于饮食不节,嗜酒、过食肥甘辛辣厚味,形成“食积”,生热化“火”,使胃火炽盛。表现为胃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龈肿痛等。
肺火
产生肺火的原因,或因气候骤然变化,身体不能适应;或由于劳倦过度,消耗了超量的体内*,从而引发肺火亢奋,这在老年群体中是比较多见的。其表现主要是呼吸气粗、高热烦渴、咳吐稠痰,甚至痰中带血。
中医讲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上火“一方面是因为阴虚所致,一方面又反过来进一步损耗我们的阴,而阴是我们人体的生命之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津、阴和精。“津”浓度小,流动性大,如汗液、唾液等。它好比最外面的保护层,既容易损失,也容易补充。例如,人们夏天活动出汗,就会口渴,这其实就是轻度的“上火”,是因为 “津”缺少所致,喝些水就可以补充过来。然而,真正需要治疗的其实是“阴”的缺少所导致的上火。有些人频频上火,而治疗效果又很差,其原因就在于“阴”的缺失。“上火”如果治疗不及时,或频频反复上火,就会损伤到人体的最核心的*部分——“精”。“精”与人体的免疫力、抗病能力等密切相关,如果“精”受到损伤,则频频发生的不仅仅是上火,还有诸如感染性疾病、肾炎、癌症等也会相继而至。 所以,中医治疗“上火”关键的一环是“滋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内火太大就会耗血伤气(2)
不上火的生活方式
上火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体内的火就不会成为“邪火”,就更能轻松地远离“邪火”的困扰。
多补充水分
常喝温水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比如祛除体内燥热,减少细菌菌落的生长。所以常待在空调房的姐妹们,无论冬夏都要每天喝上1300毫升水才行,夏天流汗时更要多喝。“上火”时也适合喝柠檬水,多吃柑橘类等酸味的水果。体质燥热的姐妹,也可多喝舒缓茶饮,例如薄荷、苦茶、*、金银花等花草茶。
按时作息
很多彻夜狂欢或通宵赶工的人,第二天都会觉得特别劳累,口气也特别污浊,甚至浑身乏力,这都是“上火”的表现。其实,睡眠不足是导致“上火”的重要原因,因此,按时作息是预防“上火”的重要办法。另外,经常到户外运动、踏青,多流汗,提升体内废物代谢的速率,人就会比较清爽舒服,就会减少上火。
多吃清淡食物
一旦吃了辣椒、大葱或煎炸食品,或遇到好吃的大快朵颐之后,我们就要考虑如何面对“火气”的骚扰了。注意养生的人往往最先关注的就是饮食营养均衡、清淡,即尽量做到肉、蛋、奶、蔬菜均衡摄入,不要暴饮暴食,因为食物积在胃肠道也容易使人“上火”。 冬末春初,是人体各脏器“火证”的多发季节,这个时候在饮食上尤其要注意,这个我们在后面会详细提到。
保持乐观情绪
无论是哪种器官出现的“火”症,都和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气焦虑容易引发肝火,压抑愁苦会生肺火……所以,姐妹们更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小心因为情绪问题使身体亮红灯。
?
《本草纲目》中的清热祛火英雄谱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多篇关于“祛火”植物的介绍,在这里介绍一二,姐妹们可以从中取取祛火养颜经。
萝卜驱邪热气
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萝卜极力推荐,主张每餐必食,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驱邪热气”。
为什么李时珍这么推崇萝卜……古人的饮食完全是靠天吃饭,不像现代人,能随时吃到这么多反季的寒凉蔬菜和水果,而且当时科技不发达,体力劳动较多,易产生内热,而萝卜顺气、理气、消内热的作用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比用清热、解毒、败火的药物对身体的伤害要小得多。
冬天更应该多吃萝卜,因为人们在冬天里的饮食多以温热为主,易上火,而萝卜特有的消食、化瘀、理气的作用能消解食物的火性,同时又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但吃萝卜也有要注意的地方。在现代社会里,大量降温设施的运用,各种寒凉食物的长年食用,使人们体内的寒湿特别重,如果过量吃萝卜,对身体的作用就是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而且萝卜有顺气排气的功能,所以气虚的人也不能长期吃萝卜。
金银花解毒消火
金银花,又叫银花,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早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称其“凌冬不凋”。
据《本草纲目》记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治肿毒”。多用于清热解毒凉血,亦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对外感风热引起的身热头痛、心烦少寐、神昏舌绛、咽干口燥等都有一定作用。还可以凉血止痢,对热毒痢疾、下痢脓血、湿温阻喉、咽喉肿痛等有解毒止痢凉血利咽之效。
草莓能补血祛火
《本草纲目》中记载,草莓可以润肺、健脾、补血、去火,对老人、孩子和体虚者而言,是滋补的佳品。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因为它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宜春季养生食用,所以被营养学家誉为是“春季第一果”。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心是气血之头:养颜先养心(1)
?
第一节 面色憔悴是心脏受了委屈
如果我们把身体看做是一个国家,那么心脏就是皇帝,心脏掌控着一个人的精神活动和体内的气血运行。然而,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减少的睡眠、很少运动的身体……无一不在伤害我们的心脏。而一旦心脏受了委屈,累及的不单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面子。
《黄帝内经》认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的说法,即心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从而将营养物质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