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行 >

第6部分

中国行-第6部分

小说: 中国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葛先生介绍,北戴河、秦皇岛一带度假的黄金时间是从7月份开始到8月23日为止;目前气温偏低,正是山海关观光的最佳时间。按他的介绍,山海关粗略地转一下也得一天半时间。他家就住在山海关,方便第二天的观光,我们决定当天就住到山海关去。 

  山海关的老龙头是我国长城的滨海发源地;角山长城的遗址也可叹为观止;9门口长城并原始的地下隧道,据说就是当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地方。看来三处地方好像是一个也不能少,都得去转一下。当天下午我们就住进在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关城楼旁边的宾馆里,也已是下午5点钟了。让小葛先生先回去休息,我们自己进关城楼随意转了转,穿过天下第一关的关城东门,并登上了耸立在关城东门高大的城台上的、挂有“天下第一关”匾额的箭楼,向周边地区眺望一下,也算是点个卯,到此一游了。

  晚上6点多钟在周边转了转,散步,顺便想找一家饭馆就餐。意外地却发现,临街正对“天下第一关”关城楼的路段里,全是施工地段,有近一公里长,中间部分是道路和仿古的水泥牌坊,两旁则都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水泥预制仿古建筑。看来是要做足“天下第一关”的文章,为之造势,营造商机发展旅游业;据说这也是在迎奥运的响亮口号下的一项重大举措,用心良苦!我不知道当年“天下第一关”盛极一时的场面若何?现在虚拟的宏大场面有否有些失真?再就是人造的复古环境有何旅游和历史人文的价值可言!

  第二天早晨7点半钟,我们去了五佛山森林公园。这可是秦皇岛市近年来开发的新的4A级旅游景区,外地人还很少听说的。它确实很大,由长寿山景区、五佛文化景区、角山景区和燕塞湖景区等组成。一日游也只能是跑马观花般地草草转一下,蜻蜓点水而已。关键的是景区内各景点间的交通设施,配备和安排得很妥当。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就是xxx1995年8月12日题写的、刻在迎面山体上的“长寿山”三个大字,在山体下我们沿路向右,顺着登山石阶进入了长寿山景区。盘山步道内侧的山体上,雕刻了我国古代历代名医的雕像和反映他们事迹的立体浮雕,李时珍、张仲景、华佗、祖冲之等都各有自己专门的分区介绍。是否因为长寿与去病、妙手回春息息相关,因而专门装点了这一赋有历史人文内涵的系列雕塑;抑或历史的渊源,本身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意义,恕我见识浅薄,不得而知。雕像和浮雕栩栩如生,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们看得也很投入,但按照小葛的安排,长寿山景区并不在今日观光的范围内;同时也不清楚该景区的规模,怕耽误了时间的安排,转了一刻钟,就原路退回,向左去了悬阳洞。

  悬阳洞是一穿透式山洞,洞长117米,进口主洞高13米,宽14米,进深37米。穿过主洞,拾级而上,光线渐暗,以至于无;忽而豁然开朗,一片光明,如日高悬,乃山顶岩石节理发育,阳光折射巧入所致,因而得名。悬阳洞实为一地质地貌的景观,形成于燕山期花岗岩中,成洞的原因,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出洞后,山上的其他景点,就不再关顾,径直下山,乘坐电瓶车直奔五佛文化景区。这一段距离有10余公里长,其间还路过长寿山索道站,和一些别的新建成、或正在兴建中的佛教景点,以及一处观赏燕塞湖的停车点。车行的都是山间的盘山路,如果没有电瓶车的往返接送,五佛文化景区的观光怕就有点玄,无从谈起了。

  五佛文化景区完全是一个人工新开辟、建设中的佛教文化造景公园,工程浩大,据称要依山雕刻五尊高81米的大佛。全盘的规划应已完成,各项工程也在实施过程中。顺着进入景区的环山石阶路,盘曲可登上最高的9重天。每一重天的顶部都建有一座雕梁画栋的仿古亭榭,供游客歇脚、观赏景致。当然,沿途也会有一些半天然或天然的造景,使人们减少些攀援途中的单调和乏味。同时,在盘曲登上9重天顶峰的途中,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赏到5尊大佛佛法无边的慈眉善目。不过,这可应是数年后的景象了,现在还只能看到二尊大佛尚未完成的头像,大工程尚未开始呢;9重天的亭榭已基本完工,但油漆装修工程还正在施工中。我们登到三重天亭榭正在装修的施工现场,向周边地带了望了一下,就也下山去了。

  四川省乐山市依山旁水、高71米的乐山大佛,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的凌云山下,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像。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师发起建成,旨在为民祈福,消减水患。大佛开工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竣工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工期整整90年,可谓工程浩大了。即便今日中外游客光临至此,也无不对我国古代人坚强的毅力和高超的工艺水平深表敬佩。更兼其中相传海通法师不辞辛劳、广募善款后,曾有贪官污吏强行逼索,法师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造佛的善款,却活活地被这帮歹徒剜去了双目。他的这种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精神至今令人景仰。优美的自然环境,历史的渊源,再加上这感天动地的民间传说,使这积淀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古代文明的千年大佛,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并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名录。但五佛森林公园声势浩大的造佛工程,意义何在?它想要攀比、与之一争高下的不正是这尊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实际上,这是风马牛不相及、毫不相干的二件事情。一个是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一个是走进了误区的佛教文化!难道中国今天还要重蹈历史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复辙?值得深思!

  走出五佛文化景区,再乘电瓶车返回悬阳洞附近的长寿山索道站。由长寿山索道站乘索道到角山1号站;再步行到角山2号站乘索道到燕塞湖站,不出站,又由燕塞湖站返回角山2号站。这次乘索道,主要是从空中观赏燕塞湖水库的景致,并无他图;当然,燕塞湖站周边还有其他的景点,不过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不再逗留了。燕塞湖是一座夹在周边小山包中间的天然人工水库,从索道缆车里俯瞰下去,青山绿水,自然风光还是不错的,但水面不很开阔,水势不大,蓄水量不足,湖岸依山体的走势有些曲折变化,如此而已。

  从角山2号站出来,我们就步行直接去了角山长城。依山势迤逦而造的角山长城,目前保留并修复供观赏用的这一段,城楼和城台肯定比第下第一关的要低矮和狭窄多了,纯粹是当年供将士们戍边之用的。我们从外围绕到角山城楼的脚下,由贴城墙而建的登城铁梯爬上城楼(这肯定是现在为观光客设计的简易梯子),再由城楼走上城台,沿城台一直走下长城。当然,沿途是一面观光,一面拍照,也用了近二个小时的时间。城墙是依山势而建的,因此城台都很陡,徒步行走都有些费力,当年戍边将士的辛劳可想而知。漫长的万里长城,既是一项举世无双、可歌可泣的壮举,但当年也定然是一项可想而知劳命伤财、苦不堪言的劳役。历史的画卷翻过了沉痛、伤心的一页,掩埋的白骨堆已成过去,往日的伤悲也已淡然,却留下了可以永垂史册的历史遗迹——万里长城。

  出角山长城已是下午4时了。以后,又去参观了九门口长城和长城下面的一条鲜为人知的长1027米,内设30个洞室的明长城隧道。这已是为看长城而参观了,并无深意;或许日后知识面拓广些,又会发现些新的内涵也未可知。

  第三天上午,我们去游览了老龙头——举世闻名的长城入海处,并且乘汽艇一扫而过,观光了秦皇岛港区。说实话,未来山海关之前,我还真不晓得“老龙头”这一景。人们把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称做“老龙头”,就是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它的入海部分,就宛如这条巨龙在引颈戏水。“老龙头”是长城之首,不过这一段长城已不是秦始皇年代修筑的长城了;山海关一带的长城,大体上都是明朝年间为了防御女真族和蒙古族对边境的骚扰而修筑的。先是明洪武年间(1368…1398),大将军徐达奉命修筑长城;以后,1579年戚继光才修建了这座入海石城,即“老龙头”。

  伸入渤海的这段长城,筑于渤海之滨,伏在燕山支脉松岭高地之上,长674米,墙体沿海岸线自然弯曲延伸。当年建造时的艰难可想而知,其中不乏许多感人的民间传说,虽未必可信,但传为佳话,为“老龙头”凭添了不少神奇的色彩。据称“老龙头”素来享有“中华之魂”的盛誉,以其海滨长城的独特风貌,为万里长城中之一绝。

  参观完“老龙头”,山海关之行就圆满结束了。

  由此看来,万里长城并非仅是秦朝的产物和遗迹;而是起自秦朝,以后历代不断修建拓长的结果。一句话,历代用以保家卫国的一项措施和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从清朝开始,就有些淡化了长城的功能;现在,则只是可供观赏的古代遗迹。强大的人民军队才是护卫国家的钢铁长城!

  
  2007年8月7日(星期二)。 最好的txt下载网

玉兰花
玉 兰 花 

  白玉兰,又名玉树、迎春花、应春花、望春花、玉堂春,简称玉兰。它属木兰科木兰属,品种繁多,品类较高雅,同属植物有约90种之多。原产地东亚及北美;中国约产30余种,分落叶和长青二类,均为优美观花树木。它花开九瓣,因其花色洁白如玉,并有兰蕙般芬芳的香味而得名。

  我对它产生兴趣,纯属偶然,完全是环境造成的。自从2001年入住梅花山庄以来,小区的绿化和花木,我很少关注。因为,我没有晚上饭后百步走的习惯;一般,回家后宽衣,就“躲进小楼成一统”,不愿再更衣出门了。照理说,小区的绿化环境是堪称上乘的,饭后在月光下散散步,“园日涉以成趣”,是有益健康的。不过,每次去小区北门外的苏果超市购物,就总得由邻近南门的住处,横穿小区内南北向的便道。小区的纵横便道二旁栽有约200株白玉兰,移栽的树龄,长的已有20年了,树高参差不齐,大多在5至8米的范围;最短的一批,就在我家面西的书房窗外、小区最后一期名为“湖畔之星”的高层楼群的花园里,也已有5年多树龄了。“近水楼台”的这批玉兰花树,我可是看着它们移栽过来,并渐渐成活长大起来的。总计20株,只存活了17株,树干也都有4、5米高了。

  白玉兰的移栽似乎很不易:移栽过来的树木一般都有3、4米高了,它移栽后的生长适应期就得约2、3年的时间。我们小区的玉兰花树是一种常青乔木,它准确的花名是叫广玉兰,或是荷花玉兰,原产北美,引进我国已近百年,长江流域一带广为栽培。常青乔木花树的叶子是不会经冬而凋谢的,但不易的自然规律——新陈代谢的过程依然是不变而且存在的:即叶片的萎落不由季节的更迭来决定,但生命的周期总是有限的,终将要萎落尘土化为泥的。

  今年2月22日去南京梅花山观赏春梅的时候,看到在由梅花谷公园通往梅花山的人行道上,两旁栽有两排落叶乔木的白玉兰。它们伸向天空光秃秃的树枝上缀满了蚕蛹般大小的花苞,花未绽放前花萼是淡棕黄色的;绽苞欲放、呈露出的花瓣雪白雪白,煞是好看;其中有一棵树,树上的花大多绽苞露白,但犹未放,一片雪白的锥形花朵悬挂在空中,给人一种冰清玉洁感觉,尘虑顿消,很是舒心。这种花也有紫色的,则叫紫玉兰。因为是去赏春梅,途径而已,并未过多地关注此花。

  以后,我就比较注意观察我家邻近的这17株广玉兰花树了。4月下旬,就可见树梢上有些淡绿色的尖椎形苞状物出现,我满心欢喜以为玉兰花要开花了。可盼星星、盼月亮,却总是不见白玉兰花的踪影!原来,这是玉兰花树新近长出来的绿叶,起初卷缩起来酷似一个花苞,不过瘦削、单薄些,以后,长长了些再舒展开来就成了一片或是几片叶子。5月中旬,玉兰花的花苞出现了,对比之下,它饱满得多了,锥形的花萼呈淡棕黄色。花苞的中部逐渐胀大起来,变得像一个小型25瓦球形灯泡大小的时候,树梢上但见一朵雪白、酷似莲花的花蕾矗立在那儿;以后,再长大些,绽放开来,酷似袖珍的宫廷荷花,不过更洁白、娇艳些:不似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而是空灵剔透得多,上不触天、下不着地。

  起初,仅一棵树上开出了一、二朵花,偌大的一片树顶上亭亭若盖的树叶间上就见一、二朵雪白的玉兰花,似乎很不成气候,不似春梅的满树怒放,不过,因为每一朵长在树梢上的玉兰花都比较大,它初蕾,绽放的过程有十多天之长,就比较引人注目。尤其是,当雪白雪白的球形花蕾,花瓣略微舒展时,酷似一朵睡莲,它顾影自怜,不时变换一下风姿,深得人们的垂爱,不过它洁白如雪,比睡莲更美丽;数日后,它满开绽放成一朵悬空、轻盈的花朵,花冠展开成12公分大小的圆盘状,酷似荷花、胜似荷花的美好形象是如此的雅致、美丽,真可称为是花中仙子了;而且,视气候的差异,娇艳绽放的玉兰花朵,可在空中持续3、5天,保持它无比美丽的姣好形象,很有观赏的价值。

  5月下旬花多了些,每棵树上都可看见几朵。要是清晨或是傍晚,从我二楼半书房的西窗或是南面的阳台上居高临下或不如说是平视过去,视野就比在园子里看时开阔多了,可以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但见每棵树半圆形顶盖的绿色叶片上星星点点地朝天托起几朵绽放姿态各异的花仙子,洁白无瑕、姣好美丽,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舒适感觉,很是舒坦。

  每天早晨7点钟,临上班前,我都会围着在这17棵广玉兰树周围转悠约20分钟,观察有无新的花苞出现,同时也赏玩这绽放中花仙子的花开花谢。在行走中,有时站停在几朵绽放的玉兰花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