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生死狙击线 >

第9部分

生死狙击线-第9部分

小说: 生死狙击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他随手拿起笔记本翻了几页,全是奇怪的符号,可能是敌人的密码本,带回去拿去我军的情报部门,说不定就是大功一件,呵呵,张大少顺手也放入囊内。

  有突击队员爬上高高的楼顶,一把扯下旗杆上的狗皮膏药旗,几把撕成月经带,有放在地上用脏兮兮的鞋帮子猛踹几下,这才恨恨的扔进火堆里烧成灰,然后把准备好*装上。

  后方阵地上的国军看见高高的楼顶上猎猎飘扬的民国国旗,兴奋的大喊大叫,纷纷从战壕里潮水般的涌了上来,这帮兄弟们浴血攻击了三天,死伤惨重都没攻下这个碉堡,而眼下只用了区区三十人加三辆战车就拿下了,他们怎能不激动。

  张大少刚这时刚从碉堡内出来,组织防御,防止敌人反扑。他发现前面有一群国军过来了,为首的是一个长官模样的人,此人胸前的符号赫然是一圈红边。在他的领子上,是两块发亮的金板,每块金板上,都有一颗三角形的小金星,在八月的阳光里一闪一闪的。

  当初张大少花钱买官的时候,他的本家叔叔——那个胖乎乎的眼镜上校跟他讲过,在部队上要“见红就立正”,这他倒是一直记着的。

  当时国民革命军军服的左胸上都有一块胸章,官兵们把它称之为“符号”。“符号”的内容包括军衔标志、姓名、部队番号、兵种、官衔、职务、佩用年度等等。“符号”的大小一般是长9厘米、宽7厘米,周围有一圈宽约厘米的边框。边框的颜色:将官红色、校官黄色、尉官蓝色、士兵白色。

  张大少认识此人正是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第一旅旅长周振强少将,他不敢怠慢,赶紧给这个少将立正敬礼。

  周振强是认识不学无术的张大少的,他一向鄙视这样的败类,当他听闻张大少居然击毙德国王牌狙击手,死里逃生回国,而且连家都不回,主动要求参战,现在更是毙敌十余名,率领突击队攻破了这个防御坚固的碉堡,他感到不可思议,于是,特意跑到前方证实下,直到他看到碉堡上空飘扬的*,这才敢相信了。

  周振强上下打量一下这名少尉,大约二十岁的年纪,高挑个子,身材有点消瘦但却结实。白净的脸庞上,怎么看也像是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但他仔细发现,此人眼神里却异常犀利,却透着一股干练与机敏。

  “好小子,今年多大了?”

  “报告长官,二十。”

  “以前打过仗?”

  “没有!”

  “听说你在德国留过学?”

  “嘿嘿……”张大少自己都不好意思,他在德国基本啥有用的知识都没学到,当然狙击战术除外。

  ““听说你的家境很好,为什么主动要求参战?”

  “报告长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小日本都欺负到咱家门口了,热血军人当精忠报国!”

  “好个精忠报国!国家有如此青年,国之大幸!”

  “长官过奖,对了我有东西上交。”张大少把从鬼子军官身上搜来的那张军用地图和文件,交给了周振强。

  “这是什么东西?”旁边的参谋长邱清泉上校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眼里满是笑意:

  “好小子!你弄到的这些东西,顶得上一个师的人马!”

  周振强当即下令,将少尉张大即日起晋升为中尉,另外发奖金一百块大洋,其余的突击队员亦论功行赏。

第21章 狩猎者
张大少上缴的军事文件十分重要,那是日军的军事部署以及作战计划。

  目前日军的兵力部署是:大川内传七少将的上海特别陆战队,此时仅有6个大队,加上其它部队共为4000多人,主要集中在虹口和杨树浦,背靠黄浦江,其阵地以汇山码头为起点,沿吴淞路、北四川路、江湾路,以迄虹口公园及其附近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形成一条“长蛇”;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楼为首、汇山码头为尾,而位于军工路的公大纱厂,则为其外线的主要军事基点。开战前夕,日军除在上述阵地加强工事外,还出动部分兵力扩大了外围阵地,并在虹口公园、公大纱厂、日本海军操场、海军俱乐部、精版印刷厂、泰康面粉厂以及百老汇路(今大名路)等几条街道构筑临时据点和的街垒。

  另外,根据密电处的破译的日军密码得知,日军将增派援军,在江浙沿海登陆。

  这表明日军已有所准备,原计划奇袭已经不可能,必须调整部署,但是此时国军只有2个师,进攻力不足,而拖延时间也只会增加进攻的难度,因此,国防部高层正改变战术,集结优势兵力迅猛消灭顽抗的陆战队,最后老蒋决定对上海日军立刻全面进攻,不许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防守公大纱厂的敌军是日本上海陆战队第5大队,附山炮4门,配属轻坦克1辆、装甲车2辆、重机枪车3辆,防守公大纱厂及沪江大学经胡宅至天宝路一线。

  我国空军出动轰炸机,以战斗机掩护下,轰炸了敌陆战队司令部和吴淞口的军舰实施轰炸,敌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该舰被重创。2个炮团和榴弹炮营也开始实施炮击。炮击虽然猛烈,可是国军的步炮战术落后,基本上属于盲射,对日军防御工事效果不大。炮击结束我军发动攻击,

  国军精锐第88师262旅攻下了持志大学,五洲公墓和宝山桥,却被阻于敌司令部前,当天262旅在攻下粤东女校时设在持志大学的旅部被炮弹击中,旅长黄梅兴少将以身殉国!旅部参谋主任中校邓洸和通信排32名官兵全部牺牲,无一幸存!

  原来日本人在火线前沿安排了炮兵观察员,他们从国军身上的军衔标志判断出262旅的旅部驻地,日本人的火炮马上就打过来了,鬼子的炮打得很准,一炮试射之后,第二炮就直接命中了目标。旅部来不及撤离,32名弟兄就这样完了。

  此时教导队在公大纱厂猛攻,张大少得知这一噩耗后,立即向上峰建议,前线军官必须摘掉佩带的明显的军衔标志,不要向军官行礼,军官们也不应该凸显自己的领导形象。同时,他再次主动请战,渗透到敌军阵地,狙杀日本人的炮兵观察员,甚至是其高级军官。

  张大少精心准备了一下,白天他仔细观察狙击阵地,描绘进攻/撤退路线,黎明的时候,他悄悄渗入敌人阵地,静静的潜伏在一栋被炸毁的工厂大楼里,他披着一块灰褐色的棉布披风,脸上涂抹了黑色的煤灰,一支笔直修长的毛瑟98K狙击步枪,也被他缠满了棕灰色的布条。这种装扮,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是他精心的伪装。

  张大少的狙击点是五楼的阳台,那个阳台被炸了小洞,那是天然的射击孔,因此他不必将枪管伸到外面,即使他开枪射击,敌人也看不见有烟雾和火光。

  这是绝佳狙击地点,居高临下,地形复杂。这座高耸的大楼,靠近敌军一侧。绝对是个理想的伏击点,大楼正面就是日本人的阵地,两边不远都是河流。这座大楼像一道天然的关隘,扼守着敌人的唯一出入口,敌人若想渗透进我军阵地,非得从这座峡谷经过。但是小山丘离敌人阵地太近,张大少单枪匹马,深入敌后,一旦暴露自己的位置,就会遭到敌人的炮火覆盖,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个未知数。

第22章 守候
这时天空开始下雨了,天地之间到处是水雾氤氲,细雨蒙蒙的烟雨,飘飘洒洒的漫天飞舞着。战场上很寂静,远处的日军阵地,偶尔传来一俩声“轰隆隆”的炮声,冲天的泥土和硝烟吞噬着战友鲜活的生命。

  张大少一动不动在阳台上潜伏了四个多小时,冰冷的雨滴慢慢渗透进那层单薄的棉布布,他感到一阵冰凉,不自主的打了个寒噤,他裹紧了身上的披风。

  此刻,他的头发上结了许多晶莹的小水珠,水滴从他坚毅英武的脸庞上悄悄滑落,他不揩,也不摇头抖落它,而是拼命眨着眼睛,以防水滴影响他的视野。

  张大少用小型军用望远镜仔细窥查着远处的街巷、码头、教堂……他冷酷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前方,充满了愤怒和仇恨,犀利如鹰的眸子里,投射出杀戮的欲望,这种杀气腾腾的气势让人胆寒。他右手握紧了那支心爱的毛瑟狙击步枪,食指搭在冰冷的扳机上,正微微颤抖,不知道是因为寒冷还是激动。

  他现在唯一想的就是报仇,杀光狗日的日本小鬼子,狠狠的将子弹爆裂他们的狗头,一切的杀戮欲望,只是发泄他心底的强烈仇恨。

  瓢泼的雨仿佛越来越密集了,张大少用手掌擦了擦被雨水弄花的望远镜片,眼睛透过网状的雨线,能模糊的看到,远处的黑黝黝的的码头上,鬼鬼祟祟的钻出几点黑影,像猴子般的跳跃前进。

  “好你个小日本,你终于来了!”张大少顿时激动起来,拿望远镜的手有些颤抖,他打起十二分精神去观察从那几个仿佛从地域冒出来的幽灵,高倍镜像内,几个戴着钢盔的日本兵隐约可见,他们正像耗子一样蠕动着。

  张大少朝小日本狠狠地吐了口唾沫,他冷冷的默念道:“来吧!小鬼子们,再靠近点吧!大爷我等候多时了!”

  鬼子兵在码头滩地齐腰高的芦苇丛里快速的穿梭,张大少收起望远镜,据好狙击步枪,把右眼贴上光学狙击镜,熟练的旋转开启狙击镜的按纽,调校好焦距,急切的朝目标瞄去,开始搜索敌人的方位。这一套动作下来,他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比常人快的多,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时间的宝贵,对于一个狙击手而言,时间尤为重要,狙击手从瞄准目标,到子弹从枪膛射入人体,只需区区零点几秒的时间。而这种席位的时间差距,对普通士兵来说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对狙手手来讲,却是生死时速。

  码头出口处,是一块沙地,是宽三十来米、纵深两百来米的开阔地带,地表泥泞不堪,有很多弹坑,积满了雨水,敌人只要穿过着这片开阔地,狡猾阴险的鬼子就会像幽灵一样渗透到我军阵地,为他们的炮兵指示射击的坐标,用国军将士们的鲜血去换取升官发财的机遇。

  敌人果然愈来愈近来,有四个鬼子兵组成的特工小队,背负着作战装备,鱼贯地穿梭前进。为首的家伙好像扛着一副带三脚架的观测镜,后面还有三个跟班的。他们是鬼子的炮兵前沿观察员,其兵种性质属于炮兵观察员,这是一种专业侦察兵,因为是他们是直接为炮兵服务的,他们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那就是为炮兵矫正弹着点,炮兵观察员很少自己来执行任务,由于其任务的特殊和身处环境的险恶,一般都是由步兵侦察兵来配合完成,步兵侦察兵通常要给他们当向导、当警卫。因此,后面那几个跟班绝对是身经百战的鬼子兵,他们手上一定粘满了中国人的鲜血,张大少心想,对付这种老练的鬼子,一定得小心。

  没有装备光学瞄准器的步枪有效射程一般在二、三百米左右,而张大少的毛瑟狙击步枪有效射程是1000米,现在用它来对付几百米的敌人,火力上绰绰有余。

  但张大少不敢让敌人放的再近了,生怕距离太近,自己也会暴露在敌人的有效射程,威胁自己的生命,他开始下定决心射杀敌人了。

  这些个小鬼子明显是老兵,他们一边不断变换跳跃的速度,一边东张西望观察危险的地方,想要射中他并不容易。

  这时灰蒙蒙的天空变的更加暗淡,能见度很差,张大少十字型的瞄准线,牢牢套住了最前面位置的日本兵,因为他拿的是一支三八式步枪,而其他人都只佩带南部十四式垃圾手枪,所以,那个步枪手可能是神枪手,不能轻敌。

  张大少记得当初参加狙击集训时,汉密尔顿上校曾多次严肃的提醒年轻的狙击手们,无论何时何地,狙击手第一顺位的狙杀目标,永远是自己的同行,因为敌方狙击手是自己的最大威胁。所以,张大少毫不犹豫的选择首先狙杀那个步枪手。

  张大少用狙击镜片上的十子准线跟踪移动的目标,并且始终保持着相对静止状态,射击移动的目标物对所有的狙击手——不论是大师级的狙神还是刚通过认证的菜鸟——都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挑战,其间除了各种复杂的因素考量外,最难的还是时间的掌握和把握好提前量,提前量的把握,几乎没有科学规律可言,完全靠射手个人的手感。人眼视网膜底的残留影像的现象,可能会发现实际瞄准的位置只是一个残影,所以预置前量的击点射击也非常重要,扣扳机的那一刹那,有一个简单的但不可靠的公式可以计算何时为最佳时机:误差=目标移动速率*弹头飞行时间,这里所指的误差其实就是你实际的弹着点。张大少事先修正好了风向等自然因素带来的误差,现在只需等待最佳时机,一枪毙敌——一个总需要补枪的狙击手是活不长命的。 。。

第23章 一枪两命
张大少有些焦急起来,因为目标越跑越快了。他有些焦急起来,因为目标越跑越快了。

  就在这时,机遇来了,最前面的那个家伙不知是跑的太快还是地表太滑的缘故,哧溜一下,猛地摔了个饿狗吃屎,那支三八大盖被他甩到前面的弹坑里面。他慌张的跳进那个弹坑去检枪,然而,爬上来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小日本身材普遍矮小,想爬上一米多深的弹坑看来并不容易,几次失败的尝试后,他只好挺了下来,伸手向同伴求助。

  后面那个扛着三脚架观测镜的鬼子见状,赶紧向他跑靠近,去拉他。

  “上帝请赐予我力量,不要让恶魔逃脱正义的审判……”张大少习惯性的默念祷语。每次扣动狙击扳机的时候,他的嘴里都会默默念诵经文,并不是祈祷些什么,而是召唤一种感觉,一种可以和枪膛里的子弹交流的感觉,召唤它们去找寻找敌人的身体。

  弹坑里的敌人,只露出了光溜溜的钢盔,抓住这个千钧一发的空当,张大少果断击发了狙击步枪,“砰!……”一声轻脆的响声,并没在空气中回荡多久,就被繁密的雨水压制下来。

  当十字型准线与目标头部重叠的那一瞬间,张大少迅速的开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