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人生:陈逸飞传-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浙江省画院院长潘鸿海:去年8月,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我与陈逸飞、梁平波三人联手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文化江南”的绘画作品展。我没想到,这次画展,居然会成为陈逸飞最后一次带有个展意味的展览。这次展览展出了包括陈逸飞以上世纪40年代上海风情为题材的14幅作品,该画展的开幕在绍兴引起了极大轰动。陈逸飞从美国回来后,除了在上海博物馆举办过一次个展后,很少参加展览,因为是故乡人的邀请,他才答应了。
著名画家朱国荣: 陈逸飞作为一位视觉艺术家,他为上海做了许多贡献。从电影来讲,当时拍的《海上旧梦》,记录了老上海的风貌。如今,回头再看,这些老房子都不在了,《海上旧梦》就变成珍贵的历史纪录。在时装表演和服装文化方面,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始终处于领先状态。而在改变上海的城市面貌方面,陈逸飞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浦东中心绿地,还是长寿路改造,以及世纪大道的城市雕塑设计,都凝聚了陈逸飞的心血。虽然这些项目有许多人共同参与,但是他身为艺术总监,他的审美观、指导思想、技术要求,还是贯穿始终的。
。。
第二十一章 各界人士记忆中的陈逸飞(7)
北京国际当代艺术工作室主持人程昕东:他后来其实更多地是一个文化艺术传播者,拍电影、做时尚,这些已经脱离对一个画家或艺术家的传统要求。但当下很需要高质量的有艺术品位的艺术传播人,他用他的影响力做这些,他影响了很多人。
著名演员濮存昕:陈逸飞是一个为艺术奋不顾身,为工作掏心窝子的人,他很真诚,大家来悼念他就是向真诚致敬。
著名导演冯小刚:作为导演能死在片场是一个光荣的事情,而且艺术也确实需要人去付出,我对陈逸飞的最深印象就是他是一个克己复礼的人,很值得人尊敬。
著名演员陈红:感觉无法接受这个消息,我当时知道的时候,还以为是一个玩笑,后来就一直处于恍惚状态,难以相信,到现在我都不敢去面对这个事实。
著名演员葛优:陈逸飞的去世是艺术界的重大损失,大家都挺难过。我跟他私交并不深,他以前找我拍过两部戏,都没机会合作成。后来我们合作《理发师》,但停了,我想他生气也不会生我的气,顶多生姜文的气。
著名主持人杨澜:很可惜,这部片子还是没拍完,人却去了。
上海电视台主持人曹可凡: 在他身上,浪漫主义、想象力和冒险精神总是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我感觉他的整个心思都在《理发师》上,他好像憋着一股气,以前也拍过电影,可故事性不是那么强,他一直希望别人改变看法。
在我的印象中,陈逸飞的身体一直很好,每年都要去西藏什么地方采风。可以说,他是个很不安分的艺术家,除了画画,对很多东西都有兴趣。
电视编导彭勇:没想到,陈逸飞先生追求视觉艺术成就斐然,自己却病倒在电影《理发师》的拍摄现场,最后将自己的生命贡献给了视觉艺术事业。
噩耗传来,《时尚中国》栏目全体同仁极为震惊,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是视觉艺术把陈逸飞先生与广西时尚、与《时尚中国》紧紧相连,视觉艺术也必将是我们永远与陈先生心灵沟通的共同语言。
著名营销专家叶茂中: 陈逸飞是他所有事业的形象代言人、品牌开拓者,他个人对他所有的事业都产生影响。逸飞集团实际上销售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陈逸飞个人影响力的外延。他的病逝是逸飞集团当家人肉体上的损失,但是他的精神还在,品牌影响力还在。
保剑锋:我觉得陈导一直精神很好,尤其在看他拍《理发师》时,感觉他的眼睛一直在闪耀着光芒。
著名模特指导沙丹: 陈老师是一个特别认真细致的人,有几次他来南宁上电视节目,都是我一直陪着他,他老是不停问我“我穿的衣服合体吗?好看吗?”我说“您穿的衣服都合适!”可以看出陈老师对艺术和人生已经达到完美苛求的地步,但是这样做让他太疲倦了。尽管陈老师每次上台都是神采奕奕,但是我发现他一下台就特别疲倦。现在想起来,其实那时候他就已经病得不轻了。
记者李宗文:著名画家、导演陈逸飞的突然患病去世,让人多少感到意外,因为去年他来到南宁做“模特大赛”评委的时候,还给人身体硬朗的感觉。但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病魔就夺去了陈逸飞的生命。据悉,陈先生由于忙于公务,经常奔忙于时尚界、演艺界和美术界,当然还有商界,经常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常常是坐飞机的时间就是最佳的休息时间,长此以往,身体免疫力下降并患上重疾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而近几年恰逢陈逸飞的多事之秋,为了《理发师》的拍摄赶进度,他已经到了舍身忘我的境地。
记者李岚:其实那天采访后,我的内心一直在真诚地祝福陈逸飞能够将《理发师》完成,过程也更顺利一些,只是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怎么都不会料想到,这部作品竟然会是他—— 一个执着的、富有激情的艺术家的最后绝唱。
周庄镇党委书记屈玲妮:可以这么说,没有陈逸飞,就没有周庄的今天。当年,他画双桥时,世人还不熟悉周庄,大家穷得叮当响,没一分旅游收入,而去年,周庄光旅游收入就达62亿元,而他却走了,我们还没好好报答过他呵!
周庄人永远会记住他的名字。我们准备在双桥桥堍竖一块石碑,镌刻陈逸飞的名字、陈逸飞的千秋功德。
陈逸飞的妹妹陈敏静: 哥哥走的时候,全家人都守在他身边,但因为太难受了,他没有给家人留下一句话。还有两天,也就是4月12日,就是哥哥的生日;本来他的一个好朋友要在静安希尔顿饭店为他举办一个生日宴,没想到他这么突然就走了。
陈逸飞弟弟陈逸鸣:现已基本决定,由我们家属和政府共同出资,设立陈逸飞视觉艺术基金。这样有利于吸收海内外捐资,对慈善事业作更广泛的贡献。而在陈逸飞生前极力倡导的浦东张家浜创意产业街,有可能会建一处陈逸飞的纪念场馆。另外宁波陈逸飞出生的故居也酝酿辟为纪念地。
第二十一章 各界人士记忆中的陈逸飞(8)
大家这么爱逸飞的品牌,我们有信心做好它。会在适当的时候,举办新的逸飞时装秀,不辜负大家的厚爱。
陈逸飞儿子陈凛:父亲走后,我读懂了父亲:他既是创业者,也是行动者,他孜孜以求地发现新东西,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要创建庞大的商业帝国;他对每一件与创业有关的事情都亲历亲为,不惜无限量地透支自己。父亲啊,你真的是累死的呀!
陈逸飞自己说:我不可能一无所有,因为我有两只手,除非我的生命消失了。但就算如此,我精神上的东西还是会留下来的,比如说我这30年来所画的画,这会消失吗?附录》 陈逸飞生平纪事视觉人生——陈逸飞传附录〖〗陈逸飞生平纪事
1946年
陈逸飞为家中长子,1946年4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1986年镇海县分为镇海区和北仑区,陈逸飞的出生地在北仑区。其父陈庚赉(1906…1973年)为化学工程师,母范雅芳(1907…1971年)为家庭主妇,生他时已年近40。同年,全家乘船搬去上海。有妹妹陈敏静,弟弟陈逸鸣。其母曾为修女,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十分重视宗教节日,常携子女到许昌路教堂做礼拜。宗教礼仪、教堂内的玻璃彩画、雕塑、管风琴等在小小心灵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使陈逸飞早在孩提时代便接受西方文化熏陶,亦孕育了他对宗教艺术的浓厚兴趣。
1951 年
5岁入读宁国路小学,自此与艺术创作结下不解之缘。课余参加学校“黑板报”制作,发挥美术才华。又自编自演迅速反映时事新闻的活报剧及《小白兔》等儿童剧,流露出文艺方面的天分。美术入门读物有哈定的《怎样画铅笔画》与《怎样画人像》。学业成绩优秀,学校生活与课余生活同样丰富多彩,曾参加全国少年夏令营,亦曾有撑开阳伞当降落伞从二楼跳到草地上的壮举。由于在美术方面表现出色,得入少年宫学习绘画。
1957年
11岁入读浦光中学,并加入学校美术组,美术教师为施南池。根据通俗小说绘制的连环图《山乡巨变》、《交通员》、《一颗钮扣》、《白毛女》既生动又传神,陈逸飞深深受吸引,对贺友直、华山川、顾炳鑫、杨逸麟等连环画画家的作品尤其喜爱。因家境清贫,父亲无力供他进画室学画或购买美术用品。周末常以母亲所购新鲜蔬菜水果练习写生,喜欢翻阅父亲自单位借回来的《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等画刊,并常流连于住所附近的旧书店。
1960年
15岁时不顾父亲劝阻,执意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预科,接受严格而全面的美术基本功训练,学习素描、绘画、制模、美术史及临摹历代经典画作,进步神速,为日后创作打下扎实的根基,让他凭记忆也可将事物描绘出来。启蒙老师为孟光。陈逸飞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色彩教学法影响下,偏爱前苏联画法。课余常到乡村写生,最喜爱早晨与黄昏景色。
这一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限额招生100人,报考者却有1000多人,陈逸飞以优异成绩考取。
1963年
以优异成绩念毕预科,直接升入本校大学部油画专业,师承自“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结业之俞云阶老师。选择学习油画是因为他认为油画是文明与科学的产物。
1965年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一年级下学期起到“上海城市阶级教育展览会”工作,有机会参与制作连环画与插图。这类艺术创作既要做到生动传神,又要顾及速度,使陈氏得到很宝贵的经验,知道如何通过画作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著名连环画家及插图画家贺友直、顾炳鑫、刘旦宅等交往,受益匪浅。
“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成立,陈逸飞提前两年毕业,成为其首批专业画家之一。
1966年
“文革”浩劫开始,被分配到上海市郊劳动,劳动之余偷偷写生,画速写。
1968年
由于画艺超群,常被派到北京闹市,当众在墙面上绘制毛泽东头像。自此声名日增,亦练就创作大画的能力并有兴趣。
主要活动地为上海,其次为北京。与一些青年画家结伴而行,随“返校兵团”参与“大串连”,免费乘火车到各地宣传“文革”及参观游览,北上北京,南下广州。
与业余画家徐纯中合作水粉画、油画《知识青年的楷模——金训华》。
1970年
24岁,成为“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
扛着红旗,背着油画箱到陕西米脂、三门峡、贾县等地体验生活和搜集素材,度过有生以来身心最艰苦的日子。
游历山西大同石窟及五台山,惊慑于佛教艺术的雄奇壮丽。
1971年
创作《坐着微笑的老年男人》、《坐着抽烟的男人》、《开路先锋》、《红旗》。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十一章 各界人士记忆中的陈逸飞(9)
1972年
参加“文革”期间首届全国美术展览,并结识了王怀庆、孙景波、张红军、艾轩等北京美术界精英。
创作《黄河颂》。
年底与张芷结婚,两人常躲在栖身的小阁楼里欣赏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和巴赫的名曲。
1973年
父亲去世。
儿子陈凛出生。
创作《南来北往》、《鲁迅在厦大》。
1974年
创作《写于长夜——鲁迅》。
1976年
创作《苏州》、《刑场上的婚礼》(与蔡江白合作)。
为《中国文学》季刊英文版小说《药》和《金光大道》作插图,其中根据鲁迅同名小创作的《药》获全国连环画创作奖。又与电影界人士交往频密,为谢晋执导的《青春》和杨延晋执导的《苦恼人的笑》等影片设计海报。
1977年
经著名军事画家何孔德力荐,创作油画《占领总统府》(与魏景山合作,现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创作《工厂工人》。
1978年
法国19世纪巴比松画派的作品自巴黎往上海展览。陈逸飞首次亲睹西方名画真迹,心灵震撼,对米勒的作品尤其神往。
1979年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当选为全国文学艺术界工作者大会代表。
创作《踱步》。
1980年
经香港赴美国纽约自费留学,在港期间得到电影制片人朱牧夫妇帮助。9月1日美国“劳工节”当夜抵达纽约,继而在纽约大学攻读,《艺术新闻》称其为“第一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到美国学习的艺术家”。留学期间生活清苦,仍鼓起勇气走进气派堂皇的画廊尽情欣赏名画佳作。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毕加索回顾展尤其印象深刻。
多幅作品参加北京全国美展。
作品于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及康州新英伦现代艺术中心展出。
1981年
入读纽约亨特学院,获美术专业奖学金。到罗耶艺术修复与装裱公司修画,接触大量西方名画家如沙俊、毕加索及玛达威路的作品,对西画制作有更深入的认识,更迷醉在画艺的世界里。
1982年
多幅作品在麻省史密斯学院艺术博物馆及波士顿市政大厅画廊展出。
《占领总统府》获“1977…1982年全(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评选”一等奖。
春季,巨幅历史画《踱步》和《一个艺术家的肖像》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
因“不想做修画专家而想做画家”而辞去修画工作,倾其所有乘火车作自助欧洲游。为节约开支,晚上多在火车上度过。两月内遍访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10余个国家的博物馆,观摩大量欧洲名画原作,夙愿得偿。
1983年
9月1日在美国的首次个人画展在哈默画廊隆重举行,此时距他赴美正好3周年。
10月3日…22日在纽约哈默画廊举行首次个人画展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