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汉朝旧事 >

第25部分

汉朝旧事-第25部分

小说: 汉朝旧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耳的线人给韩信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让韩信吃了颗定心丸,韩信下令汉军行进至井陉道三十里外的地方驻扎。

  据线人报告,陈馀部将广武君李左车建议趁韩信远来疲敝,自告奋勇愿率三万人马抄小路截断汉军的粮道。而陈馀拒绝了李左车的正确建议。

  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有效地策略,难道陈馀会不清楚?

  不,他很清楚这是个良策。

  陈馀是喝过墨水的,一介平民能封王拜相,没有点能耐是不可能的!兵法权谋虽然不能说是精通,但经历的大仗小仗也不在少数,他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他太看不起韩信了,不管韩信搞什么鬼名堂,陈馀都坚信自己必定会获得胜利,所以他没有必要去跟后辈费那么多脑筋。在他眼里,韩信乃跳梁小丑尔。再则,打胜这一仗,只会在自己战绩簿上增加一笔:某年某月某日,灭汉军来犯之敌三万,仅此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那要是败了怎么办?

  怎么可能败呢?陈馀已经仔细地在心里算过一本帐。

  韩信真的敢来,陈馀想从这场战役中获得的只是仁义之师的名声。

  所以他的准备很简单,派兵严阵以待就是了,别的什么都不用忙活,等汉军来袭,以逸待劳,一举歼灭。

  但这一仗,对于韩信,意义却大不一样。

  他若能打胜,第一是声援正面战场;第二是以少胜多,打败名人,从此扬名立万;第三锻炼新兵,培养嫡系部队。

  所以此战,一定要胜。

  可是无论怎么看,汉军都毫无胜算,这些新兵很多都没上过战场,哪来的战斗力? 

  不能力战,只能智取。

  这是唯一的办法。

  韩信盯着眼前的地形图,深深地陷入了思考。

  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井陉口外有两条河流,这两条河流,一条东西流向,一条南北流向,看起来几乎成为直角,直角之间,有一块半岛型的狭窄地带。

  奇正相间,两河相交。韩信嘴里喃喃自语,突然之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又急急忙忙把思绪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理了一遍。

  只见韩信皱紧的眉头慢慢变得舒展开来。

  终于,他一声大笑。

  妙呀,妙呀,天助我也,如此一来,我军胜矣。陈馀老兄,等着吧,我给你准备一盘精彩的赌局,赌注是你的命!

  此时已是深夜时分。

  来人!韩信唤道。

  是!侍卫高声应道。

  传张耳,靳歙,傅宽,张苍四人前来议事。

  是!

  不一会儿,张耳等人来到帅帐。诸将望着韩信的神色,一脸迷惑,遂洗耳恭听。

  大帅有何破敌良策否?张耳问道。

  韩信笑笑,眼神里充满着自信。

  靳歙听令!

  末将在!

  命你夜半时分率二千轻骑兵,手持红旗,乘夜爬上山头隐蔽好,随时观望我军与赵军交战,如若我军撤退,赵军空巢来追,你则率军迅速冲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插上我军红旗。

  得令!

  傅宽,张苍听令!  

  末将在,命你二人为前锋,率一万人先通过井陉口。行至两水之间,列阵以待我后军前来。切记,此前不可妄动。

  末将得令!

  韩信对张耳说道:常山王就与本帅一起为后军,坐镇指挥!

  众将虽然领了命令,却半信半疑,

  韩信见他们一脸迷茫,又说道:陈馀定想一举将我军全歼,我军若全军一齐进入井陉口,赵军则必定来攻,若我军分兵通过井陉口,赵军定不会出击。

  一切安排妥当,韩信又下令全军于半夜时分埋锅造饭,稍微垫补下饥肠,等明日消灭赵军再饱餐一顿。

  虽然韩信的军令里饱含着他的自信,但是汉军将士却半信半疑。谁都明白,明日之战不管胜负,都避免不了一场恶战,他们中的很多人刚刚加入行伍没多久,就要面对这样一场力量悬殊的殊死较量。 

  能活着回去吗,也*天就是自己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天!汉军将士们细细地打点着自己的物品,遥望着亲人的方向,默默地感受着这人世间最难熬的夜晚。

  深夜,狭长的井陉道已经扎满了汉军的营寨,小道里的风刮得呼呼作响。

  韩信照例一丝不苟地巡查着军营,听着战士们的窃窃私语,看着前锋列队有条不稳的行进,韩信怎能不心绪万千,想起年少时的四处漂泊,饥肠辘辘,寄人篱下,想起淮阴城胯下之辱,漂母一饭之恩,想起在楚军军营中的默默无闻郁郁寡欢,想起萧丞相的大恩大德,想起贫病交困善良可怜的母亲,想起温柔可人美丽贤惠的樱桃。

  明日一战,要么战死沙场,空留一具骸骨,要么一战成名,成就不世之功。我不会败的,不会败的,汉王给我这么大的恩宠,我岂能有负于他,若是败了,让天下人耻笑,我韩信还不如一死了之。千难万险走到今天,我要让那些曾经嘲笑过我的人,那些曾经蔑视过我的人,那些曾经辱骂过我的人,一听到我的名字便瑟瑟发抖。三万新兵又如何,我照样能让他们变成战场上的猛虎,沙场上的雄鹰。陈馀,你就看看吧,看看我怎样将你的梦想化为泡影,看看我怎样将你的军队分割蚕食。为了自己,为了母亲,为了樱桃,为了汉王,为了天下,也为了梦想,我一定要胜利。韩信在心中暗暗发誓。

  井陉道上的汉军紧张地准备着,赵军察觉到汉军的异动,在陈馀的命令下也加强了戒备。

  但是,此时此刻的陈馀并没有过多地担心明天的战事,他没有担心的理由,在他的生涯中,这不算什么。按他的预计,若要打起来,不出一个时辰,就可将汉军悉数歼灭。

  我陈馀什么大阵仗没有见过,小小的韩信,能奈我何?不自量力的臭小子,自以为灭了个魏豹,就了不起了,敢来太岁爷上动土,爷爷定叫你有去无回。

  赵军大营对于汉军的调动,作的反应只是稍稍加强了戒备,其余一切如常,没有一丝大敌当前的气氛,更没有一丝大战在即紧张担忧的情绪。

  安静如常的赵军大营,只有那轻轻的一声叹息,像落叶飘落在泥土上一样,很轻也很无奈。

  那人正是李左车。    

  荥阳汉宫,还有一个人难以入眠,他已经收到韩信将不日攻打赵军的消息。

  也就在这几天了,寡人很无奈,抽走你的精兵,寡人知道你有千难万险,寡人也苦啊,荥阳是万万不能丢的,若你战败,寡人也难逃万劫不复之境地。不管怎样,你要替寡人打赢这一仗!刘邦在心里不断地祈祷。

  这一晚,注定漫长!

第42章:破赵二
汉军按计划开始运动,靳歙率领两千轻骑兵走小道埋伏在赵军大营旁的树林中。

  韩信一生当中的经典杰作在摸黑中有条不紊的进行。

  按时下流行的话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汉军前军率先向井陉口开拔,在拂晓之时,通过土门关,渡过绵蔓河,然后在两河交界处面朝赵军大营列阵。

  赵军瞭望台中,陈馀早早地爬了起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观赏着汉军的调动。

  陈馀一看汉军背水列阵,突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尔后又哈哈大笑,“韩信小子,背水列阵!岂不是自寻死路!”

  陈馀还是读过不少兵书的,兵法有云: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韩信布阵完全是与兵法上背道而驰。

  赵军众将也是哈哈大笑,连一向以机智善谋的李左车也是深感迷惑,“韩信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难道他真是无能之人?”

  这个时候有人建议出兵先灭了眼前的这立足未稳的一万汉军。

  陈馀说道:我们仁义之军,怎么可以用突袭这种不义的战法呢,再则,汉军帅旗尚未出现,待韩信出现后,再一举全歼汉军,岂不省事?

  众将点头称善。

  四百多年前,宋国与楚国打仗的时候,宋襄公为了表达自己仁义的战争理念,专门绣了一面仁义二字的锦旗,高高立在阵地上,楚军渡河到一半,属下建议趁敌军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而这位仁兄却说道:我军乃仁义之师,怎么可以趁别人没过完河就开打呢,这也太不仁义了!

  后来宋襄公大败,被世人笑掉了大牙。

  陈馀的理念却跟前面那位仁兄不谋而合。

  结局会一样吗?不会的!陈馀对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

  韩信接到快马回报,前军已经背水列好阵式,赵军并未出击。韩信心中大喜:果然不出我所料,陈馀这书呆子现在肯定在犯迷糊了。

  于是,下令后军加快行军速度,不久,韩信敲锣打鼓,高举帅旗,大摇大摆出了井陉口。

  陈馀见韩信也出来了,心中冷笑: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兵法学得不精,还在那自鸣得意。还是让本相来教教你怎么打仗吧!

  陈馀见汉军列阵完毕,下令前军出击,务必一战全歼来犯之敌。

  韩信也不示弱,命令诱敌部队全力阻击,虽然汉军多是新兵,但上了战场,不管新兵老兵,只要有力气,能砍能杀,能躲能防就是好兵。

  赵军与汉军互相纠缠在一起。

  毕竟赵军人多势众,汉军渐渐不支。韩信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情况,马上按计划下令后退。

  汉军后退,纷纷丢下旗帜,甲仗,头盔等等,韩信命令连帅旗,战鼓一起丢掉,汉军退至两河之间,发现三面环水,后有追兵。

  不会吧,退不了了!这可怎么办呢?

  完了完了,没法退了!我还没取媳妇呢!

  不会吧,不会第一次上战场就要死吧!当兵的饭都还没吃够,就要死在这里!真他娘的太不值了!汉军士兵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

  不能死,不能死,老子还没活够呢!

  拼了吧,也没见赵军厉害到哪去!

  对,拼了!

  韩信望着一脸求生欲望的士兵们,嘴角暗暗地露出一丝笑容,心想:兄弟们,本帅等得就是这一刻。

  于是,韩信下令:收缩队形,拼死一战,后退者斩。

  赵军一面追击,一面哄抢汉军丢下的物资。

  这些物资跟人头一样,都是要记入功劳簿的,能抢多少就得抢多少,打仗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混点功劳吗?不然谁愿意来干这玩命的勾当。

  赵军帅帐里。

  相国,汉军已经退无可退!我军马上就可以一举全歼汉军!

  陈馀笑了笑,大喝道:传令前军,一鼓作气,将汉军歼灭。

  留守营寨的赵军将领一见前军马上要获胜,也是十分眼红:这么好的事情,就要被别人捞了去。不行!

  于是,马上率队冲出营寨,出去抢功。

  赵军倾巢出动,呼声震天,大家都争先恐后,谁也不肯放过这立功的大好机会。

  见赵军倾巢出动,藏在密林中的汉军骑兵部队迅速出击,冲入赵军营寨,砍翻几个留守的士卒,然后将赵旗全部拔光,换成汉旗。

  在水上列阵的汉军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赵军。

  竟然忘记了颤抖,忘记了害怕,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

  后退会死,力拼也许能活。

  无法估量,一个人一旦面临死亡,他的潜能有多大。

  据说,它能让哑巴说话;能让瘫痪者重新走路;能让八十岁的老太太跳过数丈的悬崖。

  汉军士兵们的眼神里闪现出一种逼人的寒光。

  两万多人的汉军新兵,求生意志越来越浓烈。

  赵军争先恐后地奔向两水之间。

  小小的半岛型地域一时竟拥挤不堪,赵军数十万人的队形也无法展开。

  啊呀,大哥,别挤我。小弟新来,让俺多杀些汉兵,立些功劳。赵兵甲说道。

  滚你娘的,新兵蛋子,一边站去。哪里轮得到你立功的份!赵兵乙骂道

  赵军为抢功劳争得不亦乐乎。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汉军的头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砍,他们死死顶住了赵军的攻击。

  怎么回事,汉军的战斗力突然大幅提升?部将问陈馀道。

  不用怕,汉军是困兽犹斗,命令你的部下加强进攻!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撑到什么时候?陈馀说道。

  赵军的攻势更加猛烈,可是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赵军无论怎么攻,汉军就是不后退半步。

  战场陷入胶着状态。

  陈馀来回的踱着方步:怎么搞的,韩信这小子到底使了什么变戏法,我早已打听到这是些汉军新兵。怎会有如此的战斗力?难道原先的情报有误?不会的,看汉军列阵的架势也不像是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居然能支撑这么久?

  此时的韩信反倒气定神闲,战局到目前为止,全在他的掌控之中,这是一个好兆头。

  大将军,赵军攻击越来越猛,我军已成困兽之势。长此下去,对我军不利呀!张耳有点慌乱的说道。

  韩信笑道:常山王,您还会不了解您的这位义弟,本帅可以断言,赵军快沉不住气了。两军相逢勇者胜。

  张耳将信将疑。

  两军你来我往的从早晨直杀到中午。

  到了晌午,陈馀见还是毫无进展,心想:将士们苦战一上午,十分疲惫,再加上韩信诡计多端,若再耗下去,指不定出什么乱子。先拖住他,回去吃个饱饭,再收拾他不迟。

  于是他下令退出战场,回营吃饭。

  撤吧,相国喊大家回营吃饭啦!传令官高呼。

  早就该吃饭了,打了一上午也没见占到什么便宜,肚子都快饿扁了!赵兵纷纷嘟囔道。

  赵军开始后撤。等大军快撤退到营寨门前时,望见满寨子的汉军旗帜,顿时傻了眼。

  所有人在一刹那同时明白了一件事:这哪是回营吃饭,这是进屠宰场!

  这时候不知道谁又喊了声:老巢被端啦,凶多吉少啊!

  大家正心慌中,汉军一队人马从旁杀出。

  这一下,赵军斗志全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