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

第39部分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第39部分

小说: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有了让我毕生难忘的上海再会逸飞。
  原来逸飞约好一起吃晚饭,但逸飞实在是事务太多,要与两拨客人商谈,他很抱歉地让我们在宾馆等候,说事务一完马上让司机来接我们到家里。
  等候逸飞的时间,我决定到上海新天地的“逸飞之家”看看。
  位于新天地广场中心位置的“逸飞之家”,是一幢两层的小楼,入内,首先吸引我视线的是门前那尊著名的上海少女雕塑。名为“东方少女”的雕塑,是陈逸飞先生的经典杰作,被法国文化部选为20世纪现代雕塑回顾展的作品之一,曾在巴黎卢浮宫皇家花园作展示,并作欧洲巡回展。摆放在新天地“逸飞之家”的,是按1∶200比例精心制作的一尊水晶内雕《东方少女》,晶莹通透的水晶,带来和金属完全不同的质感,更有女性美的韵味。
  “逸飞之家”装修得非常简洁,冷色调和明亮的光效烘托出现代感,造型别致的花瓶、瓷器、雨伞、蜡烛等家居用品摆满了各个角落,处处透出店主的生活品位。这里的陶瓷器皿,都是在陈逸飞的陶吧里专门设计制作的,大部分都上了釉彩。还有一旁用五颜六色的艺术纸包装的香皂和形态各异的蜡烛,让人惊叹原本不起眼的日常用品也能变得如此美丽、可爱且精致。
  二楼,是逸飞服饰。这里衣服的款式和质地都非常独特,许多细节的处理恰到好处。逸飞创办的服饰品牌Layefe,色彩素雅沉稳,走休闲与正装之间的中间道路,利用灰、黑、白、中性颜色塑造城市女性美丽从容的形象。听店员介绍,摆放在“逸飞之家”的服装款式都只供应一两件,而且经常更换,让着装者更具个性。
  除了衣服,二楼还供应各种精致的小靠垫、皮包、鞋子、毛巾、浴衣等,款式都以简洁为主。
  在“逸飞之家”流连,我感受到了逸飞所推崇的唯美时尚理念 ,干净、含蓄,恰到好处,他在努力地把一种精致的生活品位带给更多的人。
  从“逸飞之家”出来,已经晚上十点,我还打算到上海著名的艺术街泰康路走走,因为泰康路210弄有陈逸飞的陶瓷、油画和摄影工作室。
  有着80多年历史的泰康路原是一个马路集市,之前其貌不扬,一片破败。1999年,陈逸飞利用泰康路的废旧仓库建起了工作室。随后,尔冬强、黄永玉等人先后来到这里。很快,泰康路一夜成名,一条默默无闻的小街成为了艺术街。
  正准备打的前往,随行编导的手机响了,逸飞让我们回宾馆等候,司机马上来接。
  居家男人
  到陈逸飞家里做客,林杰谋又看到了陈逸飞的另一面,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陈逸飞,考究、雅致、高贵、自然,居家男人陈逸飞更随意、更亲和。
  在陈逸飞家里的交谈中,陈逸飞深情地回忆起他的美术老师涂克先生。涂克先生早年在上海从事美术教育,后来一直工作和生活在南宁。而这位大师移居南宁以后,林杰谋曾多次采访。两人谈起涂克,都是谈老熟人,好长时间都是停留在这个话题上。
  司机小刘把我们带到陈逸飞的一处住所,这是一套高层顶楼的复式住宅。
  从电梯出来,一梯两户,左边一户门前摆放着两椅一茶几,原木,古色古香,应该是逸飞住宅了。
  门打开,笑容满面的陈逸飞站在眼前,穿着一件圆领大T恤,一条居家裤,一双棉拖鞋,这时的逸飞,一位居家男主人。
  房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简洁、很干净,没有挂油画,也没有多余的摆设,连花都没有一束。但房里的木地板、家具、灯饰用料非常考究,具有强烈的品位感。
  我们习惯性地脱鞋进家,逸飞拦住:不用了,不用了,就穿鞋进来吧。
  穿着皮鞋走进逸飞家的木地板上,还真有点不习惯。
  逸飞领着我们参观房子,说:这个地方我常拿来会会朋友,也在这里休息,就当是一处会所吧。
  房子很大,客厅里整面墙的落地窗,流光溢彩的上海夜色扑面而来,很美。
  从客厅的旋转圆梯走上二楼,抬头,眼前的景色让我们惊叹!一个全玻璃通透的圆形拱顶,有拜占庭建筑的风格,既高又大的圆穹顶,色彩灿烂夺目,满天星光随手可得。逸飞语气中透出几分得意:我把原来的楼梯间斜顶给打了,设计成这样,是不是更好一点?
  顶楼的露台,是精致的空中花园,打理得很细致。花香袅袅,皓月当空,有一种品茗的冲动。
  这就是一个“懂生活”的陈逸飞。
  这一晚,我们就像是多年的老朋友,聊得很开心,也聊得很晚。
  逸飞告诉我,他明天一早就动身去北京处理《东方视觉》的纠纷;《理发师》 也该有个了断了……陈逸飞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烦心的事情,但听他说起来总是从容不迫。
  

第二十章 林杰谋记忆中的陈逸飞(3)
逸飞突然对我说,我在广西有一位老师,不知道现在过得好不好。
  逸飞说的是广西籍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涂克先生。1953年至1963年,涂克先生任上海市文化局美术科科长、美术处处长,并兼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期间受命创办上海画院并任秘书长,创办上海美术学校任教务长兼油画系、雕塑系主任,逸飞的老师及系主任。
  涂克先生在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主席期间我曾多次采访,对老人印象颇深。逸飞很专注地听我讲涂克先生的近况,说:涂克先生是新四军的著名艺术家,他对上海美术界来说就是一段历史。像这样的有历史感的老师是越来越少了了,你们要多采访涂克先生,也算是给美术界记录一些历史吧。
  逸飞一再说,再到广西,一定要我带他去看涂老师。
  共赏夜景
  外地来了朋友,陈逸飞总是要设法引领朋友感受一番上海。林杰谋一行在陈逸飞家里聊到了凌晨一点,陈逸飞第二天一早又要飞北京,但他坚持要和南宁的朋友乘车观赏上海的夜景。
  陈逸飞深深地爱着上海这座城市,他希望外地朋友能更全面地了解和体验上海。在上海,陈逸飞的影响无处不在,林杰谋与陈逸飞一起到了酒吧,他亲眼看到了作为公众人物的陈逸飞的风采。
  与逸飞畅谈,不知不觉已至凌晨一点,考虑到上午逸飞还要赶赴北京,我告辞。逸飞热情挽留,非要带我们看看夜上海,说,缺少了上海的夜生活,你们此行怎能称得上“时尚之旅”?
  稍候片刻,当逸飞从更衣室出来,脱去圆领T恤与家居便服,一袭西服,这就是我们经常在大众场合看到的、儒雅的陈逸飞。
  上海的夜晚,流光溢彩,处处洋溢着“东方巴黎”的大都市气息。尤其是外滩,华灯齐放,那些古典的、现代的建筑,都在夜幕下变成了一座座水晶般的宫殿,与浦江对岸的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遥相呼应。
  在逸飞的车上,听他介绍上海,感觉到他对这个城市的热爱以及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一种身心上的融合。
  一个城市,需要有自己在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逸飞就是这样一个海派男人:和善、彬彬有礼。
  逸飞说,上海很美,但还是有许多粗鄙的东西存在,跟理想中的城市定位还有一定差距,不过,相比他回来的时候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其实,陈逸飞一直在为这个城市的完美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一直在为改善上海的城市品质而努力。他将大美术的概念融入城市建设和日常生活之中,比如说他对泰康路的改造、艺术街的形成和繁荣就倾注了很大的感情。
  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同时,逸飞希望上海多吸收一些外来文化,多吸引一些外国艺术家加盟。他认为只有保持文化的多元性,才能体现海派文化的包容性和丰富性。他还主持设计了浦东世纪大道的道路景观工程等。可以说,陈逸飞为上海留下了一笔可观的文化财富。
  兜了一圈,逸飞带我们来到上海著名的复兴公园Park97酒吧。这是外籍人士和沪上白领金领们享受都市夜生活的时尚前沿。
  看得出,逸飞在这里的知名度,随处都有人向他打招呼,先生、美女、侍者。这是一个充满唯美气息的酒吧,跟着逸飞走进来,进门看到的香格纳画廊,有一种怀旧的感觉,这种感觉很时尚,是一种老上海的时尚。
  整幅的西洋人体壁画组成的气派墙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奢华。挺拔富丽的大圆柱子上,红色灯光流泻而下,似有烟雾飘飘荡荡。中央舞池,白人、黑人、黄种人,在热烈地起舞,衣饰魅动,珠玉轻摇;而透过英式的原木落地长窗,公园里的法国梧桐在风中闪动着身影。
  中西合璧、新旧交融的上海味道从典雅高贵的Park97里流淌出来。
  酒吧里已经满座,逸飞带着我们在人群中寻找空位,突然间,一个厢座有位女子向逸飞大声招呼:陈老师!
  原来是一位香港著名影视女星,她和几位男女同行包了一个厢座,其中不乏星级人物。
  这位女星对逸飞很敬重,知道我们在找位置,立即示意随行起座,说:陈老师,就坐这里吧。
  逸飞回头问我如何?我赶紧说,随陈老师吧。
  就这样,我们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厢座里。
  逸飞向香港朋友介绍:这是我的朋友,广西电视台林台长,这几位是《时尚之旅》节目的。
  我和那位当红女星聊了一会,感觉酒吧里她更清秀一些,很客气。也许是当时她正处于流言之中,情绪不是很好。
  逸飞要了两瓶香槟,让侍者给每人满上。
  Park97很热闹,也很喧闹。逸飞端着香槟,在沙发上倚着柔软的红色天鹅绒靠垫,有一种很舒适的感觉,也不怎么说话,看着舞池里的风景,好像在享受着什么。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章 林杰谋记忆中的陈逸飞(4)
不时有人过来向陈老师问候、来敬酒,逸飞总是很有礼貌地站起来含笑应客。也许是受逸飞的感染,那位在屏幕上光彩照人的女星整晚也坐得很安静。
  同行一位很有名的男星,开头戴着一副墨镜,看着不时有人给陈老师敬酒,大概感到很寂寥,后来索性把墨镜摘下,还是很寥落。
  Park97没有追星族,在这里,陈逸飞比明星更受关注。
  推荐周庄
  领着客人感受上海的夜生活之后,陈逸飞也没有忘记向朋友推介古镇周庄。周庄因为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双桥》,一夜之间名扬天下。陈逸飞成就了周庄,周庄也成就了陈逸飞。于是林杰谋离开上海,就去了陈逸飞推荐的周庄。
  到了周庄,林杰谋才发现,陈逸飞在周庄,跟在上海一样,无处不在。
  逸飞向我推荐,周庄值得一走。
  与逸飞彻夜泡吧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号称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
  这是一个与逸飞情感交融的小镇。陈逸飞曾深情饱蘸地这样说过:“因为有那么一张画的关系,我与周庄便有了这么一段感情……”
  这一张画,指的是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题材所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
  一九八四年,《故乡的回忆》在美国展出后引起轰动,美国石油大王哈默访华时高价买下《故乡的回忆》作为礼物赠送给邓小平,被各界传为佳话。也正是这座桥,使周庄在一夜之间扬名天下,从此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江南名镇。
  我站在逸飞最情有独钟的双桥上。双桥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架成,清澈流淌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这里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便联袂而成,显得格外古朴雅致。因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举目远眺,水乡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尽收眼底。
  陈逸飞先生先后二十余次来到周庄。每一次来,都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周庄的印象,浓缩了他同周庄的情缘。在周庄,逸飞的故事无处不在。我们坐乌篷船,船家说,陈老师曾坐着我们的船,在太阳下山的时候画画。我们走进酒馆,店家说,有一天陈老师画画累了,在这里喝过茶。我们在画廊看临摹逸飞作品,作者说,陈老师在周庄的时候,有一次进来看到我临摹他的作品,还指导过我呢!
  我问,你们见到的陈老师是什么样子呢?非常有绅士风度,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穿着一丝不苟。这正是大众眼里普遍的逸飞。我说,陈老师光顾你们的店,收他的钱吗?
  哪里,哪里,请还来不及呢,他是我们周庄自家人!
  如今,《时尚之旅》改版为更有覆盖率的《时尚中国》,可亲手为这个栏目剪彩开播的陈逸飞先生却再也看不到了,再也不能飞过来出席时尚典礼了。
  陈逸飞逝世以后的一些日子里,《时尚中国》反复地播放陈先生在南宁活动的节目;林杰谋还专门组织了南宁的陈逸飞追思会,然后又反复播放。
  

第二十一章 各界人士记忆中的陈逸飞(1)
陈逸飞先生很早就患了肝病,后来又由此引发胃出血,并有一段时间,且时好时坏。陈逸飞长期加班加点,也加重了病情。
  从正式筹备到重新开拍,《理发师》历时3年,陈逸飞为此劳力劳心。重新开拍后,陈逸飞再又加大劳动强度,夜以继日。2005年4月6日,正在浙江富阳执导影片《理发师》的陈逸飞突发胃穿孔疾病,被送往上海华山医院治疗。10日,因胃出血病逝于医院。《新华社》和《光明日报》都为此发了消息。
  病累交加
  只要人类还在地球上存在,死亡就会永远伴随着人类历史。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人的生命生生死死的历史。
  人与人有很多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从出生登上人生舞台,到死亡退出历史舞台,结束人生表演。
  死亡,与爱情和战争一起构成人类的永恒主题。
  陈逸飞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向往青春,但他并不惧怕死亡。他曾经这样表明他对生与死的态度:
  我对生死看得比较淡,我是同意安乐死的,因为人年纪大了以后,存在的价值是很小的。我虽没有人生轮回的信仰,但是我总希望多少年以后我还是那么年轻该多好,或者从头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