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界的外面-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他才知道那时候父亲早已经病了。
转学之后;放月假的时候他回去过一次。这一回看见父亲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变了样子。时间也没有隔多久;他却已经完全的衰老了。从意气风发的壮年一变而为垂暮之年的老人了;似乎是一瞬间的事。他的精神还好;但掩盖不住其中的虚弱和苍老。面容上添了许多丑陋的皱纹;皮肤黄得厉害;头发稀稀疏疏的掉了一大半。这似乎都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唯一不错的显得精神还好;大概是因为他的成功转学。他已经拄上拐杖了。一个才五十多岁的人就这样不可挽回的苍老了。他颤巍巍的拄着拐杖的样子让他辛酸。但当时他毫无反应。只是在二十几岁回忆起来的时候才泪流满面。
他在家里只呆了一天就走了。一天里大部分时间他是坐在电视机前度过的。父亲坐在沙发上。 就在他的旁边。他们默不作声。各自看着电视。房间里只有电视剧里的主人公在生动的说着话。也许当时父亲想说些什么才坐在那里的。后来他想;但他终究没有开口。那个孩子甚至都没有侧过脸来看他父亲一眼。他坐在那里直盯盯的看着电视。他们就这样沉默着;小心翼翼的看着电视;后来;他终于站起来;拄着拐杖出去了。一步一摇的无声的出去了。父亲走后他一直坐在那里看电视;一直到天黑。
他不记得那一天他还做了什么。午饭的时候他还在厨房里给母亲帮了忙;碗筷和饭菜也是他摆上的。母亲让他喊父亲吃饭;他也叫了。他说:爸;吃饭。”父亲没有回应;但随后还是来到了饭桌上。其他的他就不记得了。晚上他睡得很早。第二天凌晨他就起来了;搭车去了学校。
与世隔绝(3)
&;nbsp;
再次见到父亲的时候他已经病危了。他们已经把他从医院里接了出来;然后他们通知了他。这时候他才知道父亲患的是绝症。
他赶回了家里。他们在一起相处了三天。在那样的时候;为了那个可怜家庭的生计;母亲还不得不上班。他负责照顾了父亲三天。在那 间充满了古怪药水味道的房子里呆了三天。他已经病得很重了;无力的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身体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被子突起的轮廓只有可怜的那么一团;似乎人缩小了一般。他的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但思维还是清晰的。他负责照顾他;但他的要求不是很多。他静静的仰卧在那里;脑袋搁在枕头上;在被子的上面;象是一块石头搁在那里。食物和水就放在枕头的旁边;但就是那么近他都已经拿不动了。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要选择吃方便面。他固执的要吃这种没有营养的东西。干吃。有一些方便面的碎末就掉在床上;没有人去帮他弄掉;或者说总是弄不干净。或许在他的身体下面就有;他猜测。
那时候他似乎也懂事了很多。家族的其他成员谈论时的凝重氛围他能感觉得到。他能感觉到这是父亲最后的日子。他陪在父亲的旁边;但是没有话说。他尽力去照顾他;不时问他需不需要什么。但他总是说什么也不要。他很少有什么要求;他也就不知道做什么好。作为一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在那时候;他很想和父亲说说话。他知道在这样的时候他应该打破他们之间一直的沉默。毕竟这是父亲最后的日子。但是他吐不出一个字来。他想当时如果他大上几岁;他会开口的。即使这样;他也无法因年龄而原谅自己。
他们就这样沉默的呆在一间屋子里。他躺在床上。他坐在床边的椅子上。四周是零乱摆放着的桌椅;衣物和杂物。在窗外照射进来的阳光中这些东西静静的呆在那里。他不停的站起来;在屋子里弄出响动。倒一杯开水凉着;或者别的什么。然后问他要不要。大多数时候他总是说不要。他只好坐回到椅子上。后来他也做得腻了;懒得动了;就长久的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沉默。
他低着头坐在那里;玩弄着自己的手指。然后他一抬头;发现父亲在看他。他的脑袋已经侧转过来;但身子没有动。在红色的被套切割下;那脑袋象是一块石头一样搁在一片红色之中。因为枕巾也是红色的。他还没有注意到父亲在看他;仔细看的时候;才看见那脑袋上的一双眼睛在望着他。那双深陷进去的眼珠子似乎仍有骨碌骨碌转动的灵气;但却一 动不动的望着他。他吓了一大跳。心想他是不是走了。连忙站起来;走到床边去摸他的身体是否还有温度。他走过去的时候;他的眼珠也跟着转动起来;一直直盯盯的望着他;看着他的孩子。但是他感觉他好象又没有在看他。他说不清楚。直到他走到床边;摸到他的骨头还是温热的;才放下心来。
三天里有好几次他都突然发现他在这样的看着他。当他无意间抬起头来的时候;就发现父亲在看他。他那样一动不动的盯着他;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他让他感觉他好象又没有在看他;而是在盯着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似的。他总是那样一言不发的望着他;好象他从来没有看见过他。现在在回忆中他能感觉到那微弱的目光穿越时光之门照到自己身上来了。象即将熄灭的火焰;却拥有温暖的力量。他读懂了那目光。他是在离开十四岁之后才读懂的。那是最后的绝望的爱的 目光。含着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含着无限的爱怜;那似乎是在说:”孩子;你什么时候才能走出来呢?”
他已经不再象办转学时那么急躁;但仍旧心怀着希望和爱;无奈的绝望的爱。
但是当时那个孩子无法懂得那无言的目光中他悲凉的心境。他无知的关注着自己。或许是那种氛围的影响;在父亲睡着的时候;他也会想到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出路。父亲均匀的呼吸在安静的房间里清晰可见。望着窗外一览无遗的乡村的田野;他也想到自己在学校的事。他似乎是没有知觉的。虽然那时候他已经转学;已经远离了那个词语;但那还是那个样子。依旧远离人群;孤单;沉默。对于改变生活;他显得很冷淡。他不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什么;也没有想过要去改变什么。他就那样的过着。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他。即使是父亲的病危;也没能刺激到他。他是一个无知的孩子。
就这样在家里呆三天。因为不知道父亲还能撑多久;三天后他们让又回学校了。大概是出于学业的考虑;因为从小到大他的成绩一直不错。家族的人对他还是寄予着期望。
与世隔绝(4)
当再一次见到父亲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人世了。
那个孩子依旧懵懂无知。
他没有哭;象那个叫莫尔索的外国人一样;他在他父亲的葬礼上没有哭。他达到了平静。除了一次因为看到别人痛快的哭泣之后他偷偷的哭过一次。除了这一次;整个十四岁那年他没有第二次流过眼泪。他哭不出来。他达到了平静。一种别的东西无法进入的平静;拥有力量的平静。
在葬礼上这种平静在别人的目光中是残忍的;对他;则是一种不可改变的生存状态。但他并没有受到莫尔索那样的责难。或许因为他们认为他还小。或许因为他在他们眼中本来就是古怪的。或许是因为他后来的一个举动。
棺木摆放在房子前的空地上。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围坐在晒场上。他被安排坐在棺木的旁边。他一个人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既没有显得悲伤;也没有开心。在晒场的边上;散落着许多的鞭炮屑。有几个小孩子蹲在那里玩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抓着一把鞭炮屑。笑嘻嘻的走了过来;看样子想把鞭炮屑放进棺木里。他走上前去把那个小孩赶开了。当他往回走的时候;不经意的回了一下头;发觉那个小孩又跟了上来;正要把鞭炮屑往棺木里放。他一下子火了;走过去飞的一脚往他身上踢去;把他象皮球一样踢出好远。紧接着小孩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人群一下子动了起来;小孩的母亲呼抢着跑了过来………。。
也就是在那一刻,他意识到父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那个经常围绕在他身边团团转的父亲再也不存在了。他突然醒了一般,从那个自闭隔绝的心境中走了出来。好像头顶上空的所有云层在瞬间散去,无数道金色的光芒像箭一样刺穿他的身躯。他看清了过往他曾经沉浸其中的其实黑暗得令人窒息,只是他从未知觉,而现在一切终于烟消云散,他再次回到平凡的世界,感到温暖。
父亲死了,他终于走出与世隔绝的氛围。那种恐怖又强大的“内心的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开始的话》
对我来说,多一个故事少一个故事无所谓。我看书希望人家提供给我一些思想方式。哪怕极端化的,不完全正确的观察世界的方式。我会觉得,还有人这么看待事物呢。
陈染
清晰明了的思想而让人可以领会的东西,到头来却不产生任何神奇的东西。每一种思想的发展动力就是它的极端形式。
茨威格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日常家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
………钱钟书
我希望人们看着我,就好像我是从世界外面进来的。
基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人类无规则运动》
1
从不喜欢去说服别人,你拥有这样的想法,他拥有那样的想法,但那又有什么不同,他们都只是人的想法,你拥有这样的经历,他拥有那样的经历,这又有什么不同?你拥有你的朋友,我拥有我的朋友,你拥有你的生活,我拥有我的生活,但那又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是人,都只是在生活。
开始倾向于做一个没有看法的人,不是宽容的接纳一切。因为宽容也不过是一种看法。而是一种完全空无的内心状态。觉得有没有看法其实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看法和那样的看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世界不需要我对它有什么看法。
激烈的争论在我看来是可笑的。我一点也不喜欢各种观点的讨论争执,我希望我一发言就能超越所有一切的观点。
为什么没有一种东西,看待人类所有的一切如同人类看待动物界一样呢?所有的一切都会消解在一个平面上。
看,这就是狗的生活。
看,这就是人类的生活。
2
有时候我走在大街上,生活在那些人群中,感觉却像是无数个蝌蚪般的抽象的原点在随机的无规律的游动一般。类似中学物理中学到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图像。没有规律,也没有意义。那么无聊,那么微小,那么混乱,也那么可怜。
那些密密麻麻的排列在大地上的人群,全是一次受精结果的产物,其实就是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的结合体。他们竭尽全力的生活,我看到的却是这个结合体如同分子无规则运动般的图像。
3
每个地球人生活在这个叫世界的环境里,忙忙碌碌,不会怀疑自己的生活。就好像每只蚂蚁在它的巢穴里忙忙碌碌,不会有一只蚂蚁能够飞翔到巢穴的上空俯视它们的生活,像某个正蹲在地上俯视这群蚂蚁的人类觉得这只不过是一种微小动物的生活,感觉到“可怜”与“有限”。同样,也不会有一个人类的在地球的上空去俯视这个星球的生活,觉得这只不过是一种微小的叫“人类”的生物的生活,感觉到“可怜”与“有限”。
4
有人问我讨厌什么,喜欢什么,很多人都有明显的价值取向。他们会明显的表明自己讨厌哪一类人,喜欢什么事物,对我来说,这种情况不存在。我并不是对他们说的那些事物没有任何的厌恶或者喜欢的情感态度。但我会在同一个价值层面上去看待这个人类的所有活动。
如果说真的厌恶什么,那么我要说是整个人类获得这一整体。当你把所有的活动、现象汇集到一起来看待时,你就会产生一种“没意思”的感情。而当你沉浸进去,你开始生活,成为人群中的那种人,获得具体的感受,拥有各种的态度取向。
因为每个生命都是具体的,所以有不同的感受和取向。就好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有各种的方向与轨迹,而当我们跳出这些具体的时候,所有的感受都只是一种感受,所有的取向都只是一种取向。
所以遗憾的是我们都太具体了。我们沉溺于每个分子的运动,不知道其实所有的分子的运动都是一样的。所以需要的不是关注每个分子的轨迹和方向、许多分子的碰撞关系。所有的分子其实都是一样的,都只是分子。我们要研究的是这都属于同一个本质的分子的一般性的本质。
所有的喧嚣都在一粒尘埃中。
《没有什么值得信仰但一切都值得去爱》
1
没有一种生活是具备充足理由的,但每一种生命都是充满充足理由的。
你可以选择任何一样生活。这样的生活,和那样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爱好。和那样的信仰,又有什么不同。
但当你的选择是面对生命做出的,每一种生命都是具备充足理由的。没有人有权反对任何一种生命。
生命和生活是生存(或者说是存在)这枚硬币的正反面。
2
世界是平的,没有什么值得过分信仰。
世界是平的,没有一种生命不是应该被尊重的。
名言说:“困境造就美德,选择彰显品质”。这句话前半句说对了,困境的确造就了美德,但所谓选择彰显品质却很虚妄。
人类只有在被动的时候才显得是人类,才显得美好,人类在主动的时候往往乱七八糟。
3
从某种完全概念化的角度说:
我们不应该过于宣扬和崇拜一种(一些)价值观,而鄙弃另一种(另一些)。任何一种价值观都只是“一种”。任何一种价值观的都有某种的缺陷,都带有某种的束缚。都是人类这个动物群体的产物。
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如果说这世界有什么绝对真理的话,那就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科技领域除外的文明其它领域,基本都是这样。很多的所谓格言、警句都经不起推敲。格言、警句往往强调一个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们深切的赞同认可甚至信仰,却不知道这些句子往往忽略了其它可能的方面。
5
没有什么值得过于信仰。但很多时候我们在完全的甚至盲目的投入到一种信仰的过程中,淋漓尽致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