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百万宝贝计划 >

第6部分

百万宝贝计划-第6部分

小说: 百万宝贝计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健康富有:健康的身体,喜欢户外运动,乐于付出劳力;
  财富富有:正确认识金钱价值、能够对抗物质诱惑、获得心灵满足。
  我觉得,金钱伴随着责任,财商培养更要跳出单纯教导孩子理财知识的思维模式,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职业观,在理财性格养成的黄金期,就为孩子种下“致富基因”。
  “Super B”现象
  自瓜瓜出生后,我发现一个现象:这一代父母比上一代父母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金钱培育孩子的才艺、智能甚至潜能,但为何现在教育却出现一个潜在的危机,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厌学、不喜欢念书、不喜欢写作业?
  孩子有这样的感受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多数家长迫于工作压力,又希望孩子有能力,即便在放学后、寒暑假时,也要把孩子送往各种才艺班、补习班学习。更有一些父母,错把关心功课、分数、学业认为是建立亲子关系的最好方式。
  写到此,我心中不免升起一丝疑惑,到底我们生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求学业、求功名吗?
  我们生养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建立成熟稳定的健全人格,让他将来有创造力、思考力,能够自我肯定,并以成熟丰厚的内在涵养为人处世。
  每个父母都该重新思考目前教育孩子的方式及观念是否恰当。'
  家长应设立合理的教育目标。在人的一生中,人格、能力、习惯养成的重要程度,远在学习能力之上。
  真正的成功者,并不在学校的讲堂上,也不以学历定输赢;真正的成功者,绝不是知识面狭窄的书虫,也不是应试教育的优胜者,更不是温室中的花朵。
  1989 年国庆节,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了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毕业十几年,同学们已是意气风发,在各自的岗位上大展宏图。他们统计,在来此聚会的32 名同学当中,有3 名工程师,2 名副教授,2 名“局级”干部,3 名“副局级”干部,4名公司经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论大家有多大的成长和进步都无须大惊小怪。但是,周武在这次聚会中还惊异地发现,这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多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

二、造就心灵“富小孩”(2)
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
  这个现象引发了周武的好奇心,他开始追踪毕业班学生。经过10 年时间针对151 名学生的追踪调查,周武发现,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种动态变化中,小学的好学生随着年级升高,出现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5 名,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占43% ;相反,小学时排在7~15 名的学生,在进入初中、高中后,名次往前移的比例竟占%。
  于是周武提出所谓“Super B”现象:第10 名左右的学生,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未来的事业上崭露头角,出人头地。这里所指的“Super B”,并非刚刚好第10 名的学生,而是指成绩中庸的学生。根据周武解释,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至于名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父母、老师过分关注,过分强化学科成绩,反而压抑了潜能和学习自主性。
  年前,父母希望孩子能学得一技之长,然后靠一技之长走遍天下,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多重复操作的工作都已经被机器取代了。留给人类做的事情, 往往是变化多端或是令人惊讶的事情,这需要拥有能够适应变化的智慧。学习的态度,才是求学的基本。父母不该是培养孩子成为第一名,而应该是培养孩子成为学习目标导向的人,这才是给孩子一辈子的礼物。
  哈佛大学教育改变领导小组召集人东尼? 华格纳也指出,如今学校所教的、考的,跟21 世纪职场最需要的能力存在巨大的裂痕。如何改变,牵动着全球每个孩子未来的成就与命运。在华格纳看来,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口语与写作沟通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三大基本能力,而不再是阅读、写作、算术。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道:“过去,大人会对孩子说:‘吃完你的晚饭,因为印度和中国的孩子还在挨饿。而如今,我会对我的女儿说:‘做好你的功课,因为印度和中国的孩子将要和你抢工作。’”
  全球化,最根本的改变是构建了一个全球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可以变成例行公事的工作,最后都将流到劳动力最低廉的地方。
  20 世纪是制造经济的时代,阅读、写作、算术是最关键的能力,尽管今天仍然需要这些技能,但在21 世纪,附加价值最高的工作是创新。创新除了要求有基本能力外,还要有思考和解决问题、合作和沟通的能力。而这些,即使在最顶尖的学校里也都没教。
  哪怕是学习阅读和写字,学生们学会阅读后,是否也学会了从阅读中自我学习?他们是否了解阅读是一项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一个为了通过考试、拿高分的技巧?写作也一样,学生是为了拿到好成绩才学怎么写,还是为了表达自我、解释事物和提问?
  学校也不重视“问对问题”的能力,重视的只是有没有答出标准答案。
  作为身在职场的父母,我们都明白,职场需要的是“吸引他人进行一场有深度的对话”的能力。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团队工作,公司里人人都必须知道如何与他人合作、吸引客户参与讨论、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但我们在学校里很少看到深度对话,或一群人合作解决问题。

二、造就心灵“富小孩”(3)
在我看来,当孩子从学校回到家,父母应问的不是“你今天考了几分?”而是“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今天又有什么新东西让你感到好奇了?”父母应该支持孩子好奇心和兴趣的发展、探索的能力,这些才是成为心灵“富小孩”的关键。
  在21 世纪,若不懂如何批判性思维、不懂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和他人合作,那么就算你有很多证书、高学历,21 世纪的职场也不会有你的位置。你的饭碗会被那些薪酬更低、更善于做机械性工作的人端走。而父母应做的是,培养自己的小孩具备批判性思维、有效沟通、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7大职场能力,你的孩子具备几种?
  1.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问对问题,是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你不再只是跟这栋楼的人工作,而是跟不同国家、领域、文化的人合作,过去的权威式领导已越来越不管用。
  3.灵活与适应力:今天的工作未来可能不存在,必须终身学习,持续接收新信息、新形势,随时应变,因为未来世界不跟学校考试一样有标准答案。
  4.主动进取和创业的精神:不愿意尝试就输了,你必须主动并富有创造力,不断找寻新机会、点子、策略、不断创新。
  5.口语和文字沟通能力:你要有60 秒就可以说服领导或客户接受你的提案,使他可以从这60 秒的会面中带走东西的能力。
  6.评估和分析数据能力:信息瞬息万变,你必须有能力通过多元渠道获得信息,并分析、检证这些信息,而批判性思维是基础。
  7.好奇心与想象力:企业要的不只是聪明人,更是懂得问出好问题、追根究底、对世界好奇的人,因为好奇和追根究底会回答很多重要的问题。
  财商小贴士
  当你把所有时间放在考试上时,你的一辈子就会被糟蹋掉。21 世纪的孩子应属于“ 学习目标导向”的人: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充满学习兴趣,选择有挑战
  性的工作,并且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不要设计孩子的未来
  中国父母在帮孩子进行职业规划时,很容易陷入另一个极端,即设计孩子的未来。
  你的孩子一定会常常问你:“我长大后做什么好呢?”作为父母,在回答教师、医生、工程师,乃至CEO 之余,你还该如何回答?
  曾有“第一神童”之称的宁铂,2 岁半时能够背诵30 多首毛泽东诗词,3 岁能数100 个数,4 岁学会400 多个中文字,5 岁上学,6 岁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 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13 岁与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下围棋连赢两盘,遂被称为“神童”。中国科技大学还专门为包括宁铂在内的多名神童成立天才儿童少年班,但坎坷的命运从此笼罩在他们身上。
  宁铂入校后并不愉快。他被迫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天文学,而学习当时热门的理论物理。“神童”这顶帽子太大,他被安排着不断见媒体、见领导人。当遇到一点挫折时,周围的指责声又接连而来:“宁铂已经不行了”……他过分害怕失败,而这一切,都是社会给他的。
  如今,昔日的“第一神童”已出家为僧,宁铂痛恨当年的错误。他曾表示,绝不应该设计孩子的未来,应任其自由发展,哪怕最终只能做个普通人。
  的确,教师、医生、工程师,乃至CEO,这些不过是父母的愿望,孩子的愿望则更单纯,可能是驯兽师,可能是花店老板,可能是火车司机……孩子的理想,远比父母想象的美好,而如果他们能按自己的兴趣去努力,一样会书写成功的人生。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造就心灵“富小孩”(4)
记得小时候看三毛的《拾荒梦》时,就对三毛的童年理想印象极深:
  小小的我捧了簿子大声朗读起来。“我的志愿——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做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这……”老师画了个大红叉,当然又丢下来叫重写。结果我只好胡乱写着:“我长大要做医生,拯救天下万民……”老师看了十分感动,批了个“甲”,并且说:“这才是一个有理想、不辜负父母期望的志愿。”
  孩子的世界充满童真,面对孩子对职业的询问,父母往往只能回答“钱赚得多啊”,然后就哑口无言。父母对孩子有着很多的期望,但不应强行规划孩子的职业。父母要多提供孩子探索和体验信息的机会,让孩子定下属于自己的梦想。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看《哆啦A 梦》,陶醉在时空门、竹蜻蜓的世界里。大雄这个名字,据大雄的爸爸亲自解释,是“健康地长大成人,其中还包含无限发展的愿望”的意思。但看过动画片的人,都知道大雄爸爸的心愿并未能实现。
  大雄性格懒散,做事只有3 分钟热情;不肯读书,上课不专心,总是睡觉做白日梦,测验平均每5 次就得一次0分。运动很差,赛跑经常得倒数第一,打棒球又经常犯错,笨嘴笨舌,经常惹怒胖虎。大雄每天都会碰到很多倒霉的事。他不顺心时只管大哭,哀求哆啦A 梦帮忙,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孩子。他总有办法令哆啦A 梦借出他的法宝相助。可是有时他一得到法宝便去捉弄别人,结果害人害己。
  总之,大雄是个缺点很多的孩子,在大人心目中,静香、小夫要可爱、有出息得多。
  有了瓜瓜后,我突然领悟到,这部动画其实是给父母们一个忠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大雄虽然缺点很多,但他的优点是擅长翻绳和射击,心地非常善良,十分喜爱动植物。他收养被遗弃的猫狗,曾经还照顾过蒲公英。最重要的是,大雄有哆啦A 梦和许多真挚的朋友,这才是人生中最幸福、最幸运的。
  而第二个启示是: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孩子的未来和梦想。在哆啦A 梦从未来到现代之前,大雄一生中没做过一件成功的事情:读书不行,老考0 分,大学入学失败,毕业后没人聘请他,最后自己做生意,却不幸遇上大火,导致后来家族的中落,还娶了胖虎的妹妹为妻。而后来在哆啦A 梦的帮助下,妻子变成了静香,而职业也变为环境保护局的自然调查员。
  大雄人生路径的改变,并不是因为父母或哆啦A 梦的帮助,而是大雄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按自己的兴趣去努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大雄十分喜爱动植物),从而书写了成功的人生。
  父母们都知道,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在感受快乐的同时,成功也随之到来。在为孩子规划人生时,一定得考虑到孩子的兴趣。
  在我看来,父母在帮孩子进行职业规划和不要设计孩子的未来之间必须取得平衡,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尊重孩子,尊重他与生俱来的性格、能力和兴趣,如果孩子不喜欢弹琴,你不要逼着他弹琴;另一方面,要结合社会实际,把孩子的个人成长跟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
  如今有很多家长,怀着极大的希望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但抱怨接踵而至:花了那么多钱给他买了钢琴,还没弹出名堂就不喜欢了,真是个没耐心的孩子,将来会有什么出息?!类似这样的牢骚和抱怨,请家长们以后不要再发了。当我们决定为孩子付出的时候,要抱这样一个希望:他能从中得到快乐,并在某个阶段有所收获,就行了。
  《孩子啊,你将会是有钱人》一书中,总裁父亲上的第一堂课是从“多少钱才算有钱人”开始的。他先问了周遭的人,得出一个结论:在法国生活,要在50 岁时拥有2 500 万欧元,才叫做有钱人。做老爸的就告诉儿子:如果你现在(18 岁)有500 万欧元存在银行,以每年5%的利率计算,到了50 岁时,就有2 500 万欧元了。父子俩针对各种不同的职业、专长、方法,以成为有钱人的可能性为结果,包括进入大企业、到别的国家工作、投资房地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